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268章:借兵

大隋主沉浮 第268章:借兵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飞狐陉西入口叫名红石塄,隶属于代州灵丘县,距离县城不到二十里,红石塄是一片平缓起伏、森林茂密的丘陵地带,若非路边立着一块醒目的“飞狐陉”石碑,让人很难想到太行八陉中以最险峻的飞狐陉的入口这么平缓。

入口处已经建立了一座异常醒目的军营,里面有一千名士兵驻守,此军主将薛粹乃是河东薛氏子弟,同时也是萧摩诃的心腹大将,他奉萧摩诃之命,带一千士兵从太原来此围堵杨集,由于他出发的时间比杨集晚,所以杨集进了飞狐陉半天以后,他才到了红石塄,不过他也不着急,只因萧摩诃在信上说东入口已经被窦抗五千士兵封死,杨集唯一的办法就是退回来,到时候,再将他们杀死也不晚。于是薛粹便在入口处扎下营寨,准备来他个守株待兔。

这样的安排,并非是萧摩诃不想让薛粹一路追过去,而是他担心代州总管李景从薛粹屁股后面又杀了进去;若是如此,薛粹不但杀不死杨集,反而被李景、杨集联手反杀。所以萧摩诃迫于无奈,只好让薛粹采取“守株待兔”这个笨法子。

萧摩诃知道杨集人数虽然只有百余人,但是杨集是个用兵不拘一格的疯子,不能以常理度之,要求薛粹务必小心,免得被杨集杀个“回马枪”。

对于这个交待,薛粹并没有放在心上:一方面是双方的实力差距摆在那里,如今好不容易跳出汉王的包围圈,又怎么可能贸然杀回来呢?另一方面是杨集责任重大,没有太多时间浪费在路上,如今定然闷着脑壳往前来,若是他们遭遇幽州军拦截而退,那也是四五天后来的事了。

相对于兵微将寡、职责重大的杨集,薛粹更重视和担心代州军。

代州总管李景骁勇善战、擅长骑射,早在北周灭齐之战中,李景就已经崭露头角,授予仪同三司之职;后来又在平定尉迟迥叛乱中取得辉煌战绩,晋升开府仪同三司、获得平寇开国县公之爵。隋朝建立以后,又以行军总管身份随王世积攻打南陈,立功晋升上开府。到了高智慧等人叛乱之时,李景跟在杨素身边,一定平定了江南的叛乱,班师后授鄜州刺史。

再到后来,他又随王世积远征高句丽,虽然隋朝这一次未战而败,可是李景事后又多次与突厥作战,击杀了大量突厥兵,先帝杨坚听了他的事迹,赞不绝口,先后授予韩州刺史、代州总管之职。

这样一个实战经验丰富的人物,又岂是易与之辈?又岂是走了狗屎运一般的杨集能比?

而且杨谅虽然还没有举起造反的大旗,但许多事情大家早就心知肚明了;以薛粹对李景了解,如果他得知自己带兵闯入代州,一定会带兵来强硬将自己驱逐,他这里只有一千名士兵,若是与李景撕开了脸皮,胜算着实渺茫。

薛粹心里正是因为有了如此明显的倾向,所以营盘和哨塔的设立、军队的安排、斥候的分布尽皆偏向了代州,而飞狐陉这一方,便是连斥候都没有安排多少。

然而危险,往往就是发生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

今晚月光明亮,皎洁的月光将丘陵上的草木照得异常清晰,甚至连路边的草木都分辨得清清楚楚。当月上中宵之时,杨集已经带着他的百多名侍卫来了军营百步外的树林内,一双双如同恶狼一般的目光,正密切的关注着不远的军营。

薛粹的军营建立在涞水南岸,因地势狭窄,数十顶帐篷一顶挨着一顶的沿着涞水河床分布,呈现出东西走向的弧形,突出的部位指向远处的灵丘县城方向,而在飞狐陉入口的东南方插满了长矛,当作防御偷营的拒马阵,但临水的北面和西南都没有长矛,一方面是他们只有千名轻骑兵,没有带来那么多的长矛,另一方面是他们主将防御意识薄弱,没有想到杨集会杀一个“回马枪”。

