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隋主沉浮 > 第241章:各有所获

大隋主沉浮 第241章:各有所获

作者:碧海思云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4-20 21:59:14 来源:笔趣阁

伏俟城王宫之内,慕容伏允看着慕容邕让人送回来的紧急书信,脸色顿时变得异常难看,慕容邕不但把杨集的要求写了,连带一些重要的对话都详细的记录在书信之上,尤其是杨集意图扶持慕容兆、慕容铁刃之说,让慕容伏允心都悬了起来。

慕容鲜卑氏虽然是外来户,可是几百年以后的今天,慕容氏已经发展成了枝繁叶茂的大家族,具体有多少人,连慕容伏允这个大可汗也说不清楚。现如今,慕容氏虽然已经控制了吐谷浑大部分地区的军政大权;可是一个二个都变成了实权在握的厉害人物。

若非世袭罔替之制早已深入人心,没有人觉得大可汗也能换上旁支和其他人,大可汗之位当初根本就轮不到他。但是人的野心,往往由实力来决定,实力越强、野心也会越大,他慕容伏允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么?

眼下这个时期,吐谷浑各大部落人心各异,别看一个二个说得慷慨激昂,誓与隋军死战到底,然而这是没有出路的无奈之举,要是隋朝加以拉拢,恐怕有一半愿意当隋朝孙子、三成抱着观望态度,另外两成或许会坚持到底,但他慕容伏允要是先死了,他们会坚持到底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慕容伏允越想越是不安,如今的众多王族之中,慕容兆、慕容铁刃就是最强大的实权派,他慕容伏允的士兵多是疏于战阵,能征善战的军队少之又少,可是那两人所带之军,尽皆是精锐,他们随便拿出一万名士兵,就是撂倒自己的两三万士兵。

旁边的慕容孝隽见到慕容伏允的脸色阴晴不定,迟迟都没有说些什么,忍不住问道:“大可汗,究竟发生了何事?”

“你自己看吧?”慕容伏允将书信递给了慕容孝隽,便在空旷的大殿上踱了一阵子,等到慕容孝隽看完书信,这才停下脚步,幽幽的说道:“你说慕容兆、慕容铁刃,究竟是要做什么?”

慕容孝隽小心翼翼的问道:“大汗的意思是说?”

慕容伏允冷冷的说道:“如果慕容兆、慕容铁刃若是与隋朝眉来眼去,或是暗中降了隋朝,隋军便能轻松进入当金山口,杀入一望无际的腹地了。”

慕容孝隽皱眉道:“大汗,我认为这是隋朝的离间之计。强大的突厥汗国就是这么被隋朝弄得四分五裂的。”

慕容伏允睨了他一眼,冷冷的说道:“慕容铁刃姑且不论,但是慕容兆现在进也难、退也难,在此困境之下,难道不会投降隋朝么?还是你以为他会死战到底?”

“这个……我也不好说什么。”慕容孝隽无言以对。

慕容伏允知道他忠于自己,只是他不想说出慕容兆、慕容铁刃有不轨之心,叹息一声道:“不是我非要去怀疑他们,而是当今之势十分糜烂,又关系到我们吐谷浑的生死存亡,使我连全力去信任一个人的资格都没有了,而他们二人又镇守着至关重要的西大门,容不得我多想啊!”

慕容孝隽闻言默然,他知道这是不利的局势使慕容伏允变得不自信了,而不自信的结果就是怀疑自己人。但是隋军都“兵临城下”了,你还去怀疑两名手握重兵的大将、大王,难道就不怕他们破罐子破摔、彻底投降隋朝么?

而且慕容兆、慕容铁刃是推慕容伏允上位的主力,这两人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或许会保存本部实力,可是慕容孝隽认为他们造反的可能性形同于无。

然而他俩还没到“功高震主”的地步,就受慕容伏允怀疑了,这难免也让慕容孝隽感到有点心寒。

慕容伏允阴沉地道:“不过慕容兆、慕容铁刃虽然掌握兵权,可是想调兵反我却是不太可能。”

“大汗得得对!”慕容孝隽顺势道:“他们利用大汗赐予他们的权利征战四方,诸将自然莫不从命,可是他们想把这锋利的刀子刺向大大汗,这把刀子自然是不会答应的。毕竟将士们的家人都是腹地,岂能自己人杀自己人?”

