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384章:裴家强,萧氏也非弱者

大隋主沉浮 第384章:裴家强,萧氏也非弱者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在天工城巡视一个上午,杨集收获满满的回了张掖城,最初设立天工署、修建天工城:一来是新式造纸术、印刷术问世后,他见杨坚和杨广都支持他搞‘工业’,便趁热打铁的索要了许多能工巧匠,若是集中安排在张掖城,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会弄得全城鸡犬不宁;二来是之前工匠,各在各的领域工作,大家各行其事,碰撞不出新的火花。于是他便成立了居中统筹的天工署,再从木、铁、石、泥、皮、冶炼、机关等领域中挑出最出色的工匠,让他们专门研发、授徒,正是成立了最重要的研究院,故而才有重型连弩、新式铠甲、帽沿头盔等等武器装备的问世。

杨集坐在自己的官邸中把玩着一把花纹钢打造的横刀,这是各个领域工匠根据士兵战斗所需、扎营所需工具设计出来的新式横刀,与以往的横刀不同的是,刀背中段多了一排坚利锯齿,能在刺入敌人身体时,将伤口扩大,而且这锯齿在扎营时,可以当锯子来切割木料,在很大程度代替了刀刃,最终达到保护刀刃的作用;刀体刻有血槽,刺入敌人身体后,能顺利拔出。

在桌子之上,还有一顶带着帽沿的头盔,这种类似甲舌帽的帽沿,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进,但是对于士兵而言,绝对是多了一大防御力,这个帽沿既可以防止雨水流入眼睛、遮挡阳光,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抛射而来的箭矢,免得伤到士兵的面部。

更让杨集欣喜的是,工匠有了打破旧东西的创新精神;他们不再把前辈当成高高在上的神,而是有胆量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加到前辈的作品之中,赋予了前辈作品新的生命。这在以前,是难以想象的事情。

工匠们现在敢这么做,日后就敢吸收前辈们的心血以后,发明出属于自己的杰作,这也是最可贵之处,若是继续视前辈为神、不敢在前辈的作品上“动土”,这个天下谈何进步?

他抬头向阴世师和杨善会说道:“天工署成果斐然,我觉得应该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从全国各地搜罗优秀的工匠,一方面从俘虏和奴隶中寻找,此外,通过商队、粟特人,从西域、波斯引起优秀工匠,使天工城成为世界上最先进、最完善的研发中心。”

“另外,我总觉得今年吐谷浑格局会发生大变动,恐怕我们还有大战要打,尽量多准备一些军事物资,以备不时之须。”

杨集这话一出,却把阴世师给炸毛了。他一脸悲壮的看着杨集,大声说道:“大王,我们凉州在粮食方面一直入不敷出,内部有大量新民、大量俘虏和奴隶需要供养,之后又拿到了废墟一般的鄯善、且末,这两个州的百姓也要官方运粮去卖、去援助,从而使他们度过了难关。若非独孤家将数百石粮食拿来凉州卖,恐怕粮价早就涨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了。”

主管民曹的虞世南是一个十分大气、大方的人,但是这些年,却被杨集逼成了一个吝啬鬼,他去主持洮州、河州、兰州科考之前,对阴世师是千叮万嘱,让他一定要坚守立场、守住钥匙、绝不能再给杨集粮食了。而阴世师也知道凉州是个什么样子,自然不答应了。

“又没粮食了啊?”杨集头疼之极,自己到了凉州以后,凉州的粮草就一直缺、一直缺,哪怕杨坚和杨广长期的大力的援助,也没有改变过。

麻辣隔壁的!自己一直害怕杨广把大隋给弄没了、一直担心杨广穷兵黩武,如今回过头来看,才发现穷兵黩武的是自己,而不是杨广。

“你说呢?”阴世师没好气的看着杨集,扳着手指跟杨集算账:“今年春粮虽然收成不错,但是大王你回到凉州之后,就带兵去搞慕容卑、去搞东突厥,此外还有薛世雄、张须陀、麦铁杖调兵,而鄯州、廓州、洮州又长期和吐谷浑对峙。所有这些军队的消耗,都要我们凉州自己解决……还有劳动改造的俘虏、还有你从大湖区带来的几万降兵,每天也要消耗不少粮食。你现在若是再囤积军资、再打仗,好不容易才有的稳定局面,非被你送走不可。”

阴世师是凉州来司马,按道理、按规矩来说,他的使命的帮助杨集掌管军队,辅助杨集打胜仗;然而现在,他和身为长史的杨善会却被杨集弄反了,搞成了他来管政、杨善会去打仗。搞到现在,阴世师这个军司马对凉州政务的了解,反而比杨善会多得多。

杨集问道:“那你说怎么办?”