杨集在凉州混了这么久,军事上的很多事情都是亲力亲为,虽然远远没有达到杨素的高度,可也不是打伊吾时的菜鸟、弱鸡了,他很快就能看出军营的破绽之处。其实涞水北岸的地势更加宽阔和平坦,是驻地的良地,但这支军队反而选择了登山临水,说明他们防御的敌人是来自北岸的代州军,而不是飞狐陉的自己。

从这座军营布局来看,也能说明主将没有大局观、或者说是这名主将谨慎过度,毕竟他只有一千名士兵而已,如果李景真的率领大军来袭,不管他在哪里扎营都免不了覆灭的下场;况且朝廷和杨谅现在没有明确开战,李景这个下州总管在没有得到朝廷命令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贸然向“友军”开战呢?所以如果换成是有经验、有魄力的主将,定然会大大方方的在对岸技能扎营,这样不仅视野开阔,而且还能避免敌人从山丘、水中袭击。

“破敌的机会就在眼前,我们等会以整体之势从山丘上杀向军营。”杨集指着山丘下的军队,向身边文武说道:“为了和敌军士兵有所区别,我们一律头缠白叠布。”

白叠布是专门用来包扎伤口的棉布,为了防止万一,行军作战的士兵都备有一卷。命令传下,侍卫们纷纷从马袋里取出铠甲穿戴,又用白叠布扎紧额头,提槊握刀待命。

时至三更,军营已经寂静无声,除了三火士兵在军营内交叉着巡逻以外,余者尽皆入睡。

杨集等人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带着众人向军队逼近,他摘下风雷弓向后面挥手示意,三十名神箭手纷纷摘下弓箭,在风雷弓嗡的发射长箭之时,三十支箭也呼啸着向巡逻士兵射去。

“啊!”一连串凄厉的惨叫声,瞬间就在军营内响起,就在惨叫声响的刹那间,严阵以待的薛举、尉迟恭各带一队骑兵从山丘上冲向了军营,杨集等人带着神箭手紧跟而上。

三支骑兵如离弦之箭,瞬息之间便杀入了大营之中。

百余骑在军营内横冲直撞,杀得营内士兵惨叫声此起彼伏,整个大营很快便如炸营一般,从睡梦中惊醒的士兵纷纷从营帐内仓惶逃出,他们不知来犯之敌有多少人,感觉到处都是幢幢黑影,俨如四周皆敌一般。一群群士兵吓得心惊肉跳,如无头苍蝇的到处乱跑。由于军营东西被长矛阻隔,而敌军又是从南方杀来,很多士兵纷纷逃向涞水,向拼命的往对岸游去。

此时军营内东南角已燃起熊熊大火,营帐密集、河风夜风又大,火势很快就连成了一片火海,百余锐士在军营尚未着火之处左冲右突,杀得守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薛粹的大帐在西北角,他在睡梦中被惨叫声、喊杀声惊醒,连忙执刀冲出大营,他本以为是代州军夜袭大营,可是当他看清来犯之敌只有百余名骑兵的时候,不由得勃然大怒,下令道:“都给我稳住阵脚,围死他们!”

杨集等人本来就是冲着大旗所在的这边而来,冲在前头的尉迟恭见薛粹出来指挥,便纵马如飞向这边杀来,将聚集过来的士兵杀得一哄而散,毫不停留的直取薛粹,槊尖闪烁着森然的光泽,快如闪电的向薛粹疾刺,不等薛粹有所反应,槊刃已没入他的胸膛。

“尔等主将已死,降者不杀。”尉迟恭大吼一声,双手一使力,将薛粹尸体甩飞了丈多远。

主将被杀,无人指挥的杨谅军士兵更是心惊胆寒的亡命逃窜。

这一战先后用时不到半个时辰,可谓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军营士兵内被杀死、烧死的不到三百人,杨集等人抓到的俘虏反而有四百多人,而他们却无一人伤亡,甚至连重伤员都没有。

但就是这么值得击掌欢庆的战果,杨集却高兴不起来,只因这是他深恶痛绝、却不得不打的内战,不管输赢,死伤的都是自己人,而不是突厥人、吐谷浑人。

就在这时,涞水对岸蹄声隆隆、火光冲天,一支黑压压的大军队出现在了夜幕之中,将逃到对岸的士兵团团包围,使杨谅军一个人都逃不出去。

一名大将从军中策马冲到岸边,向南岸厉声道:“我乃代州总管李景,对岸兵将是何来路?”

