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255章:最后一课:我这一生

大隋主沉浮 第255章:最后一课:我这一生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仁寿宫正殿的寝宫,杨集如愿见到了半坐半卧在病榻上的杨坚,虽然他对病重病人的模样有所了解,可是当他真正见到杨坚的时候,仍然大吃一惊。

在杨集印象中,杨坚永远都是一副神清气爽、智珠在握、信心十足的模样,性格之强硬令世间一切人种望之却步,然而两个多月未见,却被病魔折磨得骨瘦如柴,他的脸除了一张松松垮垮的脸皮,没有一丝肉意。那惨白的脸色、深陷的眼窝、高高隆起的颧骨,令他看起来像是一具干尸一般。

杨集惶然的上前下跪,急声道:“侄儿拜见大伯。”

“我还没死呢,跪什么?”杨坚虽然身体动不了了,可他此时的精神比较好,看到心爱的侄儿跪在自己榻前,不但十分高兴,还颇有兴致的说了句笑话。他指了指床边的坐榻,示意侄儿坐下说话。

杨集坐了下来,握住大伯脆弱得如同枯枝一般的手,眼泪忍不住滚滚的流了下来。杨坚轻轻的拍了拍杨集的手,虚弱的用一种飘浮的声音说道:“痴儿,人终有一死,用不着这么难过,我就要去见你伯母了,你应该替我高兴才是。”

杨坚养病的这些天里,想到的、梦到的人都是已经逝去的亲友故旧,他梦见了父母双亲、梦见了养母智仙尼姑、梦见濡沫共处几十年的爱妻、梦见了弟弟们和儿子杨俊,也梦见了宇文邕、宇文赟、宇文护、宇文宪、韦孝宽、尉迟迥、高纬等等等等。至于他最放心不下的大隋江山,也因为把该交待的都交待杨广了,所以现在反而放下了一切,整个人也变得十分豁达起来。

他见杨广还杵在那里,便低声道:“阿?,你身上的担子极重,就不必陪我了。”

“孩儿遵命!”杨广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恨不得把自己分成十份来用,闻言立即行了一礼,细心的叮嘱杨集:“金刚奴,阿耶需要休息,你别占用太多时……”

“滚!”杨坚看都没有看杨广一眼,淡淡的说了个“滚”字。

经杨坚这么一闹,杨集心中的悲伤也淡了几分,好笑又好气的向杨坚说道:“大伯,阿兄其实蛮关心你的。”

杨坚十分嫌弃的说道:“我知道,但是他天天这么嘘寒问暖,搞得我都以为自己快死了一般,我这些天烦透他了。”

“孩儿这就走!”杨广闻言哭笑不得,只好悄悄地给杨集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说“阿耶需要休息,你别耽搁太多时间”,然后便默默地告辞而去。

杨集微不可察的向杨广点了点头,他此刻比较理解杨坚的心情,因为他也生过病,知道病人身体不舒服的情况下,心情也变得十分焦躁、十分不好,对于亲朋好友的关心关怀,只会感到厌烦。杨广天天这么问长问短、唠唠叨叨、“啰里啰嗦”,病中的杨坚能看他顺眼才怪。

杨坚老眼昏花,又病得半死不活,没有察觉得兄弟俩的小动作,他轻轻的叹了一口气,问道:“金刚奴,要是我死了,你说睍地伐(杨勇小名)、益钱(杨谅小名)他们,会不会造反?”

这话,让杨集如何作答?他也根本不能表示什么,只好语焉不详的忽悠道:“大伯你也知道我和俩位兄长接触不多,如今又分别多年,我怎么可能知道他们的想法呢?而且我比较愚钝,也猜不透兄长们的想法……”

杨集虽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心中却不得不说杨坚和独孤皇后不仅自己厉害,也相当会生。他们所生的九个子女非常出色,五个儿子相貌堂堂、能文允武,四个女儿个个品貌端庄、知书达礼;这九个子女当中,除了老大杨丽华是个傻白甜、老幺杨谅是个耳背之人,另外七个皆是智商高、能力大的人。虽然杨勇、杨俊、杨秀的下场一个比一个惨淡,可即便是听力不佳的杨谅也相当能打和会打的人杰,他们的悲剧归根到底还是皇位只有一个造成的。若是换到北魏分裂初期,只怕杨坚光靠四个弟弟、五个儿子、几个侄子也能打下一片江山。

历史上那位汉王杨谅之所以败得那么惨、那么快,也不是他笨、不是他蠢,而是杨广一来代表正统,二来有一大堆猛人。这些乱世中脱颖而出的猛人若非遇到更猛的杨坚,估计都是割据一方的枭雄。杨谅拿得出手的就那么几号人,又没有大义和民心在手,怎么可能斗得过杨广?

