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513章:独孤平云扬威

大隋主沉浮 第513章:独孤平云扬威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北夫余城西南两百余里外的旷野,属于大黑山山脉的北部地区,虽然山势不再是高山峻岭,但也是山丘起伏、连绵不断,由于这一带是辽州北部、高句丽、粟末靺鞨交界,所以人烟稀少,也没有什么农田,只有一个个长满密林的山丘。

在杨集紧急部署兵力的次日下午,数不清的哨骑从南方的雪原显露出了身影,进入了大黑山的丘陵地带,而在他们身后,朔风将马蹄击打大地的声音传过来,清晰地送入人们的耳朵,数支齐头并进的骑兵滚滚翻腾、隆隆有声的向北行军。

这支军队便是渊沧海的八千精骑,他们前方有斥候在前方开道,行军异常顺利,按照这个速度,明天下午就能抵达北夫余城的“辖区”。

渊沧海不断给将士们加油鼓劲:“到了北夫途城,我让大帅给大家放假三天,而后我带大家去西边消灭几个粟末靺鞨部落,所得财物和女人,皆归大家所有。”

在对外的战争中,外族将军普遍采用抢掠财富女人的方式来维护士兵斗志、激励士兵的争胜之心,所以将士们才会在长途行军中,克服一个又一个难题,获得最终的胜利;区别的是程度不同罢了。而高句丽随着国土的扩张,军队中也出现大量汉人、鲜卑人、马韩人、秽貊人、靺鞨人、契丹人……将军们改变不了各族士兵的风俗信仰、相互敌视,唯一能做的就是以利诱之,使各族士兵为了利而同心协力。

渊氏父子是精通中原文化、兵法的贵族,他们虽然很想去改变,但毕竟不是主宰国家的王者,有些事情不是他们说了算,同时,由于渊氏的根基是军队,所以他们不会为了改变什么,而去得罪军中士兵,以免将士离心离德。

这一次,渊沧海为了尽快去跟兄长汇合,已经持续行军一天一夜了,大军行至这里,已是人困马乏、怨言极多,若不能让将士们看到益处,只怕将士们都会懈怠下来。

渊沧海的诺言激起了众士兵争利之愿,疲惫的士兵也振奋起来,加快了行军步伐。

“二将军,据大帅的信使所言,北夫余城已经出现大量敌军,末将认为前方两百里范围之内,会有不少敌军在游弋,我们虽然不怕小股敌军,可如果他们没完没了的骚扰,也是一件烦不胜烦之事。”一名副将策马来到渊沧海身边,忧心忡忡的说道:“而我军将士,人困马乏、疲惫不堪,若是再这样强行行军,容易让敌军打个以逸待劳,依末将之见,最好还是休整一番,以保持旺盛的战斗力,这样就能应对一切变故了。”

“嗯!”渊沧海点了点头,又向一名疾驰而来的将领问道:“前方可有敌情?”

“回禀二将军,斥候说前方没有异常。”

“传令下去,让将士们再行二十里,然后休整。”渊沧海想了想,又吩咐道:“同时让斥候密切打探敌情,我要知道方圆三十里内的详情。”

渊沧海也是身经百战的“老将”,他知道将士们十分疲累,一旦停下休息,便懈了那一口气,而各种困乏也会接踵而来;他们在短时间内是无法作战的,所以休息之时,必须和敌军隔着一个比较安全的距离。

“末将遵命!”这名负责观察敌情的将领闻言,立即应声而去。

命令传下,将士们加速前行。

然而危险通常就在眼皮底下,而不是视线之外,前方的斥候在前方开道,却对身边两侧有所疏忽了,就在大军北行**里之时,他们左右两侧的丛林之中,已有两支万人队列阵就绪了。

两万名奚族骑兵,已在这里等了半天的时间,静静的等待猎物上门。

此军主帅自然是奚族大酋长奚仲,但军司马则是杨集的表弟独孤平云。

独孤平云自仁寿二年便跟着杨集了,除了每一次远征大湖区以外,杨集所打的每一场大战,都会带着他。

独孤平云出自将门世家,从小就攻读兵法,经过几年的实战积累,多少有些融会贯通了,虽然还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和经验,但主导一场局部战争却是不成问题的。况且此战又占有出其不意、兵多将广以逸待劳的优势,所以杨集便把他安排到了这里。

