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93章:我就是豪门

大隋主沉浮 第693章:我就是豪门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论年纪,杨集可以说是此间男子最少一个;论辈分,那他却高得离谱;如果论起地位、名望,更是没人比得上,包括杨昭在内的所有人都认为理当坐在左边第一席,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杨集似乎并没有坐那专门为他准备的席位的打算,他目光扫了坐次一次,意外发现南阳公主和清河公主坐在左边第二席,清河小公主穿着粉色宫裙,小大人人一般端端正正的跪坐在姐姐下首,她见到杨集,便甜甜的唤了一声:“王叔!”

杨集向可爱的小公主微微一笑,而后徐步走到宇文化及身旁,笑着对亦步亦趋的杨昭说道:“太子不必客气,我坐这里就行了。”

说着,杨集向起身相迎的杨恭仁道:“稍后也许要行酒令,坐在第一席的人说不定也要帮忙,要是我这个当长辈的倒酒,宴会的气氛就没有了。恭仁你也是主人,到前面去帮忙。”

尊贵无比的左首第一席经杨集这么一说,立刻变成打杂的了,杨恭仁闻言,觉得自己若是坐上以后,也没有什么不妥了,更何况他是宗正寺卿,坐过去也是无妨,当即应了一声,与杨集交换了位子。

杨集向着众人团团一礼,坐在杨恭仁让出的位子之上,下首的宇文化及汗毛直竖、如坐针毡,仿佛身边盘踞着一头凶残的勐虎似的,随时都有可能将他一口咬死。他下意识的打了一个冷颤,身子也不受控制的向下首移了移,差点和他的妻子挤成一团了,而他和杨集之间,却空出了一人半的位子。

众人:“……”

宇文化及好歹也是宇文述的嫡长子、好歹也是曾经第一恶霸,然而杨集仅仅坐在身旁,就吓成这个样子,这实在是难以想象。

不过一些头脑灵活的人也佩服起了杨集,他一定是听到宇文化及大放厥词、口出不驯之言了,但作为当事人,杨集此时若是向宇文化及发难,不仅失了风度、扫了杨昭的面子,而且还落下听墙跟的话柄,所以他什么都不说,直接坐到宇文化及身边,令其坐立不安、胆战心惊。

这效果、这威势,远比大吼大叫来得强烈、来得凶勐。

宇文氏见到丈夫被杨集吓成这个样子,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既然你这么害怕人家,又何必逞一时之快,背后说人坏事呢?不过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丈夫,只好向杨集说道:“大王,贵我两家有秦晋之好,又何必如何横蛮霸道、咄咄逼人呢?”

杨集尚未回话,清河小公主却是不干了,小公主抿了抿嘴,小脸儿绷得紧紧的,十分不悦的说道:“夫人还讲不讲道理啊?阿耶时常教导我们,让我们‘闲谈勿论人非,静坐自省己过’,宇文大郎背后说王叔坏话,实非君子所为;怎的到头来,竟然还要诬陷王叔横蛮霸道呢?”

小公主清脆的的童音在大堂之上回荡,一众大人尽皆无语。

宇文氏无法反驳,一张秀美的脸顿时涨得通红。而宇文化及更是羞得无地自容,脸上火辣辣的疼。

宇文化及心中也是懊悔不已,他们家父子原本就和杨集有龌蹉嫌隙,父亲前去漠州任职之前还千叮万嘱过,让他千万不要和卫王府起冲突,然而自己就是没有管住自己这张大嘴巴,偏偏嘴欠的背后说杨集是非,而且还给对方听了去,这可如何是好啊?

“小孩子别说话!”南阳公主无奈的拍了妹妹一下,她丈夫宇文士及还在洛阳处理一些事务,所以今日并没有来,她夹在中间很难做人,本来见到杨集没有说什么,便以为翻篇了,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不曾想妹妹天真无邪、不懂大人的世界,直接就把“宇文大郎背后说王叔坏话”的事情给明着点了出来。

这下子,可真尴尬死了。

“哦!”小公主明白姐姐怪自己,赶紧乖巧的坐正身子,不敢再说话了。

杨昭心累之极,他设宴于此,本来只是想宴请皇族中人,可是后来一想,又把一些权贵子弟也请了来;可是谁曾想到,宇文家都被杨集搞成这个样子了,宇文化及这个贱人还是这么嘴贱,这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么?他生恐气氛继续僵硬下去,只得打乱宴会节奏,令人立刻上酒,举起酒杯道:“今日只叙情谊,来来来,都端起酒杯,饮这一杯。”