再看杨广平叛将帅的阵容,那完全就是史上罕见的豪华阵容。他除了让杨素当统帅之外,同时还动用了周罗喉、长孙晟、杨义臣、李景、元寿、吐万绪、李子雄、王仁恭、史祥、崔仲方、冯孝慈、侯莫陈乂等人。

这些大将中的任何一人都拥有赫赫战功、作战经验丰富,而且他们大多数都当过一方主帅,若是换成是名将凋零的年代,他们中的任何一人都是统帅级别的人物,然而在大隋王朝,杨广为了教训自己不听话的弟弟,却把这些猛人全部派上了战场,然后让他们率领精锐之师从四面八方包抄南北狭长的并州,这不是欺负人又是什么?

与这样一个豪华阵容作战,谁吃得消?谁不废物?

而杨谅准备不足、仓促起事,战前又犯了战略性错误,战时又犯了朝令夕改的错误,然后又被这一大帮狠角色穷追猛打,便是天降陨石雨,也救不了他。

“嘿!”面对杨集不是答案的答案,杨坚嗤笑一声,毫无掩饰的拆穿了杨集的小把戏:“你这孩子不是愚钝,而是你太聪明了,所以你不想掺和这种事。可惜这世上的聪明人太少、蠢才太多!”

说到这里,杨坚稍微缓了缓,继续说道:“更确切的说,是他们聪明过头、贪欲心太重,所以他们想得到更多,于是最后反被自己的小聪明所害。宇文护是这样、尉迟迥是这样、虞则庆是这样……我也是这样!虽然大家的目的不同,但其实都是私心在作怪,彼此之间都没有什么两样。最终的结果是我赢了,而他们全都输了。我放心不下的东西有二:首先是你们这些小辈,担心我们家也像宇文家那样自相残杀,杀得自家英才丧尽、只剩蠢才,这天下与拱手送人何异?其次才是大隋江山,不过天下虽有不服的势力,但只要自家人强悍、信任彼此,我也不担心什么。”

或许是他心中埋藏了太多太多的秘密、心情压抑得太久太久了,他也需要有一个倾诉的对象,所以并没有住口的意思,没有等到杨集回答什么,杨坚便自顾自往下说:“他们或许没有谋反之心、更不想反,但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就算有些事情他们不想做,那些功利者也会推着他们向前冲;就算他们卧病在床,那些功利者也会抬着他们往前冲。这便是权力的可怕之处。”

杨坚十六岁的时候,已经是拥有开府之权的骠骑大将军,是宇文秦和西魏恭帝争夺军政大权的远观者;宇文泰死后,轮到宇文护和西魏魏恭帝争权,而杨坚那时则是近观者。到了宇文护和宇文觉、宇文毓、宇文邕之争的时期,杨坚是处于核心的参与者。而到了宇文赟时期,杨坚已经是一人之下手万人之上,于是变成了政斗的主导者。

所以这世间,没有人比他更清楚权力对一个人的致命吸引力。身在官场的人们为了自保、为了更上一层楼、为了执宰天下,都需要权力,而为了这个权力,父子可以反目、兄弟可以相残、夫妻可以恩断义绝、臣子可以谋逆……

自己的儿子是什么脾性,杨坚自信还是有所信赖的。但是他的儿子或许只是正常争储夺嫡。可是依附于儿子的文臣武将,难道任由争储在一个平和的状态下进行?难道甘心家族投注的巨大人力和财力输光?

