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535章:自作孽,不可活

大隋主沉浮 第535章:自作孽,不可活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天色晦暗、乌云密布,午后的雨势虽然小了一些,但是恼人雨丝却没有尽头似的。楚国府前的录棚之外,数十名杨氏子弟挡住了一身孝服的封德彝,愣是不许他进去拜祭杨素。

封德彝对这一幕已经习惯了,他每次前来拜祭都是如此,不过能否进去,他心中其实一点都不在意;重要的是,围观人群看到他来了、而杨家却不许他进去。

外人哪怕多嘴多舌的到处乱说,也是说他封德彝敬重杨素、敬重杨家,而杨家却不知礼数、不讲情面、冷酷无情;至于他和杨家的恩怨,又有几人知晓?

所以某种意义上说,封德彝是巴不得杨家子弟拦截;拦截次数越多、拦截时间越久,结果对他越好。而这,也是他每次来,每次都和夫人、子女分开的深意所在。

不过杨家人也不傻,最初几次,他们的确是因为举办丧事、接待达官贵人等缘故而失查,可是遭到封德彝多次借杨家刷名望之后,不仅省悟过来,还想出应对之策,并且一一传授下去。

当杨约率众出来,又看到无数人在看热闹,便对拦截封德彝的子弟们发脾气,拼命的大吼道:“客人冒雨前来拜祭老家主,是敬重老家主、是敬重我们杨家;你们凭什么拦截?谁给你们的胆子?嗯?”

杨约声音宏亮,震得周边人耳朵嗡嗡响,便是百多米外的杨集,也听得十分清晰。

“祖父,封德彝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不但背叛了有大恩于他的老家主,还背着姑奶奶出卖杨家,致使老家主病情加重;个中因由,满朝文武人尽皆知。家族上下不许这头喂不熟的狼崽子、养不熟的白眼狼参与老家主丧礼,更不许他假惺惺的拜祭,省得此人身上的恶味、污秽气玷污了老家主英灵。”

说话的是杨约的孙儿杨信,杨约和妻子夫妻情深,自妻子难产亡故,他万念俱灰,再也没有沾过一个女人;杨素不忍他绝后,便把三子玄挺过继过去,继承杨约房香火。

作为杨家嫡系,杨信自然知晓应对封德彝这种流氓的办法,他委屈巴巴的看着祖父,继续大声辩解道:“祖父,此人品德败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各种见不得光的阴损手段都使得出来,我杨家羞与为伍,我等拦截于他,也是遵照家族决议行事,何错之有?”

此言一出,满场哗然。

“原来封使君啊!也难怪你们如此了。”杨约不再“训示”孙儿了,径自走到脸色铁青的封德彝面前,拱手道:“封使君,请恕老朽老眼昏花、不识尊颜。”

封德彝深吸一口气,拱手还礼道:“杨内史,下官不是以杨家女婿向来前来吊唁,而是以内史郎中身份前来;这个身份,可否入内?”

杨玄感从灵棚内匆匆走出,他冷冷的看了封德彝一眼,大声说道:“多年以前,尊驾与我杨家再无瓜葛,你吊唁可以,但请您把身上的孝服脱掉。”

封德彝虽然善于揣摩人心,可他毕竟不是唐朝时期的封德彝,心态和城府自然也不如那个阶段;此时在众目睽睽之下,被杨家人一唱一和‘羞辱’,顿时恼羞成怒,亦是大声讥讽道:“达官贵人尽皆锦衣玉食、养生有道,年过七十、八十的重臣比比皆是,然而司徒为何六十余岁就离世而去?还不是因为你们无能、还不是后继无人?尔等但凡有点出息、尔等但凡为他分一点忧愁,他老人家也不会殚精竭力、精力耗尽,更不会早早作古。”

“如今,他老人家英灵尚未远去,尔等没有想自身问题,也没有想用才德去博取功勋、博取官位,只会利用他老人家功绩、名望、人脉、财富大作文章……就连他老人家尸首、丧事也被尔等利用。有你们这样的子弟,我都替司徒感到可悲、不值。”

“尔等嫡系没有自强自立的斗志、没有真才实学也就罢了,还怕有才华、有能力、有真才实学的庶出旁支超过自己、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拼命去打压那些优秀子弟,尔等睁开双眼看看其他名门望族,又有哪家嫡系像尔等这样做事的?而对外,尔等只会采用不入流的手段钻营。尔等愚蠢也就罢了,可悲可笑的是,竟然以为旁人看不透尔等以退为进、装疯卖惨的伎俩。”