大家都是饱受家族教育的贵族子女,除了有限几个憨包之外,都懂得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道理,哪怕平时有再多再大的矛盾,也不会在公众场合之下扫宴会之主的面子,更何况现在的主人又是太子,如今一听太子开口,便举杯开怀畅饮,之前,似乎什么都发生似的。

就连杨集这个当事人,饮了三杯以后,也一杯接着一杯的向宇文化及劝酒。

宇文化及有错在先,当然就算没错,也不敢不喝,仅只片刻功夫,就被杨集灌得眼冒金星。

旁边的宇文氏眼瞅着丈夫战战兢兢宛如鹌鹑一般,心知杨集是打算让丈夫酒后失态,而丈夫他,一旦醉了,他是真的酒后失态。宇文氏生恐丈夫酒后丢人,趁着杨集斟酒的空档的瞬间,微笑道:“方才听李大郎说李相国欲将族女许配给大王为妾,恭喜大王了!”

经宇文氏这么一说,杨集终于猜到高冠博带的男子的身份了,此人乃是李子权的长子李玳。他放下酒杯,这才望着李玳,不悦的问道:“李公子言之凿凿,说令尊欲将族女许配我为妾,可是我为何从未听说过此事?”

这个阶段的五姓七宗更注重实利,并不怎么重视男方家的血统、并不怎么重视男方娶去当妻还是妾,就拿崔氏来说,不但先后把嫡女许配给杨俊、杨昭当妻,把嫡女许给时为晋王的杨广为妾,还把嫡女、独孤皇后之母许配给鲜卑人独孤信当小妾。所以这个时候的五姓七宗虽然也是讲究门第、五姓女也处于“一家有好女百家求”,却还没有形成天下人莫不以娶五姓女为荣的局面。

这一局面直到史上的李世民登基,才发生根本性逆转:一方面是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暴力杀死荥阳郑氏女婿李建成,使山东士族在李建成身上的投资化为乌有不说,而且很多人还受到清算,使山东士族对李世民异常不满。

另一方面是世家门阀在李世民之前,自有自己的排位方式、自有自己的竞争方式;李世民登基以后,他为了加强皇族在士林间的影响力,令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强行把李唐皇族排为第一等高门、长孙无忌等外戚第二等高门、山东氏族被降为第三等。

李世民此举彻底惹恼了五姓高门,只不过他们在强权压迫之下,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可是正当所有人敢怒不敢言之时,和杨广一样自恋的李世民自信无比,自以为所有人都尊重他这个当皇帝的,于是把脸伸过去给崔氏打,希望和崔氏结为儿女亲家,进一步提升皇族的地位。

然而这一回,人家崔氏却不干了,他们说自己是华夏最纯正之血脉、是“华夏衣冠”的继承者,而李唐皇族这等参杂了胡人血统的杂胡,没资格与他们结为儿女亲家,其他姓氏也奉行了这个原则,使得李世民的脸被打得啪啪响。当消息在士林传开,有胡人血统的李唐皇族和外戚、所谓的第一第二等高门,全都成了天下笑柄,而五姓七宗的地位却因为踩了两者之故,直接上升。而五姓女也因为知书达礼、华贵大方等美好品质,成为女中巨星,天下人莫不是以娶五姓女为荣、莫不以拥有一个近乎完美的五姓女为妻为傲。以至于后来当了宰相的河东薛氏子弟薛元超,临终前叹道“此生所遗憾者,未能娶五姓女!”

河东薛氏和韦、裴、柳并称为“关中四姓”,已是国内一等一的门阀了,既是薛氏子弟女是宰相的薛元超却仍然如此仰望“五姓七宗”,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杨集虽然知道世家门阀、达官贵人之间的联姻,政治意义占了九成九,更知道五姓女此时也很受人追捧,但是李子权这种浓重和急切的功利之心,着实让人不喜。更让杨集不爽不悦的是八字都没一撇,李玳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宣扬,这不是利用舆论来逼他就范么?

对于这样一桩功利心十足的婚事、出自这样一个家族的女子,杨集又怎么可能收入杨门?而且以他的处境来说,要是傻乎乎与五族七宗联姻,对他百害而无一利;而且以他的地位来说,又何须与五族七宗联姻?