阴世师见到杨集真的把自己当成长史了,心中更加郁闷,粗声粗气的说道:“我哪知道啊?”

旁边的杨善会看着阴世师一脸罢工的表情,和声安慰道:“阴司马,我们对峙这么久,为的不就是把吐谷浑搞死么?如果吐谷浑有变,这个兵是一定要出的,以免贻误战机。”

“……”阴世师他看了看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杨善会,气得差点要吐血了。

你妹的!

你也知道老子是司马啊?

老子明明是在帮你,你反而回过头来捅老子一刀子。

“杨长史所言极是!”就在阴世师想骂人之时,杨集说道:“不是我想打啊!”

“你跟我说说、你跟我说说!到底是哪个王八蛋想打,我去理论理论。”哪怕是一个老实人,可是阴世师在杨集、杨善会轮番打击之下,也恼火了起来。

此话说完,阴世师却忽然打了一个寒颤,他警惕的看了看四周,却发现杨集正以一种诡异的目光看着自己。

咕嘟一声,咽了口口水,阴世师不动声色的向后面挪了一挪,尽量让杨善会遮挡住自己。

相处这么多年,阴世师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小卫王在战场上和他父亲杨爽一样,都是叱吒疆场、气势睥睨的人物;在忽悠人方面,父子俩也都是顶级高手。但是到了私底下,杨集却比杨爽阴险了无数倍,他彷佛是继承了“老主母”的优良传统一般,论起玩人的手段,那是一套连着一套,这比那位恐怖的老卫王恐怖多了。

此时被他惦记上,肯定不会有什么好事。

杨集看到他畏畏缩缩的模样,忍不住笑了起来:“不是哪个王八蛋,而是圣人!”

“哪个……啊?”阴世师立即熄火,他定了定神,黑着脸问道:“圣人怎么可能会打仗?”

“圣人需要一场灭国之功!”杨集忽悠道:“西域各国太小,打着没意思,而突厥又认怂了,所以算来算去,吐谷浑最合适。如果圣人亲征,定然会出动几十万大军,如果我们事先没有囤积物资,以后怎么供养那么多的军队?”

“当真?”阴世师半信半疑的问道。

“不假!”杨集郑重的点了点头,他这话不能算是骗人,因为他知道史上的杨广的确御驾亲征了,轻轻松松的灭了吐谷浑之后,再在高原之上建立了四个郡。

虽然不太清楚此战发生在哪一年,但是杨集知道杨广登基没有多久就让裴矩出使西域,先是把各国国王召来张掖参加“万国”交易会,加强了大隋和西域的关系、加速了东西贸易的往来。亲自稳住西域各国之后,杨广立即带兵杀上吐谷浑,随手就把吐谷浑给灭了。

裴矩现在即将出使西域,搞不好会使这场声势浩大的交易会、这场灭国之战提前到来。要是杨广真的御驾亲征,必将动用大规模军队,军队越多,需要的辎重军、民夫、粮草自然也就越多了。

现在不一定会发生了御驾亲征之事,但凉州这边多做一些准备绝对不会有错,一旦杨广如同史上那般杀上吐谷浑,凉州至少囤积了一些物资,使杨广的大军不用从关中调动大量物资,这样便减少了扰民的力度。

“唉!”阴世师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若是如此,那自己也得举手投降了,可是……

他纠结了半天,才生无可恋的说道:“可是我做不到啊!我变不出那么多粮食。”

“这样吧!”杨集向阴世师说道:“让薛举带着大湖区降兵、突厥俘虏去鄯善,帮助窦庆恢复生产。若是发生战事,就让这些军队从当金山口杀入吐谷浑,充当我军前锋。”

够狠!

