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580章:大仁大义张仲坚?

大隋主沉浮 第580章:大仁大义张仲坚?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9:04 来源:笔趣阁

“张兄,凉州气氛十分紧张,张掖尤甚,你为何在这个时候入城?”李德武不是通缉犯,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大隋任何一个地方,他在前天就和李氏商队入城了。

刚才他听到联络人发出去的消息,这才知道张仲坚进了张掖城,并匆匆忙忙的跑来汇合。

张仲坚摇了摇头,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冷笑:“就算是那杨集,也不会想到我敢进入张掖城。况且凉州全境备战、人心惶惶,他哪会想到我这个‘小人物’啊?”

他恨杨集恨得直欲发狂,恨恨的想道:我不过就刺杀你一次而已,可是我非但没有刺杀成功,反而被你重伤了,要恨就恨已经死去的贺若弼啊!至于这样对我一个小人家赶尽杀绝吗?

天理何在?

李德武皱了皱眉,语重心长的说道:“张兄,张掖乃至凉州全境,都是杨集的天下,他对凉州掌控力极为强悍,我等在此根本无力可借,此番小弟来见你,都是担了莫大风险。我等还是小心为妙。”

“放心吧!”张仲坚稳定一下情绪,努力将眼中仇恨敛去,不咸不澹的向李德说道:“我不会给贤弟添乱的,贤弟大可放心。”

“我与杨集不共戴天,张兄又何必挤兑于我呢?”李德武摇了摇头,说道:“只是杨集对我世家防范甚严,家族命脉为杨集掌控,若非如此,我倒是想放开一切,与张兄闯一番事业。”

张仲坚有些出神的看着远处的天空,眸子里闪过几分怀念、几分愧疚还有浓浓的悔恨,长叹道:“还是先父有先见之明呐,当初让我做人做事都要脚踏实地,千万不要因为急功近利而走上邪路。可惜我把这些智慧当做了懦弱,嘿嘿……现在果真应了先父的担忧,落得了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说到这里,张仲坚眸中倏然闪过一抹厉色,又说道:“事已至此,说这些已经没用了,无论如何,我都要为张家数十口人复仇。”

李德武双眉一挑,毅然道:“小弟此次行商,家族给小弟配备了二十名武艺高强的武士,不管张兄想怎么做,小弟都会全力配合。”

张仲坚深深的看了李德武一眼,不置可否;他与权贵人家打交通多年,明白权贵人家比任何一个普通人都要势利,他们从来不做无利可图之事,李德武会这么好心帮他?

过了一会儿,才澹澹的问道:“贤弟就不怕将李氏牵涉进来?李氏能答应?”

“与李氏无关,是我个人的意思。我李德武想与张兄同生死、共患难。”李德武毫不退缩的盯着张仲坚,沉声说道:“我的经历,张兄是知道的。我恨陇西李氏更胜过杨集。”

李德武惨遭家族放弃、抛弃,连命都差点丢了,使他对家族的憎恨甚至超过了杨集,不过他也知道自己和家族、杨集相比,就是一只微不足道的蚂蚁,所以他需要忍耐、需要借助家族的力量壮大自身;唯有如此,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如果成功了,那他不仅得享大权,还成为世家门阀“废材”中的励志典范。

张仲坚如今看似很凄惨,可李德武知道他在游侠群中仍然拥有极大的名望和人脉,于是便准备收他为己所用,而他为了达到收服的目的,所以说起话来,显得非常坦诚,甚至就连自己的野望也没有掩饰。

当李德武将自己的野心一一道出,张仲坚终于动容了。他现在只有十多名心腹死士,这些人虽勇,可是人数终究太少,而杨集出入尽皆前呼后拥,光靠他们这点人马,根本就杀不了杨集,所以他此刻比任何时候都需要帮助。

李德武见张仲坚还是有些疑虑,便从靴中拔出一柄匕首,在手臂狠狠的划了一道口子,鲜血顿时汩汩流出,忍痛向张仲坚沉声说道:“我李德武在此发誓,若是我有半点虚言,必然天降雷霆、五雷轰顶,令我不得好死。”

古人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对未知的东西充满敬畏,轻易都不敢发誓,一旦像李德武这样发下了血誓,那便必然会遵守的。张仲坚以前是一个跑船的,比普通人更信誓言,他疑虑消去,连忙取出伤药帮李德武上药,边包扎边说道:“我没有怀疑贤弟诚意,主要是我不敢赌了。贤弟又何必发此血誓?”

“我能理解张兄的苦衷!”李德武说道:“但我若非是如此,又如何表示我的诚意?”

