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760章:齐聚涿郡,分配任务

大隋主沉浮 第760章:齐聚涿郡,分配任务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9:04 来源:笔趣阁

时光如水而逝,不知不觉又是两天时间过去了。各路东征大军已经全部抵达涿郡;而远在武威郡休屠泽布防的杨善会,因为杨集早在关中之时就给他下达作战命令,所以他和一万名凉州军出发的时间比主军大军早、到达涿郡时间也比主力大军早了一天。谘

幽州大营位于桑干水东岸,一眼望不见边际。里面的一座座营帐排列整齐、井然有序,各营都有偏将率军巡逻,他们两班轮换,每个细节都一丝不苟。

这也是大隋王朝多良将的原因之一,大隋老一辈大帅、大将军都是打了无数场大战的厉害人物,他们之所以能够在名将辈出的乱世笑到最后;除了拥有过人的军事才华之外,而且十分重视细节、重视军法,他们知道很多布置和准备看似多余,但是这些多余的东西,却能够在关键时刻拯救一支大军、改变一支大军的命运,所以哪怕是在国土之内扎营,他们也非常注重细节;如果做得好则重赏、如果做得不好则杀人;久而久之,便潜移默化的影响麾下的将领。

时至今日,老一辈将帅用无数人命拼出来的经验教训、严谨作风,已经根深蒂固,并得到大隋王朝整个军事体系继承和发展。

当天清晨的中军大帐之内,杨集正和几名副总管、几十名大将谈话。辽东道行军副总管本来只有杨义臣、于仲文、李景、崔弘昇。但是冀州牧、滕王杨纶不甘寂寞,连续向杨广上表,说是自己也想为国效力、为皇族建功。杨广实在是受不了他了,只好封了他一个副总管的头衔,令他率领一万冀州军、一万名府兵助战。杨广未免李子雄和宇文述也缠上去,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同时授予了李子雄、宇文述行军副总管之职。

杨集麾下的副总管从四个变成了七个,而手中的军队也变成了九万人了,其中有四万名凉州军、两万名骁果军、两万名冀州军、一万名幽州府兵。如果再加上李子雄和宇文述部署在辽东郡、漠州郡的士兵,以及靺鞨和奚族的仆从军,东路军的兵力少说也有十四万人。

比起最初所定的,总兵力直接翻了一倍以上。不过这也是正常,只因杨集早在出发之前,就向幽州、冀州下了总动员令。而据杨纶所说,冀州各郡县一听到作战总动员令,青壮们建功立业之心、血脉里的好战因子仿佛复活了一般,纷纷报告参军、纷纷赶去军府报到。这也是杨纶没有兴师动众;若不然,仅仅只是冀州一州,就能拿出四五十万大军。

对于杨纶这话,杨集深信不疑。谘

冀州不仅是大隋王朝的人口大州,还是六镇子孙的重点居住地;六镇起义当初失败以后,北魏王朝将三十多万名义军和六镇居民南迁冀州,北魏六镇虽然早已烟消云散了,但是他们子孙的强悍之风、好战之风依旧存在。

现在的杨广虽然早已组建了骁果军,可是史上的杨广直到大业九年正月才正式在涿郡“募民为骁果”;人数足有十万人的第一批骁果军,实际以幽州和冀州籍青壮为主体,如果再按照骁果军的选拔标准来看,当时的幽州和冀州,至少有百万青壮报名参军、参与选拔了。到了隋末乱世,河北大地的各路反王随随便便就能拉出十万、几十万大军。

这些例子,足以说明河北二州乃是大隋王朝兵源最多、兵源质量最好的地方;若是朝廷能够善加使用,完全能够采用以战养战的方式,轻轻松松打到遥远的西方。

杨集当然不是说要占领和实控那么多土地,而是大隋需要的人力资源多了去,大隋完全把他们的财富、人口劫过来为已用。

见人已到齐,杨集缓缓的开口道:“诸位,我大隋立国至今,所经的一切的战事,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亦不为过。然而我们却在辽东损兵折将,三十多万大军损失了近九成。虽然说,我军是败于天气,但根源还是高句丽、还是高元!我大隋之前因为北有突厥汗国、西有吐谷浑,故而不得不忍下这份耻辱。”

“突厥汗国已经分崩离析、四分五裂、内战不断,而吐谷浑也被我歼灭了;现在的北方、西方再无战事,我大隋也到雪耻的时候了。只是东/突厥实力尤存,高句丽又山高路远、气候恶劣,圣人这才举棋难定。”

“然而我们的忍让,非但没有换来高元的感激,反而让他不识好歹、咄咄逼人,高元眼见我大隋精锐即将北上突厥,幽州和冀州兵力空虚,于是在辽东陈兵数十万。其目的何在?一是谋我大隋疆土,二是准备趁圣人巡视队伍到达辽东之时,攻击圣人为首的北巡队伍。”谘

说完开场白,杨集很是平静的说道:“我大隋的风格是不服就干、干完就占,圣人见到高元如此不识趣、如此急着死,也不想再忍了,于是让我们灭其国祚、绝其苗裔、占其疆域。”

