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872章:不就是算计人吗?我萧颖也会

大隋主沉浮 第872章:不就是算计人吗?我萧颖也会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听完门房大管事杨奕的汇报,萧颖和裴淑英、柳如眉满脑子都是苏亶前来的目的。

不出萧颖所料,苏亶并不是以官方、个人身份来拜访,而是奉其祖父苏威之命而来。苏威的目的就是向杨集服软、示好。甚至十分明显的还透露出苏威对苏家的未来安排。这个安排即是就是苏家主来之主将由苏亶担任,而不是苏威之子、苏亶之父苏夔。而苏威在这个前提下,希望杨集接纳苏亶,使之成为卫王系一员。

言下之意就是苏亶将来是苏家主人,只要他成为卫王系核心成员之一,那么苏派以后也融入卫王系之中,苏派日后在朝野内外,都以杨集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对于宰相也示好的话,若是换成出身不高、见识浅薄、虚空心重的女子,恐怕真的欣喜若狂的信了;但萧颖既又不是清高得愚蠢的杨华丽、又不是虚荣心大的迷失一切的杨素夫人和儿媳,焉能相信这种陷阱般的承诺?他让杨奕退下,向裴淑英、柳如眉问道:“如眉、阿英,对于苏相的用心、用意,你们怎么看?”

柳如眉是王府后宅里的老二,闻言便说道:“大娘,在这场人事调动中,苏相门下党羽纷纷被其他派系借机拔除,尤其是人们都说苏相争不过公子之后,朝堂上的各大派系更是穷追勐打,致使苏派处境极为艰难。仅仅只是靠他这个失势宰相的力量,根本就顶不住各大派系的进攻。而公子不但自成一派,还被朝野上下誉为皇帝和皇族喉舌、代表,若是公子接纳苏派继承人,其他派系定然有所收敛。简而言之,苏相此时令其孙儿来投,无非就是借公子之势来遮蔽风雨,好使苏派度过这场风暴。”

萧颖目光凝注在柳如眉的脸上,又问道:“我们都知道苏相功利之心极重,他还是左仆射的时候,担心郎君他手上取走左仆射之权,故而三番五次使绊子,企图将郎君堵在中枢大门之外。既然他无义在先,那么你觉得他凭什么认为郎君会接纳苏亶?郎君凭什么要帮苏派度过危机?”

柳如眉沉默了半晌,对着那温宁如水明眸,说道:“大娘,我以前听公子说过一番很有道理的话:公子说人性经不起考验,虽然很多官员、文人都很推崇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并以此自我标榜,可多数人都是说说而已。五斗米之所以不能让这种伪君子折腰,是因为太少、或是对方家境好,但如果换成是五十斗、五百斗、五千斗……结果就不一样了。苏相是位高权重的开国元勋,这些年营造出了遍布朝野的人际网,而这张网,就是令新生的卫王系难以拒绝的无形的五百斗、五千斗、五万斗米。”

“除此以外,公子与他并没有直接争斗过,两者之间没有什么不可化解的宿怨。而后续进攻苏派的主力军,好像又是与公子不太对付的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若是公子与他联合,定能减轻来自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压力。”

说完苏威来“投”的理由,柳如眉总结一般的说道:“正是基于以上三个理由,他认为公子不会拒绝,然而公子肯定会拒绝。”

萧颖眼中露出了笑意,向跃跃欲试的裴淑英说道:“三娘,你说!”

“如眉姐说得太对了。他显然也是猜到阿娘会拒绝,所以趁着郎君不在来找我们了。”裴淑英的想法和柳如眉差不多,她冷笑着说道:“亏他是宰相呢,竟然连这种骗傻子的话也说得出来,真以为我们是傻子不成?”