张仲坚再没有任何怀疑了,而李德武的狠劲,也让他多了几分欣赏,包扎完毕,复又坐下,向面不改色的李德武问道:“贤弟果真助我?呃,我的意思是说你那二十多名武士,可靠吗?”

李德武看了看手臂,见张仲坚竟然系了一个活灵活现的蝴蝶结,颇为无语的收了匕首,然后拉信划破的衣袖,将蝴蝶结藏了进去,忙好了,才抬头向张仲坚说道:“实不相瞒,这二十名武士,其实就是李氏用来帮忙张兄的死士,他们将会遵从我的一切号令。我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做什么。这一点,张兄大可放心。”

张仲坚沉思片刻,问道:“依贤弟之见,我们集中力量去刺杀的话,有几成把握?”

张仲坚能这么问,李德武感到很高兴;这说明他已经信任自己了,这是—个非常好的开端。他对于刺杀的方案早已分析过,便说道:“非是小弟打击兄长,小弟认为成功的可能性,不足一成。”

“何以见得?”张仲坚皱眉问道。

李德武苦笑道:“一饮一啄,皆为因果。自杨集遭到兄长刺杀,便加强了防卫力量,你休看他只带十几二十名侍卫,可是一箭之内,几乎都是他的人,若是某个人稍微有所异动,定然被几个人压制得动弹不得。”

说到这里,李德武又诚恳的向张仲坚补充道:“其实苏威、裴矩、杨雄等等达官显贵因为得罪太多人之故,他们每每去人多的地方时,都会这般部署守卫。兄长,我们的人根本靠近不了杨集。不宜轻举妄动。”

张仲坚闻言默然,他知道李德武说的是事实,正是那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不“专业”的刺客,把高官教聪明了。而杨集以前出行,往往就是身边那几个人,结果也被他上了一课,变聪明了。他俩这几十号死士要是冲杀上去,恐怕人家还嫌少。

看了一眼部将,张仲坚皱眉道:“依贤弟之见,我们应当如何?”

“实力不足,就要借势——借那些比自己强、比敌人强的势!若是无法觅得良机,那便将这种关系永远保持下去,一旦有了机会那就不要犹豫,一击致命,令敌人永世不得翻身!”李德武目光灼灼的盯着张仲坚,一字一句的说道:“而眼下就有一个大好机会摆在眼前。”

“贤弟说的是吐谷浑吧?”凉州是天下新政的风向标,几乎所有世家门阀都在这里设置情报点,张仲坚虽然没有,可是大隋西部地区除了吐谷浑之外,再也没有其他敌人,所以他也猜到凉州军队频频出动,目标是高原上的吐谷浑,他皱眉道:“可是大隋眼下兵精将广、所向披靡,区区吐谷浑又如何阻挡赫赫天威?”

“呵呵,吐谷浑只是区区之地?当初先帝也是这么想的……”李德武抬眼望向窗外,澹澹的说道:“开皇年间,吐谷浑数次进扰大隋边境,先帝多派过大军登上高原,但一律被夸吕打退回来,最后才改以离间、怀柔政策。”

张仲坚心下一动,问道:“莫非这其中有陇西李氏的‘功劳’?”

“不止是李氏,还有很多很多!”李德武看着张仲坚惊骇的目光,冷笑一声道:“吐谷浑当年既然可以挡住先帝征伐之军,今日,亦能将杨集挡在山下。”

“只要杨集兵败,哪怕不用我们出手,朝堂诸公、世家门阀也会想尽办法来弄死杨集。这便是借势。”

权谋之术,首重天赋,若是没有天赋,便是再聪明的人亦无法在此道取得更高成就;其次是环境,如果天赋好的人,没有一个可以讨论权谋和政治的环境,也成不了什么大气候。

张仲坚武艺高强,聪明过人,可他接触的主要对象是大隋层底人士;虽然也和高层人士接触不断,但是他在那些人面前,只是一个唯命是从的小人物,人家让他做什么就做什么、让他刺杀谁就刺杀谁……连为什么都不敢问。只有完成了任务,才能拿到七八成的钱财,另外两三成,则是被那些高层人士的看家狗吃掉了,可见明知如此,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也是因为如此,使张仲坚在和高层人士的“接触”过程中,并没有改变他是底层人士的事实,导致这个黑暗中的王者,学不到什么权谋之术。论起大势上的眼界、格局、斗争,他远远不如顶级政治世家出身的李德武。