听了杨集的话,李玳沉吟半晌,不慌不忙的拱手道:“好教大王得知,家父地确实有这份心思。依在下看来,只要说清楚之后,此事必成,故而提前说出来,亦无不可,您认为呢?”

语声虽是十分客气,脸上的笑容也很和煦,可李玳那抹笑容给杨集的感觉就像是俯瞰众生的庞然大物一般,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气势。好像是在说‘这是我们赵郡李氏的恩赐,你就感激零涕的膜拜着接受吧!’

杨集坐直正身子,澹澹的说道:“我杨集才疏学浅、德行不佳,而你们赵郡李氏乃是天下一等高门,我杨集高攀不上、也不想高攀。还请李公子转告李相一声,此事休要再提,免得别人真以为有这回事,污了我的清白。”

大堂内顿时一片安静,就连宇文化及都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杨集:现如今的天下士子、官员将相、关陇贵族子弟,哪个不想娶个“五姓七宗”这等正统高贵的汉儒门阀女子为妻?而赵郡李氏或许不是把嫡女许配给杨集为妾,可哪怕是族女,也是能够让他炫耀的荣耀,说出去不知要要羡煞多少人!然而杨集竟然在此众目睽睽之下严词拒绝,不留丝毫转圜余地,难道是傻了不成?

李玳素来一副温文尔雅的气派,骨子里却对赵郡李氏这个招牌十分高傲、十分在意,可是此刻杨集这般直白的蔑视他引以为荣的家族,尤其是却因为杨集那句‘污了我的清白’更是将赵郡李氏狠狠地踩了一脚,顿时气得他一张脸涨得血红。

可是气归气,李玳却不知说什么反驳为好。他之所以当众把赵郡李氏意图将族女许给杨集为妾这件事说出,就是唯恐杨集拒绝,所以先把这个风声散播出来,若杨集当真想拒绝,怎地也要忌惮赵郡李氏的脸面吧?可谁知道杨集根本不按常理出招,当面把他撇得一干二净,而且还是这般激烈。

如果此时他说杨集不识抬举,那倒是可以挽回一些颜面,可是他父亲李子权之言犹在耳:杨集不但是皇族的扛鼎之人,而且还是凉州牧、尚书令、卫王系之首;赵郡李氏要想在朝堂之上稳住根基、胜过另外六宗几子、成为山东士族领袖,就必须全力拉拢杨集、必须获得杨集的支持。此刻他要是把话说绝,以后还怎么挽回?

不过怒归怒、气归气,可是李玳心中的担忧比之愤怒更甚!只因赵郡李氏北有范阳卢氏、博陵崔氏,南有清河崔氏、河对岸有荥阳郑氏,太行山以西有河东裴氏、太原王氏。夹有诸多势力之间的赵郡李氏很难走出去。

面对这等困局,族中一些长老已经决定在守住基本盘之余,跳出四面受敌的河北大地,改以在凉州、西域买房,将商铺开过去,使赵郡李氏能够借助丝绸之路这条黄金商路转型。其实不仅仅是李氏,即便是远在范阳的卢氏、远在博陵的崔氏也有这个心思。

然而令山东士族烦躁担忧的是,要想把商队走向西域,先要过关陇贵族这一关,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在凉州设一点,但是在这里,又要杨集答应才行,如果杨集不答应,他们休想走出国门。

赵郡李氏将族女嫁给杨集为妾,亦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只不过现在看杨集这番态度,李玳就知道父亲和族老们的打算恐怕要失败了,这个强势的亲王根本就不是那么好拉拢的。想到此处,李玳顿感忧心忡忡。

“大王,这是一桩美事啊!”对面的驸马李长雅是说客之一,见到李玳给杨集噎住了,笑着举起酒杯,向杨集说道:“以你现在的权力、富贵,说是当朝第一人,亦不为过。若是再与和赵郡李氏结亲,那你在朝堂上的地位必将稳如泰山,到时候,便是抛开亲王这重身份不算,贵府也将成为顶级豪门。”

“我就是豪门,又何须再与他人联姻?”杨集看了李长雅一眼,笑着说道:“再说了,我既然是亲王了,为何要自命清高的抛开不算?”

李长雅闻言无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