杨善会正襟危坐、目不斜视,心中不禁为杨集竖起了拇指,这么一来,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减少隋军的损失,这些人哪怕死光了,朝廷也用不着花一钱当抚恤金。

什么时候缺人了,杨集再去草原打一仗、抓来一批人,反正草原只要还有人口,那么凉州就不缺免费劳力、各军就不缺“敢死队”。

阴世师听了这番话,坚定的立场也松动了不少,如果按照杨集的思路来办的话,那么他们既能恢复鄯善民生、又能继续消耗吐谷浑,可谓是一举两得。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们省钱啊!平时不用发军饷、死后不用发抚恤金,至于军粮,只要他们够吃即可。

只是阴世师这里还有一问题,他想了想,就向杨集问道:“薛世雄的军队呢?怎么办?他和钱杰在当金山口的军队足有八万呢。”

“那便调四万回来好了。”杨集向阴世师说道:“我这一次,把范夫人城的人口搬空了,这些人都将分配到各州各县。他们的到来,虽然充实了各州各县的人口,可是大家习惯、风俗不同,容易带来一些冲突。若是州兵不够、应对不当,一些小冲突就会变成大动荡,所以我们在分配之初,需要加强各州的军事力量。”

“调回来的四万大军,我打算先让两万各回各州、各回各家,但是每个月,他们必须到县衙军训一次。若是有战事发生,必须第一时间回县衙听命。半年之后,再集中召回,换成另外两万人回家。”

阴世师皱眉思索了片刻,艰难的向杨集点了点头,虽然军队的数量没有变,可是地方却稳定了。而且那八万大军离家的时间太久,也该让他们回家团聚了。

这时,‘私器公用’的宋正本步伐匆匆的走了进来,他向叁人团团一礼,而后对杨集说道:“启禀大王,刚刚得到消息,独孤家商队已经把二十万粮食运到了凉州番和县一带。”

杨集一颗心顿时落地了,虽然他在这里讹诈阴世师,但是他也知道阴世师无论如何的让步,都变不出粮食,没想到独孤家在短短的时间内,又把二十万石粮食运来了凉州,这便暂时解决了军粮的难题。他喜上眉梢的说道:“等这批粮食到了,就以军方的名义将这批粮食吃下,钱就从军费中扣除。”

“喏!”阴世师应了下来,凉州有铸钱的权力、有大量的铜矿,所以凉州并不差钱,差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粮食。可是当他应了下来后,忽然又意识到了不对劲了,连忙向杨集说道:“大王,这种事情应该由杨长史来负责才对。”

“行行行!”杨集当然知道自己的左膀右臂对政务都不热衷、更谈不上喜欢,于是便深感头疼的向身为正主的杨善会说道:“你都听到了吗?”

“我听到了!”杨善会无奈的看了阴世师一眼,看这样子,阴世师的苦日子到头了,而自己的,却刚刚开始。

杨集沉吟半晌,又向宋正本说道:“我估计独孤家是亏了钱的,咱们不能这么做生意;这样的生意也不长久,回头问一问独孤家,把该补的钱都补上、该给他们的利也要给。人家既然出了大力,就不要再让人家破财了。”

凉州缺粮的问题会持续很久很久,接下来肯定还要独孤家运粮入境,如果长期让独孤家亏本,他们也不干啊!如果为了一时之利,把独孤家逼跑了;哪个世家门阀有这么多的粮食、哪个世家门阀有这么大的商队?就算有,又有哪个世家门阀愿意‘尽心尽力’的帮凉州度过难关?

“大王无须担心,卑职已经嘱咐下去了。不过烦请大王跟独孤斌说一说,否则独孤斌不会接受我们补的差价。”宋正本笑了笑,接着说道:“凉州府库不差多,卑职认为大王没必要欠独孤家人情。”

“独孤家这边的负责人是独孤赋吗?”杨集心中暗赞宋正本心细如发,他最后这句话真是说到他的心坎上了。

与独孤家做生意的对象,分明是大隋王朝、分明是凉州,受益的也是千千万万名老百姓,而他杨集不过从中牵头而已,凭什么让他去欠独孤家的人情?

这对他本人而言,根本就不合理、不公平!

