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210章:钓鱼执法

大隋主沉浮 第210章:钓鱼执法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河湟地区除了西南山区被吐谷浑占领之外,其他地方尽紧大隋所有,这些疆土包括了凉州总管府治下的鄯州、廓州、河州、兰州、洮州五州。其中洮州在河湟地区的地位历来是重中之重,不管是北魏、西魏、北周也好,还是大隋王朝也罢,都是防御吐谷浑杀入关中、益州北部的重要防线之一。

自从隋朝对吐谷浑采取军备竞赛的流氓战术以后,杨集便在西倾山洮水河谷部署了一万大军;后来因为朝廷从其他大州迁移大量百姓定居河湟地区,所以杨集为了确保百姓生命安全不受侵害、增强百姓的安全感,于是他又对对峙防线进行了一番调整,将洮州驻军增加为两万人。

前任洮州刺史、行军总管张峻倒卖官粮、军粮给吐谷浑被萧瑀挖出来之后,朝廷对洮州彻查一番;结果发现洮州官场上下尽皆参与;这种塌方式的贪污、资敌之举,令杨坚大发雷霆之火,将包括张峻在内的贪官污吏一律处死。并任命以廉洁、善政出名的房恭懿为洮州刺史、任命杨集的二舅独孤盛为洮州行军总管。

独孤盛率军坐镇于洮水之源的洮源县,他奉杨集之命,利用对峙、训练的空闲时间在洮源草原草甸区养马,争取自给自足。

另外由于这里处于对峙前沿,使土地肥沃、灌溉便利的河湟谷地出现了地广人稀、无人耕种的景象,于是独孤盛和房恭懿上任之后,开始在属于洮州二县的河湟谷地屯田,今天春粮收获后,彻底扭转了洮州军粮不足、需要关中补给的窘境。

军屯的粮田主要公布在洮源东部和洮阳县境,而马场则位于洮源西部的草原草甸,自古以来,就以出产耐力好、体格强健的河曲马出名。

洮源县位于洮水西北岸,县城周长二十里,只是城池占地面积虽大,但由于吐谷浑时不时骚扰边境、党项羌时不时造反,导致大量人口向洮州东部迁移,时至今日,全县人口只有五万余众。这还是陆陆续续从其他地方移民过来的结果,之前的人口就更少了。

独孤盛的军衙就设立在县城之内,下午时分,从军营归来的独孤盛正在大堂内观看幅河湟地区的地图,时不时的拿笔记录着什么。

对于身为外甥直系下属的任命,独孤盛非但没有不舒服之感,反而充满了振奋之情,毕竟外甥小小年纪就取得了那么大的功绩,自古以来也只有寥寥几人可以相提并论。而独孤盛作为杨集的亲舅舅,不仅面子里子都有,而且还有了建功立业的机会。只是独孤盛有些遗憾的是自己远在洮州,身负重任,无法亲自参与外甥的婚礼。

外面忽然传来的一阵急促脚步声,打断了他的思绪,他扭头看去,只见一名英气勃勃的青年武将带着五名风尘仆仆的士兵大步而来。

这名武将名叫独孤武都,乃是独孤罗次子,有个姑臧县公的爵位,由于他的父亲独孤罗饱受后母郭氏所生的儿子们排斥、凌辱,所以独孤武都兄弟五人与独孤顺为主的独孤家关系十分不好,当父亲辞世、家主之职被叔父独孤顺夺走之后,他们兄弟在独孤家倍受排挤,长兄独孤纂一怒之下,响应了朝廷的分家政策,带着四个弟弟搬出独孤府自立。他们与独孤家嫡系的关系僵硬,但与原姓“李”的独孤楷、独孤盛十分要好。

独孤武都没有朝廷安排的实职,他的身份只是独孤盛的亲兵统领而已,不过军武世家向来是这样以老带新,只要他在战场之上立足军功,独孤盛迟早会向朝廷举荐。

他带着五名士兵步入房间,向独孤盛遥遥行礼道:“将军,这是卫王的传令兵,他们有紧急军令在身。”

“军令在哪里?给我看看。”独孤盛放下手中笔,起身询问道。

“请独孤总管过目!”一名士兵将一封密封的军令呈给独孤盛。

独孤盛见印泥完整,便拆开军令观看了一遍,杨集先是说他带领一万精兵前来洮州,并说瓜州道行军总管麦铁杖将有一番大动作,要求洮州军对吐谷浑军营进行战略威慑,与此同时,又要求收集党项羌的情报。

看完了军令,独孤盛心中大为惊讶,杨集从京中带了一支强军过来,莫非是打算向吐谷浑开战不成?

想了一会儿,便问道:“卫王还在大兴城吗?”

火长连忙拱手作答:“回独孤总管,卑职从大兴前来之际,卫王正在接管军队,正打算向洮州进军。”

独孤盛沉吟半晌,又问道。“可知卫王行军路线?”

