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813章:杨纶建功,局势大变

大隋主沉浮 第813章:杨纶建功,局势大变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杨集这几天之所以老老实实的呆在杉松城,一方面是手上的兵力和将士们战斗力不允许他去刺激高元、不允许他继续向南方进军;另一方面是天天下大暴雨,这样的天气不宜作战,要是强行为之,隋军最为犀利的弓弩发挥不出半点作用,只因弓弩的弓、弦一旦被水浸泡,就会变软,射/出去的箭失的威力减少九成以上,根本就不能给中箭的敌军士兵造成伤害。

这种情况之下,高元要是挥师北上、强攻杉松城和李家堡,杨集也只能收兵退到北方的小辽水北岸。这不是杨集怂,而是他的实力确确实实远不如高元;他在绝对的实力面前,纵有万般奇谋也不管用。好在高元没/种。

高元明明拥有二三十万精兵,可他不但不敢刺激隋军,反而抓紧时间让渊子澄收拢“贵端水—大梁水”地区军民;反而老老实实的用钱粮赎买俘虏、伤兵。

直到昨天下午,于仲文率领的两万二千名奚族军战士、降将斛律晋八千嫡系军抵达了杉松城,此部加上杨善会和韦云起集结而来的一万凉州军,使杨集手中的兵力一下子宽裕了起来。

而李景率领的两万五千名冀州军、裴矩和崔弘升为首的一万漠州军和一万原高昌图句丽军、宗罗睺和薛万均的为首的六千名刑徒军也在明天、后来抵达。

这些军队的到来和即将到来,终于让杨集松了一口气,可是形势对于他来说,情况仍旧不乐观。因为李子雄今天上午派人送来一个非常重要的军情,这份军情与消失已久杨纶有关。

杨纶的任务是从柳城郡望海屯出海,袭取辽东湾以东的盖牟城和安市城,以断高元退路、南方援军之路。他们出海的时候,在辽东湾遇到一场风浪暴雨;好在风浪不大,而杨纶又是采用连环船的方式出海,所以他的军队没有什么损失,只不过船队却严重的偏离了既定航道,愣是跑到辽东半岛中西部的长兴岛去了。

长兴岛东西长三十多公里、南北宽十二公里左右,岛上地势呈丘陵地貌特点,西部较高、中东部较低。它在春秋战国时是东胡的土地,秦汉时期则属于辽东郡文县,到了东晋将领桓玄称帝的公元404年,包括长兴岛在内的辽东半岛尽为高句丽占领。

高句丽人见到长兴岛温和湿润、四季分明,于是在长兴岛设长兴县管理本岛和交流岛、凤鸣岛、莲花岛(西中岛)、骆驼岛,并且鼓励辽东半岛入岛居住、开发,从此,这个荒芜多年的海岛得以兴盛。

杨纶给吹到了这里,索性将错就错的灭了人数不多的岛上守军,之后再向东进军,利用高建武骗取了岚崮城(瓦房店市)、石城、卑沙城、牧羊城,令半岛南端尽归大隋所有。接着又用高建武的名义把五城守军骗去远离大陆、人数最少的莲花岛防御隋军水师。

事后,杨纶留下麦孟才、钱杰和五千名士兵坐镇岚崮城,封控莲花岛。自己则是打着援军的旗号率领两万名士兵沿海北上,由于半岛上的各城高句军守军目光都在北方,又加上陆陆续续有士兵奉命北上,他们也没有怀疑杨纶这支军队。等他们到了盖牟城和安市城,高建武再一次为大隋建功立业。

但是杨纶的好运也许马上到头了,因为高惠贞奉高元之令率两万大军接管二城防御任务,此时的高惠贞应该到了高句丽军后勤重地横山城一带。如果高建武这次骗不了高惠贞,一场大战在所难免。两军一旦开战、或者消息泄漏,高元一定会派遣大军勐攻杨纶,重新打通沟通南北的关键节点!

