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883章:杨广耍流氓

大隋主沉浮 第883章:杨广耍流氓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7 00:36:38 来源:笔趣阁

发生在文成殿御苑的不愉快,只是小范围内的冲突,双方都不会宣诸于众。而乾元殿这边的庆功宴也已结束,杨广待到宴饮将官散去,单独把杨集叫到书房。

当杨广看到杨集还在穿着那套金光闪闪的黄金甲,这才意识到杨集至今还没回家,不过他有太多的事情急着与杨集商量,并不打算那就此放人,于是亲手帮他卸甲。

杨广一边卸甲、一边笑着说道:“金刚奴,我可是与你说了啊!你这套黄金甲以纯金为主体,缀以珍珠、宝石,而护心镜也是用上等美玉打磨而成。它好看是好看、但却一点都不实用。你平时穿它耍威风自是无妨,要是在战场之上穿它,那你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活靶子。”

此理,杨集自然知晓,等到杨广取下沉重的黄金甲,随口问道:“这种华而不实的铠甲,你有没有?”

“我当然有啊!这种华而不实的铠甲我现在有三十套,每套的样式都不一样,使用场合也不同。”杨广放下铠甲,笑着说道:“面对突厥的黄金甲有十套,京城点兵一套、出兵一套、到了边境一套、对面突厥使节一套、打赢第一仗一套……”

杨集说道:“真是够的奢侈!”

杨广也不生气,乐呵呵的说道:“用你的话来说,我就是一个穷得只剩下钱的富三代,我要是不折腾,岂不是又要劳民伤财的兴建私人府库?”

“我辛苦一点,帮你花。”杨集说完,又问道:“你看如何?”

“你要是要,随便搬!”杨广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来自高句丽的船上那些,我看着都烦,你通通给我搬走。”

杨集愣住了:“你是认真的?”

杨广理所当然的说道:“自然是真的了,我要那些只会占地方的金银珠宝做什么?不过那些青铜鼎、玉器、上古竹卷、孤本、名人字画等等古物,你得给我留下。”

杨集只是说说而已,万万没有想到杨广竟然当了真。

“你别这么看我,我是当真的!”杨广笑了笑,说道:“金银珠宝吃不了、穿不了,若是投入集市太多,还会造成一片混乱,我留着做什么?再说了,如果我哪天觉得不够用了,大不了向其他国家借。”

“要是我们兄弟出去借钱,你说谁敢不借?”

杨集听得叹为观止,笑着说道:“土匪!”

“我们本来就是土匪!”杨广坐了下来,爽朗一笑道:“我还记阿耶在大兴宫逼你出仕的时候,曾对你说过一番非常有道理的话,原话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大致意思我还记得:阿耶说他若不贪,年纪大的杨家人早就被宇文氏杀光了,你这个小的,连出世的机会都没有,又哪有资格卫王?”

“同样道理,若是我们不当土匪,大隋子民又怎么可能过得上好日子?所以为了让大隋子民都能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咱们还得当土匪流寇,谁敢不配合、不给,那咱们就从偷偷摸摸的土匪流寇变成光明正大的强盗。”

“下一个是谁?我去抢!”杨集顿时来了兴致,说道:“别的,我都不会,但是抢劫、破坏这方面,我绝对是行家、宗师。”

杨广脸上笑容僵住了。下一个肯定是东突厥了,问题是他想自己去打,焉能让杨集去干?

但是这家伙如果知道自己的心思,他绝对又跑去怼突厥,若是如此,他那十套黄金甲岂不是白做了?

想了想,杨广忽悠道:“我现在也没有既定的目标!”

轻咳一声,转了个话题:“你写《三国演义》,应当对曹操很了解,那你可知道他最厉害的地方是什么?”

“我当然知道了!”杨集毫不犹豫的说道:“魏武横槊,槊槊捅人/妻;魏武挥鞭,鞭鞭抽人妇。”

“不是这个!”杨广听得脸都黑了,他生恐这家伙又说出什么骚话,也就没有卖弄关子了,直接就说道:“我说的是魏武帝时期最厉害的是内政。”

“官渡之战以后,魏武帝乘胜追击、抢夺地盘,结果被联合起来的袁谭、袁尚打败了,魏武帝听了谋士的建议,果断退兵,袁氏兄弟自己打了起来,而后,魏武帝不费吹灰之力,占领了整个河北大地。同样,赤壁之战后,北伐的关羽杀得魏武帝准备迁都,结果吴国偷袭荆州,断送了大好时机。所以兵马、粮草、装备都是次要的,而战争的关键是稳定政权、高效的办事能力。”

