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372章:祸水东引

大隋主沉浮 第372章:祸水东引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9:04 来源:笔趣阁

第三天下午,启民可汗带着四万精锐之师策马走在草原之上,只见眼前一个规模极大的部落已被彻底摧毁,人畜皆被杀死,一些固定帐篷用的木桩还在冒着缕缕青烟。地面上的一些烧焦了的尸体还保持着战斗的姿势;一些尸体手握刀柄、刀刃拔出了一半,便死在了地上。

启民可汗看得出来,他们生前经过一场惨烈战斗,只要来犯之敌来得太过突然、杀得太过猛烈,导致这个突厥部落最终被屠杀一空。

跟着启民可汗的突厥士兵看着这些族人的惨状,莫不是感到愤怒,还有一种深深的无奈、无力感。

他们以前南侵的时候,隋朝大臣常说突厥士兵来去如风,找不着抓不住,如果去的士兵少了,是给突厥送人头;如果去得多了,突厥人利用骑兵的机动力逃得无影无踪。道理是没有错,但是隋朝边民有城池、坞堡避难,有城墙、有拦马墙来防御他们。

可是隋军士兵一旦走出城池,用这种一击即走的办法反过来对付他们时,他们却没有躲避兵灾的藏身之处,只能无奈的挨宰。更令他们头疼的是隋军士兵纪行严明,看不上他们那点价值不高的财富,他们除了就地补给之外,什么东西都没有带走,使他们可以继续轻装上阵、继续轻松的去杀下一个部落。

眼前这个部落,是他们所遇到的第十七个了,被他们甩在后面的那些小部落更惨,隋军士兵杀完人后、再杀牲口,之后把牲口的尸体一把大火烧了,只留下人的尸体给他们处理。而这个大部落由于人口多,隋军所耗时间比较多,而且他们显然也是知道了大军即将到来的消息,所以走得比较仓促,这便使一些还没有被大火蔓延的牲口尸体,可以成为大军的军粮。

启民可汗策马行走在变成一片焦土的部落,触目皆是惨死的尸体,而他眸子里怒火也越来越盛。

他已经尽力去周旋了,甚至为了打消杨集的杀戮之旅,他一方面让使者带着重礼去大兴城拜见杨广,向杨广说明他启民是大隋王朝最忠诚的奴仆,他们之所以进军大湖区,并非是要与隋朝为敌,而是准备帮助杨集打慕容卑,最终的爆发的战争是一场天大误会。另一方面,他又派人去见东方各个边州的隋军主将,作出解释的同时,还希望他们听候隋朝皇帝的命令,千万不要让误会进一步扩大。

然而该死的杨集,非但没有止兵的念头,反而趁着四周青壮前去协助阿史那俟利弗设守城之际,派出偏师来攻打这些兵力空虚的部落,真是可恶可恨之极。

启民可汗现在很怀疑,杨集之所以没有一直吊着阿史那俟利弗设打,却始终未曾将他一口吞下,目的就是让他把各部青壮调走,然后派出偏师,轻松的把一个个兵力空虚的部落连根拔起;而他本人则率领主力大军,专门对付阿史那俟利弗设集结起来的军队。但是仗打到了这步田地,阿史那俟利弗设不能不调兵遣将、不能不按照杨集的套路来打,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大汗!”一名百夫长策马而来,大声说道:“我们的斥候找到了几名幸存牧民,据他们说,这支隋军约有两万人。”

“大汗,看来隋朝这位卫王,已经被连番的胜利冲昏了头脑。竟然敢在大草原分兵,我看他简直是活得不耐烦了。”一名脑门泛光、双耳戴环的大将大声说道:“我们可以先将这支偏师歼灭,然后集中全力去对付杨集。”

“不错!”另一名大将眼中闪烁着怒火与杀意,亦是大声附和道:“只要东方的隋军不插手,我们仅仅以现在的兵力,便能战胜杨集,更何况他现在兵分多路,我们完全逐个击破。”

“大汗雄才大略,比步迦老狗、泥撅处罗可汗、射匮可汗强得太多了,只要你扛起抗隋大旗。饱受隋朝欺凌的东西突厥一定尊大汗为天下共主。”

一路上见到的惨状、一路上的压抑,终于引起了突厥众将的同仇敌忾之心,他们纷纷叫嚷着,誓要将杨集一举歼灭。

启民可汗听到最后这一番话,眼中的向往之情一闪而没,他想了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话是这么说,但杨集不仅仅是一个人、隋朝也不仅仅只有一个凉州,他的背后是杨广、是辽阔而富饶的大隋王朝。他若败了,杨广定然派大军北上,到时候,我们又如何应对得了?”

单是一个杨集、一个凉州,东突厥就如此吃力,若是启民可汗把这局部冲突,演变成两国的全面战争,他们东突厥毫无胜算,必死无疑。

一名大将双目赤红的怒喝道:“我们突厥也隋朝有不共戴天之仇,若是我们不打,难道就乖乖的当隋朝的狗?”

