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734章:‘杨正淳’战略大挪移

大隋主沉浮 第734章:‘杨正淳’战略大挪移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9:04 来源:笔趣阁

暮色四合,王府华灯处处,廊檐梁柱之间、光滑如镜的青白丹陛,顿时晕出一圈一圈橘黄光晕,而雄浑壮丽英武殿蜿蜒起伏的屋脊在如墨夜色下,影影绰绰。

一处三面环水的水榭中,壁角的冰鉴向上冒着一股股凉气,驱散了夏夜的炎热,而融化冰水滴落在陶瓷管道中,发出的滴答滴答之音,清脆悦耳。

看着堂下一众极尽研态、各俱其美的莺莺燕燕们,萧颖大是头疼。

萧颖并不是一个嫉妒心强的女人,她也知道王府子嗣偏少、杨家人丁不兴,各房各家需要多生一些子嗣才有利于家族传承、江山稳固,所以她先是接受了毫无根基、毫无威胁的柳如眉。当她见到杨集在朝中孤立无援、步步艰难之时,又主动撮合背景深厚、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裴淑英,希望以联姻此方式,绑住位高权重的裴矩、裴蕴,好让杨集在朝堂也有几个说得上话的帮衬之人。

至于慕容弦月、鲜于芳、柳絮、吕司棋这几个武婢首领,其实和柳如眉、以及后来入门的张出尘一样,不但是杨集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而且每个人都知道王府很多见不得光、见不得人的机密,故而不能把她们外嫁出去。

对于她们有朝一日入门做妾,萧颖早有心里准备,心里也不排斥这些清清白白、忠心耿耿、能力出众的女孩。不过任何一个女子入门、什么时候入门,都要征求她的意见才对;这也是正妻、后宅之主最起码最基本的权力;如果她不答应、或者彪悍一些,完全有权力把包括裴淑英在内的“妹妹”们都赶出府去。

但是今天,杨广竟然莫名其妙的塞了四个诰命过来,这就让萧颖感到十分不悦了。当然了,杨广毕竟是皇帝和杨家之主,他有权决定整个杨家的一切,萧颖不能指责、不能怪他触犯了自己的权威。

只不过杨广毕竟是大隋王朝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皇帝,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让人浮想联翩,然后再做出各种千奇百怪、稀奇古怪的阅读理解,而他和杨集的关系又一直被人“唱衰”。所以他今天这种很不正经、很不正式的行为一旦传了开去,外人一定认为这不是厚赐,而是赤/裸/裸的羞辱。

如果闹得人云亦云、流言蜚语满天飞,轻则让王府上下丢人现眼、让人笑话一阵子,不过他们向来不要脸,对此不在乎;但是往重里说,则是给杨集和卫王系造成巨大的政治困扰。

然而萧颖毕竟是一个识大体、懂轻重、知进退的女子,尽管气归气、不悦归不悦、担心归担心,可她知道木已成舟,若是王府不承认、不领杨广册封下来的本无他意四个诰命,定然会闹出更大的麻烦来。

想到这,萧颖都快烦死了。

“阿姐,侯氏非但是圣人所赐之女,而且和慕容、鲜于、柳一起名载宗谱了,既然如此,就把她接进府里好了。否则,无法向圣人、无法向宗族交待啊!”

论起王府后宅地位排行榜,萧颖是当之无愧的大姐头,接着是裴淑英,之后才是最先成为杨集女人的柳如眉;至于张出尘只是一个侍妾,她在这种场合没有优先发言权。

老二裴淑英才智不弱萧颖、也会做人;当她见到大姐头秀眉紧蹙、犹豫不绝,担心她忽略了一些事,而她又在意慕容弦月、鲜于芳、柳絮的感受,便以尚未到来的侯巧文为例,向萧颖说起了厉害关系。

萧颖当然也明白此理,她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心里也有一种摆烂的感悟:

反正就算天塌下来,也有那个闯祸精顶着;而她这么一个小女人,只须管好府中事务即可,瞎操那么多心,岂不是自找罪受么?