“就袁绍那派系林立的样子,就算他打赢官渡之战,我也不看好他的后续。他或者能够趁魏武帝兵败之时,多占一些土地,但想灭掉众志成城的魏武帝就很困难。而那些通袁士族肯定顺势投降袁绍,可是对于重用寒庶的魏武帝来说,何尝不是好事?魏武帝失去士族,失去的也只是眼前,得到的,却是长远的未来。”

杨集明白杨广的意思了,说白了,就是想用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拿下大隋王朝的世家门阀,以眼前之痛换取长远的未来。这个想法倒是与他不谋不而合,沉吟着说道:“可世家门阀不是傻子,他们不可能在此时造反的。”

说着,他又语锋一转,说道:“阿孩是嫡次子,他如果出面、带头,或许能够引诱世家门阀。”

杨广怦然心动:“你的意思是让阿孩当第二个汉王谅?”

“对!”杨集点了点头:“大伯制不住汉王兄的时候,料到他必然不听阿兄的号令、必然起兵造反,于是索性给他增加造反的筹码,最终目的就是以战争的方式消灭世家门阀。大伯之所以不担心汉王兄成功,是因为他笨,而阿孩,比汉王兄更笨,他没理由成功。”

“阿孩立足的地方,我也想好了,那就是有四塞之险的关中。你要想让阿孩高高兴兴去当间谍,其实也不难,只要给他一些所谓的人/妻即可,他就好这口。”

杨广都不知道应该怎么说了,过了半天,这才木然问道:“阿孩还好人妇?”

杨集说道:“不是还不还的问题,而是他一直都这样。只要女方是所谓的权贵人家的妻妾,他都喜欢,老少美丑全不论。,这一点,他比曹操还要厉害,咱们老杨家出人才了!”

杨广问道:“他还抢人不成?”

杨集得意洋洋的说道:“那倒不是,现在这些所谓的人妇其实是我给他的。哈哈,你想不到吧?”

杨广听得眼睛都瞪圆了,他忍了又忍,和声问道:“你哪来的?”

“我觉得阿孩好这个,那也是把魏武遗风发扬光大,其实也没什么的,如果强行压制反而适得其反。关键是不能抢大隋百姓、不能祸害大隋百姓。”杨集说道:“更重要的是我们每个人各有使命,而他除了能够为皇族生孩子以外,好像没有别的用处了。于是我投其所好,专门从域外抓来一些俘虏,然后谎称是权贵人家妻妾,然后再送给他,希望他多生些孩子。他虽然笨了一些,但如果生下一百个孩子,总有几个是聪明的吧?”

杨广听得无言以对,整个大隋皇族加起来都没有几个男丁,于是他给杨集安排了几个小妾,目的就是希望皇族多些口丁。而杨集的做法,与他其实大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杨集有能力,可以做很多事;杨暕却是一个大笨蛋,好像真的对皇族没有半点用处。

他愣了半天,也不计较这破事了,只要不是杨暕从民间抢来的,那一切都好说。而且从杨暕让麦子、水稻生孩子的模样来分析,估计他是真的想给皇族多生一些聪明孩子,如果他能像种猪那样生下一大堆孩子,也算是为皇族立下大功了。

“此事作罢,怂恿他造反之事,也先作罢。”杨广沉吟片刻,说道:“议事堂还缺一个代表江南士族的宰相,太常卿裴蕴性明辩,有吏干,一开始在南陈为官,在南方有不错的口碑,我打算点他为相,你以为如何?”

“议事堂诸相各代表一个势力,处于一种相互牵制的微妙平衡,若是让南方人入相,自是无妨。但裴蕴不行!”杨集说道:“若是裴蕴入相,闻喜裴氏就有两个宰相。他们兄弟虽是各自代表一方势力,可再怎么说,那也是同族,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难免以裴氏利益为重。”

“这倒也是!”杨广听杨集这么说,也就绝了此心,想了想,又问道:“虞世南比起其兄,能力如何?”

“虞世南刚正不阿、品行让人无从挑剔。这些年来,他兢兢业业、尽忠职守、向无疏漏,可是论起办事能力、处事之圆滑、以及潜力,我认为他远远不如奸诈的虞世基。”杨集叙说的内容是自己所知晓的,并没有一丝添油加醋,也没有刻意贬低虞世南。

杨广笑着说道:“意思是说只可为将,不能当主帅了?”

