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029章:三派合一

大隋主沉浮 第029章:三派合一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可以容纳百万人口的大城,在隋朝只有一个大兴城,经过二十多年的积极吸纳,大兴城已有六十多万人口,可即便如此,“延兴门—延平门街”以南的四十九个坊,依然人烟稀少、土地荒芜,由此可见大兴城之广大。

大兴城百姓主要生活在“延兴门—延平门街”之北六十坊,其中又以崇仁坊人口最多。

崇仁坊面积是平康坊两倍,西北角是大兴宫景风门街、东南角是东市、南部又与平康坊隔街相望,具备了地盘大、地势好的优势,许多州进奏院(驻京办事处)都设在此坊,各州赴京公干的官员、各州预备官员时时在坊内酒肆设宴请客;一到夜晚,崇仁坊便成了仅次平康坊的热闹之所。

武陵郡公元胄和太府少卿元寿的府邸都在崇仁坊内,两人都是魏朝皇族,虽然在北周时期遭到严厉的打压,可是杨坚代周建隋以后,先后受到重用,只是元胄涉入皇族内部之争太多,他为了一己之私,先是借易储契机,除掉支持杨勇的家主元旻,然后又在杨广和杨秀之间左右逢源,当杨秀获罪时,元胄被除去了官名,从此倒是低调了不少,专注经营家族事务。

此时在元胄府后堂书房内,元胄和独孤顺正和一名老人秘密协商。

独孤顺说道:“杨坚是我关陇各大门阀推举上来的代表,只要他不触犯我们的利益,我们并不介意他代周立隋。但遗憾的是,我们选择的杨坚是个白眼狼,他上位不到几年时间就剥夺了我们关陇贵族的兵权,还废除了我们所选的太子杨勇,并在易储的漫长过程中除掉了虞则庆、王世积、元旻等人,而高颎、贺若弼、元胄等人也纷纷除名。我们支持的杨坚尤且如此,一直敌视我们的杨广小儿如果登基,我们的处境将会艰难百倍。要是我们继续勾心斗角、各自为政,那么下一个死去的,或许是我们独孤氏、或许是元氏,也或许窦氏、李氏、侯莫陈氏、于氏、豆卢氏、宇文氏……”

关陇贵族之所以强大,就在于他们一开始就和宇文泰平起平坐,否则,当时不到三十岁的宇文泰岂能统帅他们?

宇文泰的府兵制,说白了就是恢复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前的军队部落制,将慢慢归于中枢的军权重新胡化,以军队自治的妥协方式获得各“部”首领的支持。但是宇文护执政、周武宇文邕为帝之时,都在清洗关陇贵族,企图把散落于各“部”兵权收归国有,结果两人死了以后,“各部”首领推出杨坚推翻了宇文氏,国名也从周变成了隋。

只是杨坚比宇文氏父子起步更高,也更有魄力,只用几年时间就把军权收归国有,然而这只是表相,只须看看朝中大将军、地方武官的姓氏,就知道统率大隋军队高级、中级武将多是关陇贵族的人。除了他们之外,本族子侄后裔,以及被他们用联姻、栽培、扶持等手段拉拢到的人,更是遍布军中。

但尽管如此,他们依旧奈何不了杨坚。

首先是关陇贵族内部派系林立,为了自身利益考虑,都愿意跟着杨坚翦除其他派系;更重要的是杨坚在代周之前,就已经掌握了全国的军政大权,单看他收拾尉迟迥的速度,就足以证明自身就具备了称雄的资本,要不是南有陈朝未平、北有突厥来侵,关陇贵族恐怕早就被他在尉迟迥一案中翦除干净了,哪还给他们壮大的机会?

然而独孤顺知道杨坚时代,他们关陇贵族可以借助强大的突厥汗国生存壮大,但是杨广却没有什么外在的大威胁,他一旦继承了杨坚积攒出来的强大国力,便可以毫无顾虑的整顿内部矛盾,到那时,才是关陇贵族的末日。

“但不知独孤公、元公有何打算?”坐在第二位上的清瞿老者轻轻咳了一声:“我既然参与这次聚会,也表明了窦氏和大家共进退的诚意,对于独孤公之意,我毫无异义。”

此老名叫窦谊,乃是窦氏三祖窦炽五子,也是关陇贵族三派中的窦派之首,他们这一派因为大隋而兴,因此长期遭到独孤派、元派排斥,昨天他已经和独孤顺会过面,对于关陇贵族同心协力一事,抱着赞同态度,因为他也看到了关陇贵族的危机,心知只有抱团取暖,方能与拥有整个天下的皇帝博弈。