至于外面那些风风雨雨,一并交给他来处理好了。

她沉吟一下,抬眸慕容弦月、鲜于芳、柳絮,然后意味深长、意有所指的向裴淑英说道:“也罢!先迎入府中观察一阵子。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她的性情、品德与我们相当,自是无妨;如果是那种争宠媚上、惹事生非、浅薄短视的恶毒女人,那就休要怪我不客气了。”

慕容弦月、鲜于芳、柳絮已经得到萧颖的承认,并且获得‘登堂入室’的资格;听了萧颖此番话,心头顿时一阵凛然。

大娘子名义上说侯氏,可她何尝又不是在告诫她们?

如果她们不识趣的争宠媚上、惹事生非,结果可想而知。不过大娘了说的毕竟是“侯氏”,她们作为“旁观的局外人”,自然不好、不能代表“侯氏”表忠诚,只能默默记在心上。

“我想此女应当不是!”裴淑英自也听出了话中机锋,微笑着向大姐头说道:“圣人和郎君兄弟情深,圣人不至于把一个浅薄恶毒女人塞入府中。”

“但愿如此!”萧颖对于新加入的三女十分熟悉,知道她们的人品让人非常放心,但是有些丑话,必须在事先说,否则悔之晚矣;此时见到她们一个个正襟危坐、认真倾听,心知她们领会自己的意思了。

就在萧颖准备换个轻松话题之时,秋水从外面走来,屈膝万福道:“大娘、二娘、三娘、夫人们,大王回来了。”

萧颖正自头疼,闻言嫣然一笑:“是带着侯夫人来了吧?”

秋水愣了一下,紧接着说道:“未曾!据说大王将她安置到客房去了。”

“是么?”萧颖脸颊泛起浅浅笑容,经过多年相处,她对杨集异常了解,心知丈夫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人。

在战场上、官场上,他是足智多谋、纵横无敌的战神、智者;然而在女色方面,他却是一个畏畏缩缩小男人。据说他长这么大,只去过青楼一次,最后还以打架告终;而柳如眉、裴淑英、张出尘她们这些千娇百媚的大美女都送到身边了,他也死活不敢下手;然而三女成了他的女人之后,却又特别会玩、特别放得开。

不过杨集把侯氏安置到客房的举动,却令她心花怒放、甜蜜无比;此举看似很微不足道,但实际上,却是丈夫一如往常的尊重她、重视她,所以没有获得她的意见之时,便觉得侯氏是一个外人、客人。

一会儿功夫,杨集举步进入水榭,当他看到一众美人儿,心中就是一突,肃然道:“都在呢?”

本来,他以十万火急之事为由,让杨义臣等人进府议事,好使他避开这帮娘子军;他们来是来了,然而结果,竟然躲到了他找也找不到的地方去了。

很明显,那帮人已经察觉到了他的险恶用心,所以不愿掺合这种事,搞不好,他们一起在某个角落一边喝酒、一边等着看他笑话呢。

迫不得已,只好孤身一人、迎难而上。不过不要紧,这种“小事”,还难不倒他杨正淳。

萧颖起身迎上,柔声问道:“郎君,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晚呢?”

“公务繁忙,没办法!”杨集大马金刀的坐了下来,愤愤然的向萧颖说道:“我请辞无数次了,可圣人不让。他是皇帝,我能如何?”

一下子,杨正淳就露了馅了。现在甭说是萧颖了,便是在座的所有人,脸上都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她们个个都是人精,而且又混在一起很多年了,自然知道杨集是个有懒则偷的人,虽然他在京中有实职,但是始终没有去接手,所以他现在纯粹就是一个吃干饭的闲人,怎么可能勤政到这个时候?

见状,杨集幡然醒悟,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犯了教条主义,段正淳的手法也只能骗骗痴痴的傻宝宝;然而对于熟悉他、在旁边看着他的刀刀而言,这套路简直就是天下最为滑稽、最为可笑的笑话和谎言。而他杨正淳此刻面对的,却是一群刀刀。

这不是找死又是什么?

