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078章:斥候初交锋

大隋主沉浮 第078章:斥候初交锋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仁寿三年,当大隋君臣、百姓的目光尽数被大同城吸引之际,大同城北部的草原,隋军士兵和突厥兵已经展开了多次规模小、却异常激烈的战斗。

大同城东北方向,是金山余脉、时罗漫山余脉正式交汇的地方,两山到这里已经断断续续,光是连接南北的大小隘口就有几十个,但两山夹成的“>”形状中间还是盆地,里面分布着众多草地、小山谷、小湖泊,一个个独立的平缓山丘郁郁葱葱,长满密密麻麻的树林,可以藏兵的山谷和从林比比皆是。

正是因为这个“>”地形复杂,隘口众多,所以阴世师打算把这里利用起来。

这天清晨,一支三百人组成的骑兵团从东方风驰电掣而至,这些士兵头戴赤缨铁盔、身穿山文轻甲,老远便能认出这是大隋骑兵。

这支隋军骑兵十分低调,他们为了防止暴露,不但没有打出隋朝的战旗,而且都已经把赤缨头盔上的赤缨取走了。他们纵马奔腾,沿着起伏的山丘向东北方疾行,为首是一名十分年轻的校尉,这青年的校尉名叫权旭,乃是阴世师麾下十名校尉之一。

权旭年方二十,长得宽肩细腰、英姿勃勃,乃是秦州将门权氏的子弟,他的祖父权景宣是北周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在担任荆州刺史之际病逝,进爵千金郡公、赠河渭鄯三州刺史。权旭的父亲是权景宜次子权如玖,任淮成二州刺史,督二州诸军事,爵至广川县开国公,谥曰昭。

权旭他和所有贵族子弟一样,从小就兼修文武,由于他是没有继承权的庶子,所以四年前就投军了,并从一名斥候做起,以军功一步一步的升到现在的校尉。

数天前,张须陀听取阴世师建议,令他率领三千名精骑为奇兵,这其中就有权旭为首的这骑兵团(一团三百人)。前天阴世师接到张须陀的命令,命他们择机截杀突厥斥候、小股骑兵,给大同城争取布防时间。

权旭本身就是斥候出身的人,骑战经验十分老道,便向阴世师主动请缨,揽下了截杀突厥斥候的任务。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之内,他和麾下士兵避实就虚,利用丛林遍布的小山丘和突厥斥候玩猫戏老鼠的游戏,采取了诱敌深入等计策,成功的歼灭了数百名敌军,自身却一人未损。如今敌军大举来犯,他们便从东部草原退了回来。

权旭虽然沉默寡言,但十分爱惜麾下士兵,他见士兵俱露倦容,他手指前方一片树林,下令道:“到前方树林休息。”

“校尉,刚才我们也过了一片树林,而且离山口近、方便探查军情,为何不在那里休息?”副将韩遂是名羌族青年,长得高大魁梧、眼窝深陷,汉名和汉末时期凉洲枭雄韩遂一模一样,但他显然没有具备‘九曲黄河’的心机。

“靠近官道的话,马蹄、马鸣容易把我们暴露出去,而且探查军情是斥候小队的事,我们只管养精蓄锐,然后再杀敌。”权旭简单的说了一句,便带头向树林奔去。

韩遂琢磨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众人到了树林,纷纷下马,先取下水囊喂马喝水,这才喝水解渴,又从行囊里取出胡饼,就着温热的水一口口的吃下。

权旭并没有吃喝,而是手执一张地图坐在一块大石上观看,他们昨天夜里已经得到突厥前锋已经直下的消息,权旭现在考虑的事情,是怎样才能把突厥前锋啃下一块。

当然了,权旭也知道单凭他们这三百骑,对于拥有五万骑的突厥前锋来说,实在不够看;不过突厥人自由散漫,行军阵容不像隋军这么严整,如果他们远离敌军,且脚下又是一片大草原,那么一个万人队,能被他们走出一万零一个方队,多出的方队是条猎狗。

而突厥这种散漫的特性,以及这里特殊地形,便是权旭准备利用的地方。

韩遂这时凑上前来问道:“权将军,你说突厥前锋会不会还有前锋?”

“这话问得好。”权旭听得双眼发亮,自大隋建立以来,突厥除了头几年,就一直处于挨打的局势,连大隋的疆域都进不了,每次刚刚集结大军,大隋这边就知道了,等他们浩浩荡荡南下,以逸待劳、严阵以待的大隋军队便以各种手段骚扰,弄得他们吃不好、睡不香。

突厥人吃过的亏多了,也都长心了。

从步迦可汗这次以五万人为前锋即可看出,突厥显得非常十分谨慎,而这五万大军人数众多,肯定又有前锋在前方帮他们探路、扫除障碍。

而他们这支以阴世师为首的奇兵的任务,就是把歼灭小股敌敌,如果前锋中的前锋少于一万,他们完全可以利用地形将其吃个干净。

“是吗?”韩遂蹲在权旭面前,憨笑道:“好在何处?”

