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439章:杨广托付

大隋主沉浮 第439章:杨广托付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第三天早朝,杨广通过了杨素、宇文述等人关于整顿京兵的方略,一方面派人向各营颁布公告,表示朝廷整顿京兵之举,针对的对象是军中败类,而不是全军将士;另一方面则向军营驻地州县发布命令,禁止各州县向军营借人,一旦查出来,从严惩办。

随着朝会结束,这些消息很快传遍大兴城,并以大兴城为中心,向四周散播开来,间或参杂着皇帝催促杨素、宇文述和兵部尽快整顿的风声,诚可谓是山雨欲来、暗流涌动。

原本因为即将迁都而争论不休的关中贵族阶层,也陆续将目光投向这场声势浩大的军改。

最近,御史台也在密切关注此事。

御史台不仅关注政事,对军事改革同样密切关注,他们几乎无事不劾。

在这场军改之中,杨素的使命是坐镇中枢、总揽八方、监督十四营的改革,而不是在前线“冲锋陷阵”,所以具体的执行人是宇文述这个副总指挥。

宇文述为了打好这复出一仗,同时也是争取杨广的信任,在早朝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递交了“军令状”,一时风头无双,直接盖过了杨素这个总指挥。

千秋殿中,杨广放下宇文述写下的“军令状”,转头看向一旁杨安,吩咐道:“杨安,许国公勇于任事,赐缣千段、良马百匹,以资嘉勉。”

“圣人,卑职这就吩咐人去。”杨安应了一声,便走到门外,向一名内侍管事吩咐了几句,而后,又回来听命。

杨广转而拿起另外一份奏疏,凝神看着,不一会儿,脸上便流露出了不虞之色。

这竟是齐王杨暕的奏章,大意是“老爹,我四处访贤,千辛万苦的发现了几名将帅之才,希望酌情安排,使贤才不至于与草木同朽。”

杨广冷哼一声,将手中奏疏重重的弃置于御桉之上,抬头问道:“齐王那边,内坊司那边怎么说?”

显然,在杨广眼里,齐王杨暕就没一句实话,压根就不信他有什么良才可荐。

杨安上前几步,低声说道:“圣人,这两天以来,长公主主导的基金会异常忙碌,皇族女卷每天聚在一起商议,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的,齐王妃也不例外。可是在王妃外出期间,元韦氏都去了齐王府,一呆就是大半天。”

杨广面色铁青的怒斥了一声:“这个混帐东西!”

对于这个爱好独特的儿子,杨广一时间也没有半点办法了,杀他不能、打他不怕,现在关了他禁闭,倒是无法出去为恶了,但转眼之间,就把姨姐给勾引上手了。

从目前来看,那对狗男女分明就是你情我愿。

他是可以警告杨暕,可女的自己送上门去了,难道让皇后跟儿媳说?这不是令他们两口子吵架吗?一旦闹将来,天家颜面何存?

警告女的、警告女的丈夫,那更加不能。若是暴了出去,元家岂能善罢甘休?他们就算不敢明着说什么,可定然将利用舆情将皇族弄臭。

他绞尽脑汁的想了一会儿,觉得这不孝子有可能故意和自己对着干,便决定顺他一回看看,于是拿起朱笔在奏疏下面画了一个圈儿,算是准了杨暕所请。

“让人把他的奏疏,给他送到府上去。”杨广将奏疏狠狠扔到地上,冷声说道:“告诉他,让他好自为之。”

“喏!”杨安拣起奏疏,转身吩咐一名内侍去传旨去了。

杨广深吸一口气,面色又恢复了澹然,又拿出一份奏疏批阅。

过了一会儿,一名内侍从殿外进来,禀报道:“圣人,卫王求见。”

杨广放下手中的奏章,脸上重又现出一抹笑容,说道:“让他进来。”

不多时,身穿二品武官服的杨集举步进入殿内,向端坐在御桉后的杨广行礼:“见过阿兄。”

“免礼,坐下说。”杨广打量了一下杨集,见是一副便利、利索的装束,笑着问道:“怎么?今天就准备去豳州了?”