“我并没有……夸大其辞,的的确确有大事要做。”杨集知道这个时候,自己万万不能说“我没有骗你”和“我没有撒谎”、“你要相信我”之类的字眼,否则便在对方心灵深处烙下“骗”和“撒谎”印记;之后,无论说什么、无论怎么分辩,对方都下意识想到“骗”和“撒谎”。

这也是谈判场上必须留意的禁忌之一;要是你的确是在骗人的话,那么这种异常敏感的词汇,更是绝不能说出口的。要是你货真价实、言之有物,倒是无妨,但是却给自己加大攻坚的难度。

他默然片刻,接着又向萧颖说道:“若无大事,我也不会召集杨义臣、韦云起、薛举、尉迟恭等人入府了。有件事,我要与你们说说。”

萧颖见杨集面色肃然,语气更是有着几分郑重之意,凤眸转过,给待命的秋月使了个眼色,周围侍奉婢女,顿时纷纷退出了水榭。

“什么事这般严肃?”萧颖柔声问道,纤纤玉手拿起一只茶杯给杨集斟了一杯茶。

“天下事态出现了巨大变故,我不用伴驾北巡了;不过圣人要我做的事,当然也是北巡十分重要的一环。”杨集接过茶杯,喝了一口,他看了看在场的七位仙女,又徐徐的说道:“这是因为高句丽军在两国边境集结,摆出一副谈不好则打的架势。圣人便让我去东北清除渗透入境的高句丽军、歼灭高句丽军集结在辽东有生之力,为圣人与高元的会谈提供安全保障。”

萧颖脸上笑意凝滞,芳心更是一沉,急着说道:“郎君,我知道圣人此次北巡的用意是向北方异族示威,令其不敢滋生异心,所以此行将会率领三十多万精锐之师。我们有这么多军队,难道还无法保障圣人安全?”

“我军将士虽然多,但是东北物资匮乏、交通不利,再加上漠州、饶乐州、辽东三郡入手不久,民心未附,所以大后方不太稳定。反观高句丽,他们的兵力不弱于我军,而且他们经营辽东数百年,那里的武器装备和粮草物资十分充足,准备也更充分。”杨集笑了笑,接着说道:“从这些数据的对比来看,我军的确处于劣势地位;不过战争瞬息万变,临阵对决之时,更考验将帅的应变能力,物资多的一方,未必笑到最后。”

萧颖也知此理,听了此话,心下稍稍一宽,她想了想,又问道:“那,圣人给你多少军队?”

“总兵力不到十万。可用之军,应当有五六万。”杨集见她们脸都变了,连忙安慰道:“其实这种以弱示强的战争,正是我之所擅长,况且除了我这些军队之外,我还有奚族、粟末靺鞨等仆从军助战。你们根本用不着担心。”

停顿了一下,又加以解释:“在我看来,对方兵力和物资越多,意味着对方需要防御地方也多,露出来的破绽也多,而我能够利用、能够攻克的地方自然也就多了。”

众女顺着此话细细一想,顿时放心了不少。毕竟杨集以往所打的的多数战役,都是以少击多、以弱击强;而最后每一次,都是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打败了敌军,获得了最终的大胜。

念及于此,萧颖问道:“对于家中事,郎君可有安排?”

“这也是我要叮嘱你们的大事之一。”杨集压低了声音,沉声道:“此次北巡,我军精锐尽出。我和对人都担心有人借机作乱,所以圣人让杨雄、杨达分别留守大兴、洛阳。然而高句丽的蠢蠢欲动,又使局势变得扑朔迷离起来,要是双方在辽东发生大战,战争又悬而未决,我们所担心的事情极有可能发生。”

“因为对方反的是大隋,所以首当其冲的,必然是我们皇族、我们家。”

正是由于杨集这个意外的存在,使大隋内部最为严峻的紧张局势,仿佛比史上早了十多年;他自己觉得现在大隋,就像是从大业三年一下子越到史上的第二次高句丽时期。所以他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区别的是,杨广现在非常有民心、非常有威望。

听了他的这番话,萧颖等女一下子懵了:她们知道朝廷现在执行的各种政策虽然利国利民,但却以世家门阀受损严重为代价,所以皇族与世家门阀有着十分尖锐的利益冲突;尤其是和关陇贵族的矛盾,几乎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

而在矛盾和冲突剧烈增长的过程之中,杨集扮演着推波助澜、火上浇油的狠角色;要是当真有人打着类似“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来造反,那么最先倒霉的,毫无疑问就是他们家了。

萧颖瞪着大眼睛呆了半天,她忽然惊惶失措的拉着杨集的手,问道:“郎君,若真如此,那该如何是好?”