此时听了李德武的话,再想到原桃州(临桃)刺史张峻、原渭州(陇西)刺史元善分别将二十五万石官粮、六十万石官粮倒卖给吐谷浑,心底陡然顿悟。

他本以为张峻、元善是个人谋利,如今听了李德武的话,看来那两人都离不开陇西李氏的支持啊!他们先前鼓动两郡官员倒卖粮食给吐谷浑,便是为其增添粮草以便能够全力抵御大隋的进攻。而吐谷浑若是依然无法抵挡大隋兵锋,那么世家门阀亦有别的手段削弱隋军,为吐谷浑制造致胜之机。

只要成功把隋军拖死在冰天雪地的高原之上,哪怕大隋获得的最终获胜,大隋的国力、皇帝的威望势必消耗一空,届时,就算皇帝再如何英明神武、杀伐决断,又怎么敢去动动世家门阀的利益?

恐怕不但不敢动,反而要对世家门阀加以笼络,使之成为稳定天下的基石。

然而大隋几万十几万精锐兵将,势必尸体枕藉、魂魄游荡,至死也不得归于故乡。

再看“独孤陀”引突厥汗国大军南下的举动,看似是要对付杨集,但细细一想,何尝不是消弱大隋国力和军队?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而杨集是死是活反倒不重要了。

这就是家族利益至上的世家门阀吗?竟然为了自身利益,不惜将数无数大好儿郎推向死亡的深渊,致使大隋君臣呕心沥血建立起来的盛世毁于一旦。若是那般,这些世家门阀岂不是杨集所说的汉/奸、国贼?

梳理至此,张仲坚心底升起一股彻骨的寒意!

他太低估了世家门阀的野心、太高估了世家门阀的节操,而且,这些世家门阀实在太可怕了!

深吸一口气,努力使自己平静下来,张仲坚皱眉问道:“贤弟,这个破坏朝廷大计、令杨集兵败的计划,不知是贵家族之手笔,还是贤弟之设想?”

“我个人,并没有这个实力和人力。”李德武间接的回答了张仲坚,而后又向他说道:“但只要我办妥此事,就会获得实力和人力,到时候,小弟绝对不会亏待兄长。”

被家族放弃和抛弃,只是令李德武对家族憎恨和厌恶,然而家族给予的任务、以及商业大管事的承诺,让他崇尚权力的野心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贤弟,我是汉人,正统的汉人。”看了李德武一眼,张仲坚摇了摇头:“如此做法,岂不是帮助吐谷浑害我汉人么?”

“兄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若是杨集兵败身亡,兄长大仇得报,可谓是一举多得啊!”李德武劝道。

“此事休要再提了,我为纵然深陷地狱、万劫不复,却也会自尊、自强、自爱,绝不会做出有损国家和汉人事情。”张仲坚神情澹然,却字字铿锵,充满了一种强烈至极的傲气。

张仲坚明白李德武是在传达李氏家族的意思、希望他能够向吐谷浑人传达军情什么的,以达到陷害杨集的目的。不过杨集虽然是他欲除之而后快的大仇人,可他张仲坚不是唯利是图、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世家门阀。他骨子里有着汉人的高傲、荣耀、尊严和底线,要是让他在大隋和吐谷浑作战之时,去破坏大隋大计,他岂不是如同豚犬一般的世家门阀了?

听了这番话,李德武非但没有被感动到,反而感到好笑、吃惊,觉得天下最大的荒谬滑稽莫过于此。

这十多二十年的时间以来,张仲坚直接或间接害死的汉人,就算没有三五千、可一两千绝对有。

那个时候,你的民族大义、胸怀汉人在何处?

还有杨集,你要是没有刺杀他,他能对付你这种小角色?

现在你装什么道德圣人啊你!

不过李德武心中虽是如此想,脸上却不动声色,他叹息道:“人各有志,兄长心胸疏朗、光明磊落,小弟自然不敢勉强。可是兄长如果不借势、如果这批死士也英勇就义了,兄长又如何替张家数十口人报仇雪恨?”

李德武续道:“杨素作古以后,杨集便是新一代军神、是胡马不敢南度的移动长城,一人可抵十万精兵。如果兄长刺杀成功,那就是自毁长城、斩了十万兵,这不也是帮异族吗?”

“现在的问题是:不借势,杀不了杨集;借势杀,则给大隋带来巨大损失;当然也可不杀,不过说句难听的实在话,于我而言,损伤虽大,我却承受得了啊!可是兄长呢?兄长的家仇怎么办?”

张仲坚脸色阴晴不定的瞅着李德武,默不作声。气氛一时间变得有些沉闷起来,过了良久,张仲坚方才长叹一声,苦涩的说道:“贤弟容我三思。”

李德武躬身施礼道:“好,小弟静候兄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