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894章:安排身后事

大隋主沉浮 第894章:安排身后事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09 17:30:22 来源:笔趣阁

凉州军在洛阳只是“客军”,他们的临时驻地是一个名叫千金堡的军事城堡。这个军事堡垒位于城西、洛水以南,平时由兵部打理,并没有战兵驻扎于此。但若进入内战的战争状态,它立刻变成洛阳城十分重要的“卫星城”之一。西来之军队若是不能将之攻克,千金堡里的士兵就能从各个方向攻击西来之军,而洛阳守军也能以此为依托,无所顾虑的攻打来犯之军。

此时的千金堡皆是凉州军士兵,为数不多的守军、杂役看着正在训练的士兵,纷纷咋舌不已。

按理说,士兵刚刚凯旋归来,都会进行休整,除了必要的巡逻士兵,余者都放假。然而这帮凉州军士兵,昨天刚刚入驻,今天又进入了训练状态,根本就没有去洛阳城内潇洒。甚至还是自己从军营里出来训练的,根本就不用吹号,其严格的军纪、自觉自律令人佩服。

千金堡官署之内,杨善会、郝瑗、凌敬、魏征、魏征、颜师相、李玄道、房彦藻、房玄龄、薛举、韦云起、尉迟恭、杨师道、宗罗睺、薛万均、薛万彻、麦孟才、钱杰等人尽皆在列,数十名凉州将官济济一堂。

杨集入座,将批复好的晋升册子递给杨善会,向他说道:“此战立功将士的册子已经批复,到了凉州以后,你们立刻安排下去。还有抚恤等事也要第一时间发放,不能拖。”

“卑职遵命!”杨善会上前接过册子。

杨集看了下首的薛举一眼,沉声道:“今天早朝,朝廷对中枢进行了一番人事调动,武威太守樊子盖将入朝担任尚书右丞一职,空出来的职务由薛举接任,另授县子之爵。”

下方一众将官闻言,心头尽皆愕然,不过转念一想,却又觉得十分正常:薛举虽然是商人出身,可他自从在仁寿二年跟随杨集至今,便兢兢业业、战功无数,一而再再而三的推拒了朝廷的封赏,其目的只是跟在杨集身边,为杨集效力。

“多谢大王”薛举面颊潮红、心绪复杂激荡,他是一名武将,不太喜欢从事文职的太守之职,然而那个能够传给子孙的爵位却是令他异常欣喜。

“你今天有此升迁,实际是水到渠成、厚积薄发,与我半点关系都没有。”杨集笑了笑,向众人说道:“凉州将官除了我以外,起点普遍不高。不管是文官也好,还是武将也罢,都用靠实实在在的能力、功绩、战绩晋升,升迁的速度虽然比世家子弟慢,可是底子资历却比他们高了无数倍,若是以后公平公正拼升迁,条件都比他们好。”

沉吟半晌,又说道:“自古以来,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但你们也是朝中有人的人,只要你们保持初心、做好自己本职之事,就不用为自己的仕途发愁,更不用担心有人坑了自己的功绩。”

众人默默的点头。两国之间、派系之间竞争,其本质都是弱肉强食、胜者为王;而官场之上,还多了人情世故、人脉关系、明争暗斗等等因素,所以如果朝中无人,是很难晋升的。而杨集说的朝中那个人,显然就是他自己。

杨善会起身问道:“大王,你以后在京城任职,还是回凉州?”

这也是众人共同关心的问题,闻言,纷纷将目光看向坐在上首的杨集。

“在京城!”杨集说道:“圣人今天加封我为议事党宰相了。”

“恭喜大王荣升宰相。”众人尽皆大喜,纷纷起身恭贺。

等到大家安静下来,杨善会问道:“大王,凉州呢?你还兼任凉州牧么?”

