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192章:本将记住你了

大隋主沉浮 第192章:本将记住你了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午后,杨集见老娘有了儿媳忘了儿,只顾着和萧颖说话,他木头一般的坐在一边,着实是无趣之极,而且有他坐在一旁,婆媳二人说话也是遮遮掩掩、避避讳讳,十分不爽利。索性让柳如眉帮他乔妆一番,然后带着薛举、尉迟恭两大猛男来到专门贩卖笔墨纸砚的东市笔行,后面另有二十名侍卫暗中跟随,他们警惕的注视着四周情况。

尽管杨坚强势的拒绝了山东士族、关陇贵族的**要求,而世家门阀也似乎安分了,可是杨坚和杨广、杨集都知道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否则的话,杨坚岂能为了“小股贼冠”大动干戈的颁布一连串军事任命?

王府在东市笔行也有两个店铺,来自凉州的书籍和新纸也在昨天上市,就是不知行情如何。

当一行人到了店铺附近,就看到一大批人在门口排成几条长蛇。但如果仔细看的话,却是呈现出了泾渭分明的队列,衣着华贵的读书人是一排、青衣小厮是一排、衣着朴素的寒士则是分了两排。除了这些人,还能看到贩夫走卒、农夫工匠夹杂在寒士的队列之中,而衣着华贵那一排,却是没人敢杂进去。

杨集穿的是白叠布衣,看到队列呈现出“小厮—世家子——寒士—寒士”格局,便站在靠近世家子那排寒士后面,等了一会儿,只见旁边那排的一名寒士扭对身前寒士说道:“文瀚轩昨天卖《大学》、《论语》、《蒙学》。今天是《中庸》、《孟子》和《成语故事》了。”

此人虽然相貌平平,可他始终保持着儒士的气度,不像其他人畏畏缩缩,不仅如此,腰间还配着一柄横刀。

“那倒是可惜了。”杨集前面那人主场中流露出失望之情,他们是希望买些比较深奥的书籍回去研读,至于《中庸》、《孟子》虽然不像《论语》那么普通,但寒士对四书其实并不陌生,甚至不少人家里有手抄本,而收藏千字文、三字经的《蒙学》,以及《成语故事》都是儿童读物,对这些青年的吸引力并不大,听到今日售卖的竟然是《中庸》、《孟子》和《成语故事》,顿时都有些失望了。

“徐兄有所不知。”先前说话的人微笑道:“据我所知,今日所售卖的《中庸》、《孟子》可有所不同。”

“哦?”他的话顿时引起不少人注意,急忙问道:“有何不同?”

“昨天傍晚我和店家闲聊,这才得知今日售卖的《中庸》、《孟子》除了原文,还有‘二刘’所正义疏,其价值岂能用金钱衡量?”那人微笑着说道:“也是卫王据理力争、仁德仁义,致使不道德的**要求被圣人摒弃,否则,休说我们这些寒士,便是世家门阀的子弟,恐怕也未必能够一览二位刘先生之义疏,然而偏偏有人三番五次要求圣人做出焚书坑儒之举,甚至还不惜以暴动来要挟,当真滑天下之大稽!”

他显然有意让旁边那些世家子听到,所以说话的声音极大。

世家子那一排纷纷转头,对他怒目而视,但寒士却傲然而立,对于这些人的怒视不屑一顾。

一名温文尔雅、风度翩翩的高冠青年转过头来,冷冷的向那名颇有几分气度的青年说道:“仁兄有话不妨直说,如此藏头露尾,恐非君子所为!”

那名平平无奇的青年拱了拱手,看到青年有着王氏特有的“酒渣鼻”,怡然不惧的说道:“在下邢州钜鹿魏征,想必阁下是王氏子弟吧?敢问在下方才所言,有何不妥之处?”

“在下是蒲州龙门王通!”高冠青年还了一礼,皱眉向魏征说道:“这天下自汉以来,便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我们士族这么做,也是为了维护天下稳定。况且学问乃是高洁、高雅之事,岂能让兵农工商、贩夫走卒玷污之?”

王通今天出来本是散心,自他父亲王隆和崔仲方、郑善愿提出**令、张瑾以兵事威胁杨坚之事传出来以后,这几人是彻底臭名远扬了,虽不至于人人喊打,但也被骂成了“崔亡真赃”(崔王郑张)。

王通虽然没有受到直接牵连,可是王隆在京城的府邸天天遭人从墙外扔进装着粪便的罐子,罐子砸进府中、粪水四溅,弄得他们全家上下不宁、臭气熏天,王通心知是愤慨的寒士、贩夫走卒所为,此刻再听到魏征冷言冷语,心中更加不舒服、不满了。

“当真可笑之极。”魏征冷笑道:“数百年前,你们的先祖也不是什么显赫之辈,同样是贩夫走卒、杀鸡屠狗之辈,你们现在有何资格轻贱他人?”

