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748章:卢氏之野望

大隋主沉浮 第748章:卢氏之野望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3-19 10:34:35 来源:笔趣阁

上谷郡遒县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便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一,这里一马平川、良田沃野,是有名的膏腴之地,它原属涿郡涿县,杨坚全国撤并郡县之时,在开皇三年将隶属于涿县的遒县地区划入易州(上谷郡)范阳县,杨广在年初废州称郡,易州改名为上谷郡,而范阳县也改名为遒县。阑

遒县现在看似是一个没有名气、不起眼的上县,但是它在古代还有涿鹿、涿邑、涿郡、范阳、涿县等名;荆轲刺秦王时献出的燕国“督亢”图就位于这一带,而汉昭烈帝刘备、桓侯张飞的故乡也是在这一带。不过刘备和张飞当年虽然叱诧风云、名动天下,并且打下赫赫有名的蜀汉王朝,但他们的事迹主要发生荆州、益州、扬州等地,再加上年代久远,故而他们在幽州已经威名不在。如今除了人数极少的世家门阀之外,普通人甚至连刘备、张飞等古代名人的名字都没听说过,真正让幽州上下家喻户晓的,则是祖宅位于遒县的范阳卢氏。

卢氏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齐太公,但是令卢氏名扬天下的始祖却是东汉名儒、经学宗师卢植。卢植在社会剧烈动荡的东汉末年,不但是朝廷的中流砥柱,而且其学问胆识、功勋业绩与品德风范均有广泛影响,乃是世所公认的楷模,他的存在也奠定了卢氏后来作为“北州冠族”“范阳郡望”的基础,开创了范阳卢氏“代代出名士”的基业。他的儿子卢毓官至曹魏三公之一的司空,其后的卢珽、卢钦、卢志、卢皓、卢谌等人皆是当世位高权重的人杰,他们为官之时,同时也将卢氏影响力传播于天下士林之间。

就在薛世雄回到涿郡的第二天下午,杨集和裴矩在三十多名玄武卫、十多名裴家死士的护卫下,从南门进入遒县县城。

他们在汲郡与悄悄脱离了大军,就在大军休整之时,翁婿二人却是日夜兼程北上,他们先是在魏郡与杨纶、刘权、薛世雄会谈了一阵子,然后又直奔上谷郡遒县而来。

队伍进入遒县县城,并未停止,而是沿着街道朝遒县城北、易水南岸前行。过了约莫两刻时间,队伍在一座庄严宏伟、历经风霜的古老宅院的面前停了下来。

杨集走下马车,从巨大的广场之外就能看到里面层层叠叠的屋脊宛如波浪一般,正门那两座青色石狮庄严威武,但是远远的就能看到石狮身上有些地方坑坑洼洼的,他知道那是雨点滴下出来造成的岁月痕迹。而在两座石狮中间的高墙深院的门楣上,赫然镌刻着“卢氏”两个大字。

这里便是范阳卢氏的中枢之地了,从这里向四周辐射的方圆千里,卢氏的地位无异于皇帝,而皇帝对这里的官员和军民下达的命令,未必比卢氏的一句话管用。阑

卢氏的现任家主名叫卢赤松,乃是已故武阳郡太守卢思道之子,不过卢氏枝繁叶茂,俨如小朝廷一般,所以卢氏和其他世家门阀一样,也早早成立了一个酷似朝廷议事堂的族老堂,族老堂里的每名长老代表一房利益,如是一来,也导致权力主要集中在族老堂,而家长更像是个分蛋糕的傀儡皇帝一般,实权并不大。

据裴矩所说,卢氏分为北祖、南祖、卢晏系、卢敞系四大派别。其中北祖系人丁兴旺,至今已分为大房、二房、三房、四房以及始于北魏太常寺丞卢靖的帝师房,如今的大长老卢长谐出自帝师房,而另外四房也以他马首是瞻。

至于南祖、卢晏系、卢敞系要么人丁不旺、要么传承时间短,故而这三大派加起来,也勉强只能与北祖派相提并论。所以整个范阳卢氏,论起权力最大的人,便是大长老卢长谐了。这也意味着杨集能否成事的关键人物不是卢氏之主卢赤松,而是大长老卢长谐。

