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696章:独孤整得陇望蜀

大隋主沉浮 第696章:独孤整得陇望蜀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元氏所主导的几次大行动中,次次以惨败告终,致使元派各大家族蒙受巨大损失、人心溃散,元派势力中的于仲文家族、李仲文家族、豆卢家本就因此离心离德、心生去意,当他们眼看着皇帝又对元氏步步紧逼,于是这三家的态度也变得十分暧昧起来;而元派剩下的张家、王家、王家、辛家、梁家等等家族的实力在关陇贵族各大门阀之中,只属于中下游水准,根本无力应对独孤顺派和窦派的蚕食。这也是元胃急着跑来窦家面议的重要原因,他希望窦氏以大局为重、休要回到内斗内耗的敌对状态之中。

元胃等不到窦威表态,独孤家家主独孤整就已经明确表示合则更强、分则三弱,这令元胃大喜过望;一旦有了独孤家的支持,窦氏派系便是想退出武川盟,也要好生掂量掂量了。

他得偿所愿,欣然一笑道:“独孤家主义薄云天,我替各家谢过,这就告辞回去向各家述说独孤家意图,尽量争取各家同意,使我三派合作更加紧密。”说着,又向窦威问道:“但不知窦家主有什么考量?”

窦威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为了取信元氏,同时也担心独孤派和元派联手打压窦派,便晒笑一笑,向元胃说道:“元家主大可放心,窦家既然同为关陇贵族一脉,自然跟着大家走,绝不会做出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这也是我向元家主的承诺。而且我窦家向来认为关陇贵族三派合则强、分则弱;若是各自为战,任何一派都难以应对皇族和士族的压制。不过我窦氏有一个要求,还望元家主能够正视。”

元胃大喜,拱手道:“窦家主但说无妨!”

“山东士族虽然澹出朝堂,可他们有着近千年的传承,实力强横、根深蒂固,而圣人复学、科举等举动,严重触犯了他们的利益,使得山东士族对圣人十分不满,各有所思。”窦威说道:“我认为关陇贵族现在理当戒急用忍,仔细绸缪,方可掌握全局,切勿急功近利。要是继续与皇权硬撼,只会白白便宜山东士族。”

“窦家主之言,也是我独孤家的态度!”旁边的独孤整亦是向元胃说道:“大隋疆域广袤无垠、朝堂和地主上利益无数,非是一家一族可以揽得住、吃得完,我关陇贵族唯有精诚合作,才能掌控权势、操纵时局。”

元胃也明白独孤家和元家对元家的表现十分不满,再加上元派内部也是矛盾重重,他沉吟半晌,便正色的说道:“两位家主但请放心,元氏也意识到之前颇有些急功近利;接下来我们当调整战术,而不是像之前那般与圣人硬碰硬。我也代表元氏向两位家主承诺,日后不管元氏有什么重大决定,都事先与两位商量。”

“如是甚好!”独孤整看了窦威一眼:“窦家主,我不请自来,冒昧登门,实有一事想听一听你的意见。”说着,又向元胃说道:“本打算明日再去元家询问元家主,巧合的是元家主也来了,那咱们便一并说了。”

窦威和元胃相顾一眼,不约而同的说道:“独孤家主请说!”

独孤整沉声说道:“仁寿四年,圣人尚未登基就极力营建东/京洛阳,试图摆脱我们关陇贵族。我们当初反对迁都,一是担心圣人重用山东士族、南方士族,达到平衡朝局的目的,最终使我们关陇贵族被边缘化;二是担心圣人离开关中以后,肆无忌惮的将我们逼上绝路。”

“从目前来看,圣人正朝着我们担心的方向进发:自从朝廷东迁洛阳、政律司横空出世,他便对我关陇贵族狠下毒手,惹来各个世家门阀人心惶惶、人人自危。而且这个时候的北方被旱灾、虫灾弄得赤野千里,圣人应当留在大兴城,想方设法稳定民心、提升民望才对,然而他却唯恐天下不乱、偏偏固执己见的北巡,我真不明白他究竟是怎么考虑的。而他此举,究竟又有什么深意呢?”

