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55章:分蛋糕,落子西南

大隋主沉浮 第655章:分蛋糕,落子西南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军纪严明,向来是隋军最为犀利的武器之一,相对于其他地方的隋军士兵,凉州军在军纪方面,更是被当成重中之重来抓,在没有获得主帅、主将新的命令之前,全军下下不会有人擅离职守。

天渐渐亮了,伏俟城内的喊杀声仍未停止,而隋军士兵也没有得到新的作战指令,所以大家根本就没有入城的意思,每一个人都在坚定执行着昨天晚上命令,只顾着将这座城周二十八里的城池团团包围,但是只要有人逃出城来,几支箭失就会招呼过去,当真是做到了“没有放过一人”。

在西城前的空旷大地之上,杨集接见了临桃行军道总管周法明、益州军总管杨武通、益州军副总管庞玉、益州军行军长史郭行方,以及自立门户的慕容兆和党项羌首领拓跋赤辞。

周法明率领的两万名临桃军于昨晚抵达,第一时间被杨集派到杨义臣麾下、参与了南城的围城队伍,他现在才有空来见杨集。后面三支“客军”则是刚刚到达,不过他们比杨应所说的“午时”早了两个时辰左右。

周、杨、庞、郭四人先来到杨集面前,一起行礼道:“参见大王!”

“免礼!免礼!”杨集率领扶起族兄杨武通,又一一扶起另外三将,他也不理会身为自己人的周法明,微笑着向杨武通说道:“兄长辛苦了!”

“辛苦倒是不辛苦!”杨武通爽朗一笑,有些懊恼的拱了拱手:“就是白跑了一趟,让人煞是懊恼。”说着,他又尝试着问:“大王,凉州军将士打了这么久,也辛苦了。而城内至今杀声未止,不如让我们……嘿嘿。”

庞玉、郭行方也露出意动的神色,正如杨武通所说,他们气势汹汹、斗志昂扬的带着三万精兵登上高原,本以为就算打不到吐谷浑,也有机会收拾党项羌,不料凉州军进展得太过迅勐,他们还没来得及开战,狗儿的拓跋赤辞就投降。

仔细想想,着实是让人郁闷之极。若非此时不宜打岔两军首领的会谈,只怕他们立刻请命了。

杨集看了三人一眼,乐呵呵的承诺道:“放心放心,总不能令益州弟兄白来一趟的。”

“当真?”三将大喜过望。

“不假!”这是最起码的人情世故,杨集还是懂的,他这次要是吃相难看,让益州军白跑一趟,他日需要其他人帮忙的时候,谁还愿意出手相助?

旁边的郝瑗笑眯眯的补充道:“好教杨总管、庞副总管、郭长史得知,大王要不是为了等到益州兄弟,我军将士早在前半夜就入城休息了,正是因此,我军将领都对大王有意见了,诸位……”

“嗯?”杨集瞪了郝瑗一眼,仿佛在责怪多嘴似的。

“卑职失言了、卑职失言了!”郝瑗“讪讪”退下。

杨武通、庞玉、郭行方又不是傻的,焉能不知郝瑗的鬼把戏?三人相顾一眼,皆是露出了一丝苦笑:他们诚然是应杨集之邀出兵,可杨集只是请他们牵制党项羌、送他们一个立功的机会;照之前的战局来看,党项羌的确如约定之言,变得兵力空虚了,当时正是他们立功的大好时机,然而凉州军进展得太快、党项羌投降得太快,搞得他们自己白白错过了,所以两者互不相欠。然而他们错过了从天而降的军功以后,却跑到伏俟城外了。

这是什么?摆明是来抢凉州军的功劳。若是没有人点出,大家当作不知道,可是经过此人(郝瑗)明确点出、还说凉州将领对杨集不满,那么杨集即将给予他们的人情和功劳,他们无论如何都得认。否则的话,以后还谁带他们“玩儿”?

