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82章:帝王之怒

大隋主沉浮 第682章:帝王之怒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杨广对于金融并不精通,事实上这个时代的精英就没有人专门研究过金融,但是大家都知道钱币只是柴米油盐的载体而已,一旦柴米油盐跟不上、买不着,你家里有再多的钱,也得饿死、冻死,而朝廷一旦疯狂发行钱币,那就会造成钱不值钱、物价疯狂飞涨,百姓们辛辛苦苦积攒到的钱,也会变得不值钱,他们卖粮时或许只是斗米两三钱,但是在钱币贬值时买入粮食的话,恐怕一辈子积攒到的钱,都买不到斗米。因此,历朝历代在钱币铸造方面,都抱着十分谨慎态度,而隋朝一应物价、发行钱币都以粮价为标准,始终使其保持在斗米两到三钱左右,这个基础之下,再酌情发行钱币。

而私钱泛滥、物价飞涨所造成的大动荡,曾在大隋王朝的开皇年间发生过。当时杨广平定南陈、统一了全国,声势完全盖过时为太子杨勇,便在那个时候,北方各州各郡县忽然出现数量难以想象的私钱,使得百姓们几年积蓄买不到一斗米,弄得北方民间出现了大动荡、大暴/动。

最后一查下来,满朝文武都说这些钱来自扬州,是扬州大总管、晋王杨广所为,其目的是以私钱掠夺民间财富,引发北方动荡,以便他发动改朝换代。然而只有杨广自己知道,他并没有干过这种蠢事。

诚然,杨广是因为平南陈之功,正式对太子之位产生了觊觎之心,但他绝对不会以隋朝大乱为代价;因为他知道大隋大乱,对他百害而无一益,若是大隋又陷入乱世,他哪怕当了皇帝,又有什么用处?只不过所有证据都指向了他,而他又辩无可辩。

就在僵持不下的紧要关头,杨俊管理的并州、杨秀管理益州“也是”私钱泛滥,而矛头直指并州大总管杨俊、益州大总管杨秀。

一下子,云消雨霁。

幕后黑手虽然没有浮出水面、杨坚也没有确凿证据,可是事情到了这一步,已经无须证据了;但凡是有一点见识的官员,都能猜到是太子杨勇所为,其目的是要一口气除掉晋王、秦王、蜀王。

实际上杨坚对于功高震主的杨广,未尝没有猜忌、忌惮之心,加上杨广对于突如其来的私钱又无从辩解,如果杨勇专门盯他打,他还真玩不过杨勇。只是杨勇野心太大,企图把三个弟弟一网打尽,不料他的野心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令杨坚大失所望。而杨广也是因为杨勇盲目求大,躲过一劫。(注)

杨广差点被私钱害死,对私钱之害知之甚详、对铸私钱的人更是深恶痛绝,而独孤敏递来的盘子之内,竟然全部都是各种各样的私钱;也难怪杨广看得脸都变了。

所谓的私钱,其实就是假钱。现在的假钱主要是在铜含量上做文章,官钱含铜量高达九成五、厚薄均匀、纹路复杂精美;而铸私钱的人一是用家里的铜来铸;二是把官钱熔成铜水,再做成几枚假钱;他们所做出来的假钱要么比官钱薄,要么掺入铁、铅、锡。然后用这些假钱掠夺百姓劳动所得。

“婶娘,这些私钱哪来的?”杨广抓起一把私钱观看,抬头问道。

“店铺上收来的!”独孤敏叹息一声,向杨广说道:“圣人,自从朝廷入关,洛阳三市就开始出现私钱了,一开始,我也没有放在心上,毕竟这种钱屡禁不止。可是前天,私钱却勐然爆发了,用私钱的人把钱真真假假的放在一起用,商贩稍微不小心,就会收到私钱,亏了老本,所以做一次生意,光是辨别钱都要花不少功夫。洛阳三市的物价,现在也因此暴涨起来;就以粮食来说吧,斗米已经翻一倍了。”

听到这里,杨广面沉似水,问道:“婶娘,但不知河南府府尹有无作为?”

“卢府尹已经介入了,他们动用衙役抓捕了很多使用私钱的人,不过民怨虽是平息了下去,可此法终究只能治标不能治本。”独孤敏说道:“我感到此事不太寻常,又不知朝廷是否此事便趁着入关看孙子之机,带了些私钱过来。”

犹豫了一下,独孤敏有些担忧的看了杨广一眼,苦笑说道:“圣人,洛阳三市都说这些私钱来自凉州,这钱,是金刚奴所铸造。”

“婶娘大可放心,曾经有人为了离间我和阿耶,就用过这个办法;现在也是有人想离间我们皇族关系。”杨广听到最后这一句,顿时冷笑出声,他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下一步,估计又按照亲疏关系,先说与杨集关系最好的冀州牧杨纶在冀州铸私钱,接着是青州牧杨静、扬州牧杨智积,搞不好的话,太子和并州刺史独孤楷、交州刺史刘方也被扯进来。但是杨广以前就差点倒在这一招,又怎么可能上当?

