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297章:金权交易,东窗事发

大隋主沉浮 第297章:金权交易,东窗事发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夜色渐渐遮住了天际,卫王府亮起了灯火。萧颖和柳如眉在主宅正堂对坐闲聊,面前的桌子上放着一套莹白如玉的白瓷茶具、一些点心水果。

听到外面忽然传来脚步声,姐妹俩一起望向了门口,见来人正是去了皇宫一天的杨集,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如花笑容。

侍立一旁的秋水和秋月早已迎了上去。秋水伸手接过杨集脱下的朝服,放在一旁的衣架上,秋月端来早已备好的温水,给杨集净手。

柳如眉也迎了上来,温柔的递上一方白叠帕子,问道:“圣人只是召见而已,郎君何以回来得这么晚?我和大娘子还等你用晚膳呢。”

“今天谈的事情多了一些,秋水秋月,让人把晚膳端上来。”杨集接过帕子随便的擦了下手,便坐到了大老婆的身边。

“喏。”姐妹俩应声而下。

萧颖倒了一杯茶,推到丈夫面前,关切的问道:“是不是与武举有关?”

“正是!”杨集喝了一口茶,说道:“我的假期算是泡汤了,圣人已经任命我为武举总监察,明天又得忙了。”

萧颖咬了咬嘴唇,轻声道:“是不是兄长把你给卖了?”

“跟你兄长关系不大,就算与他有关,也轮不到你这个卫王妃来愧疚。”杨集明白萧颖的想法,她认为是她哥哥萧玚不仗义,将自己推进了火坑,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但是他得打消萧颖这种念头,让她明白自己已经是杨家妇、而不是萧家女。若是萧颖与“五姓女”是一路人,那他即便是再舍不得,也要收回毫不保留的信任、感情。

“五姓女”与和亲公主没有半点区别,几乎都是娘家打入‘敌方’的高级间谍。

她们生下来就失去自由,她们在牙牙学语时就要接受各种训练,她们得到最顶级礼仪教育的同时,还要接受一切以家族、以娘家为重理念的洗脑。所以出色的五姓女都具备知书达礼、华贵大方、能书善画等特征。

受严苛训练的五姓女,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弹古琴吹洞箫;研磨即可一手好字,提笔画出美好卷轴,堪称女中典范,用完美来形容她们也不为过。

她们的未来只有两个,一是与其他世家大族联姻,这样既能将七大望族盘根交错交错在一起,形成唇亡齿寒的利益网络,又能在夫家和娘家利益发生冲突时,充当娘家打入‘敌方’内部的间谍。二是嫁给极有潜力的贵族子弟、中小士族子弟、寒士,将他们收入娘家的势力范围之内,壮大娘家的势力。

不过大隋王朝是关陇贵族的天下,人人都想巴结关陇贵族上位,便是沦落为灰孙子的五姓七宗也不例外,甚至赚钱也要把族中女子送入某个大贵族,所以“五姓女”这个品牌在大隋王朝是处于一种赔钱的投资阶段,不像唐朝那么响亮和夸张。

萧颖听出了丈夫的话意,急着说道:“郎君,我绝对不是心向娘家那种女人。我只是、我只是觉得因为我的缘故,郎君才尽心尽力的帮兄长化解难题,才有了后来的的出卖,以及现在这个总监察……”

说到这里,萧颖已经怕得脸色苍白、浑身颤抖,眼睛里亮晶晶的,隐隐有泪光闪烁,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丈夫要是认为自己心向娘家,是萧家的密探,他以后即便对自己好,那也是表面上的虚假的相敬如宾,而不是现在这样,若是失去丈夫信任,那她一定痛彻心扉、生不如死。

“无须解释,我明白的!你的心,我也明白。”杨集握住了她的手,从冰冷颤抖手察觉到她内心的恐惧,也能体会到—个痴情女子对他深情,但是话虽不怎么中听,可这是他的底线,只有事先交待清楚,方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我生是杨家人,鬼是杨家魂,一切皆以郎君和夫家为重。真的,你要相信我。”萧颖声音依旧轻柔,却有些哽咽起来,别过头去,不让杨集看见她涌出的泪水。

“我相信、我相信!”杨集将她搂在了怀里,柔声安慰。

过了好一会儿,萧颖才平静下来,慢慢的从丈夫的怀里坐正,不过她依旧迷信世家门阀的势力,担忧的问道:“郎君打算怎么做?”

“实际上武举总监察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以我对世家门阀造成的伤害而言,哪怕是把乙榜四百个名额通通送给世家子,对方也不会感恩,更不会放心仇视、仇恨,所以再得罪一次也无所谓。”

杨集拭去她脸上的泪珠,安慰道:“世家门阀势力是大,但它们是一盘散沙,大不过皇帝。它们是有无数人力物力可用,可皇帝掌握的人力和物力、财力更大,更厉害的是皇帝代表天下正统,他是规则的制定者,世家门阀只能遵从。只要我有皇帝这个大靠山,自己又行得正、走得端,有什么好怕的?”

