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598章:相煎何太急

大隋主沉浮 第598章:相煎何太急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其实从个人感情上说,杨广十分相信杨集、杨智积、杨纶、杨静,否则也不会让这“四大金头”长期坐镇某个州了。另外,他对自己异常自信,即便他们干出类似杨谅的事儿,他也有信心轻易将他们平定干净。

信任加上自信,使杨广一点都不担心、不害怕这“四大金头”干出杨谅之事。

之所以在凉、扬、冀、青等州播洒“密探”,主要还是因为皇帝这个“职务”。而皇帝这个“职务”、以及大隋江山社稷的安危,生生把杨广绑架了。

他是皇帝,需要了解这个天下、需要了解各地官员的动态,这才在各州都部署了“密探”,不然便是对这个天下的数千万百姓不负责。

这么部署密探,既能有效避免偏听则暗的事情的发生,同时也是对地方官员进行一种强而有力的约束,省得他们从一个一心为民的清官变成一个大贪官。这对谁都有好处。

好在“四大金头”非常会做人、非常会做臣子,他们从来没有让杨广失望过。否则夹在公、私之间的他、会很难办的。

侍立在旁边的杨安虽是勐将出身,可他负伤成太监后,先后服侍了杨坚、杨广二十多年,见多无数政治风暴、各种政斗;其政治智慧比很多要员都高。而杨广和杨集都是他看着长大的人,着实不希望杨家这两个最杰出的人物走到反目成仇那一步。

不过他有他的职司、他有他的难处,有些事情是必须要做的;比如说杨玄挺和杨积善去张掖见杨集之事,在张掖是公开的秘密,同时也有许多人在盯着此事,所以他不能隐瞒杨广、也瞒不了,否则便是害了杨集。

好在杨集做了一个地方官员应该做的事,并没有让他和杨广失望,而他第一时间将这个消息汇报,既是尽了自己之责,也避免了杨广和杨集产生矛盾,若是别人“告状”,情况则不一样了。

此刻听了杨广毫不在意、漫不在意的话,替杨集捏了一把冷汗的杨安暗自了一口气。

他听得出来,皇帝这是要施恩于杨集,给张出尘诰命了。

“金刚奴是大隋亲王,天生高人一等;不管他立不立功,他的王妃、侧妃、庶妃只要入了杨门,便会得到应有诰命;他的儿子亦不例外,可是一切都和他个人功绩没有关系。”杨广皱眉思索半晌,不得其果,便向杨安问道:“你认为赐予张氏多少品级的诰命比较合适?”

诰命夫人听起来高大上,实际上一点权力都没有。这就好比后世孩子挂满墙上的奖状、奖杯一般,看似多如牛毛,实际上在社会上丁点用都没有。但有总比没有的好,对不对?

毕竟墙上那些奖状,就是父母夸赞孩子的资本。家里来客人了,客人一眼就能看到,然后会大夸特夸。而孩子的父母一般都是心下得意、面上澹定的的连连摆手:“还好还好,我们平时都不管他,一切都是他自己好学、老师教得很!”

这样一来,奖状的作用和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同样道理,诰命夫人平时也没什么作用,但是有了这层身份,就有权力陪同丈夫、主母参加皇后举办的盛宴了;要是某个家族有一大帮诰命夫人、诰命女官参与宴会,对这个家族而言,无疑是异常荣耀之事,事后又会反馈家族,让人们觉得这个家族特别厉害。

此外,官员妻子有了诰命、官员妻子的亲信仕女有了女官品级之后,还跟朝廷命官一样,都有年俸。这些俸禄或许不多,但却足以补贴家用,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杨安愣了一下,紧接着说道:“按我大隋女官品级,王妃身边有女史一人、贴身婢女一人,此二人都享受到诰命、女官的待遇,前者是正六品的惠侍、后者是从六品的宜侍,朝廷根据这个品级,一年一次的给她们发放俸禄。但是卫王府或许不在意这点小钱,除了三妃之外,一名女官都没有报上来。”

杨广闻言无语:“……”

仔细想来,卫王府确实是这般的特立独行、一枝独秀。

别的官员恨不得让每个侍妾、婢女都有诰命、都吃上朝廷的俸禄;然而卫王府除了王太妃、苏氏、杨集的三妃之外,愣是没有第六个诰命、第六个“女官”了。

“圣人,按制度的话,王府的张夫人可算为王妃身边惠侍、或宜侍!”杨安看了杨广一眼,续道:“不过张夫人本人好像也有军功,老臣认为可授惠侍!”

这话,杨广却不爱听了;他皱眉道:“都是朝廷命官,别人拼命给自己家卷争取、拼命就高不就低,凭什么到了金刚奴这里,就要公事公办?这太没有道理了!”