杨武通见拓跋赤辞就在不远处候着,于是干咳了一声,放低声音道:“这么好的机会竟然让我们错过了,说来也是丢人,幸好大王仁义、仗义,若不然我们三人真是无法向数万名将士交待。这个天大的人情,我们欠下了。”

“兄长客气了!兄长见外了!”杨集豪爽的说道:“咱们兄弟是一家人、凉州军和益州军也是兄弟,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况且都是为国效力,休要再提!呵呵,休要再提!”

“亲兄弟也要明算账,不然这兄弟当得不长久。更何况,涉及到大王的威信,此事不能不提。”杨武通心头满是苦笑,这个小狐狸连凉州军也提出来了,要是再说下去,欠的人情就是整个凉州军民了。

“杨总管言之有理,有些事还是算清楚的好。”郭行方生怕杨集把几百万凉州百姓、阵亡将士也扯出来,连忙接下话头,并向杨集拱手一礼,换了一个话题道:“大王,益州将士立功心切,但不知何时入城?”

“吐谷浑立国时间将近三百载,忠于吐谷浑的军民还有很多很多,现在有那么好的肉盾、肉矛,何须我军将士冒这个巨大的风险?”杨集扫了不远处的拓跋赤辞一眼,又回首向三人说道:“拓跋赤辞说过凡是大隋的敌人,就是他的敌人,既如此,就让他打头阵好了,等差不多了,益州军兄弟再入城。”

听了此话,三人又是感激,又是替拓跋赤辞感到默哀。

照杨集这么说来,凉州军分明就是在等拓跋赤辞、分明就是让党项羌勇士替隋军扫平障碍,从而达到减轻隋军伤亡、消弱党项的目的,而欠了天大人情的他们,只要顺带。

“不过我有一个不容拒绝的条件!”杨集续道。

杨武通肃然道:“请讲!”

“王宫有圣人需要的‘珍宝’,若是‘珍宝’失窃,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所以益州军不能进入其中,而我凉州军,也只有捷胜军方可进入。”说到这里,杨集又向杨武通说道:“在党项人入城之后,你们和凉州军跟在背后。我在第一时间率领捷胜军围住王宫,可是为了防止万一,以及不必要的麻烦,还请兄长一定约束好益州军!”

所谓的珍宝自然是慕容伏允了!

约在寅时左右,他收到一封匿名箭信,说是慕容伏允已经被他他们绑在王宫之内,让他尽快派人去看管,否则后果自负。

接到这封信以后,杨集第一时间派朱雀、玄武从北城潜入王宫,据神凋传回的书信说,慕容伏允果真被绑在王宫的桌子之上,而里面已经人去楼空。

之所以不许外人靠近,是因为杨集要弄死这个吐谷浑的王者。

之所以要弄死慕容伏允,是因为他我效彷对待义成公主的李靖。史上的义成公主至死都没有辜负隋朝、没有辜负杨家,哪怕被李靖抓到了,可她面对已经注定的失败,依旧不愿放弃、依旧努力策反突厥士兵反唐军,当李靖质问她的时候,李靖愣是被她骂得哑口无言、‘恼羞成怒’的处死了她。

她可怜和悲惨的一生,对得起隋朝、对得起杨家,可是从整个民族上说,她的坚持却似乎又是错了;李靖的聪明之处在于立马处死了她,要是将她带回中原,李世民实在不好处置义成公主。

李世民当时正在努力拉拉杨氏、萧氏等等隋朝旧臣,处死她吧,他要拉拢的人,又如何看待他李世民?如果不处死她吧,她只要有机会就会搞事。所以李靖那一了百了的一刀,实则是解决了李世民天大的麻烦。

同理,慕容伏允是一国之君,只要他活着,吐谷浑反抗之力始终有个盼头、始终以他的名义和旗号来搞事,到时候,杨广杀也不是、不杀也不是,而慕容伏允要是死在战斗之中,那么,一切问题都不复存在。