“我是朝廷命官,是堂堂正正的武举总监察,只要秉承公正之心,便能高举律法的武器,行使人们拍手称快的正义之权。另外还有一件事,我得告诉你们……”

杨集看了萧颖和柳如眉一眼,郁闷的说道:“今天和圣人聊着聊着,就刹不住了。于是主考官也变成我杨集了。”

武举总监察就是监督官员,简单得很。他郁闷的是武举主考官这个差事。

这是因为今天和杨广商议之时,自己嘴巴关不住、刹不住车,杨广一拍大腿,说了句“我觉得你最在行,考虑得最周详,干脆你把主考官也兼任算了。”

于是乎,杨集既是武举总监察,也是主考官。

虽然说大隋几十年来,几乎年年在搞科举,但贵族式的科举筹划不周、影响不大、规模极小,俱是贵族子弟在比拼,十分的潦草!可以说,满朝文武都没有举行如此大规模盛事的经验。

全都靠自己带头来搞。

当然,他也明白杨广的意图,杨广并没有指望首届武举就能招揽到什么大才、天才,他仓促上马,不过是借着军方诉求的东风,为武人启动一个唯才是用的理念而已,他图的不是现在,图是的长远的未来。

可再草率、粗糙、潦草,那也是面向全国武士的武举啊!

更要命的是,全国武士都来了,时间已经相当紧迫了!

“……”萧颖、柳如眉听了杨集的话,深感无语。萧颖以一种几乎生无可恋的口吻道:“武举迫在眉睫,郎君决定怎么做?”

杨集说道:“自然是将之前的章程推翻重建了!”

武举比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你不如人就是不如人;不像科举,考科举的时候,就算你把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考官因为个人喜好,有的觉得好,有得觉得不好,最是容易出分歧和纠纷了。

许国公宇文述的府邸位于崇仁坊,他因为有拥立之功,再加上本人善于钻营,因此深得杨广信赖。

达官贵人都希望搭上宇文这艘大船,继而使自己的地位有所提升,每天上门求官、求升迁、拉关系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使许国公府前广场车水马龙、连绵不绝。

几乎所有京官都知道宇文述有两大爱好,首先是爱财如命,早在开皇年间,宇文述便家资钜万,宝库中的奇珍异宝多不胜数。

其次是喜欢收假子;收假子其实就是魏朝、周朝家兵制的延续,当年关陇贵族各大门阀手中动辄有家兵数万,这些家兵都跟随主人之姓;像宇文述,他的先祖本姓破野头,不过是宇文氏的家奴而已,但是随着他的父亲宇文盛和本人的强势崛起,他们再也不承认自己是家奴出身的人,而是以宇文皇族一支自居。

到了开皇年间,杨坚废除了不利天下稳定的家兵制,强行让世家门阀的家兵改回本姓,家兵制便渐渐消失在大众眼前,但是暗地里,关陇贵族又用认假子方式将家兵制延续了下来。更让他难以调查的是,这些假子都以本姓深入军队,控制了底层军权,这就是关陇贵族根基所在,想动他们十分困难。

宇文述在先帝时期就收了无数假子,传闻他有假子三千,这些人要么是武艺高强的武士,要么就是文采斐然之士,只不过先帝杨坚对此控制极严,因此宇文述只敢偷偷摸摸的收。

但是随着杨广登基,自己地位的提升,宇文述借武举来收假子的心,一下子又膨胀了起来,他希望把乙榜那些出类拔萃之士都收为家奴般的假子,然后通过自己的关系,将他们安排到各个职位之上,以此来壮大自己的实际势力。

此时他正在书房中接见兵部员外郎王世充,听他汇报乙榜的报名情况。

王世充的祖父是西域胡人,后来迁到关中新丰县定居,他祖父支颓耨早逝,父亲支收跟他改嫁到霸城王氏的母亲生活,因而改为王姓。王世充长得高大魁梧、满头卷发,很有胡人的样貌。他在开皇年间,因战功被授予仪同三司的散官,由于他善于钻营,便靠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跻身于朝官行列,成了兵部员外郎。

王世充极有政治眼光,他早已察觉到杨素有功高震主之嫌,鼎盛之后便会走向衰弱,跟杨家混是一件十分危险的事情,于是他在众人追捧杨家之时,早早投靠了蓄势待发的宇文述,极尽奉承谄媚之能事,渐渐成了宇文述在朝中的心腹,若非宇文述不敢上级的收京官为假子,宇文述假子中的大太保一定非王世充莫属。

这届武举,王世充和几名同僚是乙榜的主要负责人,由于他很精明能干,所有事情都办得妥妥帖帖的,便成了乙榜的主导者,名义上他是听从兵部尚书萧玚、兵部侍郎段文段的命令,但是他实际上是在为宇文述办事。

榜文上漏洞便是他遵照宇文述的命令而为,向世家门阀卖个人情是其次,主要还是便于宇文述安插人。

王世充恭恭敬敬的向宇文述说道:“大将军,截至今天,报名考乙榜的武士计有三万四千余人;按照榜文公布时间、远方考生的行程来算,该来的都已经来了。就算后期还有人闻讯赶来,顶多也就四万人左右。”

“报名时间还剩多少天?”宇文述问道。

“报名时间截止于腊月十八,目前还剩下三十七天。”王世充谄媚道:“大将军,要不要把报名时间缩短?”