“我话虽难听,但字字句句皆是逆耳忠言、苦口良药。若是再这般下去,杨家迟早毁于尔等这些‘高贵’的嫡系之手……哼,告辞!”言罢,封德彝便调转身子,打算熘之大吉。

然而封德彝想走,气得七窍生烟的杨家子弟却不干了,数十名年轻子弟一哄而上,愤怒的将他团团包围。

就近看热闹的虞世基把这些话听得清清楚楚,他之所以时不时前来吊唁,实因杨家子弟目光浅短、愚蠢无知,希望从这里找到一些机会。

据他对皇帝的了解,如果杨家安分守己、不争不抢,杨家人绝对圣卷依旧。然而杨家为了牟取杨素生前职位,不惜利用舆情等手段逼迫皇帝,皇帝嘴上是没有说什么,但是他心中早已怒火万状。

本以为杨家人有人意识到个中微妙,及时收手,然而他们非但没有收手,反而变本加利,于今天早朝采用了利用以退为进的不入流手段。

这也使得皇帝和杨素的情分,被杨家人的各种操作彻底败光了!

日后,两者之间只论君臣、法度、功绩,再无半点私人情谊可言。

虞世基脚步移动,就想上前‘仗义执言’、刷一波愚蠢的杨家好感,以便于日后利用,可是一想到封德彝这个老部下、新上司心机同深沉、足智多谋,而自己却是一个有污点的下属,两者还没有可比性,于是便又默默的缩入了人群之中。

继续看起了他的热闹。

封德彝的“逆耳忠言”早已让杨家子弟义愤填膺、火冒三丈,但长辈在此,还轮不到他们说话。而杨约、杨慎、杨玄感等人,则是因为封德彝当众揭开家族“丑陋的丑闻”、公开各种低端手段,皆是又气又怕,一时间竟是说不出话来。

对于封德彝察言观色、揣摩人心之道,杨素生前就说“揣摩之才,我不如你”,此时见到杨家“高层”集体发愣,封德彝心知他们被自己击破心防,立马趁热打铁、大声叫嚣:“尔等毫无证据,却说我封德彝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品德败坏……若我真是这等不堪之辈,圣人焉能任命我为草拟诏书的内史郎中?圣人英明神武、足智多谋,一双慧眼足令所有罪犯无所遁形,难道尔等觉得圣人用人失当不成?”

杨家人顿时被他偷换概念气得大怒,可是面对这种无赖之言,他们一时半会之间,还真是进退维谷、应对无计!

“这里不乏朝堂官员,尔等若是觉得我说得不对,可请奉公廉洁、大公无私之士出来证明!”闹到这里,封德彝也不指望能够和杨家化敌为友了,索性来他个破罐子破摔。

管他呢,先把自己摘出来再说。

“谁能证明?谁能证明?”他得意洋洋的扫视人群,忽然看到一人正用鄙夷的目光看着自己,刹那之间,笑容就僵在了脸上,神色变幻、脸色渐渐惨白。

那人正是卫王杨集!而杨集,又与杨素有师徒之实!有他在此,自己怕是非但讨不了好处,反而名利、权力尽丧!

一时间,封德彝暗自乞求天神施法定住杨集,同时又后悔不迭,暗骂自己嘴欠,如果见好就收,结果则大不一样了。

“我能证明,我杨集可以证明!”天神并没有站在封德彝这边,杨集走出人群,大步向灵棚走来。

杨集虽不喜这些愚蠢的杨家人,但他更不希望封德彝这个小人在杨素灵位前大闹。

虞世基见到杨集走来,就如老鼠见到猫儿一般,缩得更深了。与之相比,杨家人却是惊喜万分,如同在黑暗的雨夜中看到了一缕阳光。

“卑职杨约携家人参见大王!”杨玄感是杨素定下的新家主,不过杨玄感尚未正式上位,杨家暂时由杨约负责对外、负责接待达官贵人。

“杨慎参见大王!”

“杨玄感参见大王!”

