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482章:胜败,便在今朝

大隋主沉浮 第482章:胜败,便在今朝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据《后汉书》记载,契丹是源于鲜卑宇文部的分支,还有史籍说契丹是匈奴和鲜卑融合的产物,而到了北魏时期,契丹并入柔然,成为柔然一部;当柔然败给北魏皇族拓跋部以后,“契丹”裂为两支。北支名为室韦,室韦又分南北室韦;而南支继续以契丹为名,立牙帐在辽水上游的弱洛水以南、黄龙一带。(今双辽市区域)

契丹虽然没有像室韦那样分为泾渭分明的两大部落,可是内部也有八大部落,分别是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絜部、黎部、吐六于部八部。最初,八部都想统一全境,使契丹成为个高度集权的国家,但是八部关系错综复杂、谁也奈何不了谁,再加上四周的国家、部落虎视耽耽,八部只好放下成见、结成一个松散的部落联盟,并推举实力最强的悉万丹部酋长为大酋长。

外敌入侵之时,悉万丹部历代酋长可召集另外七部酋长,一起联手对外;如果没有战争,八部则是各行其道,谁也统治不了谁、谁也调动不了谁。

契丹人虽然谈不上锦绣绫罗,但因为他们的地盘土地肥沃、牧草丰美,又有丰沛水源,倒也过得丰衣足食、怡然自得;契丹虽然被北齐收拾得非常惨,但是进入隋朝时期以后,隋朝首敌是横跨欧亚的突厥汗国,对称臣的契丹、霫族、奚族等小部采取了怀柔之策,经过二十多年的默默发展,契丹再一次强大起来。

实力的壮大、以及隋朝长期的怀柔之策,激发了契丹骨子里的狼性。

契丹八部本身就蠢蠢欲动,当东突厥蛊惑他们南下,承诺出兵支援、帮他们消灭霫族和南室韦以后,八部毫不犹豫的纵兵南下,杀了隋朝一个措手不及,抢回大量女人和财产,着实大赚特赚了一把。

在他们看来,隋朝在东北一向以和为贵,而内部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关键之时,新君杨广对天下的掌控力远远不如先帝,若不然,他的弟弟杨谅也不会造反了。他们只要事后认个错、表现出卑微的态度、给足杨广有面子,大隋最终只会不了了之。

然而一切乐观的猜想,好像是美丽的流星似的,一闪而没。隋朝非但没有接受他们的到歉、非但没有宽恕他们,反而陈兵边境,摆出了灭掉契丹之势。

事已至此,后悔已是无益。

当大酋长悉万丹·章柯得知隋帝任命的辽东道总管杨纶、已率大军北上;而辽东道副总管、幽州总管李子雄更是率领一万铁骑越过营州,从辽州沿着辽水北上、直取牙帐黄龙等等消息。

立刻下达动员令,要求契丹青壮聚结于滥真水流域,做好迎战准备;与此同时,又任命何大何部酋长、大何咄罗为将,让他率领本部士兵前去迎战李子雄,要求他拿下李子雄一部,以壮契丹上下的士气。

此外,分别向突厥白城、高句丽辽东城派出使者,陈述唇亡齿寒的道理,希望他们尽快派兵来援,合力打败隋朝,之后再建立一个大大的反隋联盟。

何大何部人口、地盘、实力仅次于悉万丹部,是契丹第二大部落,酋长大何咄罗早就有心将悉万丹·章柯取代,成为契丹的大酋长,所以两者之间,平时的矛盾和冲突并不少。但是悉万丹·章柯知道大何咄罗和自己一样,都有极大的野心。

他们要想实现这份野心,必须以契丹的整体利益为重,唯有齐心协力的击退、击败隋军,契丹才能存活下去、才能谈后继的发展,否则,一切免谈。

所以这个竞争对手在此时此刻,反而比臣服于自己的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更加可靠、可信。

至于别的,都是内部矛盾,现在并不重要。

大何咄罗也有这份默契,接到悉万丹·章柯的任命以后,紧急召集本部和黎部、吐六于部勇士,得兵三万余众,而后沿着辽水南下。

辽州以北。

大量契丹骑兵沿着辽水西岸缓慢前行,河岸和河滩经过大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已经成为一条天然的大道,一些比较难行的狭窄路段,则被世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加以开凿、疏通。尤其是北齐宗族大将高宝宁坐镇营州期间,对包括辽水道在内的多条北上之路加以修缮,所以辽水道等北上之路导演宽阔、平坦。就拿辽水道来说,高宝宁就先后多次征发臣服北齐、畏惧北齐的契丹青壮来修。