更何况杨广一直当他是对付关陇贵族的利刀,也是他心目中的屠龙少年,若是自己收了独孤家的好处,杨广一定觉得自己已经和独孤家狼狈为奸,变成了他所厌恶的恶龙、暴龙。

所以把该给的利润给了,那么双方就是正常的商贸往来;事后,他既不用欠独孤家的人情,杨广也会觉得独孤家是为了这份重利、厚利,才把粮食运来卖。

至于关陇贵族中的元派、窦派,是不是因此误会独孤家,那就和杨集无关了;甚至可以说,这种误会,反而是杨集喜闻乐见和期待之事。

宋正本点头道:“正是他!据下面的人说,独孤赋现在主管独孤家西部的生意。”

“我会抽空和他说一说。”杨集知道独孤信七子之中,除了独孤罗之外,其他六子是同父母兄弟,但是这六支也有亲疏之别,比说独孤善、独孤穆、独孤藏这叁支,由于他们叁人在北周时期就死了,所以他们叁人的子孙在独孤家的地位不高,远不如独孤顺、独孤陀、独孤整的子弟。

独孤赋和他的兄长独孤机,便是老四独孤藏的儿子,他们在独孤顺当家主之时,情况和独孤罗的几个儿子区别不大。不过身为长子独孤机,不仅继承了杨坚追封给他父亲的爵位,还当上了沧州刺史。可是身为次子的独孤赋需要自己打拼,而家族又没有给他什么政治资源,所以沦为众多管事中的一员,甚至还是主管青楼这一块的人;虽然中饱私囊的机会也多,可是在独孤家不差钱的情况下,这个职务就相当污辱人了。

直到独孤整坐上家主的位子后,独孤斌的情况才稍微好了一些。而从这个小小的细节和人事变动,杨集便能看出独孤整比独孤顺更公正、更会当家主、更能让独孤家团结,当然也更难缠。

正好独孤顺这个前家主在张掖城,而且还急着见自己,倒是可以借此机会,将事情一并解决了。

在凉州科举初考中,每个曹的主官,各自负责叁个州,萧瑀主管瓜州、伊州、庭州。黄昏时分他便回到了张掖,他看到天色不早,便没有去州牧府,而是直接回了萧府。

回府换了一身常服,便坐在书房里一边喝茶,一边阅读考生的试卷,试卷采用了煳名制,他也不知试卷属于哪个考生。

相对于只是默写五经、解读名句的明经科试卷,萧瑀显然更喜欢看学子的秀才科试卷;因为秀才科秀的是学子们的计谋策略、治国方略、诗词文章,这一科不仅更能体现出学子的真实水平,而且写出来的策论不管好坏,萧瑀都觉得对自己有借鉴的价值。

如果学子们写得好,他也能从中得到启发,吸取到更多的为官养分;如果策论觉得凉州还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他可以发现州牧府施政的不足,并且能够及时向杨集上报,从而让凉州变得更好。

为了从中吸取经验,萧瑀还专门准备了笔墨纸砚,偶尔有所获得,便立马记下来,然后以附上自己之所感、所悟;遇到说凉州不足的,同样记下来,并附上自己的解决方桉。

“七叔!”这时,萧瑀的侄子萧铉在门外叫一声,萧铉是萧琮的儿子,他和李靖身边的韩岳一样,都是跟在长辈身边历练,在帮助长辈做事、解决问题的同时,自身也得到进步。

“何事?”萧瑀放下手中笔,扭头向门外问了一声。

萧铉在门外说道:“七叔,裴相国令其子裴宣机来送拜贴!说是裴相国将于半个时辰后到访。”

“什么?”萧瑀听了这个消息,心中大为惊讶,裴矩是他兄长一个级别的人物,而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凉州法曹而已,何德何能让相国拜访?况且裴矩这个时候前来,也未免太不合交际之礼吧?而且,他又是怎么知道自己回来了?

不过萧瑀虽然满脑子疑问,但他知道人家裴矩都屈尊上门了,而且还是让嫡长子递帖子,自己出于礼节,无论如何也要隆重接待才对。他当即起身,吩咐道:“开大门、中门,让你叔母他们一并出迎。”

“喏!”萧铉应声而去。

萧瑀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又想到杨集即将迎娶裴淑英为侧妃时,心中不禁胡思乱想起来:

这个裴矩贸然登门,是正常拜访?还是代替女儿来“萧家”示威来了?

前者还好,若是后者的话……

哼!

裴家虽然强大,可萧家也不是任人欺负、任人宰割的弱者。

念及于此,萧瑀便换上了华服,大步向外面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