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727章:此一时彼一时

大隋主沉浮 第727章:此一时彼一时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17:19:46 来源:笔趣阁

杨集送走萧璟、裴宣机,第一时间来到大兴宫安仁殿拜见让他“滚”的杨广。

“南方水师的将领纵火销毁罪证,当真是胆大包天、无法无天了。”听完杨集的汇报,杨广目光一处冰冷,他语气森然道:“定是北方水师的组建、周法尚出任北方水师大都督惊扰了他们。”

杨集:“……”

杨广语气虽然不太好,可是杨集却能感觉到杨广竟然隐隐约约的几着兴奋之情。可见杨广与他一样,都把纵火案当作清查、整顿水师的机会、机遇。

不过这话听着怎么这般熟悉呢?貌似是他在王府的时候也跟萧璟、裴宣机说过。

“金刚奴,这个消息可靠吗?”杨广又问出了与杨集一样的问题。

“这是秉文兄长(萧璟)刚才与我说的,他说他们萧氏有几名子弟在水师之中当文吏,据说水师总署“失火”以后,水师副都督王长袭立刻以玩忽职守之罪,将那些主管卷宗文吏尽数抓捕,在这其中,就有萧家子弟。”杨集与大隋水师毫无瓜葛,若是此时答得不好,杨广难免怀疑他擅自派人监督水师、难免怀疑他的势力已经遍布天下;于是便毫不客气的把萧家供了出来。

他在言语之中,更是透露出“萧家请女婿出面解救萧家子弟”的意思;而走关系解救亲人、族人,也仅仅只是人之常情罢了,只要杨集没有徇私枉法、没有插手南方水师的司法流程,那便与国事无关了。

当然了,杨集也“出卖”萧家。他如果来一句“据萧氏在南方水师安插细作说”,那么萧家定然会吃上一个大苦头,甚至还会影响南方士族在北方水师的地位和稳定。

这些,也是杨集与郝瑗商量之后,所给杨广的一个说法,按照郝瑗的分析,杨广此时或许不考虑这些,但头脑一旦冷静下去,这些问题便会纷至沓来,所以他认为与其让杨广日后自行发挥的胡思乱想、妄自猜测,倒不如在开始就把问题点明。

即便杨广日后真的想到这些,也会受到“先入为主”的影响。至于萧家为何找杨集、而不是找他:主要是因为萧家此时也无法确认自家子弟是否真的玩忽职守,所以萧家不能光明正大的求皇帝作主,只能在朝廷派人去调查之前,希望通过杨集施加影响、干涉司法、解救族人。

这看似是多余、看似杨集和郝瑗担心过度,可杨集作为一名大权在握的臣子、亲王,必须注意这些决定成败的细节,否则日后追悔莫及。

而杨广这边,正如杨集与郝瑗所料这般,他现在根本来不及考虑杨集之所虑;当他听了杨集的话以后,便把“纵火案”视作整顿、清查南方水师的契机。

他目光看向窗外漆黑的天色,沉声说道:“金刚奴,你觉得纵火案是何人所为?”

一言之下,杨广直接把“失火案”定性为人为的“纵火案”,看着是一字之差,可杨集却知道性质却是截然不同了,同时听出潜藏在这番话之下的机锋和杀机。他要是在这个关头胡乱说上几句,绝对会造成一番风暴、造成一些冤假错案,因此一时之间也不好擅自下定论,他沉吟片刻,便遵照本心,说出了自己的怀疑:“我认为南方水师副都督王长袭是最大的嫌疑人:只因秉文兄说失火之前,王长袭在雨夜中冒雨去巡视军营,当他离开总署衙门不久,总署便失火了。他不但来十分及时,而且在他努力之下,火情得到控制。然而大火最后烧掉的既不是办公衙门,也不是陈放武器装备、粮草物资的水师仓库,偏偏就烧掉了陈放着至关紧要卷宗的卷宗室。”

说到这里,他看了杨广一眼,下了定论道:“王长袭这一离开、一回来的时机,以及被烧成灰烬的地方,便养成了一种人为“巧合”,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他刻意为之。”

实际上,杨广也是这么想的,不过他毕竟是

皇帝,而且王长袭背后也有一个大世家大门阀为依仗,他不能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武断的把王长袭视作纵火犯。但这话由臣子说来,则大不一样了。所以杨广等的、要的内容,便是杨集这个有理有理的分析;闻言,顿时连连点头起来:“言之有理、言之有理。”

“……”杨集无语了,用一种古怪的目光看着面露笑容的杨广。

“别用这种眼神看我。”杨广被杨集看得有些不好意思,没好气的说道:“好吧,好吧!我承认了,我其实也是这么想的。”

生恐杨集逮着不放,杨广不待杨集作出回应,立刻略过这个比较尴尬的话题,板起了脸,一本正经的说道:“金刚奴,这个王长袭可不简单,你知道他的来路吧?”