这也是所有人都关心的问题,凉州是一个监察州,居于中枢之下、郡之上,若是“首领”换成亲王以外的人,那么凉州州牧府就会自动降为刺史府,虽然对大家的官员、品级都没有影响。但杨集是大家心中的主心骨,他这个州牧虽然在凉州也不怎么管事,但是大家就是缺少不了他、离开不了他。

如果“首领”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凉州上下的日子很可能都不好过。而且即使新的州牧或刺史不针对他们,但是大家也会排斥、不舒服、不爽。

“还在兼任着!”杨集顿了一顿,说道:“这也是我要与你们说的事,我不在凉州,凉州的军政大事就交给你们了。另外就是大隋的西域战略不会停滞、不会消失,回去后,一定练好兵,绝不能懈怠下来。”

听到杨集如是说,众人顿时安下心来,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应道:“卑职遵命/末将遵命。”

杨集复又交待一番,便让众人散去,只留下几名高级文武,说道:“接下来,朝廷要撤并北方冗余的军府,我凉州也在这其中。”

他提起茶壶,给自己斟了一杯,继而又说道:“朝廷可不是说说而已,接下来极可能派人明检暗访。虽然我对凉州上下有信心,可人心善变,以前的好官、好将军,现在未必还像以前那般纯洁无暇,所以你们回去以后,务必盯紧一些。”

“如果某个军府有问题、如果某个军府没有存在的必要,立刻上报,绝不能弄虚作假、绝不能故意隐瞒,更不能欺骗到访的朝廷中人。总之就是全力配合朝廷,借助朝廷之力,剪除那些害群之马”

“喏!”杨善会是凉州长史,这里以他为上,闻言便应了下来。

“另外,年终审核也将到来、也将展开。你们给予郡县官员的评语也要实事求是。”杨集停顿了一下,叹息着说道:“凉州是世家门阀、其他派系想渗透而不能的大州,如今我又在中枢之中。所以他们极可能在撤并军府、吏部年审上面大作文章,极可能将我凉州官员评为特别突出的上上、或者是下下。”

“若是如此,他们就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派人前去调查了,一旦凉州地方官员纷纷被拿下,他们就能把自身势力延伸进去。但是我们如果没有污点、没有弄虚作假,我们根本就不怕查,而他们进入凉州的野心,也将化为乌有。”

官署剩下的人皆是卫王系核心成员,外面又有亲卫照看,杨集也不担心这儿的话被人窃听去了,于是把自己的想法一一道出。

“卑职明白了!卑职回去以后,立刻告知李药师、诸曹主官,然后对凉州军政进行清洗一番。”杨善会稍作思忖,即已明白杨集的用意:那就是在朝廷巡察使出发之前,凉州先行自查一番、先把害群之马给拿下。唯有如此,凉州才能占了主动优势,否则的话,凉州上下必受其害。

若是自己不动手,却被朝廷巡察使查出来,那么问题就不是自纠那么简单了。

虽然他也对凉州官场有信心,可他和杨集一样担心“人心善变”。而对于这种能够祸害一群人的老鼠屎,没有人会喜欢。

“嗯!”杨集点了点头,便不再提及凉州事。

过了半晌,杨善会拱手问道:“大王,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

“京中文武百官因为军府撤并、官场年审的缘故,弄得人心惶惶的,更有一些人借机寻找政敌的错误、问题。我们也能如此,也能这般对付陇西李氏。”杨集默然半晌,又说道:“如果陇西李氏嫡系以及旁支、嫡亲存在大问题,我们也能借朝廷之手、法度之力,将他们法办。”

“甚至都不要我们出手,我们只要在纠察的关要时刻放出一点风声、递出陇西李氏子弟的罪证,那么御史三台和那些打算借机立功的巡察使就会像见了血腥味的鲨鱼一样,疯狂撕咬陇西李氏。”

“合朝廷法度、各大派系之力,我就不信弄不死这个所谓的千年世家。”

擅自监视官员、官员家属的举动,在大隋王朝是犯罪的行为,一旦被查出来,那将是大罪。而中枢和地方官员、各大派系都有自己见不得人见不得光的秘密,所以大家在这个问题上、在这项政策上,都抱以全力支持的态度。

但是各大派系为了抢占先机,暗地里照样相互监视着,只不过有些内容不好明着上交,一旦上交,就会暴露了自己监视他人的秘密,所以左右为难。

但是作为皇帝的人,其实都喜欢各大派系、各大世家门阀相互揭发的,但又不能明着说出来,所以杨坚顺势搞出一个“检举箱”的制度。

此制和此箱的设立,表面上是给百姓提供给投诉的途径、门路,但是百姓能够了解到的内容、事情真相根本没有多少,检举的人,也往往只是与他们靠近的小官小吏,其所投诉的内容,更是大人物认为是鸡毛蒜皮无关紧要小事;其所诉的人,更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人物。