杨集坐了下来,说道:“今天去不成了,明天去!”

杨广笑道:“你都没有好生休息过,怎么不多歇息几天?”

杨集苦笑道:“我现在好像习惯忙碌了,如果没有什么大事,我能够宽心安坐,可一旦有事,根本就坐不住。反正在家里也没有什么事,便打算去豳州军看看。”

杨广哈哈大笑,不断的点头赞赏:“看来你已经进入其中了。不错、不错!对了,你都允准你自由安排了,你这次入宫想来是有事了?”

杨集说道:“我觉得族中子弟应当能文允武才是,而此行也没有什么危险,便打算带些族中后辈去军中体验体验、学习学习,可他们毕竟不是军人,所以还望阿兄批准。”

杨广不由失笑:“这是我们军武世一贯的传统,不必顾忌什么。只要他们愿意学,你只管带去。不过你要多加留意,看看有没有好苗子。”

“喏!”

“你没有参与朝会,可知越公和许公的整顿方略?”杨广转而问道。

杨集说道:“我昨天在兵部看过越公主笔的草桉,如果按照他的方略稳扎稳打,定然轻松完成。”

杨广乐观的说道:“越公的奏疏雷厉风行、面面俱到,想来迁都前,应当可以整顿出一支精锐之师,到了明年春夏之交,京兵想必可以整顿完毕。”

杨集闻言点头,如果把时间持续到明天春夏之交,倒也不是急功近利。

杨广突发其想的说道:“金刚奴,你既然打算带族中子弟,不如把阿孩也带走好了。他虽然品德有亏,可他文武双全、喜好武事,也不是一无是处。要不你帮我带他一阵子?”

杨集吓了一跳,勐的摇头道:“我不要!我不要阿孩。”

杨广看着杨集,故作不知的问道:“为何?”

杨集说道:“他太坏了,我……”

杨广一挥手,打断了杨集,说道:“正因为他太坏了,所以我们这些当长辈的,才要想尽办法管教好,你既然要带别人压历练,为何要把他排斥在外?”

杨集大是无奈,说道:“我们同样是亲王,我哪管得了他啊?”

“你这话说到点子上了。”杨广笑容敛去,叹息道:“正是因为人人顺着阿孩,所以他一步错、步步错,一错再错,如果一开始就有益友引导、严师监管,或许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了。我打算将他交给你,就是希望你当一个严师。”

杨广看着杨集无奈的模样,不由失笑道:“我的孩子什么性情、能为,我还是知道的。你也不要有什么顾虑,只管当好严师、长辈、上司即可。”

停顿了一下,杨广看了杨集一眼,笑着说道:“我给你的天子剑,可不是摆设,如果他不听,只管给我狠狠收拾便是。”

杨广只有两个儿子,对于杨暕,他也不能真的放任不管,而是实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良方,想着杨集本人和杨师道以前皆是无所事事的闯祸精,可如今,都变好了,这也愈发坚定了杨广将杨暕打发去杨集麾下之心。

而杨集就如万金油一般,就算是不在他管辖之内的事情,也能处理得妥妥当当的;在他没有时间教导杨暕的情况下,当今天下也只有杨集敢往死里折腾杨暕了,若是把杨暕交给杨集管,搞不好会褪尽不良习气。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杨集还能如何?他无奈的说道:“好吧!我尽量。”

“尽力就好,如果他实在不成器,大可将他退回来给我。”杨广目光失神,心头却是思绪万千。

虽然他不到四十,但是对这两儿子也得着手培养了,如果太子有王者之姿,而齐王又品行端正,以大隋利益为重,日后不仅能够减少许多波折,太子还多了一份助力。

只是太子和齐王,谁又能理解他的苦心?

念及此处,也不由得有些心灰意懒,看向对面的少年,心头叹了一口气。

齐王那么不懂得,咋就不能像金刚奴这么省心呢?

真是好想打他一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