时至今日,这条十分重要的战略要道的最窄之处,也能供十骑并行,如果到了枯水时节,便是二十骑并行都无妨。

“父亲,我们这次举族出征,若是悉万丹·章柯袭了我们老营,该当如何?”一名面带稚气、身穿铠甲的少年将军策马来到大何咄罗,颇为担忧的说道。

这个少年乃是大何咄罗的长子、大何摩会,他从小就受到逃入契丹的北齐官员教诲,深诣中原的政治、兵法之学,深得大何咄罗的喜爱,并早早的定他为自己的继承人。

大何咄罗晒然一笑:“我和大酋长虽然有些矛盾,可是我们两人都以契丹利益为重,我们希望契丹强大,而不是希望契丹衰弱、消亡,这是我们的默契和共识。如今,我们契丹有了覆灭的危险,大酋长不会愚蠢的挑起内乱,接下来,他不仅不会在背后捅我们一刀,反而会尽力保护我们的子民。”

大何摩会听得似懂非懂,皱眉想了想,又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自然是打败李子雄了。”大何咄罗说道:“辽州只有一个辽州县、一个通定镇,取之不难;可是燕州却是隋朝防御高句丽重镇,杨坚在世之时,就是燕州怀远县城、辽西县城、燕郡县城打造了坚城、重城,三者互为犄角,端是易守难攻之地。只要我们在此战中杀了李子雄全军,就能毫不费力的拿下辽州、燕州。将兵锋推到营州东部。这样一来,我们不仅可以从东部牵制隋军、斩断隋朝和高句丽的联系……对此,野心勃勃的高句丽定然乐见其成,说不定还会出兵策应。”

他们契丹所占据的领土虽然都是草原上的肥美之地,但是他们可以腾挪的战略纵深太小、人口太少。这些年以来,突厥汗国分裂、大隋走向巅峰、高句丽的强势崛起,而南北室韦、霫族、奚族又在大隋和突厥之间左右逢源,使夹在中间的契丹举步维艰、寸步难行,契丹如果打不出一个新的局面,必将在包围中衰弱。

而辽州、燕州对于中原王朝而言,是不太适宜人类生存的苦寒之地,但是对于他们契丹人来说,这些所谓的苦寒之地,不仅是人间乐土、而且让他们有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出海口,若是将之占领,契丹的国土和声望都将大增、还能沿海骚扰、掠夺隋朝营州、平州、玄州、幽州沿海村镇。同时还能令南北室韦、霫族、奚族、粟末靺鞨、伯咄靺鞨正视契丹,令时不时在边境动手脚的高句丽人稍加收敛一二。

稍微停顿了一下,大何咄罗接着又说道:“我们有攻克辽州、燕州之功,就有了超越悉万丹部的实力、超越悉万丹·章柯的威望。到时候,大酋长之位唾手可得。”

说这话的时候,大何咄罗所流露出的兴奋和激动之情,也激得大何摩会等人斗志昂扬。

大何咄罗见众子弟、亲信兴高采烈,心中煞是满意,他们是狼,若是没有取代悉万丹部、统一契丹的野心,那就不是合格的契丹勇士。

“这地方阴气森森,实在让人厌烦之极。”看了看西边连绵起伏的山势、密密麻麻的森林,大何咄罗下令道:“命令前军加快进度;同时加派斥候打探,以免中了隋军的埋伏。”

命令下达,大军的速度快了一些,不过辽水道宽度有限,而他们人数又有些多,延绵十多里队伍想要加快速度,谈何容易?