慕容伏允想了一会儿,忧心忡忡的说道:“怕只怕,慕容兆被隋军所迫不得不降,到时候,将士们在刀兵的威胁之下,恐怕也只能答应了。”

他霍然转身,对慕容孝隽说道:“你马上带伏罗川城之军,去把慕容兆迎入当金山口。只要三沙军安全入境,自然便失去了降敌的机会了。”

“遵命!”慕容孝隽知道事态紧急,赶紧答应一声,快步离开了王宫。

“慕容兆、慕容铁刃,现在还不是和你们翻脸的时候,不过我早晚会收拾你们这些拥兵自重的小王。”慕容伏允独自一人站在那儿,双拳渐渐握紧,低沉的声音如高原的狂风萧杀。

正如杨集所料,怀疑的种子已经在慕容伏允心中播洒,只要遇到阳光、雨露、又施了肥,就会在他心里疯狂而茁壮地生长起来!

慕容伏允发了一通狠,又修书一封,唤来一名百夫长,吩咐道:“你立刻将这封书信拿去张掖,亲手交给天柱王。要快。”

“遵命!”百夫长接下书信,又听了慕容伏允一番交待,便告辞离开。

又是数天过后,接到慕容伏允书信慕容邕第一时间找到了杨集,并且和杨集达成了协议。

吐谷浑承认鄯善、且末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国土,如今的大隋王朝代表中原正统,所以归还给大隋理所当然,但由于境内有马贼“鄯善军”,所以需要隋军自己去收复;此外还在杨集要求之下,吐谷浑额外要交千斤黄金、千斤银子,一部分是补交本该属于大隋王朝赋税,另一部分是罚金和补偿。

并非是杨集装模作样、故弄玄虚,而是这时代的人,对于国土的观念非常模糊,别说是几公里、几十公里了,便是完全的一个州,人们也没有多少概念。他是准备以此为例,加深人们脑海里的国土观念,让他们明白鄯善、且末并非是大隋从吐谷浑夺过来,而是它们本身就属于大隋,如今不过是物归原主罢了。同时也是间接的让大家知道,国家弱小、内乱之时,国土惨遭割裂,而今,是因为大隋王朝强大了,才能收复这些丢失的领土,希望人们的自信心、自豪感从这一刻开始,有所变化。

杨集对于国土之执著,远远超过那些整天吹嘘“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仁人义士。

中原王朝自汉朝开始,便不遗余力的经营西域这片战略要地,无数军人为了完成王朝使命,无怨无悔的屯驻于荒凉西域,以驻兵、屯田等方式维系中原王朝统治。然而时至今日,大部分人只是把西域视作走向西方的桥头堡、附属国,而不只是把西域当作中原的国土。

但是杨集对于西域却是痴迷不已,一直怂恿杨坚和杨广迁徙百姓填充其地,以庞大的人口基数达成同化西域各族的目的,进而使西域真正成为中原王朝的领土。而杨坚向凉州移民几十万户,为的就是加强凉州统治,使大隋势力、大隋战略步步向西推进。

另外是在告诉周边各国各族,大隋王朝收复鄯善、且末之举,并非是仗势欺人、强取豪夺,而是拿回本该属于大隋的东西。你们别担心大隋会夺你们的东西。

至于人家信不信,那就与杨集无关了,不过表面工作必须做到位,这是因为他知道大义名分在很多时候比军队还有效果。比如说他占领的半个高昌,为何轻轻松松就收入囊中,一来是此为西突厥割让,二来是杨集占领之后,在民间宣称那里自汉朝以来就是中原的国土,说大家自古以来就是两兄弟、一家人,再加上后续的政策到位,导致那些以汉人自居的胡化汉人,对代表汉家本宗、赶走西突厥的大隋王朝并不排斥,故而大隋占领那片领土的时候,从头到尾就波澜不兴。

这种处理方式放到鄯善、且末,也是同样成立的,最少能够降低土生土长的鄯善人、且末人的敌意,使他们认为大隋王朝是前来救他们的故国兄弟,而不是侵略他们的侵略者,只要加深双方的关系、减少人心上的隔阂,就能为日后的统治和治理提供最基本的稳定条件。

而吐谷浑得到的,却是杨集的两个承诺,首先是慕容兆撤入腹地之时,隋军不会发起进攻;其次是杨集承诺帮吐谷浑说情。

前者还好说,能够使吐谷浑几万士兵、十多万老弱妇孺完整的退入腹地。而后者,完全就是鬼扯了,只因现在的对峙,本身就是杨集提出来的军备竞赛,他又怎么可能帮吐谷浑说情?即便是现在答应了,以后也可以说成是朝廷不同意结束对峙,他也没办法。