不过现在算是非常好的了,因为幽州水师遇到这场风浪和暴雨的缘故,使杨纶夺取二城的时间足足晚了十三天;如果他们没有被吹离航道、没有这意外的十三天时间,这支奇兵恐怕早在十三天前就被高元派去的军队给灭了。

现在对于杨集来说,必须尽快杀到南方;唯有如此,这支奇兵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否则,必亡。

城守府大堂中,杨集细细观察着地图,目光不时在杉松城和李家堡城、辽东郡怀远镇、盖牟城和安市城之间扫视,三者各据一点后,便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

李子雄所在的怀远镇位于中间那个连接点,可他被辽水隔在辽水西岸,手中的兵力、船只使他自保有余,进取不足,横渡辽水根本谈不上。虽然他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分五千士兵乘船支援杨纶,可是杨纶两万五千人一旦分守两城,兵力就不多了。若是两城都来了强敌,他们肯定要分一部分士兵震慑城内的高句丽人,最终可以用来迎战的士兵会变得更少。

“大王,大隋与高句丽之战牵连甚广,而滕王占领的盖牟城和安市城是异常关键的一环,若他兵败,导致高元重新打通南下之路,我们哪怕打下整个辽东平原,也会使这场战斗变得旷日持久,到时候,牺牲更大。李子雄将军不能再分兵了,否则,辽东危矣!”郝瑗叹息一声,说道:“如今只能看我们的了,只要我们杀到对岸,兵临高元所在的的辽东城下,滕王压力必将大减。”

旁边的凌敬亦是说道:“大王,为今之计,我军只有强攻一途了,时间越快越好,绝不能再拖。至于渊子澄之军,先行放在一旁。”

“强攻就强攻吧。”杨集也知道事态已经脱离了掌控,唯有一往无前,才能占据先机,才能重新掌控全局。而且他在卖给高元的俘虏和伤兵之中掺了三千名假伤兵,只要他们成功渡过大梁水、兵临辽东城下,这三千名被接入伤兵营的士兵就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要是里应外合的攻克辽东城、拿下高元和渊子游,那便是一场完美的斩首行动。别的一切,都将变得十分简单起来,而杨纶之危也将不刃而解。

“大王……”就在杨集准备下达作战命令之际,朱粲手持一封书信飞快进入大堂,边走边说道:“大王,这是韩洪将军派人送来的紧急军情。”

“呈上来!”杨集道。

“喏!”朱粲上前递给了杨集。

杨集将急报打开,一目十行的看完,随手就把军情扔在桉几之上,抬眸向下首文武说道:“韩洪将军军情上说:驻扎在石城山城的高句丽主将高僧罗离营东进,率领三万多名精兵向李家堡进军。与此同时,高元之弟高大阳带领三万名精兵、两三万名辅兵和辎重兵从南岸的下堡城横渡大梁水,其目标也是李家堡。此军随行物资除了大量运输粮食的车子以外,还有很多搬运攻城器械的大车。两支军队将于黄昏时分抵达李家堡西城、南城。”

停顿了一下,又将自己的感觉说了出来:“从高大阳的准备的物资来看,高句丽是打算强攻李家堡。敌军精锐士兵和杂兵加起来是**万人,而渊子澄一旦安排好后续之事,肯定也会从黎山城率军东来。而我军守军虽有三万,然此城城墙低矮、防御力不如大城重城,所以这将是一场苦战。”

随着杨集话音落下,大堂里的气氛也变得十分凝重和压抑起来。

杨义臣发现杨集虽是如此说着,然而神色却反而松了不少,仅仅只是想了一下,眼睛忽然一亮,上前拱手一礼,说道:“大王,末将认为这个军情是好事!”

“杨将军,且说说看!”杨集其实也认为是好事,这个军情的到来,至少说明杨纶还没有被高元发现,不过他还是将这机会给了杨义臣。

“喏!”杨义臣应了一声,说道:“高元此番大举出兵,说明他们尚未发现滕王,尚未发现盖牟城和安市城失守,此为其一。”

“其二、高元在情报上有所缺失,此时还没有发现我军各路大军已然到来,只要我军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在李家堡杀败高僧罗、高大阳,渊子澄所剩之军必将军心动摇,对我军的威胁,至少减少七成。此外就能借用高大阳的船只渡过大梁水,夺取已经兵力空虚下堡城,为我军源源不断、从容不迫的南下,提供巨大便利。”

说到这里,杨义臣向杨集行了一礼,郑重的说道:“然而这一切都要以快制快,末将认为最好今天就强势出击,分击对方两军。迟则生变。”