辽州位于大隋王朝极东之地,地势呈现出东西穿、南北长的格局,如同一枚楔子,深深的楔入契丹和高句丽之间,它在汉朝时期,只是辽东郡很小的一部分,甚至不如一些上县大,但是它的战略位置极为重要,所以到了开皇十六年,杨坚将这个小小的地方命名为东山县不说,还专门把它划为州级行政单位,以示重视。

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辽州该有的主官一个不少。现任刺史燕询兼任司马之职,他是燕荣之子、杨雄女婿,其父因为残暴被杨坚赐死以后,便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只不过名字从落丛郡公改为昌平郡公而已。由于燕询在当幽州法曹期间,帮助杨集夺了窦抗军权,事后因功升为辽州刺史。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下州刺史,可品秩是媲美中枢侍郎的正四品上。而且“刺史”是官场中相当关键阶梯,他有了这个资历以后,就会往中州、上州升迁,而后便会进入中枢诸部司。

而长史皇甫无逸,这也是个父亲祭天、权力无边的人物。

原先他只是以门荫,当一个可有可无的员外郎,但是他的父亲皇甫诞在担任并州大总管府司马之时,因为反对杨谅反叛、惨遭杀害。杨广感念皇甫诞忠诚殉国,册封皇甫无逸为平舆侯、出任辽州长史兼东山县县令,并且追赠皇甫诞为柱国、弘义郡公。

州府官员之中,李子雄和燕询、皇甫无逸,以及几名将领正在紧急商议军情,一名斥候旅帅忽然飞快的冲了进来,众人目光立即看了过去。

“启禀总管,契丹后军已经过了弱洛水(西辽河)、南苏河(东辽河)交汇处;而前锋已经出了嵴梁山(努鲁儿虎山)隘口,估计再有两个多时辰,便可全部出来。”斥候火长抱拳禀报道。

“将军们,准备作战吧!”李子雄目光之中闪烁一抹浓重的煞气,霍然起身,将一枚令箭递给斥候旅帅,吩咐道:“通知山中百姓,只待契丹狗全部走出隘口,便将道路封死,断其退路!”

xiaoshuting.info

“卑职遵命!”斥候旅帅接过令箭,飞奔而去。

李子雄目光深沉的看向下首众将,沉声说道:“诸位,我李子雄一生,参与平定参与平定尉迟迥之乱、参加灭陈之战、参与平定汉王杨谅之乱,但这些,都是我族之内战,谈不上什么荣耀。然今日之战不仅是雪恨之战,而关乎我大隋千万生民,不容出现半点差错,还望诸位将军助我尽歼来犯之贼!”

说完,朝众众深深一躬!

众将见过龙山城外的惨象,而燕询、皇甫无逸等地方官虽未目睹,可也知道异族过处、鸡犬不留,所以每个人胸腔之中都有一股愤怒的火焰在熊熊燃烧。此时被李子雄一激发,顿时心潮澎湃、热血沸腾,齐齐起身还礼道:“总管有亲临战阵、杀敌之心,我等岂能不效死命?但请总管放心,今天如不杀尽契丹狗贼,我等誓不生还!”

“准备作战去吧。”李子雄已经做了充分准备,此番诸将只须各就各位即可。

“末将告退。”众人朝李子雄行了一礼,纷纷离开官邸,出了大门,便纷纷纵身上马,朝预设的战场飞奔而去。

皇甫无逸是个异常谨慎的人,跟着大家吼过一阵后,却没有跟着大家一起离开,他向取下宝剑的李子雄拱手道:“总管,高句丽斥候这些天频频刺探,而我军将士、青壮百姓尽皆汇聚在南隘口一带,城内尽是老弱妇孺,若是高句丽军来攻,这该如何是好?”

“皇甫长史大可放心!”李子雄系上宝剑,边走边向紧紧跟随的皇甫无逸说道:“此战爆发得十分突然,而高句丽又是一个异常狡猾的国家,远在平壤的高元即便得到了消息,也来不及部署兵力了;他们的斥候仅仅只是打探消息而已。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高句丽军绝对不敢西渡。你大可放心。”

说到这里,又交待道:“若是前方战事不利,我会第一时间派人来敌知你,你务必带着百姓安全撤入燕州。”

“卑职遵命!”皇甫无逸只觉喉咙里堵着一口气,既吐不出来、也咽不下去,冲得他的眼眶都红了起来,他连忙低下头,深深一礼道:“卑职告退,望总管凯旋归来。”

说完,人已经从另一边离开了。

李子雄看着他的背影,长长的叹了口气,望着碧空万里的天空,低语道:“部署虽然仓促,然幸有苍天怜悯。胜败,便在今朝了。”

“总管,请上马!”这时,李子雄的亲兵已经将战马牵来。

李子雄上前几步,接过缰绳,纵身上马,又众一名亲兵手中接过马槊,率众离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