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811章:直取‘辽东半岛’卑沙城

大隋主沉浮 第811章:直取‘辽东半岛’卑沙城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仁寿殿瞬间安静,只有薛万备稚嫩的余音在鸟鸟回荡。殿中君臣听完薛万备表述,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

大隋君臣对东/突厥软弱的反应满是失望,当他们北巡夭折返回洛阳,各大派系和武将为了攫取战功和名望,使自己在未来有足够的政治筹码,于是便怂恿杨广对不听话、不老实的高句丽发动一场声势浩大的国战。

杨广压着不松口,不是他不想打,而是他希望自己指挥千军万马灭了高句丽,从而成就一番强爷胜祖的雄图霸业、为他“千古一帝”之梦想添砖加瓦。但是他现在又实在腾不出手、实在腾不出时间,只好用“国虽大好战必亡”之类的鬼话忽悠人。当文武百官问到为什么不将杨集也撤回,则是说“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如今高句丽不老实,理应让杨集教训一番。

教训够了、准备充足了,大隋再发动国战,既能达到消灭高句丽的战略需要,也不至于像汉武帝那样,落得劳民伤财、海内虚空、人口减半的下场。

大家觉得杨广是明君,说得相当道理,加上心中有了寄托,于是心满意足的不再提及此事。

但是就在大家个个都乐呵呵的时候,在幽州点了一把大火就跑的杨集竟然一路狂飙,他从辽东郡大安县出兵以后,连休息都没有休息一下,就破了高句丽重兵把守的北方第一防线;接着又杀到大梁水北岸。

这诚然是一件天大好事;可他打得这么快、准、狠、勐,下一步很可能直接就把高句丽搞死了,而他们这帮人的期待也很可能化为乌有。

这对于各大派系和武将们来说,却是一件相当不美妙的事。他们要是能够参与灭国之战,多多少少都能分到一点功劳。可是现在形势彻底发生了转变,杨集就算不费一兵一卒的灭了高句丽,对他们也没有半点好处。

而杨集呢?他本就就拥有战神美誉,要是把高句丽给灭了,就能成为超越卫青、霍去病、窦宪、杨素、杨爽的大战神。

这也就算了,毕竟他确实能打、还会打,但是官场向来讲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皆大欢喜;到了你杨集这里,竟然连点火星一般的光都不给别人沾。你杨集吃肉也就算了,可你竟然连一口清汤都不给别人喝,有你这么玩的吗?

而且更招人恨的是这已经不是一次了。打步迦可汗那一次就不说了,因为他刚刚出道,也是被形势所逼;但是之后呢?之后无论是西北灭临桃党项、灭大湖区慕容卑、打残东/突厥西征军、灭吐谷浑;还是在东北灭契丹、打高句丽,竟然全都不带别人玩。而这一次,看样子又是。

麻辣隔壁的!

你吃独食,却死活让人无食可吃……当真是、当真是麻辣隔壁的!

文武大臣们心头妒忌恨,杨广这个当皇帝的,心情却是相当愉悦,他的目的虽然是超越古之帝王,但只要有将领能够帮他完成一个个目标,效果其实都一样;是不是亲率大军灭敌国祚并不重要,顶多只是稍微有一点点遗憾而已。

杨广知道诸多重臣在想什么,此时看着大家各异的神色,心中只是冷笑:以往针对杨金刚奴的时候,怎么没想到放过人家一马?哦,如今看到金刚奴立功,却又想着去分功,天下之间,哪有这么好的事儿?

就你们这些自私自利的混蛋的德性,要是当真因为金刚奴升官发财,结果不但不会感激,反而会因为权力上升对付人家匈奴。

所以现在休要说是金刚奴了,便是我杨广也不会答应;我没理由用亏待自家兄弟,更没理由养虎为患、助纣为虐。

心中尽管如是想着,可是杨广近来因为反腐反贪、因为要亲征而反战的缘故,愣是把自己搞成了一个为国为民、善纳听谏言的帝王形象;北方诸州百姓现在都说他是一个英明神武、仁慈无双、爱民如子的皇

帝。

他十分享受万民归心、万民推崇的的感觉,可是好“人设”却也把他给制住了,使他不敢再像以前那么随心所欲。未免将之毁于一旦,便虎目环视,假惺惺的沉声问道:“诸公对此战有何看法?”