杨集思索了一会儿,说道:“王长袭是霸城人士,好像与太原王氏有着拐弯抹角的关系。”

“不是拐弯抹角那么简单,人家本来就是太原王氏中的一支、而且还是嫡系中的一支。”杨广着重的强调了一下,接着介绍道:“两魏争霸之时,各个世家门阀纷纷两边下注,太原王氏自然也不例外。当时西魏弱而东魏强,向东魏效力的便是留在太原那支便是王氏的“主力”;向周朝效力这一支,则是以王世积的父亲王雅为主,此人原本是北魏大将军,向西魏效忠以后,先后在沙苑之战、邙山之战立下大功,故而受封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关中王氏由是大兴。而这个王长袭便是出自这一支。”

杨集闻言恍然,道:“即是说,对方不但是关陇贵族一大门阀,而且还是山东士族了?”

“正是如此。这也是说王长袭不简单的原因。”杨广继续说道:“开皇中后期,关中家主是王世积,王世积参加隋灭陈之战,拜柱国大将军,拜荆州总管,累进上柱国。辽东之战失利回来后,王世积愧疚异常,终日酗酒解忧愁,阿耶不忍心一代名将就这样醉生梦死、荒废一生便让他担任凉州总管,并且册封他宜阳郡公,让他镇守大隋西边陲的同时,也是希望他在边疆再立功勋、重竖名将之威。然而他不思报国,不但辜负了阿耶的一片苦心,还在凉州期间多行不法之事,酿成了无数亏空。这也就罢了,他竟然还生不轨之心,非但没有思量对付突厥汗国、吐谷浑,反而认为凉州自古出精兵、多战马,一旦他从西边封锁大镇关、安夷关,再与突厥汗国、吐谷浑、党项羌,便能割据凉州而自立,这也是阿耶对他赐死的重要原因,至于他是前太子心腹之事,实际上可以忽略不计。”

杨集默然点头,王世积就是上一任凉州总管,而他所接手的烂摊子便是出自王世积之手笔。张峻、元善等人能够成功把大量军粮、官粮倒卖给吐谷浑,王世积“当居首功”。

“王世积之后,王长袭便是关中王氏家主,我当扬州大总管之时,他是清江郡太守兼行军总管,平陈之战结束后,又当了三年南郡太守。我知道此人较之王世积的恶劣,有过之而无不及。我还是太子之时也想查清一番,后来几度周转,拖延至今日。”杨广目光冷厉的说道:“我听说你在凉州时作出倒查二十年的豪言壮语。南方水师既然闹出了这么大的案件,我派人去查之时,就不是过去简单查查,而是要将南方水师的底儿给翻出来!我倒是想看一看,那些将领都干了什么、究竟又贪了多少。”

“阿兄,我也是这个意思。”杨集向杨广拱手一礼,他连腹稿都不用打,直接把萧璟和裴宣机所说的话复制了出来,痛心疾首的说道:““王长袭把持南方水师长达十六年之久,这期间不知酿成多少亏空、不知吃了多少空额、不知克扣了多少军饷。”“更重要的是朝廷对京兵进行轰轰烈烈大整改之事,早已传遍天下,然而这些贪婪之辈仍然不知收敛、仍旧蔑视国法,仍然如同蛀虫一般啃噬我大隋根基,所以我认为要么不查,一旦查了就要将这些国之蛀

虫一扫而空”。”

“还是你了解我、还是你一心为国。”听了此话,杨广顿时龙颜大悦,他赞了杨集一句,接着兴奋的撸着袖子道:“一旦将不法之财追缴而还、一旦把罚金收入国库,朝廷就有了大把钱粮、就有了做事的底气。日后无论是整军经武、淬炼强兵,还是开凿河运道路,都不用为钱粮发愁了。”

