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739章:剑走偏锋,逆势一斩

大隋主沉浮 第739章:剑走偏锋,逆势一斩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各大政治派系为了争夺北方水师副都督之职,文武百官各自旁征博引,竭尽全力为自己所支持的人选站台;经过一番唇枪舌剑、激烈争论、优胜劣汰,最后只剩下南方士族和河东士族举荐的裴仁基、关陇贵族和关中士族所举荐和支持的王仁恭。

在举荐和支持裴仁基的过程中,裴矩为首的河东士族出于“举才不举亲”的官场禁忌,处于助攻的地位;主攻的,是与其达成合作关系的南方士族。然而哪怕两者合力,也在关陇贵族和关中士族步步紧逼之下,落了下风。

这是因为关陇贵族和关陇贵族所支持的王仁恭的能力、资历、功绩都不弱于裴仁基,很多方面的优势,甚至远超裴仁基。

王仁恭是天水上邽人,他当过秦孝王杨俊记室、长道令、在平陈之战中,随杨俊驻扎在夏口,与时为陈朝将领的周罗睺、周法尚等人边打边谈,促使周罗睺等人相继率军降隋,他也因功拜车骑大将军。后来又随杨素击败突厥于灵武郡,获得了上开府之勋,并以骠骑大将军典蜀王杨秀军事,接着又奉蜀王杨秀之命,多次带兵大破为祸地方的獠人。

他以上这些经历、资历,裴仁基也有,所以两人相比之下,难解难分。但是等到杨广登基为帝,区别就出来了。

杨谅当年发动叛乱之时,王仁恭再次跟随杨素作战,战后因功进位大将军、拜汲郡太守;而裴仁基当时却是杨谅属官,他固然因为反对杨谅造反被打入太原大牢,事后得到杨褒奖,然而与立下大功的王仁恭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也是关陇贵族和关中士族能够压着南方士族、河东士族的主要之处。

不过裴仁基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他担任过水师的中级将领,并且多次率领大隋水师中的某支舰队在南方的江河湖海里平叛,最后他每次都获得了大胜。而王仁恭虽然也在汉口与陈朝水师打过仗,可他仅仅只是一个“舰长”,之后的战功、封赏都是在陆上作战所获。

在实战的差距之上,关陇贵族和关中士族所持的主张是北方水师不是立刻作战,王仁恭可以学,当北方水师拥有了战斗力之后,他早己蜕变成一名合格的副都督了;他们这个论调比较牵强,只不过他们却话音一转,再以南方水师**的现状对裴仁基加以攻讦,认为他能力虽然胜任,可品德、忠诚、操守不行,否则的话,他为什么没有把**之事,向圣人透露?

当然,他们也承认**与裴仁基无关,可他作为中层将领,不可能不知道水师存在的问题,然而他却不举报,这就证明他不称职。

这一招,也是南方士族、河东士族无法反驳的地方,同时也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杨集在下方听着双方四派唇枪舌剑,对四派的明争暗斗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杨广越想搞权术平衡,越能促进党争激烈、越能促使各大派系团结,但如果不注重地域和出身来选官任人,又会面临新的问题。这是杨广一朝的政治痼疾,同时也是封社会一道无解的政治难题。

之后,四方官员更是根据每个人选进行支持、议论,说什么的都有,从官声、才干、品行、资历……甚至就连眷属、家风都有议论,引经据典。

杨集听得恹恹欲睡,但杨广却是时而思索、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思索,虽不像综艺节目那些所谓的“导师”的表情丰富,但他此时也将虚心纳谏、广开言路的明君形象示于众人。

“够了!”终于,坐在上首的杨广也忍不住、受不了了,他见着下方吵着一团,即将尘埃落定,心知若是再让他们争辩下去,自己都没理由不用王仁恭了,于是便适时出声打断了四大派系官员的辩论、争执。

