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927章:海航人才

大隋主沉浮 第927章:海航人才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8-25 13:36:58 来源:笔趣阁

皇城大街前后左右都是朝廷的官衙,一个个位于围墙里的建筑群落气势宏伟,街上的诸多官员要么急着回衙门、要么拿着装向资料的箱子快步跑向其他官署进行交接。也有不少初次从地方前来的官员四处打听自己要找部门。不时还有一辆辆专门送文书的马车飞奔而过。

杨集交待好冯盎,便离开左翊卫官署,出门时顺势看了一下沙漏,见时间是巳时四刻出头,他稍微想了下,一出左翊卫南门,便向议事堂所在东朝堂走去。

议事堂诸相采取轮流留守的制度,哪个人当职,哪个人便是首相,要是平时没有什么大事,那么不当职的宰相各在自己所属的官署之内办公。只不过春节前后事情太多,诸相、诸尚书基本上都在议事堂,以便随时处理突发大事。

今天的首相正是杨集的岳父裴矩,他看到杨集,惊讶的笑着说道:“稀客啊!”

众人闻言,尽皆会意一笑:这位大爷自从受封为宰相至今,还是那般我行我素、物立独行;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成宰相、尚书令。近来由于王府添丁的缘故,所以他顶多就是上上早朝,然后一起去仁寿殿与皇帝议事,如果没有什么事儿,一般都是朝会结束后就回家。然而便是皇帝都治不了他,众人又能如何?何况一些人不希望杨集分走自己的权力,巴不得他如此,索性当他不存在了。

“家里刚刚多了三个孩子,事情比较多,实在没办法。还请诸公多多包涵!”杨集向起身相迎的众人一一还礼,坐到了自己的位子之上。他不愿拿自己的家事来让人当笑话听,适当的提了一句,便言归正传:“方才我在门外听到大家似乎在讨论什么大事,不知是何事?”

“主要有两件事,咱们就先从简单的来说吧!”裴矩也坐了下来,向杨集介绍道:“圣人方才下诏,任命左骁卫大将军来护儿为南方水师大都督。”

“是吗?”杨集听得大为惊讶,他离开同明殿至今,最大只有半个时辰,但是杨广竟然就下诏了,其动作之快,着实是让他有些意外。但是一想到南方那个反隋联盟,复又理解了杨广的愤怒和急迫。

其实他在杨广提到这个反隋联盟之时,心中已经锁定了三个目标:首先怀疑的对象是萧铣,不过萧铣是西梁开国皇帝、宣帝萧詧的曾孙,他的祖父萧岩排行第五,受封为安平王。萧岩在萧岿投降大隋以后,他不甘心失去手上的权势,断然背叛隋朝、献土降陈,成为南陈的一方军阀,当南陈覆灭,他和儿子萧璇被杨坚处死。剩下的萧铣作为叛徒子孙,萧家也不敢照顾他,所以他少时孤贫、以抄书谋生,直到杨广登基,这才因外戚之恩提拔他为县令。

就大隋繁荣稳定的局势而言,萧家根本不可能支持萧铣造反。如果萧铣胆敢露出谋反之心,只怕率先动手就是萧家,以免他牵连整个萧家。他既得不到萧家的支持、资源、人脉,又不能像史上那样收拢各路草寇,单凭他区区一个县令的权力和影响力,根本就不可能建立起那个遍布扬州的反隋联盟。所以萧铣基本上是可以排除了。

其次是南陈余孽,南陈余孽在开皇中前期多次发动叛乱,而朝廷虽然多次镇压了下去,但是仇恨也因此步步加深,所以南陈余孽的可能性大。

第三就是南北联合。关陇贵族在南陈灭国之时,便把明暗势力延伸到荆州和扬州南部地区,在这漫长的时间之内,早已和南方士族建立起错综复杂的关系。很有可能是避开朝廷重点关注的关中,跑到扬州联合南方反隋势力。

至于是南陈余孽、还是南北联合,现在谁都无法确定,一切要等杨智积的调查结果、或者是鱼儿自己吃饵上钩。

“不假”裴矩见到杨集面露惊讶之色,神情不似作伪,以为他当真不知这项任命,反问道:“莫非卫王未曾听过此事?”

杨集目光扫视了一圈,见大家都在看着自己,摇了摇头道:“我刚从左翊卫官署过来,没有听过此事。大家怎么看待这项任命?”

裴矩看了杨集一眼,说道:“周法尚担任北方水师都督以后,朝廷上下也只有来大将军能够重振南方水师了。”

“裴相所言不差!”高颎亦是说道:“来大将军水陆作战经验丰富、统帅力极强,无疑是最佳人选。”

其他人也是纷纷表态支持。

见到大家意见高度统一,杨集开始还感到有些不可思议,毕竟水师都督、两个副都督可是位高权重的美差,当初北方水师组建之时,各大派系为了拿下都督和两个副都督之职,几乎是吵翻了天。但是当他转念一想,立刻明白了大家为何这么“同心”了,一方面是各大派系的确拿不出比来护儿更合适的人选。

另一方面则是南方水师主力尽皆北上、又被彻彻底底的清洗了一遍,致使南方水师实力大减、乱作一团,现在要想在“废墟”之上把南方水师重新打造出来,实非易事。而且南方水师又要与海上丝绸之路挂钩,所以南方水师正副都督看似是肥肉,实则一块相当很难啃的硬骨头。再加上精减军府之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于是各大派系都以稳定为上,不敢贸然去争。

“来大将军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但不知副都督是谁?”杨集问道。

裴矩指着一名身材魁梧文官,向杨集介绍道:“这是江都水师总管朱宽,他与何蛮去年奉圣人之命,率领水师横渡琉球海峡,了解当地情况,同时使琉球向我大隋称臣,因功受封为鸿胪寺丞。我们认为朱寺丞熟悉水师、熟悉南方海情,他更适合担任副都督之职,不过还需圣人批准方可。”

杨集也知道朱宽等人在去年夏天率军出海,与琉球建立了邦交,于是向他拱了拱手道:“朱将军率军出海的壮举,我也有所耳闻,但不知将军到了夷州大岛没有?”

