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851章:战后安排

大隋主沉浮 第851章:战后安排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9:04 来源:笔趣阁

一场胜仗并没有让杨集自我膨胀,在辽东城休整期间,杨集并没有因为休整得到清闲,他不但要调查高句丽在彻底失去辽东反应,还让人调查辽东百姓的对于大隋王朝的态度,以便为日后治理提供资料。

调查南方高句丽残余势力动向这个任务,主要是交给前线的大将;而辽东百姓情况主要是交给行军长史韦津来处理,斛律晋和武宁、董军等降将从旁协助。

此外,朝廷的任命书已至:杨集设安东都护府管理漠州、玄菟、襄平、昌黎、乐浪、安平、带方的建议已经得朝廷认可,并以杨义臣为大都护、韩洪为副都护、韦津为都护府长史。

保留高句丽国祚的建议也通过了,不过国名却改成了高丽,而立下大功的高建武被册封为带方公、高丽王,曾为大隋提供军情的檀允为大对卢、松尊为掌管国政的帛衣头大兄、渊子澄降为大使者;这么一来,高丽便形成了王族和南、北相互权衡之势。

而高元刚刚成了阶下囚一事,杨广肯定还没有得到消息,不过杨集从他的任命来看,心知高元这个屡次三番与大隋为敌的狗东西,命运已经注定,余生恐怕是要在大隋被软禁至死了。

也就在辽东休整的时候,杨集得到了周法尚攻破国内城的消息。

国内城地处鸭渌水中游北岸的通沟平原上,至北魏始光四年(公元427年)移都平壤前的425年间,一直是高句丽的政治和经济、文化中心。虽然它北有禹山、东有龙山、西有七星山,但是它本质上却是一个平原城市,当周法尚渡过拂水、于瓦房沟歼灭乙支仁德军后,国内城已然无兵可守,最终被隋军轻易攻克。

“打得漂亮!”杨集将此军情交给裴矩,颇为兴奋的说道:“国内城战役的结束,不但代表“千山—鸭渌水”地区的乐浪郡、“鸭渌水—萨水”地区安平郡被大隋王朝完整收复;而且也说明安乐都护府七郡之中,只有“萨水—浿水”地区的带方郡尚未收复。而从敌军目前的部署来看,兵力集中在国都平壤,只要我军一战而定,此战便结束了。”

裴矩反复看了看,神采奕奕的向杨集建议道:“大王,平壤亦是一座不亚于辽东的坚城雄城,高句丽若是举国而战,必将是一场惨烈的大战,要是让高元和高建武将城中守军招降,定能不战而定、减轻不必要的伤亡。”

“裴公此法的确有利于眼前,合我们很快就结束了此战,然而从长远上说,却是不利的。”杨集摇了摇头,说出了自己的理由:“平壤是高句丽的国都,是我大隋以后的带方郡郡治,但不但高丽国都汉城相距不远,而且还邻近新罗、百济。如果和平解决此城的话,既无法向高句丽南方人、新罗、百济展示我大隋神威,也无法歼灭反隋势力。”

“要是我们立不了威,日后治理起来必将难如登天,而且还要长期受到高丽、新罗、百济觊觎。所以此战必须打、必须狠狠地打。只有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反隋势力在战争中消灭,南方三国才会老实、南方百姓才会安分。否则的话,势必留下无穷遗祸。”

说到这里,杨集下了最后的定论:“为了日后的长治久安,有些牺牲在所难免;此时的打杀、牺牲不是夺取功绩,而是为了为了日后不用打杀、不用牺牲。”

裴矩闻言苦笑,杨集所说道理、利害关系,他全部都懂;但是自古以来征战在外的大将,往往就是因为这场可以和平解决却去打的战争而饱受非议。

攻讦者的说法大同小异,无非就是指责前方大将为了个人战功,不惜牺牲将士们的性命,要是出现太大的伤亡,甚至连之前立下的战功都被抹平。

之所以建议和平解决,主要还是因为杨集是他女婿,他可不想杨集饱受指责以后,裴淑英抱崽杀上门来讨要说法。然而杨集这个当主帅的,却是打算不惜放下个人之利,也要解决诸多隐患。

“杨总管、韩将军!”杨集此时却已经取出了一支令箭,向杨义臣和韩洪说道:“你俩是安东大都护、副都护,你们需要震慑一切魑魅魍魉的名望,平壤之战就由你二人为主帅、副帅。现在立刻带一支精骑南下。”

“末将遵命!”杨义臣、韩洪上前拱手一礼,并由杨义臣从杨集手中接过令箭。

杨集又叮嘱道:“如我记得不错的话,平壤城边的浿水水量极大、可通大船,你们可让五牙战船进入平壤水域,居高临下的从江面上发射石头;当然了,这只是我的一个设想,至于具体怎么打,你们自己酌情而战。”

沉吟半晌,又说道:“檀允是高句丽南方派重要一员,他在城中必然有自己的势力,你二人南下之时,让他带跟前前去。说不定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喏!”二将行了一礼,告辞而去。

等到二将离开,裴矩问道:“大王不南下了?”

“肯定要去啊,只不过辽东这儿,不能没人坐镇。”杨集让杨义臣去南方当主帅,一是要让功于他,二是辽东尚未稳定。

前者是次要的,主是后者,杨集对辽东存着一定的担忧,只因大隋在辽东杀得太狠,导致多数百姓不是那么友善,甚至带着仇恨,由此可见大隋王朝在辽东比他想象还不受欢迎。

他要是放下辽东事务,跑去南方打仗,搞不好后院起火。

对于辽东百姓的敌视,杨集心中其实早有准备,毕竟辽东被高句丽统治了几百年时间,在这漫长的时间之内,哪怕是有汉人血脉的本地百姓也视自己为高句丽一员,并且把大隋王朝视为入侵者。

虽然这场大战是因为高句丽挑衅而发生,但是被打烂了的辽东人哪会在意这种细节?他们只知道打破他们平稳生活的是纵兵入境的大隋、只知道隋军把他们丈夫子弟杀死。而杨集身为三军主帅、大隋亲王,他要考虑的问题远非副总管们可比。

副总管和将军们在地位上、权力达不到他的高度,他们只是辽东的过客,考虑的问题也只是以打赢敌军为目的,至于后续的治理等等问题,并不放在心上。然而杨集却要从全局和未来来考虑,要是他没有把辽东民心不稳的隐患解决,很难放心继续南征。

裴矩是大隋宰相,地位和想法都跟杨集差别不大,他很理解杨集此时的心情和顾虑,思忖半晌,说道:“辽东失陷太久,百姓早已视自己为高句丽一员,此战又有亲戚朋友战死,他们对我大隋的仇视定然远超以往。想要改变他们的想法、看法,实非一世之功。”

“我大隋在政策制度上可以比高句丽更优待,可不是一下子能够实现的。不过大王,有些事儿还是可以改变的。”

杨集为之一愣,紧接着问道:“裴公是不是有了解决的办法?”

“确实有!”裴矩抚须而笑,向杨集说道:“此战实乃高元挑起,而我大隋处于被迫应战一方。最好的证据就是高元不断把大军调来辽东,而此事在辽东人尽皆知,要是我们把这场大战的责任推到高元头上,将自己定位为被迫反击,而他又跳出来认罪,一定可以把百姓的仇恨转移到高元头上。之后,若是再辅以善政,定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的作用。”

一言惊醒梦中人,杨集只听得双眼发亮,勐点头道:“裴公此法甚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