“正是!”杨集说道:“他是一名独当一面的大将,不但能够将主帅之令执行到位,而且还能给予主帅一定的惊喜。但是他并没有统筹全局之能,也没有名帅必须具备的随机应变之能。”

“嗯!”杨广点了点头。照杨集这么说来,虞世南倒是很适合混吏部。

杨集又说道:“萧时文和虞世南一模一样,就他们那臭脾气,连我都受不了。”

杨广闻言失笑,摆了摆手道:“你的脾气比谁都臭,你还好意思说别人?说吧,你接下来,想做什么?”

杨集说道:“大家不是都要打突厥吗?那我去北方当强盗、抢突厥好了。”

“那不行!”杨广断然否决,随便找了一个理由道:“我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你打高句丽的时候,太乱来了。你那叫什么?那叫不负责任。要我来说,那就是一个不负责任的大混蛋。”

杨集:“……”

看他那无辜的模样,杨广心中就来气:“没想到啊!我是万万的没有想到啊!本以为你是乱中有序,然而真相竟然是你小子乱来、乱打,我以后要是再让你带兵,我跟你姓!”

杨集被“我跟你姓”四字吓住了,他颇为无语的说道:“我不带兵,那我做什么?”

“很多很多,未来你会很忙很忙!”杨广看向喝酒喝的脸红通通的杨集,眼中满是欣赏之色:“我打算让你以尚书令之职主管军国大事,继续深化改制;最终在我们这一代人,把完善的法度、官制建立起来。而加封你为检校兵部侍郎,是希望你入朝主管军府撤并事宜。”

杨集吓了一跳,连忙拒绝道:“这个我可做不来,你找错了人了……”

杨广挥了挥手,说道:“你以前也说自己当不好凉州大总管,结果呢?你比谁都做得好,轻轻松松的干掉了不可一世的步迦可汗;你说你不会创制,结果你什么都会。”

杨集苦笑道:“我那是样样略懂,顶多就是提出一个想法,然后让其他人来完善。”

杨广哈哈大笑道:“你想法多,自己做不出来,却知人善用、用人得当,然后让大家把自己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变为现实,这就是朝堂上位者、宰辅之所需。如果事事亲力亲为,不但自己累得半死,也做不好。”

杨广看似胡闹,但实际上是对杨集信心十足。他觉得杨集最厉害最可贵之处就是在于用人。

军队方面,就拿东征大战来说吧:高句丽是个拥有天时地利人和的强者,而杨集此次东征,完全就是仓促上阵,连军粮都是他自己筹备的;战前战时所遇到的困难多不胜数,但是杨集这个行军大总管却干的轻轻松松的,只需管好了几名副总管即可。虽然出现了一次重大失误,可是杨广细想之下,发现杨纶哪怕如期抵达盖牟城和安市城,杨集照样能够以袭扰辽东城的方式轻易化解杨纶之难。

想到这里,杨广忍不住点评了起来:“你用兵之妙在于统筹全局、知人善用,一旦准备打仗,已经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了,而是在第一时间根据敌我双方之势,想出下一战争是攻是守、哪支偏师攻哪支偏师守,攻去何处、守在哪里、对峙在哪里。”

他赞不绝口的说道:“你的用兵风格就像是一名弈棋宗师,一时之间未必看出你想要做些什么、目的休在,一切都要等到即将决出胜负、局势明朗才能看出你用兵的端倪。而作为你的对手,却要等到打了几场大战下来,这才能发现你所打那几仗、所部署的深意;才能知道你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自己引到这个位置,以便你给发出致命一击。然后等到发现你的用意之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接下来,只能顺着你的思路和节奏来打,一旦陷入你的作战思路,必亡。比如说……”

杨集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见他与之前所说自相矛盾,甚至差点就把高句丽或高元说出来了,他未免杨广等后尴尬、难见人,连忙打断着说道:“你刚刚说我乱来,怎么又夸起来了?”

杨广脸上笑容顿时一僵,赶紧自圆其说:“我说的是慕容伏允,他就是被你这么玩死的。至于东征高句丽,你肯定是乱来的,这一点,谁都无法否认。要不是我见势不妙、及时让周法尚出兵助战,你哪里赢得这么轻松?”