杨安说道:“按礼部的说法,为政令稳固计,不宜大动特动,最好是等死半年之后,再给朝廷命官新妻赐予诰命,然后再等一年半载,再酌情升品。”

“道理是没错,但是皇家当自有皇家的规矩、皇家自有宗正寺来管,岂容外人指手划脚?哼,礼部的手,也未免伸得太长了吧?”杨广冷哼一声,说道:“立刻让宗正寺撰拟诰封之旨,授予杨张氏从四,不,授予杨张氏正四品诰命。而且张氏有军功在身,那更不能亏待于她,另赐明珠一槲,再去皇后那边,问皇后能不能赐点什么。”

说着,杨广又吩咐道:“安排妥当,立刻派人前去张掖颁布圣命。”

真说起来,他一直觉得自己非常亏欠杨集,别看杨集现在是检校兵部侍郎、右卫上将军、凉州牧、金紫光禄大夫、镇军大将军、卫王、上柱国。

可是一些职务是亲王必得的,哪怕亲王寸功未立,也会拥有;而级别方面,很多是先帝时期就有了。到了本朝,杨集却是他杨广得以登基、坐稳皇位的关键人物,然而各种官职的品级却死活上不去,即便上去了,也对不住他的功勋。但是杨集始终任劳任怨,什么不好干的事儿、他都干了。这也让杨广特别的过意不去。

现在册封张出尘,既是施恩、也是补偿一二;而且他册封、赏赐杨集小妾以后,京中命官自有人领会上意,无人再在他对杨集的信任与否的问题上,作文章。

“喏!”杨安连忙应道:“老臣这就去办。”

杨广不再多言,拿起一本弹劾杨氏子弟的奏疏观看,目光在其上文字扫过,默默的思量着如何安排杨约。

杨素弥留之际,他问过杨素,希望重有霸王之勇的杨玄感,令其子承父业,成为一代名将。然而杨素却说杨玄感志大才疏、勇悍无谋、暴躁冲动,这样的人只可为将,若是为帅,于国无利、于军无利。

杨广又问杨素,杨约能否继承他的相位?杨素又说杨约担任相国、尚书的能力绰绰有余,可是杨约太过清廉、正直,缺乏能够令各方势力的皆大欢喜圆滑;若他为相,不利于朝廷平衡各方势力的方略。

听了杨素一一贬斥,杨广当时多少有些别样心思,甚至认为杨素贬低儿子、弟弟的举动是以退为进。但现在看来,杨素就是因为太熟悉他的儿子、弟弟,临终前所说那些,完全真心实意、发自内心。

这些玩意儿,当真都是一些扶不上墙的烂泥。竟然在杨集即将出征的关键时刻,拿个人之事去烦人。

幸好他是一个英明的明君,要是换成一个昏庸多疑的昏君,必然疑神疑鬼的临阵换帅、临阵换将;真要那样,最后只会白白的便宜了敌人。

思量至此,杨广提笔写了一道任命书:任命杨约为淅阳郡太守,令其三日内上任,不许在京城多作逗留。

杨暕这会儿虽拿着毛笔写字,但他其实留着一半以上的心神注意杨广和杨安的对话。

杨广将这道任命书交给一名内侍的时候,无意间发现杨暕鬼头鬼脑的观看,美好心情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怒火冲天的吼道:“堂堂一个亲王,竟然畏畏缩缩成这样子,你还是个人吗?”

杨暕吓了一跳,连忙站了起来。

因为他过于急切、恐怖,衣袖一不小心就带翻了桌桉上的砚台,将墨汁打翻到了已经写了很多字的检讨书上。

一张英俊的脸上,也因此蒙上一层阴晦之色,讷讷道:“阿耶,孩儿、孩儿我……”

杨广目光如刀的盯了他半晌,冷冷的哼了一声,说道:“先吃去午膳,然后再写一篇令我满意的检讨书,听到没有?”

杨暕见父亲没有惩罚自己,终是松了一口气。

谁知杨广又说道:“另外,写一篇与《礼》有关的心得。”

“喏!”杨暕心中发苦不已,默然半晌,小心翼翼的拱手问道:“阿耶,能否让孩子回府去写?”

杨广悠哉游哉的喝了一口茶,漫不经心的放下茶盏,问道:“你是想作弊?还是打算让人代笔?”

“没有、没有!”杨暕心事被拆穿,顿感心惊肉跳。

杨广瞥了他一眼,冷哼道:“你这些小手段,你卫昭王叔祖、卫王叔早就玩烂了!”

杨暕默然片刻,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的拱手请示道:“阿耶,能否让孩儿去凉州颁旨?”

“想躲是吧?你做梦!”杨广实在看不下去,他目光揶揄的看着杨暕,实话实说的道:“阿孩,你这模样只会让我觉得恶心。”

“我这就实话告诉你吧!比起你卫王叔哄骗我和你祖父、祖母那些五花八门、花样百出的手段,你现在连入门的资格都没有,顶多只能骗骗小孩子。所以你莫要以为我是傻子,最好给我老实一些、休要自作聪明、耍小心眼,否则最后吃亏的人,只会是你自己。”

杨暕闻言,顿时欲哭无泪:“……”

我的叔父啊!大家本自同根生的纨绔之王,您老人家相煎何太急啊?

你那些年究竟干了多少天怒人怨的破事和坏事?竟然把我的路子都走光了!

你这么优秀,难怪你能够把我吃得死死的!但是你这么“优秀”、把长辈都教聪明了,简直就是让我无路可走,以后还让不让人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