“实不相瞒,我们窦家几天前开了一场族老会,专门针对北巡进行了一番探讨。”窦威停顿了一下,向独孤整和元胃沉声道:“我们认为除了明面上所说的那些之外,圣人还有试探的意思。”

“试探?”元胃浓眉一挑,疑惑的问道:“但不知窦家主觉得他在试探什么?”

“试探朝臣、试探关陇贵族。”窦威本来是不太肯定的,但是当他看到元胃,便有了十足的把握,说道:“圣人等到卫王打赢吐谷浑、班师还朝,才将具体的北巡时间定下来,再看他让太子留守大兴、安德王留守洛阳的举动来看,我们怀疑圣人希望关陇贵族在他北巡之时,于关中、于洛阳闹事,好让他将我们一网打尽。”

他看了独孤整一眼,意味深长的向元胃说道:“据说洛阳出现了大量私钱,当这些私钱涌入集市之后,导致物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然而却有许多大粮商囤货居奇,企图搅乱洛阳百姓的生活、发国难财;此时要是有人的控诉这些大粮商图谋不轨、搅动东/京暴动,这些粮商及其背后的人,必死无疑。”

窦威当上家主之初,从独孤家手中买下几条粮食商路,这的确是十分赚钱的暴利行当,然而过了不久,他终于回过神来了,慢慢的意识到自己上了独孤顺和独孤整的老当。

独孤家之所以突然把十分赚钱的粮食生意割让出来,是因为他们明白控制粮食太容易授人以柄了,一旦粮荒之年,有人故意引发暴乱,最后却把责任推到大粮商身上,谁也承受不起。

不过窦威虽然遭到独孤家暗算,但是他根本也没有办法去责怪独孤家,毕竟窦家的确从中赚了不少钱,而且还是他和元氏拼命争夺而来的生意;事后,他又悄无声息的打发粮食生意分割开来,一步步、一点点的售卖出去,经过几年时间的努力,终于成功把粮食生意甩掉了。

现如今,谁又是大隋最大的粮商呢?自然是无疑先从独孤家买走,接着又陆陆续续从窦家买进的元家了,只不过窦家比起独孤家,做得十分隐讳,哪怕元家吃了大亏,也怪不得窦家身上。

窦威打算把大粮商所存在的巨大危机、独孤家的险恶用心默默的留着,到了关键时刻再向元家说明,以此对付独孤家,可是独孤整破坏两家、两派达到默契和共识,竟然当着他的面拉拢元胃。他为了防止两家深化合作、暗中对付窦派,便借此机会,“不经意”的抖了出来,也让元胃明白独孤家是什么货色、值不值得合作。

元胃一听窦威这么说,意识到囤粮居奇的害处的同时,也终于意识到独孤家早在几年前,就默默地算计元家和窦家,亏得两家当初还傻乎乎的高价竞争,原来一切都是独孤家在转嫁自身的危机。

看了无动于衷、事不关己的独孤整一眼,元胃心中的怒火都快忍不住了,如今的元家几乎控制了两京八成的粮食生意。独孤家既然把粮食生意甩了出来,包括独孤家在内的独孤派肯定不会再买回来;而窦威都当着独孤整的面,明着提醒自己了,自然也不接下这个致命的生意。

元胃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将即将喷涌而出的怒意强行压下,脑子飞速的想了一下,复又感到无比的庆幸,觉得自己今晚来得实在是太对了。

要不是他闯上门来,他也不会知元家所存在的致命危机,遍布天下的粮食生意虽然一时间无法甩卖出去,但是经过窦威这么一提醒,元家起码不会干出囤粮高价卖的傻事,只要度过了这个难关,再设想甩卖出去也不晚。当然更重要的是,独孤整和窦威的一番暗斗,让他知道看似团结的独孤家和窦家也存在巨大矛盾;既然如此,元家接下来也有办法针而对之了。

他急于回去商量应对之策,不敢多作逗留,说了几句话,便告辞而去。

元胃走后,独孤整单独面对了窦威,他们独孤家固然摆了窦氏和元氏一道,可是独孤整心中却没有一丝一毫的尴尬;毕竟独孤家转让出去的粮食生意不但不是烂摊子,反而让两家赚了大钱,而且他们所担心的事情又没发生、甚至以后也可能没有发生,所以他无愧无心。

他看了窦威一眼,问道:“窦家主,刚才元家家主也在,为何没有提出让李渊当副盟主之事?”