此战的部署、伏击场的选定,也是由他一手主导。

两个万人队藏身在高句丽军北上通道两侧,由于这里地势平缓、稀稀拉拉的树林又没有连成一片,并不是什么险要之地,难免被高句丽斥候忽略了。

其次,渊沧海在情报方面有所缺失,根本没有考虑到奚族会出兵,所以他只是把粟末靺鞨兵力、隋军兵力算入其中,如今大安县的隋军被他盯得死死的,而兄长又说大军出现在北夫余城,所以他想不出半途之中,还有什么敌军;他这个思想,又难免误导了各级将领和普通将士。

独孤平云看到敌军前锋毫无戒备的出了伏击圈,当即抬起马槊,狠狠地劈向前方,大吼一声道:“吹响号角,令全军冲锋!”

“呜呜、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响彻雪原野,两支骑兵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从左右两侧朝蜿蜒向北的高句丽直扑而去。

高句丽军在号角响起那一瞬,就发现中伏了,当他们看到两大军一左一右的包抄而来;队伍顿时一阵混乱。

高句丽军全军皆骑,当他们被两边平缓的山势束缚,只能采取‘一字长蛇阵’行军,这种阵式最致命的缺点就是一旦遇到伏击,队伍就会四分五裂、首尾不能兼顾,若是伏兵只有一支还好,若是左右都有伏兵,几乎很难组建作战阵容。

此时此刻,高句丽队伍在这个地方被迫拉长了三里长,遇到的又是两侧伏击,他们要想迅速组成作战阵容几乎不可能了,更要命的是,他们人困刀马乏不说,而伏兵又是他们两倍之多。

渊沧海带着的三千甲骑虽然犀利,可一个人根本穿不了重甲,而现在不是在战场之上,所以这支军队的穿着和轻骑兵一样,马甲、重铠皆由辅马驼着,此时战事突发,又怎么有时间给他们慢腾腾的穿重甲?

“迎战!”渊沧海见伏兵杀出,顿时惊得头皮发炸、心惊肉跳。直到此刻,他才想起一个被他遗忘了的军情,那就是杨集联手东突厥灭了契丹以后,一直在隋朝、突厥之间摇摆的奚族。

杨集是没有什么富余的军队,但是他可以命令奚族出兵啊!只要他命令下达,奚族不敢不遵。可是不管说什么、想什么,为时已晚。

“呜呜呜”的号角声中,两支严阵以待的骑兵如同巨兽一般的杀向了长蛇阵中。

临阵对敌,靠的是硬实力,在强大的铁骑碾压之下,任何花哨的东西都不顶用,不管有什么奇谋,也只有统帅料敌先机、早做准备才有效,而独孤平云主导的奚族大军占尽了一切优势和先机,想败都难。

刹那之间,蓄谋已久的奚族大军,以一种极其凶狠的姿态碾开高句丽军,所过之处,高句丽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交战的战场两侧,很快就变成血海地狱,无论是高句丽还是奚族都有伤亡,双方在这修罗场之中,都是拼命鏖战厮杀,所有人都在拼命的挥舞长矛战刀,口中爆喝着拼杀在一处。

然而高句丽军十分疲劳,又毫无防备,甚至连兵力也不如人,他们坚持不到两刻,就被杀得分崩离析、四分五裂,一个个失去指挥的“团伙”,被人多势众的奚族分割包抄,直杀得他们哭声震天、哀嚎惨叫。

渊沧海带着一队亲兵左右冲杀,拼命歼灭扑上来的奚族士兵,努力收拢散乱的士兵,他满身血污,头盔已经不知丢到那里去了,显得相当狼狈。他心中又恨又悔,既恨隋朝擅自开战、也恨斥候疏忽大意,悔是自己没有打听清楚,导致中了敌军之计。

独孤平云骑马伫立在山岗之上,远远的看着交战的战场,大体上说,高句丽军已经不成气候了,经过这段时间的交战,他们已经被团团包围,被困在其中的高句丽士兵,不可能逃得出去。