萧颖见裴淑英脸上满是怒色,嘴角露出一丝微笑,柔声说道:“这种直来直去的手段看着像是骗傻子,实际上却是极为高明的手法;不过阿娘和郎君都是玩阳谋的宗师,这种手段骗得了一般的贵妇,却骗不了我们。”

裴淑英点了点头,点评道:“此法看似高明,左右不过是利用了人的虚荣、贪婪之心罢了。若是换做阿郎这样的大将、朝臣,他不会用这种法子了。可我们这个年纪、这种地位的女子经历的世事不多,虚荣心比饱经沧桑的人重,也喜欢盲目攀比。对名利和荣耀的追求甚至比男人还要执拗。但本身又没有什么出色的本事,只好拿娘家和丈夫来炫耀和攀比了,如果彼此的娘家和丈夫地位差不多,便又加上丈夫的盟友和下属,以此来压过其他贵妇、命妇。”

“他认为我们这些深宅大院里的妇人没有多少见识、觉得我们和其他的贵妇一样虚荣心重,于是就用这种手段来欺骗我们了。我们要是以此为荣,到处说苏相以阿郎为主。等阿郎回来以后,就算不认账,也没有办法否定了。”

柳如眉在出身方面有着先天上的劣势,这些年虽然也恶补了一些知识,努力了解朝堂派系斗争、各派各家的恩怨史,可她终究还是不如长在顶级阶层的萧颖和裴淑英,而眼下这起事件关系重大,她不敢擅自发表自己的看法了,问道:“大娘、三娘,那我们怎么办?是当做不知、不闻不问,还是如何?”

裴淑英明媚的脸蛋上忽然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一双灵活眸子转了转,不怀好意的建议道:“大娘,要不我们一起问阿娘?”

“办法很不错!”萧颖似笑非笑的看着裴淑英,怂恿道:“那你去问!”

她们的婆婆独孤敏和别人的婆婆完全不一样,她是个很开明、很有远见的人,非常好相处。以前,她一切以杨集为重,杨集娶妻后,便她丢了儿子,以儿媳为重,有了孙子以后,就不管他们几口子了。

到现在,独孤敏都是以“儿孙自有儿孙福”为行事准则,她除了管生意、管孙子以外,已经不再理会政治场上乱七八糟的事情了,官场和政治应酬等事一律扔给了萧颖。

独孤敏以朝堂、以军队的办法来管家,她如同王府里的‘皇帝’、主帅一般,而萧颖等人则是在前方作战的主将、臣子。萧颖等人如果遇到难以决断的难题,可以去问计、求教,但是萧颖事先必要准备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然后婆媳几人就事论事的探讨、分析利弊;之后再去执行。要是一遇到事情就冒冒失失跑去请她出主意,肯定挨骂。

当然了,她们也知道婆婆是好意,是在锻炼她们当家做主所必需的自主之能,这便导致她们对自家婆婆既崇拜、感激,又敬畏;与此同时,也从婆婆身上学到了一名婆婆应有的良好品质。

裴淑英听了大姐头的话,立马认怂,她连连摇头的说道:“我怕,我一个人可不敢!”

萧颖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娇嗔道:“那你还说?”

裴淑英理所当然的说道:“此事太大了,我们自己又无计可施,不问阿娘还能问谁?总不能问外人吧?”

萧颖端起茶盏喝了一口,微笑道:“也不是无计可施!”

裴淑英整容敛色的问道:“大娘有何良策?”

“也不是什么良策,无非就是将计就计、引他山之石攻玉!”萧颖微笑着说道:“他以为我们也像其他女子一样,那我们傻一回又何妨?”

裴淑英心头一动,明眸闪闪发光的问道:“大娘,难道是引苏派来对付陇西李氏?”

“正是!”萧颖点了点头,向裴淑英说道:“我听秋月说裴府送了帖子过来,说后天是裴太常夫人的寿辰,苏相的夫人和儿媳,李家高官的家卷应该也去。”

“不是吧大娘?”裴淑英有些发毛的看着萧颖,说道:“裴家好歹也是我娘家,你多少也要给我点面子吧?你要是砸了我娘家的场子,我以后怎么办?”