在布满深浅不一的车辙的青石广场上,停了十多辆马车,看样子都是前来拜访卢氏的客人,不过从没有开启的中门来看,到访之客都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否则也不会让他们走左右两边的侧门了。

“吱呀、吱呀!”便在这时,卢府中门大开,一队高冠博带的文士从府中疾步而出。

卢家在今天早上便接到裴矩家仆递来的拜贴,便密切关注和准备起来了,当这支队伍一入城,卢家便接到了消息。

裴矩是当朝宰相,按说卢氏应当早早打开中门,并派人去城门迎接才对,但裴矩这次是以私人身份拜访,而且递帖子的家仆还专门强调这是秘密访问。阑

卢氏高层人士已然知道裴矩是辽东道行军长史,心知他此番前来拜访一定与辽东局势有关,又想着大军远在南方,而他却“擅自”脱离大军,可见想要商量之事,必是大事。于是他们便省去了隆重的仪式,并决定在裴矩到来之时打开中门,然后迅速将其迎入府中。

这既不失礼,也保证裴矩的行踪不致外泄,他们为了帮助裴矩保密,还将早已定好的访客都辞了,而广场上的马车,实则都是卢氏召集回来核心人物。

卢府四周,更是布满了卢氏死士。

这倒不是卢府大惊小怪,而是世家门阀之间约定俗成的规则;如果卢氏这么要求裴氏,裴氏也会这么严防死守,帮忙卢家贵客保守秘密。

其原理就像是两国互访一样,主人既然接下对方的访问要求,就要尽到主人之责,根据对方、双方事先谈妥的事项将一切都考虑清楚、安排妥当,要是对方不幸死在自己的到底,轻则引发纠纷,重则开战。

一行人进入卢府,直到会客堂就座,然而作陪仅是卢家家主赤松。

入座不久,外面足音响起,一名年过八旬的白发老者拄着藤木拐杖从侧门走入,此时容貌清瞿,皮肤上已经爬满皱纹,不过保养得很好,皮肤依旧白皙而有光泽,留着白花花的胡须,那双半开的眼眸偶尔闪烁着历经沧桑的光芒,让人一看就知其非是等闲之辈。阑

见他到来,堂内三人一起站起,裴矩起身恭敬礼拜:“世矩拜见世叔,多年不见,世叔还是如此健朗,可喜可贺!”

此老便是卢长谐了,今年已经过八旬,与裴矩的的伯父裴让之同辈相交,先是在北齐为官,后任大隋怀州司兵参军。

卢长谐呵呵一笑:“世矩不必多礼,年纪终究是大了,做何事都有些力不从心了,未来重担还是要落在你们身上。”

说着,他看到了裴矩身后的杨集,双眼顿时为之一亮,赞不绝口的向裴矩说道:“世矩,我观此子风度翩翩、气度斐然、英气逼人,面有奇相,非池中之物,裴家后继有人啊!”

裴矩闻言摇头,心说如果是我裴氏子弟,那必将是裴氏之万幸,然而并不是。他向卢长谐拱手一礼,介绍道:“世叔误会了,这不是我裴氏子弟。”

“哦?”卢长谐和卢赤松微感诧异,一起看向波澜不惊、不卑不亢的杨集。

“晚辈杨集,字文会,祖籍弘农,见过前辈、卢家主。”杨集行礼问好,礼节一丝不苟、干净利落。阑

卢长谐与卢赤松相顾一眼,尽皆骇然,卢长谐一双白眉一扬,迟疑着问道:“可是名扬天下的卫王、尚书令当面?”

“正是晚辈!”杨集向卢长谐、卢赤松团团一礼,歉然道:“冒昧之处,还望卢老、卢家主海涵。”

“哈哈,哈哈哈……”卢长谐终究是见多识广的人物,很快就敛去心中的震惊,他将藤杖抱在怀中,向杨集还了一礼,笑着说道:“大王乃是我大隋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军神、战神,你能光临寒舍,乃是卢家之幸,何还冒昧之处?请坐、请坐!”

