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458章:拦路求教

大隋主沉浮 第458章:拦路求教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夜色低垂,大兴宫华灯初上,城内也是万家灯火,从皇宫往南望去,如同星星点点的晴朗天幕一般。

杨集在杨安的相送之下,一前一后提着灯笼,出了广阳门,拐道向东行走了一会儿,杨安忽然压低声音道:“大王,小心宇文大将军。”

杨集愣了一下,又见另外内名内侍离得远远的,便小声问道:“安叔,宇文述他怎么了?”

杨安忧心忡忡的说道:“他为了打好这场复出之战,比清官还清、比能臣还能,但是他为了自己之功,只管清查贪官污吏、淘汰老弱,至于如何安置老弱,他管都不管;再这样下去,迟早会出大事的。若是可以,大王劝劝圣人,别让宇文述瞎折腾了,否则,受害的、受损的,终究是朝廷。”

杨集说道:“安叔放心,方才已经商议此事了,圣人决定对剩下的八军清洗,这个清洗只涉及不法将官,不会急匆匆的淘汰老弱,同时让兵部、民部安置联合安置已经淘汰出来的老弱。”

“那就好!”杨安松了口气,接着又郑重的说道:“第二件事,宇文大将军推荐卫尉少卿李敏兼任富平军大将军,李敏他不是刚从凉州回来的么?”

言下之意,李敏是杨丽华的女婿,又在凉州当了近三年的官,李敏他难道不是你杨集的人么?怎么被宇文述拉走了?同时也是在提醒杨集,李敏“变节”了,日后小心些。

“多谢安叔提醒!”杨集听出了杨安的好意,感激的笑了笑,‘颇为失望’的说道:“那小子,我本来想好生培养的,不过人各有志、强求不得。”

其实回京当晚,李敏的表现就已经让杨集看白了,只是杨安毕竟是在好心提醒,他当然不能说什么“我早就知道了”之类的话,真要这么说了,那他杨集就是一个低能儿。

告别了杨安,杨集向东方的延熹门走去,到了长乐门和长春门之交,便看到他的侍卫队打着旗号在等候着,正要上前汇合,迎面便看到兵部侍郎段文振站在一匹战马旁边,身后有几名打着灯笼的侍卫。

段文振见到杨集打着灯笼过来,连忙上前行礼道:“参见大王。”

“段侍郎多礼了!”杨集还了一礼,惊讶的问道:“天都黑了,你怎么还在这里?”

段文振笑道:“本来是准备回家了的,不料看到了大王的旗号,便上前问问,得知大王还在宫中,便在此等了。”

雅文库

杨集问道:“有事?”

段文振点了点头,一礼到地:“确实有事,还望大王倾囊相助。”

杨集哭笑不得的看着段文振,他刚刚当上检校兵部侍郎、甚至连正式的诏书都还没有下,这个段文振竟然就来堵人来了,他无奈的说道:“何事?你说吧。”

“喏!”段文振站直身子,说道:“大王,万年、长安、富平、同州、华州五军初步裁减老弱兵卒三万余人,接下来还有更多。”

杨集沉吟半晌,问道:“你是想问如何安置老弱?”

“不是!”段文振摇了摇头,说道:“老弱安置其实很简单,只要民部、兵部配合来办,即可轻松完成。我想说的是现在的淘汰方式很不合理。”

“哪里不合理?”

“现在宇文大将军按年龄来淘汰,对着四十五岁以上的士兵来他个一刀切,四十五岁以上的士兵,皆以老弱算。我觉得这么做,很不合理。”不待杨集询问,段文振便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大王,人的体魄不一样,有些人只有二十岁,但力量却不如一个六七十岁的老人;而有些五十多岁的老兵,体格和力量虽然大不如前,然而他们身经百战,有着年轻士兵所没有的实战经验、应变能力。这种实战经验、应变能力,有时候比纯粹的力量更重要,关键时刻还有挽救一支军队。”

“大量所谓的老弱的离开,使军队战斗力至少下降三成,大量不经战事的青年将领的入军,又使军队战斗力下降一两成,如果忽然暴发战争、如果让他们仓促上阵,这些青年将领能胜任吗?”

段文振注视着杨集,郑重的说道:“大王,我也是带过兵的人,并且在边境打了近二十年的仗,深知老兵的重要之处,所以对于这些不经战事的青年将领的作战能力、应变能力,深表怀疑。”

“那你是怎么想的?”杨集默然点头,段文振并非是杞人忧天,“老大哥”在二/战初期的凄惨之相,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段文振叹息道:“大王,我保留一部分老兵、老将。”

杨集笑道:“圣人带过兵、打过仗,不会不知此理,你去跟他说,不就可以了吗?”