按照两家反复磋商,最终还是决定把李渊推上武川盟副盟主之位,一是两家担心元氏继续刚愎自用,把关陇贵族带入绝境,于是便打算让李渊代表两家发声、代表两派制约元家;二是李渊现在已经成为杨广的心腹了,两家都有些担心李渊像宇文述那般出卖关陇贵族,而武川盟又是一个有着反隋性质的联盟,若是李渊成了此盟副盟主,那么李渊日后就多了一层顾忌,不敢出卖大家,否则的话,第一个倒霉的就是他们那些正副盟主。

窦威也不深究方才之时,他深思良久,有些漫不经心的说道:“关陇贵族的首要之敌是代表皇族利益的卫王系、代表圣人发声的卫王。纵观关陇贵族各大门阀,最恨卫王的是元家、有实力对付卫王的也是元家,将来对付卫王,还是元家比较合适,我认为我们两派跟在后面使力即可。同样的,卫王的主要矛头也要对准元家,而不是我们两派,这样方才符合我们两派的利益。”

停了一会儿,窦威又缓缓的向独孤整说道:“独孤家主,你刚才也看到元家主的表情了,要是我们过早宣布李渊为副盟主,定然激起元家强烈反对,这样反而造成关陇贵族内部不和,现在元家对于关陇贵族异常重要,我们绝不能过于刺激他们。”

“窦家主所言极是。”独孤整虽是听出窦威有些言不由衷,但是他知道今天晚上不宜深谈下去了,否则只会令两家、两派反目。他起身道:“时候也不早了,我就不打扰窦家主休息,改天我做个东,好生坐下来聊聊。”

“可以!”窦威亦是笑着起身,将独孤整从侧门送走,等他回到书房,一直负责为三大家主添茶青年行了一礼:“阿耶,独孤家主已经走了?”

这名青年名叫窦恽,乃是窦威的嫡长子,窦氏一族多数是以武艺军事着称于世,比如说窦轨、窦琮、窦抗、窦庆、窦琎、窦袭、窦彦等人都是以军事见长的杰出人物,然而窦威父子与他们相对,他们这一房文采秀美、学识渊博、专攻文道;这也符合世家门阀文武并重、文武相济的风格。

“走了!”窦威看了儿子一眼,坐在桌前沉思起了独孤整方才的表现,通过独孤整刚才那副嘴脸来看,窦威便知道两家之前达成的默契算是白费了。

虽然说世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但是独孤家的表现着实是窦威感到寒心,刚才的独孤整甚至连伪装一下都没有,就出尔反尔的拉拢了元胃,当他被自己当面点出独孤家的险恶用心以后,连神色都不动一下;由此也可见,胡人利益至上的观念早已深入独孤家骨髓和灵魂之中,并且成为了独孤家的传统。

按照独孤家以往的秉性和作法来看,只要元家给予的利益足够多,那么他们转眼就会和元家联起手来,一起对付他们窦家、窦派;所以独孤家在窦威眼中,绝对不是最佳的合作对象,也不能相信。

这个认识,也是窦威没有提名让李渊当副盟主的根本原因,他担心李渊上位之后,沦为独孤家和元家的替死鬼。

窦恽沉默半晌,坐到了父亲下首,低声说道:“阿耶,我觉得独孤家比元家更要可怕、更没有底限,他们私心实在太重了。依我之见,独孤家根本就没有想过全力帮助姐丈李渊。”

“谁都有私心、谁都是为了自家利益,这是没办法的事情!我们窦家不也是在算计对方吗?”窦威摇了摇头,接着向儿子说道:“你是没有与独孤顺接触过,你要是知道独孤顺如何行事,就会知道独孤整算是不错的了。”

窦恽皱眉道:“虽是如此,可姐丈毕竟是独孤家的外甥啊!”