“同路!”杨集知道李景是个为大隋生、为大隋死的忠骨,他为了取信李景,让一名侍卫带着自己的印玺泅水到对岸。

李景确定了杨集的身份,便和那名侍卫又游了回来。浑身湿漉漉的行礼道:“卑职李景参见卫王。”

“李总管免礼!”杨集借着火光打量了这位代州总管一眼,不由得为之惊叹,这位到处征战的将军竟然是一个帅得夸张的老帅哥,而且他身材魁梧却又不粗壮,而是非常的健美,简直就跟个练健美的一样,此时他脱下了铠甲,一身湿透了的内衬,将他身上的肌肉绷得线条分明、健壮有力。

李景见杨集人数不多,忍不住问道:“大王怎么来这龙潭虎穴了?”

“一言难尽啊!”杨集苦笑一起,便将自己的任务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事情闹了这一步,恐怕各方的关键人物都知道自己要去幽州逮捕窦抗、夺军权了,若是再以为是秘密,自己才是个大SB了。

况且自己有事情需要李景配合,若是遮遮掩掩的,人家又岂能心甘情愿的配合?

“照大王这么说来,汉王是必反无疑了?”李景肃然道。

“十成是反了。”杨集点了点头,向李景提醒道:“如果汉王兄造反,代州定然是首当其冲,还请李总管早做准备。”

“而且还是侵掠如火、动如雷霆。”李景苦笑着补充了一句,接着又说道:“只是代州上下只有五千名将士,只怕招架不了汉王的雷霆之势啊。”

“你有两路援军!”杨集说道:“首先是我将要带过来的幽州军,但是你必须给我守住飞狐陉,否则我有雄兵百万,也来不了代州;其次是朔州总管杨义臣,他是防御突厥的边州,兵力可不少,你可事先与他联络,让他陈兵楼烦关一带。”

“大王这里还好说,可是杨总管愿意听我的吗?”李景有些为难的说道。他和杨义臣私交极好,可是两人都是公私分明的人,若是没有杨谅造反的确凿证据,杨义臣未必愿意从北方移师。

杨集沉吟半晌,说道:“我给他写封信,陈明关系,你让人送去善阳县即可。”

李景大喜过望:“多谢大王。”

“都是为国效力嘛!李总管不必客气。”杨集话锋一转,向李景说道:“不过我这里也有一个不情之请。”

李景拱手道:“大王请吩咐。”

“你先借给我三百精兵!”杨集的行踪已经暴露了,而窦抗肯定也知道自己要去对付他了,如果窦抗决定跟杨谅一路黑到底,并奋起反抗的话,自己这点人还不够幽州军塞牙缝。所以便决定向李景借一点兵马。

“这……”李景从杨集这里听说杨谅会一定会造反以后,便觉得代州五千士兵捉襟见肘,不管部署到哪里都感觉不够用,如今一听杨集说要借兵,不由得有些为难起来。

“怎么?”杨集皱眉道:“李总管觉得为难吗?”

“当然不是,孰重孰轻卑职还是分得清楚的,我将三百亲兵交给大王,大王以为如何?”李景知道杨集的使命是并州北部战役中的最关键一环,杨集这次任务的成败与代州的安全息息相关;如果大战暴发,而代州又不得幽州军及时援助的话,他这里必败无疑,所以代州无论再艰苦、兵力再少,也要努力帮助杨集完全这项使命,别说是三百了,便是三千,他也得给。

“多谢李总管,你这份人情,我记住了!”杨集松了一口气,和明白事理的人说话就是痛快,如果换成是一个没有大局观的人,此时肯定以自身利益为重,哪管他人死活。

“都是为朝廷效力,大王客气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