过了一会儿,他注意到了渊沧海的存在,只见这支军队异常凶悍,每个人都展现出了以一敌十的战斗力,硬生生的撕开了两个豁口,不断的聚集着散落的高句丽兵卒。

为首那名大将神勇异常,不知疲倦的大声疾呼,也不知他突破了多少重围、斩杀了多少士兵。而他的兵力也从最初的两百多人越聚越多,最后竟然变成了一大群。

他扭头向待命的奚仲说道:“奚酋长,这支军队就交给你了,如果那名主将以抓活最好,如果不行,就杀了。”

“末将遵命!”奚仲虽是此军主帅,但一切都由独孤平云说了算,最开始他是敢怒不敢言,对其命令也是口服心不服,然而到了现在,都应了独孤平云的算计,之前的负面情绪顿时一扫而空。

他现在还有一千名嫡系军没有参战,为的就是扑杀负隅顽抗的敌军士兵。当即一挥手,亲率这支战力最强的亲军,朝着渊沧海方向猛仆而去。

男儿竞功的热血在奚仲胸中激荡,大喝道:“勇士们,随我杀敌立功!”

这支军队早已等得心痒难搔,又见大局已定,顿时俨如猛虎入羊群一般,杀得即将成就气候的高句丽军血肉横飞。

渊沧海挥舞着一把长柄斩马刀,在敌群丛中奋勇厮杀,此时,他一刀劈在一名奚族将领身上,此刀从肩上劈到胸腔,刚刚将斩马刀收回,便听到一声尖利破风声袭来,他下意识向后矮了矮腰,一杆沾满了血的长矛便直捣过来,贴着他的头皮而过,划出一道狰狞血口,长矛没有建功,便顺势收回。

渊沧海眼底闪过一缕凶光,一刀横劈过去,将那名将领拦腰斩成了两截,那名倒霉的将领的两截身子坠落在地,花花绿绿的脏器落满一地。

渊沧海还未收回斩马刀,一杆长矛从背后袭来,自他左肩胛透甲而出,渊沧海一声惨叫,手中的斩马刀掉了下去,长矛从他身上拔出,接着一杆子重重地砸落在他的脑袋上,渊沧海脑袋嗡响,倒在了地上。

出手的正是杀到的奚仲,他骑兵掠过,顺手一提,将渊沧海驮在了马上。

跟随渊沧海的十多名亲卫们目眦欲裂,提起武器就要冲上,但奚仲的亲兵也已杀上,合力将他们杀了个干净。

整场战斗的时间不到一个时辰,就已经结束了。

八千名高句丽军士兵,除了斥候和有敢的前军士兵能够突出了重围之外,余者尽皆留在伏击圈中,在三四里长的范围内,横七竖八躺满了尸体,还有不少伤兵在地上哀号。

独孤平云征战多年、心如坚冰,尽管高句丽伤兵都失去了战斗力,但他并不打算留下后患,也不想带他们回去,直接就奚族军士兵尽数杀死。

傍晚时分,战果已经统计出来了,奚仲喜滋滋的向独孤平云说道:“独孤将军,此战杀敌七千五百余人,逃生者不足五百。”

“打得不错。”独孤平云满意的笑了,这是他第一次指挥战斗,尽管他兵多将广,有欺负人的嫌疑,但这样的战果,也足以让他交上一份完美答卷了。

过了一会儿,他又问道:“奚酋长,勇士们伤亡如何?”

奚仲笑容顿时僵在了脸上,默然半晌,苦涩的说道:“高句丽军实在太能打了,哪怕他们失去了一切优势,仍旧给我们造成了巨大的损伤。此战当中,我们死了两千三百多名勇士,伤兵也有千多人。”

独孤平云闻言,点了点头。

此战,他是以全歼高句军为上,“犯了”《孙子兵法·军争篇》中的“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而高句丽军士兵能征善战,他们在走投无路之下,自然爆发了难以想象的战斗力,所以奚族有此损伤,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儿。况且奚族士兵又不是大隋将士,死了就死了呗!

不过他虽是这么想,但嘴上还是说道:“清理物资、收拢兵器,将尸体就地深埋!”