实际上,王仁恭虽然是关陇贵族一员,可他本人却是杨广的心腹之将,杨广听到这儿,心里都准备设立两名副都督,然后让裴仁基和王仁恭各任其一,这样一来,北方水师便形成一正两副、三方势力相互制约的格局了。

较之一正、一副,三足之势无疑更能保证北方水师的忠诚。但问题是他要挑起各大派系的纷争,引南方士族、河东士族与关陇贵族争斗;所以为了当前战略起见,只能压下这个设想。

决定等到战略目的达成,再增加一名副都督。

殿中文武默不作声,神色各异。

在一片死寂中,萧玚、裴矩心头一片苦涩,默默退回了班列:他们两人为了帮助裴仁基打赢王仁恭这个劲敌、为了拿下这个职务,昨天晚上几乎一宿没睡,各自调动派系里的智者、能臣彻夜商讨,脑海中拟算了各种各样的情况。然而他们算尽了一切,却没有料到关陇贵族和关中士族竟然剑走偏锋、自揭其丑,干脆利落的承认南方水师存在的**现象,并以北方水师的利益、换取他们在南方水师中的损失。

圣人此时定然对裴仁基不满之极、失望之极,毕竟裴仁基如果早早举报的话,南方水师也不会沦落到这个地步了;面对这样一个不称职、不作为、无担当的人,圣人一定认为他要是担任北方水师副都督,以后也对发生在眼前在身边的**无动于衷。

心中有了这等不好的印象、以及自然而然的延伸和推演,圣人又怎么可能将此要职封给裴仁基?

此时再争,已经无益。

杨广环视众臣,目光掠过也已下场的苏威、长孙炽,最后定在没有入场的尚书左仆射高颎的身上,问道:“高卿,对于副都督的人选,你有何建议?”

高颎没有推荐人来竞争,他是这场博弈里的看客,听到这里,他也感到王仁恭人品更好、更可信。至于王仁恭的劣势在他看来,根本就不能算是劣势,只不过苏威和长孙炽等人方才没有说到重点罢了;于是他向杨广说道:“圣人,老臣认为王仁恭可堪此任。王仁恭将军资历足、能力够,水战经验虽然弱了一些,但是北方水师以海战为主,便是裴将军等人也要重新学习海上作战方式,适应海上风浪,所以这并不算是弱项。”

这一开口,苏威和长孙炽等人先是愣了一下,继而心神振奋,他们之前也提到了这点,然而却忽略了海战、江湖战的不同,故而“可以学”的论调显得比较牵强。现在经过高颎这一提、这一补充,裴仁基已经毫无优势了。

大事已定、大局已定!

而裴矩、萧玚听了此话,心头更苦。现在便是杨集出来支持,也无济于事、回天无力了。

杨广也陷入了纠结之中,甚至不知道应该怎么办才好,如果没有这场辩论,他直接就能任命裴仁基。然而现在……他当然不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强制录用裴仁基、放弃更好王仁恭,否则,何异于专横独裁的暴君?

难道,启用再高一名副都督不成?

看热闹的杨集心知不能冷场,否则臣子们便认为杨广偏袒裴仁基了。虽然他的确偏袒,但也不能让人家看出来了,当即站了起来,向杨广拱手道:“圣人,臣有不同意见,臣认为裴仁基将军比王仁恭将军更适合当北方水师副都督。”

“嘶”……殿上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顿时响起,这家伙果然凶猛,竟然理由都不说,就直接说裴仁基更好了?

裴矩、萧玚暗自摇头,这样又能如何?不但起不到丝毫作用,还落下把柄、坐实了卫王系与河东士族、南方士族结党之言。

“但不知卫王的理由是什么?”杨广倒是不相疑,不过他的心中也有几分惊讶,误以为杨集的显示存在之举,是捞人情。毕竟事情都进行到这个地步了,他还冒着“风险”出来帮衬,无论怎么说,那都是人情。

只要是人情,裴矩、萧玚就得让,否则,别人怎么看?