所以杨坚设立“检举箱”制的根本目的,还是给各大派系、中部司高官提供一个便利之门。而各派系有了这个方式,便能把自己监视、监听到的内容写出来,然后再以匿名的方式投入“检举箱”之中。

这对检举人来说是好事,对皇帝、对百姓其实也是好事,所以两京各坊发布告示的的公示墙下,都建有烧不了、打不破、搬不走的大大的“检举铁箱”。

更为先进的是,“检举箱”还像后世的垃圾桶一样,进行了分类,举报不同级别的人,便将书信投入颜色的“信箱”之中。【史实】

而杨集也在密切的监视陇西李氏、李氏那些当官的子弟,但也不想自己落下暗自监视他人的罪名,所以“检举箱”制也给他提供了便利,只不过他要干的事,可不仅仅只是投诉一两个人那么简单,所以一直扣着不发,而是默默搜集罪证、等待时机。

而他等候的时机,便是吏部一年一度的年审、以及即将展开的军府撤并。

被杨集留下来的杨善会和郝瑗、凌敬、魏征、颜师相、李玄道、薛举、韦云起、尉迟恭、宗罗睺也知此事。

他们对于这种通敌卖国、差点弄死自己的家族,没有半点好感,几乎都是恨之入骨,而一些不明后续地的武将本来还以为杨集就这么算了,心中还有些了解,毕竟不符合杨集的“人设”。

此时一听杨集这么说,顿时都兴奋了起来。

薛举沉吟半晌,向杨集拱手一礼,沉声说道:“大王,陇西李氏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便是圣人也要礼让几分。若是区区几个败类,根本就没办法让陇西李伤筋动骨。想要将之铲除,那更是痴人说梦。”

“无妨无妨!”郝瑗对于此事了解极深,是核心中的核心,他笑着说道:“在我们东征高句丽之时,这边事,也没有停滞。也许现在,有了很多足以令其伤筋动骨之罪证。”

“确实有了一些,而且我们不为孤军奋战,还有盟友宇文述。”杨集目光看了众人一眼,缓缓的说道:“但是大家千万不可大意,想要想办法弄到更多的罪证,这样集中起来,才能给予敌人致命一击。我现在,就在等宇文述!”

凌敬皱眉道:“大王,宇文述此时还在北方巡查各地军府,时间上估计是来不及了,而很多事情,宇文化及和宇文士及即便是知道,只怕他们也不敢作主。”

“这也是我要与我们商议的事儿!”杨集说道:“我打算派一个人去和宇文述碰头,全权代表我去和宇文述商量,你们看比较合适?”

薛举、韦云起、尉迟恭、宗罗睺不说话了,他们是武将且有官职在身,他们马上就要返回凉州,主导升迁、抚恤等事,根本就走不开。

“若是可以,就让卑职去吧!”凌敬想了想,说道:“卑职只是王府属官,没有什么实职,也不像承渊那么引人注目。”

“可以,那就由敬之去找宇文述了!”杨集意属的人,其实也是凌敬,魏征和颜师相、李玄道也行,可他们的级别不够,关键时刻也不敢代替自己作主。

凌敬拱手询问:“大王,不知卑职何时可以出发?”

“自然是越快越好!”杨集说道:“今天就出发,你看如何?”

“卑职遵命!”凌敬起身行了一礼,向众人说道:“我回城去准备,就不能送诸位返回凉州了。”

杨善会连忙道:“大事为重,敬之请便,些许小节不用放在心上。”

“先生请便!”众人也纷纷说道。

凌敬点了点头,向杨集说道:“卑职告辞!”

“去吧,小心一些。”杨集说道。

“喏!”凌敬一礼而退。

【检举箱制的确是创立于杨坚时代,其目的也是也如上文所说,若不然,他也不会仅仅只是设立皇宫之外了。此制到了李世民时期,才被发扬光大、才被扩大到了京城各坊。而武则天时期,那就更加夸张了,几乎郡县都摆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