“你那大可放心。”萧颖说道:“苏相显然也不会放过这个与我们靠近的机会。到时候,我对李家人阴阳怪气,苏夫人极可能主动示好,你从旁帮衬,把火点大一点即可。”

“那就好!”裴淑英顿时松了一口气,她们女卷参与的宴会只要人一多,就会有人跳出来阴阳怪气、相互攀比、相互嘲讽,而口角之争更是常有之事,只要萧颖不将桌子掀翻,一切都是小事。

忽然之间,裴淑英想到了一个变数,连忙说道:“大娘,此事要和阿娘说清楚,若她不明就里、以为我们遭人欺负,她会打人的。”

裴淑英的担心不无道理,婆婆独孤敏性情刚烈、十分护短,而且非常能打、敢打,她们三人此时都有孕在身,若她以为自己的儿媳遭人欺负,打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儿。

“当然要说了!”萧颖起身道:“我们去找阿娘,将这些原原本本的说了,看阿娘还有没有补充之处。”

对于苏威,萧颖是异常的恼火。

她知道自家丈夫从来就没有招惹苏威,是他一直若明若暗的招惹和算计丈夫,而现在沦落到这个地步了,完全是咎由自取,可他竟然又准备利用她们姐妹来算计丈夫。若是她们姐妹不慎中了苏威诡计,极可能惹火烧身、引来皇帝的不满。

这一次,她非但要把苏家拉入火坑,还要借着这机先机、让苏威变成对付陇西李氏的主谋!

哼,不就是算计人吗?我萧颖也会!

尽管她们姐妹不能亲自上阵,可她们却能将计就计,在家里利用苏威所认为的“短见”和“虚荣心”给丈夫创造战机。

下值的钟声响起,苏威坐上马车返回苏府。一入府中,便到府中书房坐下,默默的思索朝局,但更多的却是自己和自己的派系。

以前苏威还是左仆射时,成天忙得脚不沾地,他很想给自己放个大长假。可如今忽然失去了实职,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令他无法适应的同时,也有些接受不了。

面对当前困境,苏威其实也想用辞职归隐、“乞骸还乡”的姿态来达到反退为进的目的。

在先帝时期,他就多次用上了这一招:他知道先帝革新、创制都离不开自己,故而每当有人弹劾得令他有些受不了,便以精力不济、不明大势等理由辞职,而每一次,先帝都因为需要他而作罢,并以帝王之威压下各种弹劾,甚至每次还犒赏财物。

问题是现在朝堂新人辈出,局势也不同以往,皇帝更不是先帝,若他上表辞职,皇帝极可能就应下了。

此时已是暮色四合的傍晚,昏暗的光线将这位开国元勋苍老的面孔笼在阴影之中,而凹陷在眼窝里的眼眸却是闪烁不停。

一名婢女入内,用炎折子将书房里的烛台点燃,正待离开之时,苏威忽而说道:“儇公子可在府上?”

婢女答道:“禀家主,儇公子刚回来不久!”

苏威吩咐道:“去把他叫来。”

“喏!”婢女应声而去。

苏威说的苏儇乃是他的次孙,正在国子学读书,今年也参加科举了,还以上上等的优秀成绩进入下一轮考试,不出意外的话,能够轻而易举的成为大隋王朝的预备官员。过了一会儿,苏儇进入书房,他立定身形,深施一礼:“祖父,您有事唤我?”

“嗯!”苏威目光看着玉树临风一般次孙,点头道:“最近这几天,京城士林的舆论如何?都说了些什么?”

士子等于是一个州、一个郡、一个县的喉舌,每当朝廷有什么重大决策,他们都能第一时间从地方官府的的公文知晓,然后再扩散开去。

现在国考在即,来自各个大州士子及其亲朋好友、随从,少说也有五六万人,他们回乡之后,定然把近来发生之事带回家乡,并传播之。

苏威担心的是自己现在的名声比较不太好,若是被这些士子回去一渲染,都不知道臭成了什么模样。

“祖父!”苏儇近前说道:“近来都在说大隋与突厥的事情,还有就是东征战争。大家各抒己见,说什么都有。今天开始变了,很多人都说猜策论之题极有可能与邦交、战争有关,”

苏威露出了一抹笑意,这是他根据当前局势,故意让人放出去的“题目”。目的就是压下“他与杨集的纷争”这个“热点”,以便于后续的“和谈”,若是再由舆论将他的使绊子剖析干净,搞不好回去后的杨集找他算账。

至于议题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宫中!

“圣人,大事不好了!”一名侍卫匆匆忙忙的进入仁寿殿,向正在处理政务的杨广说道:“策论题目被泄露了,如今全城皆知、人尽皆知。”

“什么?”杨广大怒:“查出来,给我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