杨集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他在很多时候都能代表皇帝的意志,他说的话,没有一个人怀疑;而他对高句丽的解读、以及对于此战的定位,在座的每个人更是深信不疑,于是大家也跟着稀里糊涂的把战事升级到了灭国的高度。当杨集话音一落,众人大喜过望、激动难当,一起兴高采烈、斗志昂扬的高喊道:“灭其国祚、绝其苗裔、占其疆域。”

“能够打这场战争,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很幸运,为什么这么说呢?”杨集目光扫了下方一圈,沉声道:“一是高句丽立国于汉朝,至今已经有近千年的历史,无论是汉魏晋、还是南北朝都灭不了它,所以这是一个宿世之敌、民族之敌;二是我大隋未来的发展战略是北方、是西方,但因为高句丽卡在这儿,所以我大隋无法集中力量向北、向西。要是我们成功灭其国祚、绝其苗裔、占其疆域,那么功劳之大、影响之深远,远远超过之前的战斗。”

高句丽前几年之所以能够与大隋王朝相安无事,一是因为有契丹、奚族、粟末靺鞨等异族作为缓冲;二是有辽水这条天险。随着这几个势力灭的灭、降的降,两者已经不复存在了。渊子游在杨集率军北伐契丹之时向粟末靺鞨进攻的主要目的,便是夺取辽水东部大地,将大隋势力抵御在辽水西岸。然而渊子游低估了粟末靺鞨的战斗力、抵抗意志,粟末靺鞨的辛苦抵御、步步防御终于迎来了隋军,最终在杨集设计下,数万高句丽军被烧死在了扶余城,即便有人侥幸离开,也纷纷被隋军假扮的“粟末靺鞨军”歼灭干净。而后,杨集更是以粟末靺鞨的名义占领了辽东平原北部,接着又让粟末靺鞨举国降隋,造成一个既成事实。

高句丽慑于大隋之威,加上辽东又准备得不够充分,最终只能敢怒不敢言,承认了大隋收复辽东平原北部的事实。而杨集的底气之一就是有了这片土地之后,大军再也不用打渡过战役。

帐中众人激动得满脸通红,齐齐起身朝着西方行礼,放声高呼:“得遇明君,乃是吾辈武人之幸!”

灭其国祚、绝其苗裔、占其疆域等于是将高句丽纳入大隋的版图,世世代代,皆为大隋之国土。而他们这些武将根本没有人能够抵御盖世之功所带来的荣耀!谘

在军功至上的大隋王朝,开疆拓土可以让每个参战的人都得到褒奖、嘉奖,即便是一名普通士兵都可以完成军功三转,从最低级兵卒变成三转以后的勋官。将士们只要有了勋位,家中一切税赋徭役尽皆减免,而且勋位还可以传袭三代,虽然每传一次便要降一等,可即便如此,亦能轻松获得三代富裕!

士兵尤且能够得到这等重赏,帐中这些顶级将领能够得到的荣耀和实利,可想而知!

至于是否战败,根本就没有人考虑过。

大隋只要准备充分,怎么可能会战败?而开皇十九年那场悲剧之所以上演,根子就在毫无准备、仓促出兵。

等到大帐安静下来,杨集对众人说道:“圣人和段文振尚书已经为我们牵制了东/突厥,只要东/突厥不敢动,曾与高句丽一起进犯我大隋边境的黑山靺鞨、咄伯靺鞨、奚族、霫族也不敢妄动,所以高句丽在北方并无外援了。在其南方,我已派人联系百济,让扶余璋在我军出击之时,于两国边境陈兵,扰敌军心。”

此言一出,众人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便是愈加欣喜、信心倍增。他们都知道百济集结大军消息一旦传到辽东,高句丽大军势必军心大乱,这也为大隋创下歼敌之机。

杨集瞥了堂兄杨纶一眼,沉声问道:“杨副总管,冀州军能否担任重任?”谘

“禀大总管!”杨纶行了一礼,介绍道:“末将所带两万冀州军,皆是能征善战之士。其中一万名将士虽然是府兵,可是他们都参与了平定汉王之乱,每个人都拥有实战经验。其个人战斗力、作战意志更是不用担心。”

“却是为何?”杨集作为东路军主帅,要考虑的事情很多,但首先要做的,肯定是了解己方士兵的战斗力,这样才能部署到合适的位子之上。

“圣人创立骁果军之时,给了冀州三万名额,这些士兵都参与了当初的选拔,他们最后虽然失败了,但每个人都是以一挡十的悍卒。”杨纶也是一名身经百战的悍将,自然明白杨集为何这么问,他介绍完冀州军的优势之后,接着把劣势也说了出来:“这两万名将士善于在平原作战,也能打阵地战、攻坚战,但是他们未曾打过山地战。”

杨纶看了杨集一眼,有些无奈的说道:“而高句丽却山高路远、地势险要,只怕……”

“无妨的!”杨集挥了挥手,安慰道:“辽东平原就是平原,只要我们把敌军主力歼灭在此,接下来的事情就好办了!”