“杨玄纵参见大王……”

杨集拱手还礼,目光扫了扫看着脸色阴晴不定的封德彝,然后面向安静围观的人群,说道:“我杨集作证,封德彝就是一个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唯利是图、品德败坏的人,。”

“封德彝初为越司徒幕僚,司徒欣赏其才,多次向先帝举荐、升任内史舍人。圣人登基后,封德彝向上司虞世基阿谀奉承,受虞世基倚重,两人狼狈为奸,使得门下省风气败坏、群臣敢怒不敢言。而在当年的武举舞弊桉中,我揭发了把控武举、鬻官卖狱的考官;那些考官收买了虞世基,而后,虞、封二人阴谋不断,企图置我杨集于死地。所幸圣人明光万里,使虞世基及罪犯的恶行无所遁形,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虞世基:“……”

杨集不知道虞世基已经回来了,更不知他就在这里,见群相耸动、便继续说道:“在那起轰动关中的大桉中,封德彝提供了大量罪证,终使虞世基落入法网。圣人见其知错能改,助朝廷拿下虞世基、梁昆等等罪犯,念其有功、怜其求学不易,便给他将功赎罪机会。不料封德彝狗改不了吃屎,他非但没有改头换面做人,今日更是咆孝司徒灵棚,可谓是‘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听到这里,杨约暗道一声“厉害”。其实封德彝的人品,杨广和臣子们都知道,而且封德彝在虞世基倒台后,确实提供了许多罪证,这么算来,此人就是一个喜欢背主、没有忠诚观的人,但杨广还是任用了。

之所以继续任用,杨广无非就是本着“使功不如使过”的帝王思想;而封德彝身上有污点,他做起事来,会更加尽力、会更加兢兢业业,如此便达到了杨广的用人目的。只是这般使用一个有污点的官员,又与律法起冲突了,如果传了开去,天下人怎么想?怎么看待杨广?

他们杨家人正是面对这个两难选择,是以一时间都反驳不了。

而杨集已经不再是血气方刚、无知无畏的纨绔之王了,他知道有些事情不能说,如果说了就是莽夫、就是蠢货,不但被千夫所指、无人效力,而且还会受到帝王、同僚的排斥,这一点,贺若弼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他在说话的时候,刻意夸大了封德彝的功绩,让人觉得封德彝功大于过,而不是皇帝故意使用一个罪犯。

如此一来,便达到了他的目的。

人群却是虞世基盛怒到极点,不过他并不愚蠢,知道杨集非是自己这么一个小小的通事舍人能够对付,而且以杨集此刻的声望、地位、受宠程度,他要是对付自己这样一个犯官,就跟踩死一只蚂蚁似的,所以怒虽怒,但却不敢吱一声。不过他虽不敢招惹杨集,心中却把封德彝记住了。

一名老人在家丁的护卫缓缓的走了过来,说道:“我高颎亦可证明,卫王并没有夸大其辞。封德彝的的确确是这样一个人。”

杨集定睛一看,只见高颎身穿一身青衫,徐步而来,他鹤发童颜、皓须如雪、气定神闲,当真是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

看热闹的人们见名相高颎也来证明,不由又是一阵哗然,对于杨集那番话,更是坚信不疑了。

作为当事人,封德彝却是脸色惨白,勐的喷出一鲜血。

任何时代,名声都很重要,大隋尤为如此。杨集与高颎位高权重、美名扬天下,经过他们这般一唱一和,他的名声彻底没有了。

今日之事如果扩大开去,他封德彝就被盯着在了耻辱柱上,加上他又有两次“背主”的经历。日后不管是哪个人、哪方势力,都不敢用他不敢推荐他了!

位极人臣的仕途春秋大梦,至此而断!

他这辈子彻底完了。

“多谢大王、多谢高公仗义执言!”杨约领着一干杨家子弟,目光红润、神情激动的道谢。

“不必如此,”高颎瞥了杨约一眼,他和杨素公共事一生,期间虽有政见之争,却无个人私怨;如今惺惺相惜的“老友”作古,他自然不能容许小人咆孝灵棚了。

只是这个杨约身为内史令,却带着杨家人干了那么多蠢事,而且杨府看似人丁兴旺,但是居然连个小小的封德彝都奈何不了、还需外人解围,着实是可悲可叹。

想到这里,高颎暗自叹息一声。

“大王、高公,请入府奉茶!”杨玄感见这里不是叙话之所,连忙出声邀请。

杨集有任务在身,高颎似乎也没事,自也不拒绝,两人给杨素灵位上了香,便跟着几名杨家“高层”入府。

【房玄龄,姓房名乔,字玄龄,比起“房乔”这个名字,“房玄龄”无疑流传更广、“熟悉度”更高;杨恭仁,他姓杨名温,字恭仁,可大家熟熟悉的,还是“杨恭仁”、而不是杨温;还有封伦,他姓封名伦,字德彝,但是和陌生的“封伦”相比,大家一听说“封德彝”,就会知道他是个两面三刀的谍中谍……为了便于阅读,便于大家一看到名字就知道这个人的生平事迹,以后一概使用耳熟能详的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