一殿大臣闻言,都有一股说不出的苦涩滋味涌上心头:事已至此,要是有异样的看法、敢有异样的看法,第一个倒霉的一定就是自己。

在这其中,老高的心情无疑是最复杂的人,因为杨广在给杨集安排的行军司马之时,目光所看的第一人对象便是他,然而他无法从阴影中走出来,不敢去,于是便没有出列请命,这才轮到了裴矩。

早知如此,就应该争一争行军司马;如果当时勇于承担,也能借此机会洗刷以往的耻辱。【注】

“圣人,卫王率军重创高句丽,为我大隋收复大梁水以北的领土,实乃大功一件。然卫王孤军深入,后续乏力,随时都可能遭受数倍于己的高句丽军袭击、打击。依臣之见,朝廷当加大驰援力度,好让卫王无后顾之忧的歼灭敌军、亡高句丽近千年之国祚。”说话的人是长孙炽。

长孙炽又是长孙成的同父母的大哥,而杨集现在和长孙成是儿女亲家,所以算起来,长孙炽也是杨集的亲家,心中也很认可杨集之功;可他这个宰相毕竟是代表关陇贵族利益的,而且他本人也想成为事实上的关陇贵族之首,眼见关陇贵族因为渔阳元氏、南方水师惨遭重创,便想为关陇贵族争上一争。

“圣人,臣附议!”苏威亦是出声附合,他是代表关中士族利益的宰相,但关中士族和关陇贵族的界限实际上是很难分得清楚的,比如说承自西汉的京兆韦氏,它之所以再次强势崛起,完全就是得益于军功赫赫的韦孝宽,而韦孝宽也因为带出了很多关陇贵族名将,所以韦氏更像是关陇贵族。可韦氏不知是羞于与山东士族称为“爆发户”的关陇贵族集团为伍,还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愣是不承认自己是关陇贵族。

不过无论怎么说,关陇、关中在政治上军事上,向来关系紧密的攻守同盟,再加上苏威也想为自己的派系争一争,也便出声了。

表明了态度,苏威接道:“圣人,高句丽如今被卫王歼灭、俘虏了二十多万精锐士兵,此时的高句丽上下必是一片混乱,然而形势于我大隋而言,却是一片大好,实乃是大举进军、直捣/平壤的千载难逢的机会。依老臣之见,大好战机不能就此错过,我大隋当增加兵力、乘胜追击,用卫王的话来说,这便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圣人,臣附议!”李子权立刻站出支持。他的族弟李子雄是幽州刺史,在幽州义仓桉、幽州官场塌方式**等大事件中,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虽然因为作战的需要,朝廷没有将他拿下,但是根据之前的私人信函来看,李子雄这个辽东道行军副总管仅仅只是扮演一个虚张声势的角色。

在杨集主导的这场战斗中,即便他们最后当真是灭了高句丽,可虚张声势的李子雄能够匀到的功劳,至多只能抵消幽州刺史所犯之罪过,根本就保不住幽州刺史这个要职。

所以他也希望扩大战争,好让李子雄能够成为名符其实的行军副总管,且能立下保住幽州刺史、或得以晋升之功。

“圣人,臣附议!”

“圣人,臣附议!”

“圣人,末将附议!”

“圣人,末将附议!”

“……”

见到诸相纷纷表示要把战争扩大化,对战功十分向往的文武百官焉能错过?于是也跟着表态支持。

待到安静下来,杨雄缓缓起身,向杨广行礼道:“圣人,臣反对!”

听了此话,众臣愕然的看着杨雄,然而杨雄却管不了这么多。他是安德郡王,

天然就站在杨集和杨集这边,而他这个宰相实际就是代表皇族的利益。他在杨广登基之初,因为自己和关陇贵族有太多纠葛的缘故,显得非常低调、非常怂。

但现在不一样了,杨广现在把他的长子杨恭仁被培养为自己的接班人、把次子杨綝培养为未来的御史大夫;老六杨恭道则是跟着独孤敏做生意,负责跑船码头这一块。至于老三杨续、老四杨演、老五杨钢、老七杨师道都跟杨集混。除此以外,二女婿燕询、小女婿李大亮都是卫王系的一员、杨集的小弟。

既然皇帝为首的皇帝嫡系都没有当他杨雄是外人,更没有因为他那些乱七八糟的关系而疏远猜忌,他又有什么理由装怂?要是他再怂,恐怕贼激进的儿子们和女婿、女儿先造他的反,然后换个他们认为的有骨气的爹。

此时迎着杨广探究般的目光,说道:“圣人,老臣反对扩大战争、增加几十万大军的理由有二:一是高元渊子游等重要人物都在辽东,然其兵力被卫王打了一次以后,仅仅只有二十余万了;而卫王此时的兵力,并没有比敌军差多少,只要他在辽东战场歼灭敌军,生擒或击毙高句丽君臣,那么接下来的战斗,将会变得异常轻松。既然胜券在握,为何要增加兵力?为何要劳民伤财?”

“二是据薛小将军说卫王已然遣使联络百济,约着共同进军。以高、百两国的宿怨,老臣认为扶余章一旦见到我军如火如荼,定然挥师北上,勐攻平壤平原,搅乱高句丽大后方。而我大隋正好借此机会,令对方狗咬狗。致高句丽亡国之余,既能减轻我大隋损耗、又能借机消弱百济,可谓是一举多得。”

“正是基于两上两个理由,所以老臣反对增兵。”

杨秀眼见一些人似乎要发表反对看法,便抢先一步说道:“安德王,你的第二个理由,我杨秀很是赞成。但是你又如何能够卫王必胜?一定能够将高元和渊子游等人击毙于辽东?”

