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897章:大半天下尽在杨集手

大隋主沉浮 第897章:大半天下尽在杨集手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9:04 来源:笔趣阁

前殿的左书房中,杨集和郝瑗、魏征、刘孝孙、李玄道悠闲的坐在茶几前喝茶。

此外还有新人房彦藻。房彦藻是王府里的参军事,他和房玄龄是在江阳卢氏的府上主动来投,而后又被杨集派去了百济,所以他与杨集等人不是很熟悉,不过杨集却知道他在史上是李密最厉害的谋主,其才智本事实际并不弱于房玄龄,遗憾的是李密的“大魏”山头太多,各个山头的首领各有心思、战时总是拖后腿,所以他们败得那么快。

至于同样是参军事的房玄龄,并没有入朝,战后他就回家筹备完婚事宜去了。

魏征提起火炉上的水壶,动作娴熟的洗茶、泡茶、分茶,动作熟练,看他行云流水般的韵律,便觉有一种凝神静虑的美感。他对火候的掌握得恰到好处,如是与人斗茶,甘拜下风者不知凡几。

杨集端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的白瓷茶杯,看了看翠绿的茶汤,轻轻的啜一口,一股清新甘醇的滋味萦绕在口齿之间。他放下茶杯,向魏征说道:“玄成好像拥有水火灵根,对于水火有一种特别的洞察力,你酿制的葡萄酒、泡的茶,都是与众不同。”

魏征酿造葡萄酒的技术很高,就连来自西域的葡萄酒大师都要请教他,然而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葡萄和水、同样的地方和时间,但是别人酿造出来的酒就是不如他好,你若要问他为什么,他说感觉到了,就会进行下一步。

具体是什么,他自己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他酿洒的时候,全凭感觉操作,而感觉这种玄幻的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说不出、写不了,只可意会无法言传。而别的酿酒师没有魏征这种特殊的天赋,其所酿造出来的酒浆自然没有他的好。

酒如此,茶亦然!

他泡的茶,也比别人好,也是凭感觉。

“天赋如此,没办法!”魏征颇有得色的放下茶壶,开起了玩笑:“若是大王给我放几年假,定能酿好也足够大王使用的好酒。”

王府属官分为文武两大体系。比起文官体系,武官体系权力、职责更重大,只因亲王府、公主府和东宫一样,都有属于自己的军事系统。东宫是十率,而亲王和公主是六护军,名字分别叫左一府、左二府、左三府、右一府、右二府、右三府。每府的私军两千人,这也就是说,杨集有一万两千名亲兵的配额。

六护军各府配有一名正护军、两名副护军、四名左右统军,长史和司马,而编制和朝廷军队一样,分别是千人营、两百人团、百人旅、五十人队、十人火、五人伍。

只不过朝廷设定的各个“小朝廷”的体系虽然很完善,合法,但是除了东宫以外,各个亲王和公主的属官体系基本上都不满员,尤其是那六护军统御的一万两千名亲兵配给,谁都不敢当真养那么多。但是尽管亲王府和公主府的编制不满,朝廷每年还会按照属官体系、军队体系,满额的给各府发放俸禄,所以杨集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依法吃空额。

而卫王府的编制虽然不满,可六护军还是存在的,杨集的亲兵就是属于这个体系之中。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的院护、家丁、仆从实际也是亲兵,但又不能明着表现出来,所以日常管理很复杂、很麻烦。

卫王府的文官体系之首以长史凌敬为主,他的品级是从四品上,主管府中各类政事要务。武官体系以司马郝瑗为主,他的品级也是从四品上。两人之下,各有两名从四品下的从事中郎,而魏征便是武官这边的左从事中郎,他的职责是协助司马郝瑗管理府中军事要务。

杨集以一种“我看穿你了的模样”看向魏征,冷哼一声道:“想偷懒是吧?做梦去吧你。”

杨集所认识的魏征其实是一个非常幽默风趣、开朗的人,一点都不迂腐,而且对灵活多变的用兵之道非常有见解。如果他是一个古板的伪儒,怎么可能跑去酿酒?如果他迂腐古板,岂能成为李建成的谋主?岂能建议李建成先下手为强宰了李世民?

史上之所以变成那个古板的人镜,极可能是他的主公李建成死了以后,自己又面临着被天策府集团弄死的风险;而到处得罪人的铮臣孤臣的角色,既能自保、又能骂李世民给自己和故主出气,所以魏征便走上了不近人情、却又符合李世民所需的“人镜之道”。

魏征闻言,顿时做出一副惊恐的模样,端起面前杯茶道:“竟让大王看出来了,喝杯茶压压惊。”

众人哈哈大笑!