“既然你明白此战之的意义,那么高大阳、南渡之事就交给你了。”杨集给杨义臣安排好任务,目光又看了看下方众将,点将道:“杨善会、韦云起、突地稽、处和洛,你们率领本部将士听杨将军之命。”

杨义臣之父尉迟崇,随行军总管达奚长儒率两千名精兵与突厥军作战,他们被突厥军打散几次、又聚集了几次,他们且战且退,最后兵器全部用光、打折了,将士便以拳头为兵器,继续与突厥军厮杀,以至手上的骨头都露出来了,在他们转战三天的时间之内杀伤敌人数以万计。

突厥军兵多将广,成功的把达奚长儒为首的残兵围得水泄不通,可是最后那一战愣是不敢打了;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几万突厥军竟然哭着跑掉了。这种玄幻的事,恐怕连玄幻小说作者也不敢写,然而这就是事实。

正是因为突厥人的玄幻操作,于是达奚长儒得以脱困,但是达奚长儒却也身受五处创伤,其中被洞穿的伤口就有两处,他的兵士十之**战死,其中就包括杨义臣的父亲尉迟崇。

杨坚因对尉迟崇功业的追忆,下诏赐义臣国姓杨、收为堂孙,然而杨义臣虽被杨坚收为皇族子弟,后来的职官、虚职、文武散官也非常高,可他的爵位在先帝朝的仅仅只是承自父亲的秦兴县公。直到平定杨谅叛乱,因军功被杨广提为郡公。

杨广知道杨义臣智勇双全、忠心耿耿、老实忠厚,有心将他提为郡王,使这一脉成为真真正正的皇族。然而杨广正在改制,对爵位的晋升资质把关得异常严格,而以杨义臣现在的名望、功劳、影响力,还远远达不到当郡王的条件。所以杨集从大兴城出发之前,杨广和其他人一样让杨集给一些人开后门,而他所提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杨义臣,要求杨集这次无论如何都要给杨义臣一个立大功的机会,就算不够当郡王,也要够当国公。

杨义臣是杨集的老师兼侄子,他对于给他开后门一事,自然高举双手的支持;更何况杨义臣有的是能力,所需要的仅仅只是立功机会的而已,又不是要自己弄虚作假、虚报功劳,这又算什么开后门?又有什么好犹豫的?

至于杨集本人早就不在乎功劳和晋升了,而且此战只要灭了高句丽,哪怕他不争不抢、没有什么个人之功,最后也会升。若是立了大功,回去后还要通过搞事的方式把自己贬下来。既如此,还不如把机会通通给了自己人。

“遵命!”众将出列应命。

“于将军!”杨集目光看向了于仲文。

于仲文起身出列:“末将在!”

“你将一万五千名奚族战士交给杨将军,然后率军坐镇杉松城,防止高句丽从这里北上。”杨集说道。

“末将遵命!”于仲文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他长途奔袭至此,体力消耗得比较严重,心中虽是比较遗憾,但他也打了一场大胜,所以倒也没有反对。

“高僧罗是高宝宁的儿子,而我们这里正好有他们两大仇敌的儿子在。”杨集说道:“阴世师、薛举、尉迟恭,你们随我统御两万名将士,会一会这个高僧罗。”

“末将领命!”

“斛律将军,你和高家的恩怨,我也是知之甚详。”杨集目光看向斛律晋,微笑道:“此战,你愿意去吗?”

其实他知道斛律晋心中并没有什么故主之情、并不存在难以面对故旧的想法,否则也不会此番率领八千降兵随于仲文南下了,但这种说法,无疑是给了对方一个非常好的台阶,也利于日后的掌控、驾驭。

如杨集之所料,斛律晋确实是来立功的,可心中终究还是有些难堪和羞愧,一听杨集把此战提作“家仇”,难堪和羞愧一下子就没有了,闻言便肃然起身道:“多谢大王赐予末将复仇之机,末将愿意随大王出征,万死不辞。”

“好!”杨集微笑点头:“你率五千将士随我出生,另外三千交给于将军。”

“末将遵命!”斛律晋闻言大喜。

“都下去准备吧!半个时辰之内,诸军必须出发。违令者、迟到者,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