这道理,慕容邕自然也知道,不过当务之急是把三沙城的军民完整的撤离,之后事、之后再说。而且让他振奋的是,杨集比起之前的强硬,终于愿意对话了。

这个巨大的转变,对于穷困潦倒的吐谷浑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头了。

只是慕容邕不知道的是谈判桌上的得失,往往会比战场上的得失更多;一旦外交人员在谈判桌上中了敌人的“**阵”,连带国家高层也受到误导,并根据错误的判断作出错误的决断,最终导致军队也跟着中计、倒霉。

等到慕容邕神清气爽的离开正堂,杨集看着堂下众人,说道:“慕容邕原本不答应,但是今天却是如此之干脆,由此也可见慕容伏允着急了,在信中给了他极大的谈判权限。诸位认为‘离间计’成功了吗?”

杨善会欣然颔首:“大总管用的虽然是十分浅显的离间之法,可结合大隋和吐谷浑的实力差距、两国关系,就会变成无从化解的阳谋。慕容兆虽然有大功于慕容伏允,但是他也由此得以壮大,这些年的过度膨胀在平时或许不算什么,可是以慕容伏允处境现在处境不妙,以他当前的眼光来看,慕容兆的扩张却是野心勃勃的表现,而这个有野心之辈,偏偏又是王族中人,慕容伏允自然不认为他经受得住‘大可汗’之位的诱惑了。”

“就算慕容伏允相信慕容兆忠诚,可别人呢?”阴世师认同杨善会的观点,笑着补充道:“慕容兆不仅仅只是慕容伏允的左膀右臂,还拥有无数人口、牲口、财富,此等冠绝吐谷浑的实力、财力,谁不眼红?我们不指望慕容兆立即受到惩处,现在只需在慕容伏允和臣子们心中洒下一粒种子就够了,等到这粒种子就会茁壮成长,轻则影响到吐谷浑排兵布阵、作战策略,重则造成内战爆发。”

杨集作为离间计的执行者,当然明白这种明显是阳谋的离间计的可怕,他笑着点头:“也就是说,我们可以趁机吃下慕容兆的军队,却放过慕容兆了。”

“正是如此。”杨善会说道:“我们谈判的目的,乃是误导吐谷浑,使慕容兆在撤离途中减少戒备之心,从而为薛总管、麦总管的创造致胜之机,此战不说全歼三沙城敌军,就算吃下一半兵力,也足够吐谷浑君臣相互指责了。”

已经率领羌兵从洮州赶来的韦云起,亦是附和道:“阴司马、杨长史所言极是,其实不管是慕容伏允也好、各部酋长也罢,实际都不愿与我大隋决战,而且他们正处于一个微妙的平衡之中,若是我军能够在战场上再取得一场胜利,便能打破这个平衡,我军再适当的时机退一步的话,他们的内部矛盾就会变得突出起来,搞不好还会自己打起来。”

杨集微微点头。

眼下一切都在既定的军备竞赛中进行,大隋完全没必要为了追求“毕功于一役”去硬碰硬,等吐谷浑在对峙国力衰弱、温饱不济,他们自己就会走向毁灭,隋军到时入境,或许就会变成帮助普通百姓推翻暴政的正义之师了。

就目前来说,隋军虽然不便出头,可他们还有鄯善军来当奇兵,即便慕容伏允知道这是隋军,但是只要他们没有打出隋朝的旗号,就会给人一种凡事都有得谈的错觉。

“传令下去,让薛世雄、麦铁杖择机出战,同时让钱世雄退兵二十里,使慕容兆放松戒备。”杨集肃然下令。

“喏!”众人起身应命。

杨集想了想,又向韦云起问道:“你带来的羌兵能否作战?”

“能!”韦云起竖指道:“卑职依大总管之命,从党项十部挑了一万青壮。这些士兵异常强悍,光是训练,几乎无从淘汰。,卑职现在连一人都舍不得放弃呢。”

杨集沉吟半晌,吩咐说道:“那你就带这支军队前去瓜州,抄条小路进入当金山口,以马贼的名义去搞慕容兆。记得不错的话,甘泉水便是发源于祁连山,一半是流入瓜州、一半流入吐谷浑腹地,如果你在这里找到路,完全可以起到奇兵之效。”

“多谢大总管!”韦云起大喜过望。

杨集说道:“你们的情况不容乐观,你带多少粮食、怎么走、怎么打,我都不管,你们自己小心一点。”

“请大总管放心,卑职定然不负重托。”韦云起肃然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