杨雄明白杨秀是在配合自己、是在“捧跟”,便微笑着说道:“我们毕竟身在后方,不知卫王的的安排、情况,这个就要问一问薛小将军了。”

刹那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小小的薛万备。

薛万备年纪虽小、虽然很紧张,可他的智商绝对不低,否则也不会在长孙无忌当权臣、害死他兄长薛万彻时期,凭军功和才能当上左卫大将军了。此时听着这些大老的纷争,焉能不知这些人打算“摘桃子”?想着杨集的能力,以及安排杨纶袭取盖牟城和安市城的战略构想,便团团一礼,然后面向杨广说道:“圣人,卫王其实有了万全之策,定能让高元和渊子游等人有来无回。”

“但不知卫王的万全之策是什么?”杨雄微笑着问道。

薛万备纠结了一会儿功夫,终是一咬牙,抱拳躬身道:“事关军情大事,请恕末将无礼!”

众人明白了,这孩子不肯说、不敢说。

“圣人在此,有什么不能说的?”张瑾冷冷的说道:“难道在你心中,圣人还不如卫王?”

薛万备虽是才智过人,可他终究是武将的后代,有着武人的血性,再加上他正处于“叛逆期”,一听张瑾此话,当即明白这个他所不认识的武将不是为难自己,而是将矛头指向杨集,企图通过自己犯傻来坑害杨集。

他一下子就恼了,看了一下张瑾的官袍、佩饰,大怒道:“这话是将军说的,可不是末将;而将军这种不入流的离间手段,连末将都看得出来,焉能骗得了圣人与在座诸公?也难怪将军都胡子头发都白了,却还只是一个正四品下的武官,幸好将军没有带兵打仗,否则必败。”

张瑾怒极而笑:“你……”

“你ning隔壁,***你ning!”薛万备也是被杨集亲自带出来的小将,各种粗话脏话都会说,要不是因

为他小、父亲又被调往涿郡任职,他还在凉州当童子军的将领。

此时火了,而且他的后台又强又硬,且又看到身穿亲王服的青年人、身穿君王服的老人向着杨集,所以他根本就不怕这个刻意为难自己的“无能的”武将。再加上杨集往常又向他们灌输先发制人后发受制于人、骂人先骂ning等等概念,于是他一急、一火之下,开口就骂ning。

张瑾何曾遇到这种小流氓?他差点气死,怒道:“你没……”

“***你ning隔壁。”薛万备又一次抢了话头,骂道:“你个表子崽有娘生没娘教,难怪老成这鬼样子还只是正四品下。如果我是你,早就一头撞死了。”

“你……”

“狗一样的老狗杂/种,你什么你?”

“你……”

“你什么?***你ning!”

“……”

看戏的众人:“……”

“行了行了!”看到薛万备这番嚣张的模样,杨广不由想到了杨集,那家伙也是一个德性。

看样子,眼前这个兔子般的孩子也被杨集给带歪了,一旦骂起人来,处处朝人痛处捅。

了不起,当真是强将手下无弱兵。

一旁听得津津有味的杨秀见状,连忙向薛万备说道:“这位是右御卫将军张瑾将军,你速速致歉!”

薛万备十分干脆,立即向张瑾弯腰施礼:“末将虽有错,但是毕竟年幼无知;而您德高望重、仁义无双,末将认为您肯定不会与一介小儿计较。”

张瑾差点气死,手指着薛万备却说不出话来。

薛万备骂了一通,也不紧张了,他取而一个厚厚的信封,交给了旁边杨安,然后向杨广说道:“圣人,这是卫王给您的亲笔信,里面有既定的战法战术。”

杨广接过一看,顿时放心了,笑着说道:“卫王在战前,已然滕王安排到关要之处。高元跑不了。”

“那要不要增兵?”杨雄问道。

“增!”杨广稍一沉吟,说道:“任命周法尚为辽东道水师总管,率北方水师从东来出发,直取“辽东半岛”卑沙城。”

【注:高颎前期中期相当牛逼,晚期就不行了,他因为反对易储,被杨坚给拿下了。杨广登基为帝后,不但没有亏待他、为难他,反而启用、重用,将他提到了与杨素、苏威相提并论的高度。然而高颎不但没有什么作为,反而像祥林嫂那样处处挑刺、处处与杨广作对。

杨广忍无可忍,终于在大业三年把他和贺若弼、宇文弼给宰了,与此同时,苏威和张衡等等重臣也遭到罢免。

这起事件,其实并不是一起孤立的事件,因为在这起事件前后几个月时间内,发生了很多事:一是杨玄感明确要反隋;二是宇文述卖武器和生铁给突厥人;三是私钱忽然泛滥;四是杨暕的各种黑料在这期间忽然一一暴露;五是杨丽华送一个美女给杨广,杨广不要,可她事后又向杨广告状,说是杨暕给抢走了,这也是杨广查杨暕黑历史的导火线……此外还有很多很多。

遗憾的是,我始终没有查到能够将这些大事件串到一起的史料、节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