可怜的王世充,至今还以为主考官是萧玚、段文振,考核的方式还是按照他设计章程来走。

这其实也是一个时间差,由于萧玚和段文振昨天才知道武举存在的漏洞,两人向杨广请罪以后,抓紧时间补漏洞、重新设计考核章程,等他们今天上报杨广的时候,正好撞到了杨集,当杨广把主考官、总监察安排给了杨集以后。杨集为了让魑魅魍魉现出原形,不许二人将事情透露出去,给人营造出一种依然如故的假象。

而王世充是最大的嫌疑人,他当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杨集和萧玚、段文振拉入了黑名单,他又岂能知道这些?

“没有这个必要!我也不想管这些。”宇文述对这些不感兴趣,他懒懒散散的打了一个呵欠,吩咐道:“反正你至少要给我一百八十个名额。”

这一百八十个名额,宇文述打算拿一部分来安排自己人;一部分是世家门阀、文武大臣知道他和王世充的关系,于是便花了重金来买名额,既然收人钱财,那他自然得替人消灾,否则以后怎么做生意?至于另外一部分,则是准备武举启动以后,待价而沽。

“这个……”王世充闻言,心中大感为难,他暗是收了三十个人的好处,必须保证这些人夺得名额,其他几名同僚也有自己的人选,所以光是他们这里占了一百二十多个名额,而宇文述更加贪婪,一下子就要走一百八十个名额,要是后期再有位高权重的大臣、世家门阀塞人,那么最后留给几万名普通将士、民间武士争夺的名额,能有三五十个就不错了。

宇文述看出王世充的犹豫,冷冷的说道:“怎么了?难道王使君连这点小事都不愿帮了?”

王世充见宇文述连‘王使君’都叫出来,连忙表态道:“大将军,卑职自然是没有问题,只是恐怕圣人那里不好交待啊。”

王世充担心几万名武士发现他们疯狂作弊以后,会联合闹事,到时候,宇文述是没有什么事,他们几人非死不可。他这番话,其实也是在提醒宇文述,圣人在盯着呢,别太过分了。如果宇文述因为害怕圣人而减少名额,那么他也保险了。

“圣人日里万机,岂能时刻盯着武举?他要的只是一个结果而已,至于过程,他并不关心。所以圣人那里,你根本就不用担心!”宇文述挥了挥手,漫不在乎的说道:“而且武举又不要提笔写字,更没有把柄留下。只要在考武器、考骑术的时候,考官说某个人好那就好,说某个人一无是处,那么此人就一无是处。要是实在糊弄不过去,考官也可以说此人出自反隋家庭、说此人品德败坏、说此人是十恶不赦的地方恶霸。另外,为了方便你来操作,我会建议圣人增加兵法科。”

“多谢大将军教诲,卑职明白了。”王世充松了一口气,对于宇文述的老奸巨猾更是叹为观止,一种高山仰止之感,自心底油然而生。

宇文述又想到了一事,叮嘱道:“考核之时,你帮多留意一些家世不好,却有真本事的人,如果发现这类人,你第一时间把他们名字报过来,”

王世充异常精明,一听宇文述这么说,便知道他动了收假子之念头,目的是借朝廷的武举来扩充自己的势力,若是将乙榜出类拔萃的民间武士一网打尽,日后宇文述只要在朝堂之上稍加运作,这些人便会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独属于宇文家的中坚力量。

他拱了拱手,说道:“大将军之教诲,卑职谨记在心。若是没有其他吩咐,那卑职先行告辞了。”

“嗯!”宇文述点了点头:“你放心,我不亏待你的。”

“谢大将军。”王世充躬身一礼,便慢慢的退了下去。

王世充走后不久,宇文化及便大步而来,向父亲拱手一礼,说道:“阿耶,长秋监杨安奉圣人之命,将封信交给您。”

宇文述连忙起身,问道:“长秋监在正堂吗?”

宇文化及将一封信呈给父亲,说道:“长秋监把信交给我,就走了。”

“哦!”宇文述打开书信一看,顿时一屁股坐在榻上,脸色也变得十分凝重起来。

宇文化及凑近一看,不由惊呼出声,信笺上只有一行字“大将军,卫王在并州遭到伏击,你认为是谁泄露了他的行踪?”

是谁?

自然是宇文述了,而经手人,则是宇文化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