根本不可能。

就算有人因为最后的失败认输了、不争了,但更多人却担心被胜者秋后算帐,于是他们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命运,又纷纷铤而走险,为了击败对手而不择手段。

对于这些,杨坚自己便是深有体会,当初他已经是主宰北周军政大权的大丞相了,他和北周皇族的关系,简直就是曹操和汉献帝另外一个版本;区别的是北周皇族根深蒂固、实力雄厚,与他杨坚旗鼓相当,而曹操时期的汉献帝只有汉朝正统的名义、只有些许文臣和小武官。

这也意味着杨坚的生存处境比曹操艰难无数倍,他当时不进则死,所以为了家族命运、为了杨氏集团的命运,杨坚在独孤伽罗的鼓励下,终于废北周建大隋。

而后,又残酷的把宇文氏嫡系诛杀干净,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就算他念及旧情想要网开一面,他身后的臣子也不会同意。

“我现在还在,睍地伐和益钱,以及他们的部属都不敢怎么样;如果我不在了,他们又会怎么样?他们会为了权力、为了身家性命推着睍地伐和益钱前进。他们那些不安分的人呐!现在只是在等,等着我归天那一天!”杨坚叹了一口气,忧心忡忡的说道:“我有开国皇帝的威严、造福天下的民望,自然可以压制住关陇各派势力的反弹,但是阿?在北方和朝堂都没有优势可言,又没有我这么大声望,一旦我死了,这些反对我们杨家的势力也就应运而生了。而新旧交替之时,天下往往最乱,也是反对者最好的时机。”

杨集听到这里,心中大吃一惊,连忙问道:“难道大伯已经知道什么人要造反了?”

杨坚把他的神情看在眼中,不由晒然一笑:“这倒没有!我养病这些天以来,百事不管,哪知道什么人要造反?”

“那您还说……”杨集看着自己的大伯,煞是无语的说道:“那您还说这种危言耸听的话?害得我都吓了一大跳。”

“傻孩子,我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经验之谈。”杨坚疲倦的闭上双眼,休息了好大一会儿,才闭着双眼缓缓的说:“周宣帝宇文赟在世之日对我十分忌惮,那里想要处死我们一家易如反掌。我只好通过郑译向他透露出藩之意,这才逃过一劫。直到他病逝,我才敢有所动作,这与现在的情况如出一辙呐!”

他喟然叹息了一声,又说道:“而做法其实也很简单、老套,就是利用宇文阐这个皇帝来铲除反对力量,所以你休要小看名望、大义。这些东西虽然摸不着、看不见,可是用得好了,它们却胜过百万雄兵。”

杨集问道:“大伯意思是说,他们会以兄长们的名义来搞事,而且还打着什么清君侧、诛奸臣之类的口号?”

“正是。”杨坚沉默了片刻,缓缓的说道:“我当初就是打着除奸王的旗号,杀了有能力有实力的宇文招、宇文盛、宇文纯、宇文达、宇文逌等人,这样就使改朝换代计划不再受到任何阻碍了。”

杨集稍微想了想,忍不住说道:“大伯,照您这么一说,我觉得如果真的有人造反,也许会竖起‘诛奸王杨集’的旗号。”

“不是也许,而是一定。”杨坚张开双眼,轻声问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事情明摆着嘛!我岂能不知?”杨集苦笑道:“天下百姓如今男耕女织、安居乐业,多数都处于人生中最幸福的阶段。所以想造反的人,也只有永不满足的世家门阀了。这些人也知道拉不动百姓来造反,却又想壮大自己的造反队伍,所以只能把目光瞄向其他地方的世家门阀。而我已经是全天下世家门阀的公敌,大家全都恨我入骨。只要他们打起‘诛奸王杨集’的旗号,同仇敌忾的天下世家自然踊跃参军、捐钱捐物。”

在凉州搞事、在朝堂上反对**令、在京城公布崔氏犯官名单的时候,杨集就有了这个觉悟和心里准备了,只是想不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值得庆幸的是,他生在空前强大的大隋王朝,而且又遇到异常强势杨坚和杨广。

不过凡事不能过于乐观,要是这种战事陷入长期的僵持,一些本来采取观望态度的世家门阀,估计也会扶持代言人造反,若是造反之风席卷天下,杨广恐怕为了达到平息“民怨”的目的,真会拉出去五马分尸,就算没有杀他谢天下,这官估计也当到头了。