“我也不想这样,所以让俟利弗设西进,然而隋朝太强大了,实非我们能敌。我们实力不如人,就得认。若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会有更多勇士死、会有更多无辜的子民死。最终,我们突厥将如匈奴、乌桓、柔然一般,消失在草原之上。”启民可汗瞬间爆发出来的磅礴怒意把众将震住了,渐显老迈的启民可汗就像是一头饿疯了的野狼,逼迫得众将不敢与他对视,他扫了诸将一眼,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隋朝虽强,可草原不适合他们生存,他们看不上草原、对草原的野心也不大,只要我们认输称臣,他们就不会主动进攻。但是其他部族则不一样了。”

他重重一挥手中马鞭,指着遥远的东方说道:“这些年来,南北室韦趁我们与隋朝作战、趁我们内乱,年年往西边扩张。远处的高句丽更不是什么好鸟,他们不敢与隋朝为敌,便全力支持奚、霫、契丹北上,与我们突厥争夺肥沃的草场。要是我们继续和隋朝为敌,东部草原定然沦为他人的国土。所以我们首要之敌,是东方各部,而不是隋朝。”

话说到这里,启民可汗心中生起了浓浓的悔恨之情,他要是没有盲目自大,东突厥也不会沦落到今天这一步。

他当初就不该和杨集争奔大湖区,而是应该挥师东进,先将各自为政的南北室韦、奚族、霫族、契丹一一臣服,然后再休养生息几年,到时候再与隋朝作战亦不迟。

然而事已至此,他说什么都晚了。

众将沉默了许久,一人壮着胆子问道:“大汗,那我们应该怎么办?”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启民可汗盯着这名大将,一字一顿的说话:“我现在只希望尽快和隋朝讲和,哪怕付出再大的代价也不妨。只要与隋朝讲和了,我们便可调头东进,将东方各部一一打退、打服。我们在这里损失,就从他们身上一一的找回来。”

柿子拣软的捏,他也会。

当然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他的错误决策,已经使东突厥内部充满了不满的声音,一些铁勒部落已经开始阳奉阴违了,所以他必须用一场场胜利,扶正他的权威和声望,同时也要让大家看到发财的希望。

“大汗英明!”众将闻言,尽皆眉开眼笑,只要有发财的机会就好。

“哈哈!”看到这一幕,启民可汗终于放下以来,他不怕战斗,怕就怕众叛亲离。

突厥汗国最强盛的时期,疆土西到西海(里海)、东至大海、南接大漠、北达北海,幅员之广,不亚于全盛的大隋王朝,然而在短短的三年时间之内,就被只拥有北朝之地的杨坚杀得支离破碎、上下离心。这其中,除了隋军能征善战之外,更多是因为突厥各个部落参差不齐、矛盾重重;以往的冲突矛盾虽然暂时被铁腕政策压制了。但随着对隋朝军事行动的失利,上下便离心离德了,这一局势,也给了隋朝分化离间创造了基础。

启民可汗是隋朝分化离间的最大受益者,他心中更明白内部不和的危害,大过于外敌,所以他夺得大位之后,一直致力于建章立制,努力将自己的江山从部落林立、势力横行的部落制,带向高度集权的国度。然而效果却因为他的一直战斗,毫无进展,如今就更难了,此战结束以后,也只好停下整顿内部的步伐了。

他年纪了,也不知有生之年,有没有机会见到东突厥变成类似隋朝的集权国家。

一名大将问道:“大汗,这是靠近范夫人城的最后一个部落了,南北方向的部落也被隋军给端了,而我们又没有携带军粮,若是继续西进的话,恐怕有断粮的危险,我们现在怎么办?是继续行军,还是撤军?”

启民可汗看了看前方,思索良久,最终做出了决定:“继续西行,去范夫人城找俟利弗设,如我估计不错,他已经把周边的牧民迁入城中了,那里有我们需要的军粮。”

“大汗!”这时,几名浑身是血的斥候策马奔来,这正是启民可汗打探范夫人城情况的多支斥候之一,他们在前方无不例外的遭到了隋军斥候的袭杀,不过他们活到这里,无疑是比较幸运的。

众人见到这几士兵人人带伤、血流不止,心头不由咯噔一跳,一种不太美妙的感觉,立即涌了上来。

“范夫人城的情况如何?”启民可汗努力平息心中的惊慌,但颤抖的声音,还是出卖了他的心。

“大汗,隋军在三天前的晚上发动夜战,已经攻克了范夫人城。”斥候小心的看了启民可汗一眼,继续说道:“二王子和思摩王子五万多军队,也打没了。”

启民可汗坐在马背上,脸色铁青一片,浑身也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身边众将也是满脸震惊,有些人的脸上甚至露出了害怕之色。

范夫人城被破,数万大军损失殆尽,这也意味着,入城避难的牧民的物资,尽皆落入隋军之手,导致启民可汗以城中物资补给军队的想法,彻底落空。

“大汗!”一名大将愤怒的说道:“二王子简直是毁了我突厥大好前途,他简直就是废物一个……”

启民可汗挥手打断这名大将,向斥候问道:“范夫人城城墙高大坚固,城内又有数万守军、数十万牧民,轻骑而来的隋军怎么可能打得这么轻松?这里面是不是还有其他原因?”