王通目光一冷,沉声说道:“然我等先辈经过重重考验、不懈努力,方有今日地位,尔等不过是仰仗我等鼻息的投机取巧之辈,却妄想以一代之力,颠覆士族数百年之积蓄,简直是荒谬之极。”

“不懈努力?”魏征仰天打了个哈哈,冷笑道:“不错,正是经过你们士族数百年的努力,方使大汉天下分崩离析;这天下,也正是经过你们士族龟缩在南方努力数百年,方使汉家差点灭种。若非圣人雄才伟略、才华横溢、统一天下,想必尔等又要恬不知耻的迎奉新主,然后再不懈努力数百年,又将新朝毁了。”

“放肆!”王通尚未说话,排队的世家子已经纷纷瞠目厉喝,只因魏征这番言论不仅仅只是诛心之言,还逮住士族最不堪、最无耻的一面,几乎没有一个在场的士族子弟受得了,不少人甚至指挥人群中的随从将魏征和他几个朋友围了起来。

魏征凌然无畏,冷笑道:“言语说不过,便想动手吗?来啊!我魏征要是怕你们,我改姓。”

王通面色阴沉得仿佛要滴下水来一般,他冷冷的看着魏征,语若寒冰的说道:“你现在若是道歉,并收回之前的谬论,我可既往不咎,否则……”

“我不道歉你又如何?”魏征神色中带着几分桀骜之气,傲然道:“你们所做的龌龊之事人尽皆知,难道我说的有假?”

杨集听得侧目不已,这个魏征长得并不帅,属于扔进人堆里找不着那一种,但他身材魁梧,根本就不像是一个文人,此刻激情飞扬、气势磅礴,颇有中二青年无畏无惧的感觉。这倒真是大出他的意料。

其实杨集想不到的还有很多,这个魏征从来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仁义道德、食古不化更是与他不搭边,史上的魏征在李靖等人灭了东/突厥之后,就说了一大通道理,最后强烈要求对东/突厥进行斩尽杀绝、斩草除根、永除后患。

这份杀伐果敢、暴戾凶残,就连能征善战的满朝武将都被他吓坏了。

王通狠狠地吸了口气,森然的说道:“给我将这煽动民众的桀骜之徒拿下!”

“铮”的一声响,魏征霍然拔刀在手,顾盼之间自有几分凌厉气势,令周围的世家子弟和家丁心生怯意。魏征面对大众,仍旧侃侃而谈:“我魏征虽然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然为人处世,所行之事却尽文人之法;文人之法便是口诛笔伐、著书立论、传诸后世;你们今天弄不死我,我魏征定然用手中笔,将你们焚书坑儒之举详细记录,永传后世,如今书籍通行天下,我就不信你们可以尽数毁灭。”

“( ̄︶ ̄)”听了这话,杨集百分之百的肯定魏征就是那个“人镜”,而不是同名同姓的人。

可是身材这么魁梧、脾气这么暴躁,连刀子都亮出来了,却自称什么“手无缚鸡之力”,这就很鬼扯了。

欺身上前的薛举轻声说道:“公子,看他这份煞气,我敢断定他宰过人,而且还不少。”

“不错。”杨集也看出来了,都是上过战场的人,对这种煞气十分敏感。

“这家伙蛮有种的,咱们要不要帮他一把?”

“等一等,看他怎么收场。”

“喏。”

“我看谁敢在此闹事?”就在这时,人群中传来一声怒吼,一名身穿便衣的大汉带着几名又高又壮的随从大步而来,一看便是武艺高强之人。

杨集一眼就认出来了,为首这名大汉是他在朝中的直系属下、右卫将军史祥,

史祥字世休,甘州人士。乃是北周司徒史宁之子,亦是一个骁勇善战、文武双全的人物。历任交州刺史、蕲州总管,在地方上颇有惠政,不仅参与了杨广主导的隋灭陈之战,还在开皇十九年跟随杨广击破突厥大军,迁右卫将军,这也是太子党的核心人物之一。

他凌厉的眸子在包围魏征的一众青衣仆役身上扫过,瞬间让这些青衣仆役噤若寒蝉。

这些世家门阀的家丁仆役,近来可没少吃右卫的苦头,自大杨广受命掌管关中军事以后,史祥便成了杨广维护大兴城治安的一把利刃,只要有世家子弟、恶奴敢在大兴城作恶,史祥绝对会毫不犹豫的将之扣押,虽然小打小闹不至于坐牢,但进了右卫或者雍州府官衙,想要轻松出来可不是那么容易之事,怎么也得在床榻上养上十几天。

“原来是史将军!在下……”王通看到史祥,心中为之一凛,这可是不讲情面的人物,就目前来说,也只能杨广派得动他。

“本将不认识你,休要给我扯这些,”史祥挥手打断了王通的话,冷冷的问道:“你在官职在身?”

“这……”王通面红耳赤,尴尬的说道:“在下名叫王通,受封蜀郡司户书佐,只因家中出了点事,奉家父之命,辞官归来。”

“既然辞了官,那你就与普通人一般无二,根本没有什么执法之权。而且就算你还是蜀郡司户书佐,也没有资格管大兴城的秩序。”史祥扫了那些缩头缩脑的青衣小厮一眼,又冷冷的向王通说道:“滥用私刑,你应该知道是什么罪。”

“史将军,是这个名叫魏征的人,口出狂言在先,你该抓他!”一名世家子弟指着魏征,不忿的说道。

史祥问道:“此人辱及圣人了,还是煽动民众造反?”

“这倒没有,只是他辱及士族……”

“我大隋不以言罪,只要不是辱及圣人或是煽动百姓造反,一律无罪。尔等想要买书便老实在这里等着,否则,休怪史某无情!”史阿带着手下走了几步,又回头对王通说道:“王通是吧?本将记住你了,这里若是有人闹事,唯你是问。”

史祥根本就不给王通说话的机会,说完话,头也不回的走了。

雷厉风行,毫不拖泥带水。

“……”王通惊得目瞪口呆,这里人流如织,也容易出事,要是有人闹事,难道也算到他头上?

实在太黑暗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