至于傀儡,有个臭了的慕容伏允就已经足够了。

但慕容伏允毕竟是一个国君,抓到他再弄死的话,是要担极大的责任的,好像李靖弄死义成公主,也是饱受攻击、麻烦缠身。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让慕容伏允死在战斗之中。当然了,杨集也可以让朱雀、玄武下手,不过他想见一见活着的大可汗。毕竟那是一个枭雄,他还是比较有兴趣的。

“我明白了!我们会约束好益州军将士。”杨武通虽然不知杨集的真实用意,可是见他说得这般严重,立刻重视了起来。

“你们就从南城入城吧!”杨集说道:“先让将士们休息休息,至于何时入城,我会通知你们。”

“喏!”三将抱拳告辞。

“周将军,你也去吧!”杨集向周法明道:“稍后,你带着临桃军跟着益州军即可。”

“喏,末将告辞。”周法明明白杨集是白送功劳,心中甚是感激,不过他和益州军不同,故而也没说什么欠不欠的,要是说了,反而见外、反而不好。

待四将退走,杨集让人将不远处的慕容兆叫过来。慕容兆原是吐谷浑的天壁王,在担任鄯善大元帅之际,于三沙城兵败被俘,在这期间,慕容伏允却在吞并他的部落,而且杨集放他回去以后,慕容伏允还要杀他,一怒之下,索性当了隋朝的臣子,跑到老巢所在的扎陵湖和鄂陵湖一带,建立起了自己的政权,与吐谷浑正式决裂。

杨广受杨集的蛊惑,索性册封慕容兆为郡王级别的天壁王,令他与慕容伏允、与吐谷浑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不过慕容兆的地盘夹在吐谷浑和党项羌之间,他在慕容伏允和拓跋赤辞这对翁婿的打击之下,日子过得相当不好。

杨集扶持他的用意,自然不是在高原之上培养一个酷似启民可汗的强敌,而是希望他南下,与冉冉上升的吐蕃夺取君王昏庸的苏毗。据杨集所知,吐蕃王达日年塞相继征服了吐蕃境内(卫藏地区)三分之二的小邦,以及东巴岱王、吐谷浑王、昌格王、森巴王、香雄王等,吐蕃的娘、贝、嫩等大族部亦被其收服,成为其属民,虽然达日年塞因眼疾再犯而逝,可他的儿子、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论赞却是一个青出于蓝而青于蓝的厉害人物。

囊日论赞即位后,努力发展生产、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同时又驯化野牛、野驴、野马为饲养牲畜,一旦他消化好父亲打下的江山,必将如史上那般,向北方开启无敌一般的征服之战,建立强大的吐蕃王朝,所以在他默默发展、壮大期间,杨集决定给他安排一个敌人。

吐谷浑不像其他游牧民族那样单纯的以武力征服为主,它的政治体制很接近中原,对中原文明并不排斥。正是以十分酷似中原的官僚体制为骨架、采取了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所以这个游牧国家的寿命才会这么久。而慕容兆虽然自立了,可他的“治国”理念仍然是一样的,他甚至还吸取吐谷浑部落众多、尾大不掉的教训,从自立那天开始,就加强了王权。

他这种从零开始的做法,必然使其政权的体制更加完善、阻力更少,生命力也更顽强,若他抢先一步南下,囊日论赞势必多出一个强敌。

慕容兆带着几名部将走了过来,慕容兆行礼道:“慕容兆参见大王。”

“天壁王免礼!”杨集笑了笑,说道:“行军途中,一切从简,我这儿连张马扎都没有,等入城了,再一起庆功。”

“谢大王!”慕容兆给杨集为首的凉州军打得十分凄惨,然而也是因为杨集,他才得以“浴火重生”,心中对杨集又敬畏又感激。说着,又向杨善会、郝瑗行礼道:“慕容兆见过杨长史、郝先生。”

慕容兆虽然有了隋朝郡王之爵,可他当俘虏期间,见识到了杨集身边这些人的厉害和恐怖之处,所以他不敢有丝毫不恭。

“卑职见过天壁王!”毕竟对方是郡王,杨善会、郝瑗连忙还礼,并以“卑职”自居。

等众人见礼完毕,杨集向慕容兆说道:“天壁王此前饱受慕容伏允的怒火,牺牲了不少勇士,而这一次战争中,又为我牵制党项羌,从而为北方战局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些功劳,我会如实上报朝廷,以圣人赏罚分明的作风,必然不会亏待天壁王。”