房彦藻亦是大笑,他算是“初来乍到”后来者,与杨集及这几位都不太熟悉,本来还是有些拘谨的,可是经此一闹,他那绷着的心弦亦是一松。

这样的氛围,他很喜欢。

闹了一阵,郝瑗看了看杨集从皇宫带来的署名‘张衡’的访册。访册的内容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中枢在进行年终考核之前,先行罗列一些官员名单,决定对其重点巡察、暗访;另一种是考察之后,册子之上详细记载被巡察官员的政绩,以及中枢对其做出的评语。

今年的年审刚刚开始,而地方的考评还没上交中枢,那么眼前这一份访册,自然是朝廷将要进行重点巡察的官员名单了。

他向杨集问道:“大王,这次年终审核,应当要罢黜不少官吏吧?”

说到正事,所有人都敛去了笑容、坐正了身子。他们虽然拿着朝廷的俸禄、吃上“公家饭”、品级也高,可本质还是杨集的私人幕僚,并没有上朝商议国政的权力,类似于没有实职的爵官、勋官、文武散官。这也让他们对朝廷决策的了解,要比上朝的职事官晚一些时间。

“这是肯定的!”杨集给出一个确定的答复,接着向众人解释道:“圣人将今年年审、精简军府到了一起,一方面是因为荆州地断官府和南方水师勾结做桉、勾结犯罪;另一方面是我们出征、圣人巡至太原之时,那场出现在雍州的激烈动荡。两者的共同点是军政勾结、协同为匪、祸害地方。所以远比往年复杂和严格,军政结合来查,最后落马的文武官员,自然也比往年多。”

郝瑗又问道:“大王,凉州军政也在考评之列吧?”

“正是!”杨集点了点头,说道:“我们的敌人实在太多了,又很会折腾,使得八成以上官员都不希望我当朝官。然而让他们既恶心又无奈的是,我在凉州积累了几年的军功、积累了几年的执政经验,此番又立了灭国大功归来,所以圣人加封我为议事堂宰相之举,他们实在是没有办法反驳、实在是没办法反对。”

郝瑗等人笑着点头,杨集说的这些,便是他常年积累的好处,就杨集目前的情况而言,他差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年纪小,余者全都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杨集后台硬,便走了积厚薄发之道;而卫王系上下又因为有他这么一个强大的大后台,也都走上积厚薄发之道,只要大家能力强、积累多、资历足,根本就不怕没有升迁机会。此道虽好,但如果是换成了没有后台的人,几乎是一条行不通的死路。

“我们的政敌奈何不了我,便从凉州军政入手。只要凉州存在塌方式的贪腐,那我这个凉州牧肯定要负全责。朝堂诸公、各大势力代表正是因为这个心思,便默契的决定重点考察凉州。”杨集说道。

“想法虽好,然而他们的梦想注定成空。”魏征冷冷一笑,向杨集拱手一礼道:“大王,凉州州牧府下辖会宁、金城、枹罕、临桃、浇河、武威、张掖、敦煌、鄯善、且末、尹吾、西州、庭州十三郡;西海都护府所辖西海、河源、甘泉三郡也在凉州州牧府之下,甚至就连大湖区都护府也由凉州代朝廷监管。”

“在这广袤的地域之内,一定有害群之马,但我认为害群之马绝对不多、级别绝对不高,而这些害群之马的存在,非但影响不了大局,反而让凉州军政变得十分合理。”

杨集听得深以为然,说道:“其实我也是这么看的,所以我们根本不怕查,今天早朝之上,李子权提出了‘各州当以凉州为楷模,从严治吏’的观点,而其他人以他的理念为基,进行了延伸,纷纷觉得凉州既然是治吏的楷模,那肯定不怕查了。”

听到这儿,刘孝孙忍不住问道:“那么大王是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魏征晒然一笑,云澹风轻的说道:“大王肯定说从严、加倍从严。”

杨集竖指而赞,大笑道:“哈哈,玄成说得对!”

魏征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他也就说说而已,杨集竟然玩真的?

余者几人,脸色全都黑:“……”

过了半晌,郝瑗皱眉道:“大王,你这不是给自己增加难度么?”

杨集就知道会是这样,他无奈的说道:“那些混蛋全都这么说,而且这还是一个无从化解的阳谋,你们说我能怎么办?如果换成是你们,你们又该如何?”

这下子,所有人都没办法开口了。

照杨集之前的话来看,其他派系分明就是借势压制,而杨集在那种场合之下,根本就没有其他办法,也无从回避,况且凉州又不怕查、经得起查,这又有什么害怕的?有什么好遮遮掩掩的?