“末将明白了!”杨纶闻言大喜,他最担心的就是跑了一趟,却在战场之上充当看客,如今经杨集这么一说,他放心了。

“辽东郡、漠州郡战事吃紧,今天早上我先后收到李子雄和宇文述的求援信,称是防御压力极大,他们的被高句丽军压制得动弹不得,而高句丽偏师却堂而皇之的入境袭扰。你和李景率领两万冀州军、一万幽州军为前锋,你们用罢早饭、带好干粮,立刻走辽西走廊驰援辽东,吸引高句丽大军。”谘

说完,杨集又叮嘱道:“你们到了辽东以后,听从李子雄的号令,以熟悉敌情为重,不得冒进。但是高句丽贼子如果犯境,你们和李子雄务必将之歼灭干净。”

杨纶和李景肃然应命:“末将遵命。”

“杨义臣。”杨集杨集点将道。

杨义臣起身施礼:“末将在!”

“我任命你为中路军主将,率三万凉州军和一万骁果军走安乐郡,进入饶乐州待命……”杨集目光看到于仲文,于仲文大喜,刚要起身听命,杨集的目光却又从他身上移开,转到旁边崔弘昇的身上:“崔将军听命!”

崔弘昇连忙起身行礼道:“末将在!”

“你为中路军副将,全力配合杨将军。”谘

“末将遵命!”

这时,杨集看了看面露失望之色的于仲文,微笑道:“于将军,你的任务并不轻松,甚至说是最重的。”

于仲文慌忙起身道:“请大总管示下!”

“奚族大酋长奚仲现在很不听话,他虽然依令集结了四万名士兵,但是他始终没有把一兵一卒派到前线;另外四部酋长因为他是饶乐州太守的缘故,不敢不遵他的命令。而你的任务,就是将这支军队给我拿下!”杨集说完,又向阴世师说道:“阴将军,你率麾下一万骁果军全力协助于将军。”

“末将遵命!”阴世师起身应命。

杨集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面色凝重的说道:“骁果军成立至今,尚未打过一战,你们别让圣人失望。”

骁果军是皇帝亲卫、亲军,看似十分荣耀,可是除了杨广亲征之外,他们很难获得上战场的机会,建功立业更是无从谈起;如果阴世师错过这一次战役,极有可能一直在骁果军为将,再也没有升迁机会。而杨集让他跟着于仲文领兵作战,便是私心的体现,他希望这位卫王系大佬立下功劳,方便日后提拔任用。谘

阴世师肃然道:“末将明白!”

于仲文想好了自己的任务所在之后,向杨集拱手询问道:“大总管,奚仲毕竟奚族大酋长,若是他死活不遵命,末将又该如何是好?”

“我大隋不需要不听话的野狼,若是奚仲不听话,联合四部酋长,将他给我杀了!”杨集给于仲文和阴世师安排好任务,又向杨义臣说道:“我让中军路过安乐,前往饶乐州休整,一是隐藏行迹,好让我进行后续行动;二是震慑奚族,方便于将军夺权;所以你们在休整之时,务必全力配合。”

听了此话,杨义臣忍不住建议道:“大总管,依末将之见,干脆直接把奚仲杀了算了,这样既能避免他继续给我们制造麻烦,还能取到杀鸡儆猴之效。可谓是一举两得。”

“大总管,末将附议!”于仲文亦是说道:“末将和杨将军的兵力加起来,那就是五万名精锐之师了,而奚族的四万大军却是由五个部落组成,要是我们诛杀奚仲,另外四部不可能也不敢与我大隋为敌。”

“我看行!”杨集从善如流的说道:“你们饭后一起北上,就以抗命不遵、图谋不轨、里通敌外的罪名把奚仲及其家小给我宰了,然后找个傀儡当阿会部酋长。之后,你们再去辽东郡黄龙城一带待命。”

杨义臣和于仲文却是无所谓的拱手道:“末将遵命!”谘

“此事由于将军为主,你务必干脆利落一点,别把奚族搞得大乱!否则,休怪我不客气。”杨集又叮嘱了于仲文一句。

“大总管放心!”于仲文拱手道:“这种小事,末将很擅长。”

“那就好!”杨集点了点头,向于仲文说道:“干完奚仲以后,你负责掌管这支奚族军,对了,郝承渊当初随我北伐契丹,他与那些奚族酋长都认识,我让他从旁协助于你。”

“多谢大总管!”于仲文大喜。

旁边的裴矩听得面如锅底,一个大酋长说杀就杀?这也未免太随意了吧?

不过他也不反对,想着自己什么任务都没有,于是拱手问道:“大总管,那我们呢?我们何时出发?”

“我们和杨善会将军带来一万凉州军士兵当后军。”杨集说道:“处理好幽州后续之事,与薛太守再出发!”谘

裴矩愣了一下,紧接着问道:“后续之事,指的是义仓大案?”

“正是!”杨集点头道:“我们做事必须有始有终,不然,如何向幽州百姓交待?”

遇到这么一个不务正业的主帅,裴矩实在是无奈之极!

早知如此,他就应该像高颎那样,称病不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