迎着启民可汗冰冷的目光,斥候浑身一颤,说道:“据逃兵说,是二王子轻信宗罗睺的鬼话,让他镇守城门,却不料此人早已背叛了我们突厥,于是他在当天夜里趁机打开城门、放隋军入城。所以范夫人城就失守了。”

“扑”启民可汗脸色赤红一片,斥候说来说去,还是他儿子无能,但这却是他最不想听到的结果。他猛的喷出一口鲜血,从马背上重重的摔了下来。

“大汗!”看到启民可汗吐血坠马,众将顿时纷纷下马,上前观看。

范夫人城丢失也就丢失了,但是启民可汗如果在这个关键时刻出事,整个东突厥就完了。

“无碍!”启民可汗挣扎着站了起来,他看了看十分担忧自己的众将,又向斥候问道:“俟利弗设和思摩呢?死了没有?”

启民可汗虽然深恨儿子无能,可是再无能也是他的儿子,况且他已经死了一个儿子,现在真的不希望再死两个了。问完以后,便紧盯着斥候,生怕从他嘴里听到什么不好的消息。

“二位王子在城池沦陷之后,便逃出了南城,没料到隋军在那里也有重兵埋伏,于是王子他们被杀得惨败,如今不知他们逃到了何处。不过据逃兵说,二位王子没有被杀、没有被抓。”

启民可汗听说儿子没事,心下稍微一宽,但是冷哼一声,大骂道:“真是两个废物,丢尽了我的颜面,怎么不给我去死。”

“大汗,现在咋办?”一名大将问道。

“当然是继续西进了!”启民可汗看了众将一眼,见他们面露惊惧不安之色,心知大家打起了退堂鼓。

他见大家如此畏惧,心中苦涩之极,无奈的说道:“我不是为了打仗,而是争取不再打仗。今天天色已经不早了,大家在这里住一宿,我们明天清晨再走。阿史那哲理留下,其他人都去安排防御吧。”

“是!”众将纷纷行礼离开,前去安排士兵休息。

启民可汗望着大家的背影,默不作声。他的族弟阿史那哲理安慰道:“大汗,别太担心了,范夫人城的几万大军我们还损失得起,只要大汗没事,天就塌不下来。而且正如你之前所言:我们在这边的损失,可以从东方各部讨回来。”

“嘿!我也就说说而已,你还当真了?”启民可汗苦笑一声,缓缓的说道:“我若不是这么说,这些看不到利益的酋长们,也就各有心思了,所以我必须给他们一个希望。”

“但是事实上,我们完全有实力打败他们啊。”阿史那哲理有些不解的看着大汗,问道:“为何不打?”

“你还不懂!”启民可汗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打肯定可以打、也打得过,但是大隋王朝对我们深怀戒心,杨广不允许我们再次强大,也不会允许我们征服东方各部。而且东方各部皆奉大隋为主,若是我们攻击他们之时,他们向大隋求救,隋军照样会打我们。”

“原来如此。”阿史那哲理这才恍然大悟。

“隋朝他们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反战的声音一直就有。当然了,他们反对的并非是战争,而是只要立功的人不是他们,他们就会反对。这道理,就像当年反对杨爽、杨素、阴寿一样。”启民可汗说道:“这帮人和我们的酋长们一样,眼中只有自己的利益,大隋的是死是活,他们通通都不管,只要我们适当的给隋朝一个台阶下,并且给予这些人一些财物,他们就会在朝中发力,迫使杨集退兵。这便给了我们充足的休养时间。”

阿史那哲理点了点头,十分敬佩的说道:“还是大汗英明。”

“不是我英明,而是隋朝内斗得很厉害,是他们这些人教我的。”启民可汗笑了笑:“隋朝如日中天,单凭我们突厥,根本就打不过。你立刻回去,代我出使契丹,就说我要他们摆出进攻营州的架势,只要他们吸引了隋朝的注意力,我便认可他们所占领的草场,如不愿意,我将凝聚全部力量征伐他们。”

阿史那哲理明白了大汗的意思,他笑着说道:“契丹如果真正攻击营州,便能把隋军的怒火引走,我们也就解脱了”

“正是如此!”启民可汗点了点头,狠声道:“契丹共有八部,八个部落实力相当,所以每一个酋长都想当契丹大酋长。若是现在的大酋长不配合我们,那你可以找其他酋长。我相信这些酋长很乐意当我们的朋友。”

“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