况且人都有逆反之心,在坚信有人离间皇族之后,杨广反而越相信这些兄弟了。更何况,杨集守着丝绸之路,还负责卖军/火,他怎么可能差钱?而四大亲王之中最穷的杨静,现在也挖到宝藏了,他们又怎么可能犯傻造私钱?

他们又不是傻子,与其违法造私钱,倒还不如凑钱去青州开个金矿,到时候赚到的钱既不烫手、而且还多得多。

本来,杨广打算把杨静勘探出来的金银矿交给官府,但现在他改变主意了,决定把那片还处于保密中的矿藏划为皇家矿山,然后由宗正寺管理、将作监开采。让那些该死的混蛋眼红死去。

至于杨集那打算送来的五万俘虏,一律设为皇家的宫奴。

他倒是想看一看,谁敢反对!

杨广气得饭也不吃,他安抚了独孤敏一句,又向萧皇后打了一声招呼,便让杨安拿起那个装满私钱的盘子,怒气冲天的返回安仁殿。

到了殿中,拍着桌子大吼道:“召集议事堂诸相、诸尚郎前来见朕。”

杨广本来就有事情要与这些人商议,大家都在议事堂等着,所以过了不了多久,宰相苏威、高颎、杨雄、长孙炽、裴矩、萧玚、张衡、李子权,门下省纳言杨达、内史侍郎周法尚、吏部尚书牛弘、民部尚书杨文思、礼部尚书杨玄感、兵部尚书段文段、刑部尚书李圆通、工部尚书宇文恺赶到安仁殿。

众人一看杨广的架势,就知道皇帝现在的火气特别大,心中难免有些忐忑,杨广将御桉上的盘子用力一拂,盘子落到地上,私钱洒了满地都是,他咆孝着说道:“你们仔细看看,你们告诉我,这都是什么?”

众人俯下身子,各自拾起几枚私钱观看,神色变得异常严峻起来,他们都是来自地方高官,便是杨玄感也当过一郡之首,所以每个人都知道私钱之害不亚于造反,也终于知道皇帝为什么这么恼怒了。

苏威躬身一礼,说道:“圣人,私钱铸造从大隋立国至今,便屡禁不止,朝廷也杀了不少铸钱的不法商贩,然而私钱所蕴含的不法厚利,总是促使一些人铤而走险。”

“那是朝廷以前对这些人太过仁慈,杀得不够狠、杀得不够多、杀的方式方法不对,从今往后,胆敢铸钱者,夷三族。”杨广知道所谓的商贩都是替死鬼、都是世家门阀的奴隶,官籍上的小小商贩没有实力魄力财力和勇气铸私钱,而朝廷光是杀这些明显是替死鬼的群体,有个屁用。

他冷哼一声、语气森然的接着说道:“为了让某些人看牢自家狗,日后不管这些铸私钱的、是哪家放出来的狗,其家主一家也将惩以没收一切财产、流配三千里之重罚;若是其狗、其奴投入集市的私钱超过百贯,主、狗同罪……不仅仅只是铸私钱者,便是胆敢使用私钱诈骗百姓者,也要按律法给予应对严惩。”

“赏罚分明、张弛有度方是治国良方,光是罚没有赏,只会令铸私钱者更加团结;但我相信不法团伙内部绝非铁板一块,他们在抄家灭族、流配三千里的威胁下,其内部也会有人怕死、怕受牵连、也想领赏。故而为了鼓励铸私钱者的亲族、家卷、奴役举报不法之徒,我决定以举报叛国叛徒的方式,给予举报人重赏;只要核查为实,奖励一律如数发放。若其举报铸私钱团伙巨大、私钱数额巨大,赐爵。”

听到这里,众臣替这些私钱铸造者感到默哀,皇帝都开始用分化离间、扶持奖励的办法来治国了,你们就等着死吧!

杨广目视众臣,继续说道:“从古至今,每当私钱泛滥之时,轻则物价飞涨、怨声载道,重则国基动摇;然而历朝历代奉行的方式,是见一个杀一个,便是我大隋,也没有完善律法来规范钱,可是私钱一旦充斥集市,就会造成巨大的动荡。鉴于钱与民生息息相关、关乎国运,我决定将此事当作头等大事来对待。你们下去以后,立刻按照我之前所说,拟出与钱有关的律法来。”

正如杨集所言:只要朝廷有律法出台、有法可依,那么执不执行就是地方官府的事;如果地方官府不行为,那么知道有这项律法的百姓就不会把罪责怪到朝廷头上,而是就事论事,将罪责怪到当地官府头上。

事后,朝廷只需响应百姓号召,依律惩治不法官员,便能挽回朝廷“形象”。

对此,杨广以前是有些不以为然的;在他看来,中枢和地方、皇帝和官吏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可是试过几次,他发现,这办法当真不错。很多有见识的人都认为朝廷一切动机是为大家好,不好的,是那些欺上瞒下的贪官污吏,贪官污吏的作为仅仅只是个例,不能以个例来看待整个朝廷。

