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326章:凉州部署

大隋主沉浮 第326章:凉州部署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大隋王朝在军事上,是常备军与府兵兼而有之的王朝,六七成士兵以铠甲为主,着铁甲率之高史上罕见,在李渊起兵之初,时任晋阳宫监的裴寂打开了晋阳宫,将杨广放在晋阳宫、备战突厥的四十万套武器装备献给李渊,以作晋身资本。而李密也是因为先后夺取了黎阳仓、洛口仓,终成一代盟主;而只占据狭窄的河洛平原的王世充,之所以就能与不可一世的瓦岗寨/魏军打得难解难分,靠的依然是杨广留给杨侗的家底。

大隋王朝家底之丰、杨广留在北方军资之多,由此可见一斑。

杨集熟知朝廷家底,又有先知先觉之能,他觉得杨广给的五万套武器装备少,所以既不是夸大其辞,也不是故作姿态,而是觉得真的少。

王府中‘堂’的会客厅中,灯火亮如白昼,杨集与杨善会、张须陀、韦云起正在叙话。

杨善会听了杨集说的“圣人让我们尽快回凉州,你们明天收拾行囊,后天带着军队和物资先行一步。”顿时有些为难的拱手道:“大王,我们带来的士兵皆是骑兵,只须一声令下,即可动身,但是朝廷给我们的三百万石粮食又该如何运走?”

“是啊大王!”张须陀亦是说道:“如此匆匆忙忙而去,莫非是凉州有何变故不成?”

杨集摇了摇头:“变故倒是没有,而是圣人希望我们尽快吃掉吐谷浑,然后腾出手去做其他事情,比如进军西域、西突厥、大湖区、东/突厥等等。”

杨善会沉声说道:“大王,若大隋与吐谷浑的战事重启,必将是一场灭国之战。而吐谷浑立国三百年,并且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所以高原诸羌尽皆臣服慕容鲜卑不说,也以自己是吐谷浑中的一员而感到自豪,其**民要是知道我大隋将要使他们亡国灭种,定然会奋力拼搏、奋力抵抗。”

“卑职认为去年一役,主要还是慕容兆、慕容铁刃大意轻敌,小看了我军所扮成的鄯善军,所以等他们反应过来之时,已经主力尽丧。在士气萎靡、粮食不济的情况下,慕容兆不得不向我大隋投降;如今的吐谷浑固然是失去了鄯善和且末,但吐谷浑的军队退守吐谷浑腹地以后,防御的范围足足缩小了一半之多,再加上吐谷浑上下已经全神贯注的备战,他们定然不会给予我军突袭的机会。如今的吐谷浑尚有十余万悍卒,加上纷纷助战的牧民、各部勇士,他们能战之士少说也有二十余万。我军在异地他乡与这样一支军队打硬仗,损失恐怕也是不小。这是卑职担心的第一个问题。”

杨善会注视着杨集,继续说道:“其二、就算我军不惜一切代价的消灭吐谷浑,可得到的,却是一个敌视大隋、仇视大隋的雪域高原,到时候,我大隋如何治理雪域高原?又如何使其国民心甘情愿的接受我大隋的文化?”

杨集沉默了片刻,问道:“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杨善会说道:“依卑职之见,我大隋最好是继续执行现行的军备竞赛政策,以对峙的方式消耗吐谷浑的国力,一旦吐谷浑百姓承受不住慕容伏允的疯狂压榨,不仅不会与我军血战,甚至还巴不得我大隋去灭了吐谷浑暴政,将他们救出苦海,我军到时出击,便是顺应人心的正义之举,只要我军歼灭了慕容伏允的死忠势力,多数吐谷浑百姓也就不会反对大隋王朝的统治,如此也利于后期的治理、归化。”

“军备竞赛”这个词汇虽然由杨集提出,可是其蕴含的种种道理、种种益处,实际上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大量的运用到了战争之中,只不过像杨集这样概念清晰、并成功动用到两国之间,却是异常罕见。

杨善会本身就是一代人杰,况且跟了杨集这么久,受到杨集影响极深,十分理解“军备竞赛”这种作战思想的妙处,此时听杨集说皇帝让他们尽快解决吐谷浑,他便隐隐约约的感觉皇帝将要把“军备竞赛”改为强攻、硬战。这让他有些无法理解。

“圣人不是说今年就要攻克吐谷浑,也不说放弃军备竞赛,而是让我们加大军备竞赛的力度,使吐谷浑的国力在每天的对峙当中,成倍成倍的消耗。”杨集虽是这么解释,可是对于杨广允许军备竞赛进行多久,他心中也没多大把握。所以他为了让杨善会所说的“吐谷浑百姓承受不住慕容伏允的疯狂压榨”,发生在杨广改变战略计划之前,他想到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往边境增兵,并且加大骚扰和破坏的力度。

“原来如此!”杨善会恍然道:“却是卑职杞人忧天了。”

“或许吧!”杨集闻言苦笑,他心中何尝不希望是杞人忧天?想了一会儿,便转过了话题:“如今的瓜州、伊州、鄯善和且末拥兵八万余众,这支军队主要集中在当金山口北谷,某种意义上说,我大隋已经打通了进入吐谷浑腹地的西大门。吐谷浑为了应对这支军队,于边境部署了兵力十万。那边有麦铁杖、薛世雄、钱杰在,我就不用对西边太操心。接下来,我们的重点是甘州军的部署。”

杨集向张须陀说道:“甘州刺史刘权即将入朝为官,张总管回去以后,立即从他手中接掌甘州军务,并且趁吐谷浑麻痹大意之际,率两万精兵夺取战略要地祁连原,对号称吐谷浑腹心的西海地带进行战略逼迫。”

“末将遵命!”张须陀连忙起身接令。

杨集目光看向了韦云起,肃容问道:“韦将军,羌兵现在共有多少?”

“回禀大王!”韦云起起身拱手一礼,想了想道:“卑职上次从党项募集了一万精兵,除了留在甘州三千人,另外七千在当金山口出现了千余人的损失,近半年来,凉州没有募集什么军队,所以卑职名下的羌兵计有五千余众,若是大王需要,卑职可继续从甘州、凉州、洮州等地募集羌兵。”

杨集说道:“以凉州州牧府的名义,分别从洮州募集三千、凉州募集两千,另外我再将五千突厥奴兵交给你,将你这支军队扩大为一万五千人。至于基层将校,由隋军士兵、立下功劳的羌人担任。”

韦云起闻言大喜,感激不胜的说道:“多谢大王看重,末将定不负大王厚望。”

“好!”杨集点了点头:“你尽快把这支军队数额凑足,然后进驻祁连原,抓紧训练这支新兵,并且接受张总管的管制。你只管放手去做,一应粮饷以隋军标准配给。但有一点要做好,那就是尽力在军中宣传四等人制度的晋升政策,务必让他们知道身为一等人、二等人的种种福利待遇。”

“喏!”韦云起拱手应是。

“若是可以,你二人明天即可轻装上阵。”杨集说到这里,又向杨善会说道:“杨长史,你的物资众多,可视情况决定行程,你可以用凉州州牧府长史的名义,令会州、兰州、凉州、甘州官员沿途接应。”

凉州治下诸州有分段运输的经历,对于沿途接应的方式,早已捻熟在心,况且各州官员皆被换成了实干之士,杨集倒是不用担心运输途中有所差错。

“喏!”

“那就这么定了!”杨集向杨善会、张须陀、韦云起说道:“等武举一结束,我就前往甘州坐镇。至于什么时候向吐谷浑发动真正的攻势,一切视情况而定。”

对于接下来发生的战斗,杨集心中也充满了期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