杨坚听了杨集这番话,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杨集是他最欣赏的侄子,以前是欣赏他的桀骜不驯、潇洒豪迈。但是随着杨集年龄渐长,并且展现出了将相之才,杨坚也希望他像正常的官员一样,在保持本性之余,同时能够遵守最基本的规矩,而最基本的规矩就是不能造反、不能欺君,—旦被发现就是大罪,就算杨坚本意不想处罚他,但是为了严肃朝纲,也必须要对杨集进行—定程度上的惩处。

杨坚倒是不会往重里罚,顶多贬了一阵子,然后又让杨集改头换面的出现在官场之上,但是他寿元将尽,而不到二十的杨集搞不好还会辅佐到第三世皇帝。在这么漫长的岁月中,如果他桀骜不驯、不懂规矩、不守规矩,其结果肯定就是贺若弼第二。

而杨集能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却没有失去理智的咆哮,说明他已经具备了一名官员最基本的冷静头脑,一个人,也只有具备了冷静这个品质,才能在做事之前抽丝剥茧的分析前因后果、利害关系,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在行事过程中趋利避害、不犯致命的大错。

他杨坚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靠的就是这份冷静,正是这份冷静使他在无数场风起云涌的政斗中,率先察觉到什么是风险、什么是利益,并适时的做出利于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此时见到侄子已经入门了,杨坚终是放下心来。

他说这么多的主要用意,其实是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教教侄子,让侄子意识到政斗较之明刀明枪的对外战争,凶险万倍。

一个人越是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也越大。只因高层那些稀缺的位子,足以使所有官员不择手段。而杨集既然身在漩涡之中,那就必须要意识到单靠皇帝庇护是万万不行的,做人主要还得靠自己。

他拍了拍杨集的手,叹息道:“不说这些烦心的事了,说说让我高兴的事吧。”

杨集点了点头,说道:“大伯记得奉命为盗的薛世雄、麦铁杖吗?”

“记得啊!”杨坚微笑道:“我听说你在凉州又立了不少功劳,莫非他们二人建功了?”

“是的!”杨集便将麦铁杖、薛世雄、钱世雄、韦云起等人的作为一一说了,连扶持慕容兆对付慕容伏允、吐蕃的事情也说了,最后道:“鄯善、且末已经是我大隋的了,而吐谷浑失去了这两块疆土,只剩下苦寒深重的雪域高原了。高原之上产出不多,他们很难发展起来,若是继续这么对峙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连吃饱饭都困难。到时候,便是我们拿下青海这个战略高地的机会了。”

杨坚的眼睛亮了起来,自从突厥汗国分崩离析之后,可以同时威胁凉州、雍州、益州、梁州的吐谷浑便成了他的心腹之患,吐谷浑如今失去产粮重地鄯善、且末,那么日后必将贫困潦倒,为大隋夺取青海创造了制胜之机。

杨集见到杨坚忽然变得神采奕奕,两腮竟像婴儿一般酡红,顿时吓得他心惊胆战,连忙说道:“大伯,您不要紧吧?”

“我想休息、休息。你且退去……”杨坚忽然头颅绞痛、双眼看不到一丝光,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一片黑暗和剧痛,他死死的咬着唇,将一股猛然涌上的鲜血生生的咽了下去。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在这个时刻死,不然的话,他的侄子将百口难辩。

杨集没有意识到杨坚的坚持和好意,此时见到大伯脸上的光泽迅速消退,变得异常惨白,吓得他不知所措,杨坚痛苦的说道:“快,快走!离我、离我远远的……”

杨集慌忙起身,对着外间大喊:“太医,快点进来。”

几名候命的太医署医匠连冲了进来,他们小心翼翼的将杨坚扶正,杨坚忽然喷了一口紫黑色的鲜血,顿时晕厥了过去。

杨集眼中露出恐惧之色,大伯刚才那奇异的神采不会是回光返照吧?

一名老医匠诊断完毕,他见杨集吓得脸都白了,叹息着安慰道:“圣人这些天不时的晕厥过,大王不必过于担心。我们会尽力抢救圣人的,您先出去吧!”

杨集点了点头,如行尸走肉一般的退出寝宫,被清凉的风一吹,头脑才清醒了一些。他忽然想到一事,连忙向大宝殿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