夷州就是后世的台/湾宝岛,三国时称为夷州,隋时将它和琉球群岛统称为琉球,杨集也不知他们去的是宝岛还是群岛中的某个岛屿。朱宽闻言,连忙起身还礼道:“大王说的是应该就是琉球大岛,下官等人去的就是它。只不过下官等人只是的河口补充了一番便率军返回,大王也知那座大岛?”

“我也是听人说起过,未曾去过。”杨集说道:“朱将军若是出任南方水师副都督,可以向南开拓海上丝绸之路,据刘刺史说,那儿更加富饶,有很多大隋名贵香料、木材和宝石。”

“说到海上丝绸之路,让我想到了去年与我大隋建交的赤土国。”裴矩笑着给杨集介绍了另外一名文官:“这位是屯田主事常骏,他去年和虞部主事王君政出使了赤土国。我们之所以将常主事叫来,一是想了解一下南方诸国的情况;二是觉得他和王主事对南方的了解远胜他人,如果他俩能够到南方水师任职,对于日后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必将起到巨大作用,而且还能节省大量时间。”

常骏是一名四十岁左右儒将,他们去年从南海郡乘船出发,沿着海岸前进,途经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的一些岛屿,然后进入暹罗湾、到达赤土国首都。双方互送礼品,正式建立了邦交。他起身向杨集行礼道:“下官见过大王。”

“常主事免礼!”杨集还了一礼,沉声说道:“朝廷即将开辟海上丝绸之路,需要大量熟悉海情的人才;而常主事和王主事到过赤土国、朱寺丞与何将军到过琉球。我认为你们在京城担任职文官的话,完全就是浪费大好光阴。要是愿意去南方水师任职、担起测绘海图的使命,我也出面向圣人举荐,你们意下如何?”

朱宽、常骏顿时大喜过望,不约而同的行礼道:“多谢大王,下官愿意去南方水师为国效力。”

常骏和朱宽在这里只是小人物,他俩心知自己不宜在这儿多留,得到了一个意外的惊喜之后,便告辞而去。

待两人走后,裴矩主动向杨集说起了第二件事:“方才我们争执的,主要还是去年的吏治。去年核审的力度是前所未有的严格,各地上报的,都要一一审核,实非一蹴而就。在这其中,有很多官吏已经失去了继续任职的资格;更有一些人,还要受到律法的清算和严惩。对此,大家都没有意见。”

裴矩停顿了一下,接着又说道:“关键是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都希望形成一个定制,以便日后有律可遁,而不是乱来。然而,毫无头绪。”

杨集沉吟半晌,向众人说道:“不如采取四格八法。”

裴矩听得双眼一这,连忙问道:“何为四格八法?”

杨集说道:“所谓四格是指守、才、年、政;八法则是贪、酷、不谨、浮躁、疲软、才力不及,年老、有疾。”杨集解释道:“守代表操守,分为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为勤、平、怠;才代表才干,分为长、平、短;年指年龄,分为青、中、老。”

“八法则是依四格而定,分别是贪、酷、不谨、浮躁、疲软、才力不及、年老、有疾。其中贪、酷、不谨、浮躁侧重官员操守。而疲软、才力不及侧重才能。至于年老、有疾则是相对‘年’而言。不法官员所受处分多是源于‘守’、其次为‘才’、次之为‘年’。而‘政’之优劣直接受守、才、年三格影响,故而单纯因政绩不佳而受参罚的官员比较少。八法处分侧重于守、才、年,尤其是守、才二格,直接体现了德才并重的特点。”

“四格八法”考评制度源于明而完备于清,此法规定了官员考核制度内容与处分标准。四格涵盖了官员为政操守、为政才能、为政态度及身体条件等方面,其全面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尽皆胜过大隋的考核制度;而八法以严厉的处分标准对不法官员进行处罚,从革职拿问到降级调用、再到勒令休致,非常系统而周全。

此法仅仅只是对官员所进行的考核、奖惩、升降,而历朝历代都在努力制定和完善这些标准,所以它和大刀阔斧的改革有着本质的区别。大隋要是采用此法来办事,直接就少走了近千年的弯路,最后不但不会引发混乱,反而能够让年终考核变得规范起来。这对大隋官制的推行百利而无一害。

在场的人都是史上罕见的杰出智者,他们所缺少的只是杨集这份独有的眼光和见识,并不是说他们的能力不如杨集。当他们听完杨集这番表述,尽皆双眼发亮。再顺着杨集的话进行进一步深入思考,基本上已经领会了“四格八法”的好处,以及知道怎么来运作和完善了,根本就无须他一一来讲。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