权旭“嗤”的一声笑了起来,他从投军开始就在甘州当兵,对这一带十分熟悉,知道突厥大军必然从这一带经过,

他想了一会儿,说道:“突厥进入这个盆地,必须经过金山和时罗漫山交江的大隘口,在这个大隘口西南方是一个小湖。从时间上算,他们前锋的前锋将于黄昏时分抵达这个湖泊,这也意味他们今晚将在湖畔扎营休息,一旦他们休息,定然派小股斥候向我们这边打探、布设巡哨。”

说到这里,权旭向韩遂下命令:“我给你一百名士兵,你们的任务有两个:一是打探敌军兵力,及时向我汇报;二是抢先占据这里到湖泊的距离,给我盯死突厥斥候,到了傍晚再出手干掉他们。”

“卑职遵命!”韩遂站起身来,带领一旅士兵飞奔而去。

权旭看了一眼正在狼吞虎咽的士兵,取出一张纸条,用炭笔在上面写出自己的计划,封好以后,交给一名吃好食物的伍长:“以最快速度,送到阴将军之手。”

“卑职遵命!”伍长接过信函,贴身藏好,翻身上马,带着四个大头兵向西北方向飞奔而去。

就在权旭安排士兵之际,远在四十多里外的大隘口已经出现了敌踪。

十名突厥斥候飞奔而入,他们狂奔了一夜,早已把水囊里的水喝光,需要找河流、湖泊补充水分。这一带正好夹在两山之间,十分宽阔平缓的隘口南北都是郁郁葱葱的草原,进了隘口之内,出现了一个个长满树木的山丘。

他们知道这种地方一般都藏有小溪、山泉,于是又向西奔四五里,眼看出了隘口,一名士兵指出前方道:“有条小溪。”

前方果然有一条小溪从山中缓缓流下,到了平地便摊了开去,不多的水都流到了地底下。

他们顺着这条小溪北行两里左右,前面出现了一个四五丈碧水潭,从山上流下的水流湍急,溅起串串水珠,晶莹剔透。

他们看了看四周,便一起向前奔去,然而他们刚停马战马,奔出几步,只听到‘嗡嗡’的弓弦之声,二十支箭从两边射来,十名突厥斥候惨叫着摔倒在地。

刹那之间,丛林中奔出二十名隋军士兵,他们上前给哀号的突厥斥候补了一刀,然后取出弩箭,又迅速把尸体抬进了山林,扔下了一个堆满了突厥斥候的尸体下陷大坑。

紧接又跑到水潭之前,两名士兵负责把马牵走,剩下的十八人顺着突厥斥候来路恢复原样。

——————

敬告脑残者

你们说杨广不如李世民,我保持沉默;但你们说杨坚也不如李世民,那我就看不下去了,我不知道杨坚有哪点不如李世民?我认为杨坚不如李世民的地方,是他没有杀兄、弑弟、囚父、夺兄弟妻妾;是没有当隋朝的大汉奸,没有为隋朝培养出吐蕃、新罗这等强敌。

至于政治、军事、外交、经济、建设等等综合国力,杨坚有哪点不如李世民?请你一一罗列出来,我跟你们理论理论。

是不是觉得隋朝士兵扛十斤、一天走十里都不可能、不合理?是不是觉得唐朝士兵日行万里理所当然?

真以为四通八达的官道是唐朝修的吗?

简直是无知之极!

我就奇了怪了,我国普及义务教育这么多年、文盲的帽子摘了这么多年,为何脑残的人越来越来?

—————

“沙钵略勇而得众,北夷皆归附之。及高祖受禅,待之甚薄,北夷大怨。会营州刺史高宝宁作乱,沙钵略与之合军,攻陷临渝镇。上敕缘边修保鄣,峻长城,以备之,仍命重将出镇幽、并。沙钵略妻,宇文氏之女,曰千金公主,自伤宗祀绝灭,每怀复隋之志,日夜言之于沙钵略。由是悉众为寇,控弦之士四十万。上令柱国冯昱屯乙弗泊,兰州总管叱李长叉守临洮,上柱国李崇屯幽州,达奚长儒据周盘,皆为虏所败。于是纵兵自木硖、石门两道来寇,武威、天水、安定、金城、上郡、弘化、延安六畜咸尽。天子震怒,下诏曰:

‘往者魏道衰敝,祸难相寻,周、齐抗衡,分割诸夏。突厥之虏,俱通二国。周人东虑,恐齐好之深,齐氏西虞,惧周交之厚。谓虏意轻重,国逐安危,非徒并有大敌之忧,思减一边之防。竭生民之力,供其来往,倾府库之财,弃于沙漠,华夏之地,实为劳扰。犹复劫剥烽戍,杀害吏民,无岁月而不有也。恶积祸盈,非止今日。朕受天明命,子育万方,愍臣下之劳,除既往之弊。以为厚敛兆庶,多惠豺狼,未尝感恩,资而为贼,违天地之意,非帝王之道。节之以礼,不为虚费,省徭薄赋,国用有余。因入贼之物,加赐将士,息道路之民,务于耕织。清边制胜,成策在心。凶丑愚暗,未知深旨,将大定之日,比战国之时,乘昔世之骄,结今时之恨。近者尽其巢窟,俱犯北边,朕分置军旅,所在邀截,望其深入,一举灭之。而远镇偏师,逢而摧翦,未及南上,遽已奔北,应弦染锷,过半不归。且彼渠帅,其数凡五,昆季争长,父叔相猜,外示弥缝,内乖心腹,世行暴虐,家法残忍。东夷诸国,尽挟私仇,西戎群长,皆有宿怨。突厥之北,契丹之徒,切齿磨牙,常伺其便。达头前攻酒泉,其后于阗、波斯、挹怛三国一时即叛。沙钵略近趣周盘,其部内薄孤、束纥罗寻亦翻动。往年利稽察大为高丽、靺鞨所破,娑毗设又为纥支可汗所杀。与其为邻,皆愿诛剿。部落之下,尽异纯民,千种万类,仇敌怨偶,泣血拊心,衔悲积恨。圆首方足,皆人类也,有一于此,更切朕怀。彼地咎徵妖作,年将一纪,乃兽为人语,人作神言,云其国亡,讫而不见。每冬雷震,触地火生,种类资给,惟藉水草。去岁四时,竟无雨雪,川枯蝗暴,卉木烧尽,饥疫死亡,人畜相半。旧居之所,赤地无依,迁徙漠南,偷存晷刻。斯盖上天所忿,驱就齐斧,幽明合契,今也其时。故选将治兵,赢粮聚甲,义士奋发,壮夫肆愤,愿取名王之首,思挞单于之背,云归雾集,不可数也。东极沧海,西尽流沙,纵百胜之兵,横万里之众,亘朔野之追蹑,望天崖而一扫。此则王恢所说,其犹射痈,何敌能当,何远不服!但皇王旧迹,北止幽都,荒遐之表,文轨所弃。得其地不可而居,得其民不忍皆杀,无劳兵革,远规溟海。诸将今行,义兼含育,有降者纳,有违者死。异域殊方,被其拥抑,放听复旧。广辟边境,严治关塞,使其不敢南望,永服威刑。卧鼓息烽,暂劳终逸,制御夷狄,义在斯乎!何用侍子之朝,宁劳渭桥之拜。普告海内,知朕意焉。’”

这是开皇二年的事,四十万突厥大军洗劫七个郡,令六畜咸尽,只拥有北朝地盘的杨坚霸气反击!

杨坚开国仅仅三年时间,就让国家转危为安,社会走上正轨,这一项项继往开来的成就的确来之不易,只是三年打败突厥汗国彻底改变两百多年来汉族饱受欺凌这一项,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就没有一个王朝能望其项背。

从纯军事角度上来说,杨坚远远超出了刘邦、刘盈、刘恒、刘启、刘彻加在一起的总和,因为汉朝前期与中期一直向匈奴屈辱和亲,先后通过五代帝王的努力才打败了匈奴。而只有半个天下的杨坚只用3年就打败了实力远胜匈奴、横扫欧亚大陆的突厥汗国,创造了世界军事史上绝无仅有的神话,别说是我国封建时期的所有帝王,就是西方鼓吹得天下无双的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也无法和杨坚相提并论。

而杨坚戎马倥偬之际建立和完善起来的各项制度均能垂则万世、继往开来、承前启后,至今还在使用。他对外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对内实行开皇之治达到天下太平,文治与武功全都达到封建社会的登峰造极。

再看看李世民对十万突厥,他是怎么做的?他的贞观之治又为今天留下了什么?

就算杨坚是集前人之长为一体,但李世民又总结出了什么?《氏族志》算是李世民拿得出手的东西了吧?但这东西制约不了士族、反而抬升士族地位,导致天下官员以娶五姓女为荣。还有《唐律》,请逐字对照《开皇律》、《大业律》再说。

——————————

万分感谢打赏、投月票、推荐票的兄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