“喏!”奚仲应了一声。

独孤平云又见另外几名酋长围上,便说道:“甲骑装备都给我,余者,你们分了。”

重骑兵的装备异常珍贵,便是凉州军都只有一万多套,他自然不会给奚族人,而且这东西杀伤力极高,一旦落入奚族之手,其军事实力必将大为上涨,给幽州造成不利的影响,这也杨集事先对他的交待。

至于轻骑兵的装备,隋军看不上,就用来当奚族的军饷和抚恤了。

隋军看不上的东西,可奚族却觉得非常好,一听独孤平云这么说,奚仲等人尽皆大喜,纷纷拱手道:“多谢独孤将军。”

“不用谢我,这是大王交待下来的话,同时也是你们应得的奖励。”独孤平云说道。

“谢大王、谢大王!”

独孤平云想了想,又模仿杨集忽悠阿史那俟利弗设的口吻,很是淡定的说道:“朝廷不会亏待为国效忠的任何一个人,只要你们以后尽忠职守,你们得到的东西,绝对超乎你们的想象。”

“我等明白!”奚仲等人很是捧场的答道。

“独孤将军可在?”便在这时,一队人数约百人的隋军骑兵从西北方向疾速奔来,为首大将正是薛万淑、麦仲才。

却是杨集感于大安县将领不多,将很多凉二代留在大安县的军营之中,而薛万淑、麦仲才又在昨天被打发回来帮助独孤平云,他们在路上遇到了一些高句丽的溃兵,杀了百余人之后,又抓了几个活口,一问才知道战斗已经结束。不过也无所谓了,因为他们还有新任务分派给独孤平云,既然战斗已经打赢,那么下一步军事行动便可进行了。

“我在这里!”独孤平云策马而出。

“末将薛万淑/麦仲才参见独孤将军。”二将越众而出,向独孤平云抱拳行礼:“恭喜独孤将军取得大胜。”

独孤平云哈哈一笑,问道:“北夫途城的战事,进行得如何了?”

“贼军全军覆没。”薛万淑将战事大致说了一遍。

独孤平云没有感到意外,应付一般的点头道:“不愧是我表兄,还是这么厉害。”

“……”奚仲等人听了,莫不骇然相顾,心说杨集恐怖如斯,杀神之称果真名不虚传,而这个独孤平云,竟然觉得理所当然、不以为异?

“对了,你们此来,所为何事?”独孤平云问道。

“独孤将军,南夫余城管辖的辽东北部地区兵力空虚,几无可战之士,大王让你们以粟末靺鞨名义、趁机荡平各座小城,所得财物,五成归奚族勇士,五成纳入辽州府库。”薛万淑笑着说道:“末将等人也从旁听命。”

奚仲等人闻言,顿时双眼发亮。

这种好事,他们实在是太喜欢了。

独孤平云知道杨集的全盘计划,心知他们这次扫荡,必须要在渊子游反应过来之前,就结束,他沉吟半晌,向奚仲说道:“大酋长,让伤兵和一部士兵押解战利品去大安县,主力大军分成两路,一南一北横扫过去,而后,迅速撤入北方。”

“末将遵命!”奚仲等人拱手应命,他们这里有两路,若是加上另外一部士兵,那么就是三路大军了,要打辽东北部,并不是难事。

安排妥当,他们立即分兵行事。

四天后,新城守将渊贤意才迟迟的收到渊太祚、渊沧海全军覆没的消息,当即令副将率军四千,北上救援南夫途城。

又是三天过去,却得到了两个非常震惊的消息:一是副将遇到一个自称是咄伯靺鞨的万人队,将他们给杀溃了。

二是“粟末靺鞨联军”兵分多路,一路奇袭了南夫余城,与南下的突地稽一起,屠光了全城军民,接着放了一把大火,将南夫余城烧了个干净;另外两路“联军”横推向东,不但夺回了渊太祚占领的失地,还攻破了南夫余城管辖的金山、银城、龙首山、城子山、沟坝、大刀宗、多伐岳、余富、后虎嘴子等大小城镇,兵锋所过,鸡犬不留。

男女老少,尽皆杀光;财物,尽皆抢光;带不走的,则是一把大火烧光。

其残忍的作风,很有辽东各族风格。

至此,辽东北部赤野千里、尸横遍野!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