“杨广小儿上有杨坚的大力支持,下有杨素、苏威等人发力,他的地位已经很难动摇了,勇太子卷土重来的希望不大。但杨坚却忘了,杨勇当了近二十年的太子,深得朝廷大臣和我们关陇贵族的拥戴,是众望所归的下一代君王,虽然他本人和高颎、贺若弼等人被废,但是这股雄厚的力量尤在,只要在关键时刻有人登基一呼,这些力量或为名、或为利、或为生存而自发归来。反观杨广小儿,他在扬州坐镇近十年,势力是南方士族和一部分军队,朝堂势力却十分弱小;一旦杨坚不在了,威望不足的杨广很难在短期内掌控整个天下,大隋天下也将陷入新旧交替混乱期,而这便是我们的机会。”

独孤顺缓缓的说道:“秦王杨俊已逝,蜀王杨秀已废,但还有一个统领二十四州军事的并州大总管杨谅,此子以防御突厥为名发民夫劳役修缮城池、铸造大量兵器贮存在并州要塞,又招数万名亡命之徒和无籍奴隶,显然是有了反叛图谋。若是我们代表与朝廷鼎足的关陇贵族推他一把,肯定会起兵反杨广,有他在东部吸引杨广的军队,我等则可以在兵力空虚的关中,推杨勇太子上位……杨氏三兄弟之争,也是我等再次辉煌的天赐良机,只要我们拥有凌驾皇族的兵权、权柄,那么这个天下谁来当家做主,皆由我们说了算。”

窦谊皱眉道:“难道独孤公不怕又是一个杨坚?”

“所以我们需要一个平庸无能、无权无势的傻子皇帝,这样的人才会更加依赖我们。”独孤顺说出了自己打算:“只要拥有遍布天下的实力,别说是山东士族、南方士族需要靠我们的施舍而生存,便是皇帝是谁、皇帝姓什么都由我们说了算。而我们关陇贵族则是处于不王而王的高度。”

窦谊思忖了一会儿,半真半假的笑问:“独孤公不想独孤氏成为皇族么?”

“不想。”独孤顺摇了摇头道:“向来没有千年皇朝,只有千年世家。权倾天下的汉末袁氏、兰陵萧氏、渤海高氏因为直接参与争夺天下而没落;元氏也因皇权差点灭族、宇文泰的家族更是给杀得一个不剩。反观范阳卢、博陵崔、清河崔、荥阳郑、太原王、赵郡李、陇西李等士族,千年以来传承不绝,在士林之中永享盛名,不管皇帝姓什么,他们始终地位超然、高高在上。这样的家族,才是独孤氏的追求。”

元胄见窦谊看来,也笑着说道:“正如独孤公所言,吃过大亏的元氏也准备彻底活在大世幕后了。”

“独孤公、元公如此坦率,我窦氏也没什么好说的。”窦谊笑着说道:“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起,为了早日实现不王而王一起努力吧。”

元胄笑道:“窦公快人快语。”

窦谊叹了口气,“希望这天快点到来吧!”

“这一天不会太晚的。”独孤顺看了看沙漏,便起身道:“我还要去一趟贺若府探望贺若公,两位贤弟如果没事,就深入商议,要是有什么好点子,咱们再一起详谈。”

“也好!”

“独孤公请便。”

“告辞!”独孤顺向两人拱手一礼,快步向外走去。他的马车就停在元府后宅的院落里,车夫见他到来,连忙放好脚踏,等他登车坐好,便从侧门离开。

独孤顺靠在背靠上,轻轻的叹了一口气,在最后的问题上,元胄却有点言不由衷,显然没有忘记元氏昔日荣光,而且元氏在陇西和幽州都有一定的势力,恐怕还在做着反隋复魏的美梦吧!

兵权归中枢是北魏孝文帝开的先河,由此而发生河阴之变,关陇贵族更是宇文氏架空元氏、反元氏的产物,平等相处倒是无所谓,如果元氏复辟之心不死,接下来的合作不仅是困难重重,甚至还会造成关陇贵族内部出现严重分裂。改天或许和窦谊就此问题详谈一番,如果两派联手,也许能打消元氏不该有的迷梦。

马车进了平康坊,缓缓在贺若府前停了下来,这时,贺若弼的三子贺若怀德穿着一身布衣跑了过来,将独孤顺迎下马车。

独孤顺下了马车,这才发现贺若府的家将正在将“宋国公府”的描金牌匾摘了下来,把一块写着“贺若府”的黑匾挂上,门前列戟也不见了,显然是兵器监收了回去。

“列戟回收了?”独孤顺不胜唏嘘的问了一句

“正是!”贺若怀德苦笑道:“罢黜家父的圣旨一下,军器监的人就把列戟收了,这‘宋国公’当然也不能用啦。”

“只要人还在,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独孤顺也参与了今天的早朝,对于贺若弼的偏激无语至极,这都是快六十岁的人了,怎么一点眼色都没有呢?如果当时认个错,岂能落得如此下场?

现在好了。

不仅扳不倒杨集,反而把贺若一族搭了进去,这又是何苦来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