说着说着,杨广便板起了脸:“未来呢!你一边处理军国大事,一边自我检讨、努力完善自己的用兵之道,绝不能再犯之前过错。听到了没有?”

杨集闻言无语,这个暴君说不过自己,竟然直接命令起来了。他想了想,又说道:“尚书省和凉州完全不一样,我把握不住,朝中这些人怎么可能听个晚辈的话?”

这下子轮到杨广震惊了,他呆愣愣的看了杨集半天,这才说道:“你杨集就是那个最可怕的大魔头,朝中重臣现在怕你怕得要死,所以死活不让你进入中枢为官。你难道不知道你自己有多么可恶?你难道你不知道大家有多么怕你?”

杨集说道:“我当然知道我可恶、招人恨。但是正因如此,我一旦进入中枢,这朝堂必将大乱。”

“这一点,你倒是说到关要之处了!”杨广沉吟片刻,说道:“近年来,关陇贵族势力衰退极快,使朝堂势力慢慢走向正常的平衡。然而各大势力都在争权夺利,何尝为国分忧解难、谋计一日?”

“而且平衡虽好,却也让朝堂如同一潭没有多少生机的死水。长此以往,大隋王朝必然因为各方势力的争权夺利而走向衰弱。想要进一步,那简直是痴人说梦。”

“以上是远忧,而近忧就是各大势力有了联合抗衡皇权的征兆。这对大隋王朝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若是不能将之攻破,国亡之兆就会出现。”

停顿了一下,杨广又说道:“对于这个即将成型的攻守同盟,连我都怕、连我都没有把握,我不认为生于安逸里的子孙后代破得了。所以一切都要我们这代人来破。”

“至于怎么做?那就是让朝堂乱起来,在大乱之中拿下或是削弱一些势力,而不是放任这个攻守同盟成型、成长。”

“具体又是怎么做?”其实杨广这些看法说法,倒是与杨集不谋而合,若不然,杨集也不会产生让杨暕造反的想法了。

“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你可以。”杨广笑着说道:“我只知道我的担忧没有错,思绪也没有错。别的,你自己想办法!”

杨集听得脸都黑了:“我也没办法。”

“所以我让你来把朝堂搞乱,在乱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说着,杨广又向杨集说道:“你以后专门在前面搞破坏,我在背后为你遮风挡雨。”

杨集呵呵一笑:“我明白了,坏事我扛,好人你当。”

“聪明!”杨广和杨集说话向来没有字斟句酌、拐弯抹角,感觉特别的畅快、舒坦,他竖指而赞道:“在世家门阀眼中,你本来就是坏到骨髓里的大坏人,再坏一点那又何妨?而且就你现在这个鬼样子,你不当坏人,还能做什么?”

说着,杨广又笑眯眯的说道:“我是全力支持你的皇帝,我在世家门阀眼中,其实比你更可恨。他们表面上虽然不敢说什么,可是背地里,照样咬牙切齿的骂我是大恶人、大暴君。所以我们只能勇往直前、逆流而上,一退全完!”

“这倒是!”杨集点了点头,抬眸向兴奋莫名的杨广说道:“不过我连家都没有回,你就给我安排任务,这也未免太过分了吧?”

“所以我决定给你放一天假!”杨广笑着说道:“后天朝会之上,你依例参朝、代凯旋大军谢恩、接下尚书省;然后我再封你一个议事堂宰相之衔。”

杨集差点都气炸了,愤而起身道:“你这简直就是耍流氓,我……”

“自家兄弟,恩都不必谢了,哈哈……”杨广哈哈大笑的站了起来,说道:“文成殿宴会早已散了,走走走,一起去看看。”

说着,便把杨集生生拽走了。

杨广对杨集十分了解,知道他看似力争上游、咄咄逼人,实际上却是个得过且过、喜欢享受、懂生活的人。你要是没有给他任务,他就能一直缩在府里百事不管;你要是不逼他一逼,永远都不知道他还有什么惊人的本事,但是如果给他安排任务、施加压力,他又能把事情办得稳稳妥妥。

而大隋现在诸事繁多、内忧重重,杨广感觉每时每刻都异常宝贵,他可不希望杨集把大好年华浪费在家里。尤为重要的是,杨集相人之能实在太厉害了,他现在任用的文武官员个个都是天纵之才,要是这家伙扛下尚书省,定能为大隋王朝挖掘出许许多多德才兼备青年俊杰。

所以哪怕是耍赖,杨广也要给杨集安排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