“臣遵命!”众臣轰然应是。

杨广定好惩治铸私钱的大方向,这才把话题回归眼下的私钱事件,他向张衡、李圆通吩咐道:“张相国、李尚书,这些私钱来自洛阳,据说洛阳三市已经泛滥成灾了。你们一人是御史大夫、一人是刑部尚书,查缴私钱之事就交给你二人了,你们务必在北巡之前,将此事给我查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说到这里,杨广身躯微微前倾,冷冷的向两人说道:“我要提醒你们的是,像卫王铸私钱在前,滕王、道王、蔡王跟着铸之类的鬼话,我不想听。”

“臣定然处理好此事!”帝王的威势,以及“卫王、滕王、道王、蔡王”所代表的含义,让张衡、李圆通心惊胆战、暗自叫苦。

两人对于当年那起私钱大事件,知之甚详;而张衡当时更是扬州大总管府总管掾,深知当时局势之严峻、之复杂。

照圣人最后这番话来看,这起私钱也不是简简单单的牟利,而是一起严重的政治事件,其目标是直指皇族、直指四大亲王。

此事,很是不好办呢!但再不好办也要办,谁让他们就是干这行当的?

张衡沉吟半晌,向杨广拱手请命道:“圣人,此事不同寻常,臣担心洛阳的一些官员也参与其中,恳请圣人给予我们调动豫州和河南府官吏、衙役、坊卒之权。”

“准奏!”杨广取出一面金牌,递给了张衡,沉声说道:“此事以张相国为主,只要你们有所需;便是当地驻军,也可调动。”

“谢圣人!”张衡松了一口气,接下金牌。他犹豫了一下,忧心忡忡的向杨广拱手道:“圣人,私钱带来的严重后果,往往是物价飞涨,首当其冲的,必是粮价。老百姓不知真伪,一旦见到别人抢购粮食,也会跟风哄抢。老臣建议动用常平仓平抑粮价,以免事态扩大!”

“是啊圣人!”苏威亦是拱手应和道:“散布流言、制造混乱、哄抬粮价,往往是奸商牟取暴利的手段之一。这些人为了牟利,什么事儿都做得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开仓售粮、平抑粮价。臣认为……”

“那不行!”杨广挥手打断了苏威,冷冷的向张衡和李圆通说道:“你们到了洛阳以后,先查私钱;至于奸商且先不管,就让这些奸商闹、就让这些奸商哄抬粮价,只需记下哪些奸商趁机牟利即可。等事态闹大、抄他们的家,用他们的人头来平息民怨。”

众人听了此话,感到一阵毛骨悚然,心知那几个以卖粮为主大家族,即将倒霉了。

“圣人!”高颎想了想,拱手道:“不法奸商异常可恶,杀之,的确是大快人心之举;可洛阳毕竟是人口众多的大隋东/京。老臣认为凡是要有一个度,若是做得太过,事后就不好收拾了。”

对此,杨广倒是从善如流,向张衡和李圆通说道:“你们自己把握好这个度,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动用官仓粮食。但有件事要记好了:我要杀一批推动粮价暴涨的奸商,以儆效尤!”

“喏!”张衡和李圆通告辞而去。

杨广再怎么说也是一个皇帝,对于这种派系之争,实际上根本就不排斥。于他而言,不管铸私钱者、火中取栗的奸商是牟利也好,还是针对杨集也罢,其实都是次要的。他之所以这么恼火,一是幕后黑手争权夺利的所作所为,是以牺牲朝廷根本、牺牲百姓利益为代价的,这个举动已经严重触犯杨广了心里底限、也是他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二是杨广视北巡为大事,搞不好还要打一场大战,但是他这边还没有正式北巡,东方的洛阳城竟然就闹腾起来了。如果此时不杀一批人,那他到了北方以后,局势都不知乱成什么样子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可以闹、可以争,但不能以“朕”的江山来玩。

而杨广这个裁判一般的皇帝,本来就偏向杨集那一边,可是另外一个拳手不懂规矩,竟然在比赛之前,就先给裁判来了重重一拳,他能向着你才有鬼了。

——————————

【注:这场钱币战,有史可查;先是杨广被查出来,他当时的处境十分不利。而杨勇当时如日中天,中枢之内几乎全部是他的人,也许是杨勇派看到杨广要玩完、而杨俊和杨广关系好又是平南陈主力之一,于是他们为了在杨坚面前营造出“二王联手裂天下”的假象、促使杨坚下定决心惩罚杨广,便把杨俊也拉了进去;紧接着,杨秀也逃不了了。

但正是因为他们盲目自信、盲目扩大打击范围,没有采取“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的战术;最后导致杨广、杨俊、杨秀屁事都没有。

通过此例,可见古代夺嫡战无处不在,相对于京城和朝堂上明争,暗中的较量,无疑显得更为精彩、更为残酷。而京城和朝堂上“毛毛雨一般”的争斗,相对于其他地方,也许连主战场都不是;也许某个小地方的某个不起眼小吏,就能令形势逆转。

这种级别的战斗,我觉得用楚留香传奇和陆小凤传奇来形容比较合适:楚留香和陆小凤还没出手,敌人就已经被他们弄得及及可危、败局已定了,而最后的战斗,不过是意思意思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