“外甥又算得了什么?圣人也是独孤家的外甥,可是先帝和文献皇后在世之日,他们独孤家便心怀不轨了,你别指望他们有感情、有人性!”窦威嗤之以鼻道:“独孤家之所以不愿全力相助李渊,是因为他们家的另外一个外甥如日中天,他们那个外甥掌控的天下强盛富足不说,而且给了独孤顺一个刑部侍郎的职务;他们有了更好选择、更好的位子以后,于是欣喜若狂。他们现在只是想着如何更进一步、只是想着如何让更多子弟进入仕途,又怎么可能支持李渊呢?”

说完,窦威向儿子吩咐道:“明天你去见见建成,将今晚发生的事详细说给他听,同时让他转告李渊:日后好好当圣人的心腹,千万别出来当出头鸟,更不要对什么副盟主抱有希望,否则的话,怎么死都不知晓。”

“孩儿明白了,明天就去寻找建成。”窦恽行了一礼,立刻离开了书房。

夜色弥漫,独孤整的马车向独孤府所在的宜阳坊徐徐行去,朦胧的灯笼灯光从车帘照进车内、照在独孤整清瘦的脸上,他的脸也因此多了几分安详之色,但是从他深稍的眉头,即可看出他的心并不像脸上那么安详。

窦威对元胃的点拨,坏了他们独孤家口碑,元胃当时虽然二话不说,但是独孤整心知元胃对独孤家多了浓浓的戒备和愤怒,再从窦威没有提出李渊的表现来看,窦威此时也有了别样的心思。而元、窦两家的关系也因为今晚这短短的对话,出现了巨大的转机。

这让独孤整颇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然则芥蒂已生,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另外有一点窦威猜对了,那就是独孤家由于刑部侍郎这个职务,心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独孤家在先帝时期处于富而不贵、有钱无权的窘境,和先帝杨坚、皇后独孤加罗并不亲近,

如罗氏生下的独孤罗倒是不错,他不仅继承了杨坚追赠独孤信的爵位,还先后当上大将军、太子右卫率、总管凉甘瓜三州诸军事、凉州总管、凉州刺史等职,老了老了,最后还入朝当起了名至实归、名符其实的右武卫大将军,而郭氏所生的几个儿子都只有虚高的爵位、散官。

如今好不容易获得人人眼红的刑部侍郎,独孤家上下一片欢腾、欣喜若狂,人人都认为独孤家熬出头了,很多子弟都倍受鼓舞,想要在仕途上有一番大作为。

诚然,独孤顺和独孤整都知道杨广不怀好意,奈何杨广给予太多,他们无从拒绝,也不想拒绝,同时更不想让子侄们失望,便打算将错就错,做出一番作为,然后再一一把子弟们带入仕途,使独孤家成为名符其实的权贵之家。

如今全族上下对隋朝、对杨广抱有无限期待,再加上最近风声紧,独孤家对于反隋性质浓重的武川盟的事业也就澹了不少。

至于李渊身上也有独孤家的利益,他们倒是没有想过要放弃;不过此时的独孤家上下,都为搭上皇族这艘大船、获得更多的实利而动脑筋,所以他们对于支持李渊的态度再也不像之前那么浓烈了,现在独孤家利益才是最最重要的头等大事。

实际上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果窦氏的处境和独孤敏一样,而且在李渊之外,还有一个当皇帝的女婿,他们的心态定然也会像独孤家这般发生逆转。

独孤整现在所想的问题是如何与独孤罗之子独孤纂、独孤武都、独孤开远、独孤开明等人重新打好关系。

继承了赵国公之爵的独孤纂姑且不说,而独孤武都、独孤开远也在凉州军冉冉上升了,他们在吐谷浑战役中立下了战功,纷纷被杨广越级册封,所以独孤罗这一房现在远比另外几房子弟有出息。

但是这几人由于本人和父亲惨遭独孤顺和独孤整等人打压的缘故,现在和独孤信、郭氏所生下来的子弟都快断绝关系了,这要是骤然去找,实在不知从何开口。

“也许,可以通过卫王来说项。不过让杨集帮忙,就是比较费粮,或许可以从元氏手中买回几条粮食商路。”独孤整念及于此,又有些得陇望蜀的想道:“要是独孤楷、独孤盛也能回归独孤家那就更好了,这样一来,卫王也成了独孤家的外甥。”

【兄弟姐妹们,新年快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