“如果记得不错的话,王仁恭与周法尚在夏口打过仗,而且打了不止一场。虽然周将军最后弃暗投明了,可在王将军眼中,他就是一名降将、败将。”杨集看着杨广,见他双眼闪闪发光,心知杨广已然回过神来了,然后继续说道:“让他在曾经的敌人、败将之下为将,并且任由对方派遣,他心中会好受么?”

“大王此言差矣!”杨集话还未说完,坐不住的长孙炽立刻站出来反对:“周将军和王将军都是至诚君子,他们的风格是对事不对人,再说了,两人当初是各为其主,并无私怨,怎么可能针锋相对?”

“我也认为针锋相对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杨集说道:“北方水师现在连基地都没有,正副都督要协商的事情多如牛毛,要是两人相处过程之中,意见不断相佐,周将军会不会认为王将军故意挑刺、王将军会不会周将军故意针对?对于这个,谁也无法保证、谁也不敢承担这个风险。若是因此,误了国事,又由谁来负责?”

“……”长孙炽顿时瞠目结舌,讷讷地说上话来。

这个时代举荐人的时候,不是举荐完、就完事了的,若是被成功举荐的人犯下什么不可饶恕之事,举荐者也要被朝廷追责。也正是因为这种“株连”式的制度的存在,所以太平盛世时期的大臣在举荐人之时,都会抱着比较谨慎的态度;不会因为某个人是自己人就胡乱举荐。有时候他们为了让自己不受牵连,甚至会主动把自己曾经举荐的贪官污吏举报出去。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吏治的清明。

长孙炽他们在明知周法尚和王仁恭有旧怨的前提下,要是还把王仁恭举荐成功,而周法尚和王仁恭又像杨集所说这般,因为将帅失和,而耽误北方水师组建和训练的进程、使其无法形成战斗力,那么罪责全部在王仁恭身上。而今天举荐王仁恭的人,不但要承担责任,而且最后要承担的罪责,远比王仁恭本人大。

这便是长孙炽哑口无言、不敢承诺的原因。

杨集说“臣认为裴仁基将军比王仁恭将军更适合当北方水师副都督”,而没有直接举荐裴仁基的原因,也是源自于此。

裴矩和萧玚闻言,心绪激荡不已,暗想道:卫王果然了得,一下子就把事情逆转了过来。

他们的目的已经让杨集做到了,自然没有刷存在感的必须。

过了半晌,长孙炽深深的看了杨集一眼,皱眉道:“不过卫王,裴将军终究是有过失的人!”

“过失也说不上!”杨集并没有陷入“亲家”设下的陷阱,淡淡的、轻飘飘的说道:“朝廷还没有派人调查,所以南方水师是否存在**现象,我们现在说不清楚;裴仁基将军是否有过失,自然也说不清楚。不过我个人比较相信水师将军们。”

长孙炽无言以对,默默的地退了回去。虽然人人皆知南方水师有问题,而且问题很多、很大,但现在还没调查、没证据,他便是想说某个关陇贵族子弟有罪都不行。

“就这样吧!”杨广也想不到杨集还能翻盘,他见无人反对了,向内史省黄门侍郎裴矩吩咐道:“内史省拟诏:加封裴仁基为北方水师副都,督提督军务兼理粮饷,择日赴任。”

裴矩出列,拱手道:“臣遵旨!”

至此,北方水师副都督人选尘埃落定,再无波折!

杨广想看了裴矩一眼,语气森然的说道:“朕不希望朕的副都督是一个不作为、无担当的废物。裴卿回去以后,代朕申饬裴仁基一番,若其有过则改、无则加勉!”

“喏!”裴矩心头一片凛然,他恭恭敬敬的向上面的杨广深施一礼,心中也记下此事。

裴仁基明知圣人分化离间关陇贵族、消弱关陇贵族,而且南方水师之内又有那么好的立功之机,可是那该死的混蛋不但没有举报,甚至连说都不说一声,当真是混蛋之极、愚蠢之极。

所以回去以后,他一定要代表圣人、代表裴家、代表自己狠狠地的申饬一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