“回独孤总管,卫王的军队是沿着渭水西进,除了军队之外,还有载满粮食、军械的船队。”传令兵火长默默的想了一会儿,又说道:“依照准备流程、正常行军速度,卫王的大军现在应该过了岐州中部,进入岐州和泰州交界。至于别的,请恕卑职不知。”

独孤盛点了点头:“我明白了,你们立刻回去禀报卫王,就说我已经收到军令,并遵照军令行事。”

“卑职遵命。”火长行了一礼,率队告辞离开。

“立即返回军营。”独孤盛向独孤武都喝令道。

“喏。”

……

隋军大营在县城西方的河谷之内,离县城只有三十多里路,设立在西倾山分水岭上的三个“品”字形军堡,才是战争前沿。独孤盛未免过度刺激吐谷浑,平时只是在军堡内驻军五千,至于一万五千主力则是集中大营内休整、训练、屯田。而军堡上的守军,他是每个月换防一次,既能确保守军不懈怠,同时能够让全军上下熟悉高山地形、适应恶劣的高山气候。

当独孤盛回到军营中军大帐,便急令道:“击鼓聚将。”

轰隆隆战鼓声骤然敲响,三十多名将校纷纷赶到大帐候命,独孤盛对众人说道:“刚收到大总管紧急军令,他要求我们加强对吐谷浑的威慑力度,司马将军和令狐将军,你们二人率本部将士支援军堡,严密监视吐谷浑军营的一举一动。赵将军你带一千精骑,负责军营和军堡之间的联络,确保每两个时辰都有军情往来。”

被点名的三将一起躬身道:“末将遵令!”

独孤盛在三个军堡内部署了五千名士兵,这次他再增加一万大军,总兵力就是一万五千人了,平均下来,每个军堡都有五千人。隋军占据抽调之地不说,还对吐谷浑军营所在的高原草甸有着任意攻击的优势,吐谷浑要想防御隋军的入侵,就得用几倍于隋军的兵力来防御。

等众将纷纷回去准备,独孤盛将杨集的军令递给了行军长史皇甫绾,皇甫缩绾看了一遍,忍不住问道:“将军,大总管是不是要攻打吐谷浑了?”

苦笑道:“大总管只是说麦铁杖将有大动作,我们这边的作用恐怕是帮麦铁杖打掩护。”

皇甫绾也是一名文武双全的沙场宿将,有着丰富的实战经验,他知道长期对峙的时间内,彼此双方都有些麻木、懈怠了,而这种懈怠之心正好是隋军致胜的关键所在,这时候猛然增兵于军堡之中,必然引起吐谷浑驻军的警惕,从而令奇兵致胜的机会荡然无存。他默默地沉思了一会儿,又说道:“如果只是帮助麦将军打掩护还好。如果大总管准备发动全面战争,那么将军此番部署就打草惊蛇了。”

独孤盛说道:“皇甫将军所虑极是!不过我认为大总管的目的就是打草惊蛇。”

皇甫绾奇道:“何以见得?”

独孤盛见帐内已经没有人了,便低声说道:“我俩都知道麦铁杖将军是以马贼的身份潜入鄯善作战。虽然他至今都没有暴露出真实身份,却也付出了兵力不多、装备不好、得不到阳关大军援助的代价,他要是硬撼鄯善吐谷浑的军队,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我认为大总管让我们行动,目的是吸引吐谷浑上下的注意力、为麦将军减轻压力。麦将军若是以己之力打开一番局面,那是再好不过了,若是打不开或战败,那也是与大隋无关的‘马贼’,大隋也就没有彻底和吐谷浑撕开颜面了。这是其一。其二、大总管带了一万精兵过来,还让我们打探党项人的情报,皇甫将军难道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么?”

“将军是说大总管准备解决党项羌这个国中之国了?”皇甫绾刚刚看到军令,视野和思维还不明朗,而独孤盛经过一路思索,却已经大致猜到了杨集用意。

“不错!”独孤盛点头道:“我们骤然加重军堡驻军,给让慕容伏允以为大隋即将进攻吐谷浑,等到他们注意力放到边境,那么麦将军就有机会了。如果我猜得不错的话,廓州、鄯州、甘州、瓜州、伊州等地也收到了这样的军令。和其他五个州相比,我们洮州军则多了一项使命,那就是误导拓跋宁丛,让他误以为大隋即将与吐谷浑即将开战,他要是真以为这样、又见我军大举出动,那么一些见不得人手段便会使用出来了,这也给了我们出兵的借口和机会。”

皇甫绾结合拓跋宁丛对于“四等人”政策的反感,以及党项羌近来的频频出山示威,心中已经认可了独孤盛的推论,并说道:“如果是这样,卑职建议将军亲自去军堡,出发之前,最好大张旗鼓,知道的人越多越好,而卑职主要负责收集党项羌情报,以及他们与吐谷浑勾结的罪证。将军以为如何?”

“就依皇甫将军之言!”独孤盛想想也对,自己一个行军总管若是没有亲自到达前线,拓跋宁丛如何相信大战将至?若是他们在自己离开以后进攻村庄,一切好说;如果党项羌没有进攻,那么拓跋宁丛因为“大战”而表现出来的行为,则是最有利的罪证。

独孤盛当即下令,命令驻守各县的州兵分别向州治临洮县、洮源县集结,让皇甫绾守大营,并写信让刺史房恭懿予以配合,自己又率两千士兵赶往军堡。

求订阅、月票、推荐票、收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