杨集心中叹了一口气,将她搂在怀中,说道:“不日,我就带兵先行;之后,圣人才会带队离开关中。你们等到圣人离京,立刻返回张掖,避开风暴中心。”

“郎君,我们可以去张掖避难,可是郎君怎么办?圣人会不会拿你……”旁边的裴淑英心中紧张之极,整个人都颤抖了起来。

裴淑英和萧颖比起出身不好的柳如眉、张出尘诸女,有着先天的学习优势。而且裴淑英不但喜欢读史书,而且得到裴矩的教诲、指点,所以她对“清君侧诛晁错”这个史实,以及过程都十分了解。

晁错学贯儒法、学识渊博,深受文景二帝器重和宠信,同时也是景帝的帝师,他为了巩固大汉王朝的千秋大业,于是在景帝乾元三年上《消藩策》,然而此举却激起了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七个刘姓宗室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并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发动了赫赫有名的“七王之乱”。

汉景帝继位不久,无论是个人威望、实力,还是对天下的掌控力,都弱得可怜;在来势汹汹的七王联军面前,他根本就指挥不了多少军队。于是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在袁盎建议下,以“亡臣子礼,大逆无道”为名、联名弹劾晁错,并且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

迫于种种压力,汉景帝批准了这个建议,将晁错“朝服腰斩于市”,他的家族也被抄家灭门。

晁错仅仅只是上奏《消藩策》,就落得如此下场,而杨集所干的得罪人的事,说是多如牛毛亦不为过。“清君侧诛杨集”的事件要是发生,而战事又不利于朝廷,裴淑英十分担心杨广迫于种种压力、将杨集腰斩于市。

“我倒是无妨。关键是你们,只要你们安全,我就没事。”杨集为了使她们安心,又见四下都是亲近的人,便低声向她们透了个底:“对于可能发生的动荡,其实圣人早已做好万全准备了。现在除了留守西京的太子和杨达、留守东/京的杨雄之外,他还向各州刺史下了备战的命令。而我们凉州军更是做好了战争的准备,若是当真有人不识时务、自寻死路,凉州军和陇西、平凉、天水等地驻军便会挥师东进,而扶风太守钱世雄也会打开大震关、安夷关,让大军入关、协助太子和杨达平叛。此外,还有各种准备。”

“有了这些部署,即便真的有动荡,但很快就会平息下来,你们不用替我操心。不过这种事、这种部署,只有极少极少的人知道,你们绝不能向外人透露,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女凛然应是,绷紧的心弦也松了下来。

萧颖很快就平静了下来,她从丈夫怀中挣了出来,说道:“郎君,阿娘她们还在洛阳呢,得通知她们做好准备才是!”

杨集也考虑到了此事,闻言便点了点头,向柳絮吩咐道:“等到天光破晓,你就给洛阳发去鹰信,让她们入关汇合,与王妃等人一起撤向张掖。”

“喏!”柳絮拱手应命,当她正待前去准备之时,杨集却又将她叫住。

杨集目光一一看向慕容弦月、鲜于芳、柳絮,微笑着承诺道:“相处这么多年,我一直视你们为最亲近、最可靠的亲人,自此以后,我们就是真正的一家人了。”

这就是在告诉她们,你们以后就是我杨集的女人了。而三名坚强无比的女孩听了此话,竟尔流下了眼泪。

萧颖见状,心中暗自叹了一口气,又见到杨集将家事安排妥当,柔声问道:“郎君,你要走了吗?”

“正是!”杨集点了点头,向她们说道:“我还很多事情要和杨义臣他们商议,你们先去休息吧!”

此时、此地不宜久留,走为上策。

诸女应道:“喏!”

见那家伙扬长而去,萧颖不禁摇了摇头:在女色方面,还是那么有贼心没贼胆,看着都替他着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