杨集生恐无度的扩大打击面,对关陇贵族把持的南方水师来他个苏/式大清洗,连忙建议道:“阿兄,北巡在即,而我和高句丽的战争又将进行,我认为当前对于南方水师,还是以整顿吏治、积累财源为重,否则,恐有矫枉过正、过犹不及的之害。”

“我也是这个意思。”杨广点了点头,脑海之中也有了一个非常适合的查案人选,他忽然诡异一笑,向杨集说道:“南方水师被关陇贵族把持的时间太久了,寻常御史、寻常朝臣对付不了那帮将领。而太常寺卿裴蕴是裴氏、河东士族核心人物,此人熟知律法、能断悬案,而且曾在陈朝为官多年,对于南方的官场甚为了解。入隋之后,他又历任六七个州刺史,无论在哪里为官,每年他的考绩都是第一。这样一个能臣,无疑是查案的最佳人选,所以我打算让他去南方水师查案,你认为如何呢?”

杨集无语道:“这不是把刀柄递给河东士族么?”

“嘿嘿,我就是这个意思。”杨广嘿嘿一笑,悠然的说道:“单是南方士族,是斗不过关陇贵族的,若是裴蕴去查关陇贵族,那便成了三方势力的博弈和角逐了。”

杨集心下一动,向杨广说道:“裴矩、裴蕴都是老女干巨滑的老狐狸,而单纯的清查南方水师是一项得罪人、得罪关陇贵族的重活儿,裴蕴那么精明,再加上裴氏没法从中捞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他们未必能够如阿兄之意、未必尽心尽力去查。若是如此,便不达不到一果到底的效果了。”

杨广听得愣了一下,但他细想了想裴氏兄弟的为人,发现他们兄弟的确正如杨集所说这般,那一对无利不早起老狐狸,只是他一时也想不到什么更好的人选和办法,不经意间,却杨集神情自若、悠哉游哉的看着自己,便知道他心中已经有了鬼点子,忍不住笑骂道:“既然你有好办法了,还不快说给我说出来?你卖什么关子啊你?”

“我的确有了一个不太成熟的想法。”杨集看了杨广一眼,有些犹豫的说道:“但是这个办法涉及到裴家,我好像不太好说,毕竟,我是裴家的女婿。”

“跟我见外什么?”杨广一挥手,气哼哼道:“给我说!立刻说。”

“既然你非要我说,那我就勉为其难说了吧。”杨集挠了挠头,这才说道:“据我所知,裴仁基是一个清正廉洁、文武双全、精通水陆作战的大将,不过他虽然是阿兄的心腹之将,却也是闻喜裴氏子弟的事实。而闻喜裴氏除了裴仁基以外,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武将了,一旦他进入南方水师或许北方水师为将,裴氏兄弟定然拼命为他“保驾护航”,这与裴氏、河东入局又有什么区别?”

虽然在这之前,杨集认为裴仁基在萧玚的举荐之下,能够上任。所以他并不打算去推荐裴仁基,而且决定白白赚取裴氏和萧氏的人情。但此一时彼一时,当他和杨广说到了这个地步以后,脑海里忽然发现又有了一点更好、更合此时氛围的新点子,于是他便主动举荐起了裴仁基。

他看了杨广一眼,见到杨广听得双眼闪闪发光,兴奋异常,而无半点不好的表情,接着又说道:“至于查案的人选嘛!我觉得山东士族出身的能吏最为合适。至于选择山东士族,而不是皇族、中原士族的原因,则是山东士族被关陇贵族打压的太狠,又始终找不到报仇的机会,一旦阿兄给了某个人这个机会,我认为此人不管是为了报仇也好,还是为了博得阿兄好感表现也罢,都会尽心尽力去查

这一查……”

“这一查、这一任命,水师就变成四方博弈了?”杨广打断了杨集,兴冲冲的笑着说道。

“阿兄英明,阿兄越来越聪明了,可喜可贺”杨集竖指而赞。

杨广脸都黑了:“……”

不过他的心中,却不得不承认杨集此法远比派裴蕴查案高明厉害、远比单纯派裴蕴查案精彩、热闹;而且给出去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和权力,能够让河东派、山东派欲拒不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