段文振又是欣喜又是烦恼的说道:“圣人是知道,也同意保留一部分自愿留下来的老兵老将,但是圣人打算把万年军、长安军,组建成两支精锐中的精锐,这两支精锐之师的‘大将军’便是圣人本人,以后由兵部代圣人统辖,这两支军队的士气、战力、军纪、日常训练等事,皆由兵部负责。”

杨集笑着说道:“这对兵部来说,是好事啊!”

听起来,兵部是一个高大上的部门,好像全国兵马都由兵部掌管、指挥似的;但实际上,兵部主要管的是军队的后勤、军纪、退役军人安置等杂务,除非皇帝让某个兵部官员挂帅,否则,兵部连一个兵都调不了、管不了。

杨广如今分明是打算把万年军、长安军培养成“天子军”,而兵部负责日常,兵部在名义上,没有什么权力,可是皇帝日里万机、忙碌得要死,根本无瑕管理“天子军”的具备事务,所以事实上,这两支军队终究属于兵部。

兵部官员有这两支军队“练手”,至少不会闹出兵部官员不知兵、不能带兵、不敢打仗的笑话。

可以说,杨广这个决定,不仅达到了皇帝“亲自掌军”的目的,还起到了淬炼兵部官员的目的。而兵部也获得了实权。

一举多得。

段文振笑了笑:“好事是好事,可是圣人提出了一个十分严格的要求。”

杨集奇了:“什么要求?”

“圣人的意思是军改后,新的万年军、长安军可以马上作战,而且还像大王那样打赢胜仗,若是无仗可打,那就打包括豳州军在内的另外十二支军队,同样必须赢。”段文振苦笑道:“老实说,我们现在感到非常棘手,而大王既然做到了,想必是有良方才是。”

杨集说道:“我的办法其实很简单:首先是淘汰掉不合格的将校以后,由老兵当五长、火长,火长升为队正、副队正,队正升旅帅、旅帅升校尉,只要低层将官都是能征善战的老兵,那么在战争时期,队、旅、团、千人队就不会惊惶失措。其次、由年老体衰、能说会道的百战老兵组建教导营,以其为骨干,对各支军队进行战术训练、传授作战心得、传授战场上的生存法则和技能。”

“第三、就是淘汰下来的‘老弱’了,有的老弱从小就在军中,他们除了会打仗以外,什么都不不会,而这一类老弱,只要还能长途奔袭,他们都愿意留下来,但是他们已经经不起长时间的作战了,那怎么办?我是将他们转入辎重营,战时,负责押送粮草物资,如果有敌军骤然来袭,他们不像民夫那样一哄而散,而是迅速组建成战阵,与敌军搏斗。”

听到这里,段文振凝声道:“大王,前两个办法,我懂。但是那些不愿离开军队老兵在无战时期,也要凉州官府供养,只怕他们日常消耗的口粮,以及每个月的军饷,也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吧?”

“确实是这样!”杨集点了点头,道:“但是如果不养辅兵,就只能在战时征发不经战事的民夫了,于地方州县而言是滋扰民生、于民夫家庭而言是毁人家庭。于军队而言,虽是多了一支运粮队,但因为他们没有集中训练过,所以反过来说,则是一个大麻烦、大难题。”

段文振沉默良久,拱手道:“大王对于老兵的安排极好,我也十分认同,可是说句难听的:短期还好,但只要时间一长,怕是朝廷和我们兵部都不会认这些老兵的军饷,到时候,大王又该如何是好?”

“我是这么来做的……”杨集笑着说道:“一是让他们年长的老兵屯田,过着自给自足的日子;二是让年纪比较轻一点的人组成工程队,承接堤堰、桥梁、道路等工程。”

这是杨集在凉州为‘老弱’安排的退路,这些老兵基本上没有什么致富的技能,如果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就容易成为社会上不安定的因素。

而他将这些人转化为建筑工程队以后,仍旧归兵曹老兵署管辖,同时把一些工程包给他们做,这样一来,既不用地方官吏滥发徭役,又能让老兵们有收益,而到了战时,他们还能担任辎重兵,冷静的应对一切恶劣环境、一切来犯之敌。

至于“供养”老弱带来的财政压力,根本就不存在。

当他将这些一一道来,段文振叹为观止,心服口服的说道:“大王深谋远虑,卑职佩服。”

说完,段文振又拱了拱手:“大王,卑职收益良多,可是卑职还是希望去凉州看一看,不知可否?”

杨集点头道:“欢迎之致。”

“那就这么说定了!”段文振欣然一笑,说道:“等忙过这段日子,那卑职就带些兵部官员去凉州汲取经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