卢长谐说着,伸手向上首的位子引了引,示意杨集上坐。

“不敢当、不敢当!晚辈与裴公一样,是以个人身份造访,若是我家兄长知晓晚辈失礼,定然请出家法治晚辈一个大不敬之罪。”杨集谦虚之余,顺便把杨广推了出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他杨集此来,乃是受杨广之命。

卢长谐和赤卢松听了杨集这句话,一怔之后,双眼却是陡地亮了起来。

听杨集的意思,他是杨广的特使来着,而他这等遮遮掩掩而来,莫非是皇帝要与卢氏进行什么交易不成?阑

若真如此,那可是天大的好事啊。

他们之所以这么兴奋,主要是范阳卢氏在北魏孝文帝之前,虽然在士林之间拥有十分崇高地位、十分巨大的影响力,但是他们这种地位和影响力主要在民间、并没有得到官方承认。所以影响力不算太大、不算太广。

直到北魏时期,魏孝文帝眼见高度自治的鲜卑各部如日中天、动不动就向友军开战,他出于制衡鲜卑各部的需要,便打算将北魏各部全部汉化:一方面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禁说胡语、禁穿胡服、禁止胡人习俗;同时又在洛阳城内设立国子学、太学、四门小学,规定所有贵族子弟必须学汉语、学汉礼,这便是当时诏令中的“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另一方面,魏孝文帝又大量任用汉人为官,他为了获得汉人世家的支持,便把实力最为强大的的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为天下士族之冠。此举固然出于当时的治政需要,但是也使四大名门首次得到官方承认,自此以后,四大家族正式成为人尽皆知的名门高第,其累积千多年时间的名望和人脉关系也是因此暴发出巨大的影响力。

这也就是说,卢、崔、郑、王之所以能够登上士林的神坛,主因是主宰天下、钦定天下高门的孝文帝,而他们自身积累的名望和人脉只是起到了奠基的基本作用。

官方认证的招牌,给予四大高门带来的实利、潜在利益、影响力毋庸置疑;故而魏孝文帝之后,五姓七宗在同进同退一致对外的同时,内斗也变得十分激烈,而入选士族四大高门中的家族以及位子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实力的此消彼长,不断发生变化。

范阳卢氏的实力、人才,早已是“五姓七宗”之冠,然则博陵崔氏和清河崔氏、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同祖同宗、同根同源,当二崔、二李各自合力,卢氏却是远远不如人家崔、李了。阑

当今的大隋天下是北周的延续,由宇文泰创立的关陇势力建立;而山东士族以前主要是效力于盛极一时的高欢,加上杨坚得位不正、需要关陇贵族支持,因此朝廷九成以上的官员都来自于关陇势力,尤其是大隋王朝的军队,几乎是被关陇势力所控制。

杨坚的不用、关陇贵族的排挤,使山东士族在朝堂之上几无立锥之地,只能通过朝廷的用人方略,分布各地的地方官府之中。

杨广虽然没有明确的表示排斥五姓七宗的意思,但目前的朝堂核心除了李子权之外,没有一人是五姓七宗子弟,杨广虽然也用五姓七宗的子弟,可他现在用却不重用、大用,使得五姓七宗远不如以前那般具有政治影响力。

七大家族在相互依仗之余,相互之间又有暗斗之心,他们都想成为“四大高门”里的第一,二崔现在虽然处于疲软期,可是赵郡李氏却出了宰相李子权、幽州刺史李子雄,如果他们再培养出几名侍郎之类官员,赵郡李氏不仅能够取代卢氏、成为七宗之首,而且长盛不衰、步步壮大。

反观卢氏,现在在朝堂之上,连一个领军人物都没有,又如何斗得过、争得过赵郡李氏?要是再这么发展下去,卢氏必将永远落后于人、必将永远被赵郡李氏压在下面。

而今,杨集以杨广的特使自居,并且还悄眯眯的送上门来,若是能够达成什么协定,那对卢氏而言,绝对是一桩大喜事。

就算杨广承诺不了什么,但杨集却是当朝第一人、皇帝的代言人,他现在奉命去辽东打仗,然而实力又不如高句丽,若是卢氏帮他一把,便能与他建立了友好的关系,这对卢氏日后的发展而言,至少节省数十年之功。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