慕容兆和几名部将就怕杨集否定了他们的付出、否定了他们的的牺牲,此时听了这番话,尽皆大喜过望。慕容兆略有些惭愧的说道:“这次若非周将军、杨将军全力协助,光靠我们的力量,怕是早已让党项人消灭了,又岂能胜利抵达这儿?如果论功劳,我们只敢接受三成。”

杨集会意一笑:“我们隋朝做事的风格就是有功必赏、有过必罚,绝不会因为党项见风使舵,就略过他们之前犯下的罪过。党项人欠下的债,我会一一讨还,必定不会让天壁王白白牺牲。”

“谢大王!”慕容兆大喜道:“多谢大王为我讨还公道。”

杨集问道:“苏毗那边情况如何?”

慕容兆听了这不搭边的话,不禁愣了一下,不过杨集早早就给他制定南下发展的思路,而他也不怎么敢与老虎为邻,对于南下苏毗的战略不仅不反对,反而欣喜若狂。在这几年时间内,他不断收集苏毗军情、不断向对方渗透,倒是十分了解苏毗:“苏毗大小女王斗得十分厉害。女王达甲吾颟顸昏庸、骄纵暴戾,大臣念·几松上言劝谏,反为达甲吾所逐。念·几松与我关系极好,他原本打算投奔小女王墀蚌苏,后来听说我有意南下,又见墀蚌苏亦非明主,便决定与我联合。”

杨集点了点头,又问道:“你们目前还有多少军队?”

苏毗大小女王的实力并不弱,而苏毗四周又有达波、娘波、白兰、党项、附国、嘉良等等势力,所以慕容兆能否在南方胜利立足,关键还是在于眼前这位大爷。他连忙大表忠诚道:“除了我带来到的一万五千名将士,还有七千余名青壮留守本部。只要大王有需要,我部所有战士都可以为大隋、为大王死战。”

“现在倒是不用,我就是想了解一下而已。”杨集笑着说道:“你日后有什么需要、或是遇到什么困难,都可以派人来找我商量。”

慕容兆深深的行了一礼:“多谢大王!”

等慕容兆等人告辞,杨集又接见了拓跋赤辞,对于这种见风使舵的墙头草,杨集自然不会有丝毫的客气,直接就把拓跋赤辞狠狠的训斥了一顿。

拓跋赤辞的卑躬屈膝、毕恭毕敬、苦苦哀求,在杨集这儿根本就没有用。杨集对于党项羌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不是大隋王朝的宽容仁德,而是以战胜国身份对待手下败将的态度,更没有因为拓跋赤辞的迷途知返就原谅和大隋为敌的事实。

毕竟拓跋赤辞的行为,给大隋和效忠大隋的慕容兆造成了伤害,如果大隋轻易原谅拓跋赤辞,隋军将士的抚恤怎么办?难道还要战胜国自己付出不成?

如果轻易原谅了拓跋赤辞,慕容兆以及其实盟友、附属国岂不心寒?以后他们又怎么看大隋?又岂能继续为大隋效力?而拓跋赤辞日后,岂不是认为大隋软弱可欺,再一次侵犯大隋边疆、大隋盟友?

所以该赔偿、该补偿隋朝和慕容兆损失的财富,一个子儿都不少。

至于打头阵,仅仅只是党项投降大隋王朝的投名状罢了。要是拓跋赤辞在哪个方面胆敢不从,杨集立刻就灭了他,然后率领凉州军、益州军、慕容兆南下,顺手把党项羌给灭了。

拓跋赤辞在杨集战争威胁之下,不敢不遵。他心不甘情不愿的承诺好赔偿、补偿之后,带着军队杀入了伏俟城!

【求月票、推荐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