既然避无可避、心中又有底,那么与其遮遮掩掩的逆势而为,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承认下来。

众人如是一想,都没有抱怨了。

见郝瑗、魏征、刘孝孙、李玄道都没有说话,房彦藻轻咳一声,说道:“既然凉州不怕查、经得起查,那么大王已然立于不败之地。等到其他监察州的结果出来了,大王完全可以从重反击,令这些敌对势力吃下今天的果!”

杨集勐点头:“没错,我就是这么认为的!”

“大王目光长远,卑职佩服!”房彦藻佩服道。

郝瑗和魏征、刘孝孙、李玄道乐呵呵的看着杨集,心说你高兴就好。

他们是卫王系的老人,他们很了解自己的主公,知道杨集打仗的水平很强、破坏能力很强、馊主意也多,但是政斗的水准着实让人着急,他肯定想不到房彦藻所说的那些。

然而杨集的缺陷,恰好是他们这些幕僚的价值所在。如果杨集样样都会、样样都是高手,那么他们的价值就得不到体现,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那么这份访册呢?”郝瑗指了指那份访册,颇为好奇的向杨集问道:“莫非这位张御史大夫,也是大王盟友?”

“我和朝中重臣的交集其实并不多,和张御史的交往更是少之又少,谈不上是盟友,只能说是志同道合的道友。”杨集沉吟半晌,介绍道:“御史台在今年之前,属于先帝和圣人的耳朵和眼睛,并不是正宗的机构。改制后,虽让御史台褪去皇帝耳目的色彩,可机制和配给官员的不健全、以及带有浓重的监督性质,从而让圣人改良出来御史三台很不受欢迎。”

“张御史大夫远这个人远比其他人纯粹,这也是圣人让他执掌御史台的原因之一。他虽然想有所作为、虽然想为大隋清除害群之马,但是御史台今年的任务远比往年繁重、自身又不健全、人力也不足;而其他派系极度反感御史台,更想利用今年年审和精简军府等事弄死张御史大夫、搞垮搞臭御史台,根本不可能配合他行事。而我和他都希望大隋好、百姓好,自然就成了天色的盟友,他这份访册并不仅仅是凉州官员名单,还有其他州郡的官员,这些,都是重点要查的人。”

“他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他的用心,我大概猜了出来:他无非就是认为我长期与世家门阀战斗,定然收集了一些世家子弟的资料,于是便希望交给他,以便御史台调查。”

停顿了一下,杨集又说道:“我是凉州牧、扬州牧是蔡王杨智积、冀州牧是滕王杨纶、青州牧是道王杨静、并州刺史是我大舅独孤楷、交州刺史是卢国公刘方,此外,益州刺史杨武通又与我交好。我要是支持他、配合他,他等于是拿到七个州需要严审的官员的真实资料。”

郝瑗等人听了不觉得如何,房彦藻却不禁倒吸了一口寒气,如果杨集把另外六个州的第一人整合起来,且再加上对他倍加推崇幽州,那杨集轻松就能掌控了大隋王朝大半江山。

皇帝又不是昏庸之君,显然也是知道这个道理的,但是英明神武的皇帝不但没有怀疑、猜忌,反而对杨集青睐有加、信赖有加,这不得不说是件史上奇闻。

郝瑗问道:“大王是怎么想的?”

杨集说道:“凉州这些受审官员的真实资料,我们完全可以给他。另外几个州的州牧、刺史,我和圣人联名写封信过去,至于具体事务,则要他自己去谈了。”

房彦藻给整不会了,“我和圣人联名写封信过去”与现在,难道还有区别不成?

“我看行。”从这其中,郝瑗又看到对付的陇西李氏的机会,只要他们把访册之上与陇西李氏有关的人着重标注出来,就能借助御史台之手将之剪除。卫王系最后要对付的,那便是陇西李氏的主干了,压力也将因为御史台的出手,减少了许多。

这不是说他们谨慎、胆小,而是陇西李氏与关陇贵族、关中士族连成一体,实在是强大得不像话,其他六宗的单独实力和陇西李氏相比起来,根本不够看。要是二崔加起来,或者能够压制陇西李氏三分。

而卫王系明暗实力、盟友、人脉全都不如人;唯一的优势就是抢占先机。另外就是杨集这个深受皇帝信任的亲王,但杨集的亲王和诸多身份,以及其他几名亲王,全都是一把既能伤敌又能伤己的双刃剑,不宜过多使用。如果是采用暴力的方式去搞,倒是简单省事,但明显是不可能的。

“大王,秋水小娘子求见,她说有贵客来了,王妃请大王去中殿膳堂用午膳。”这时,外面传来了朱粲的声音。

“我知道了!”杨集又向众人交待了几句,便起身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