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国崛起 > 第六十二章 教育体系

明国崛起 第六十二章 教育体系

作者:吾将加冕为王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02:26 来源:笔趣阁

报名完毕后,华亭县共报名了两万七千多名学生。

一万五千名小学生。

一万两千名中学生。

每学期的费用是500文钱,已经算是极其低廉的一个价格了。

每个孩子,还由知府衙门每人补贴四分之一,徐奕从自己手里再补贴四分之一,每年一两银子的学费,已经足够了。

学校招聘的老师,是松江府周围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由于江南科举竞争实在是过于激烈,导致许多读书人落榜一蹶不振。

在华亭县里这些落第的读书人,人生的唯一目标就是读书,甚至荒废了自己的一生。

徐奕把这些读书认字的文化人都聚集在一起,给他们发工资,再给他们统一的教材,这样也算是物尽其用。

小学生一共一万五千人,分了300个小学班。

华亭县分为东西南北城,小学也分别在五个不同的地方。

华亭北城小学,华亭东城小学,华亭南城小学,华亭西城小学,和徐园实验小学。

每个小学有六个年级,每个年级有十个班级,一共有六十个班级。

这样一来,五个小学把15000多名小学生都分配完毕了。

徐奕建立的这个小学体系,主要进行通识教育。教一些“文学”“科学”“数学”方面的内容。

虽然,小学暗地里加入了许多超越时代的科学认知,但与1540年的大明朝社会主流舆论并不违背,这些孩子的家长也不会过分排斥。

这个小学体系,虽说名字是松江府公立的小学。

但实际上,松江知府李景茂确实没有出太多钱,一年才支持一万两银子左右。

这小学的大头,还是靠家长出的。

徐奕想着,要是做到小学义务教育,这还得有一番路程啊。

..

如何建设小学校园,徐奕找到了俞兴。

俞兴也有过建房子的经验,但是都是一些明朝的木质建筑,面对徐奕所给的现代水泥建筑模式,确实有些手忙脚乱。

做水泥建筑,需要钢筋,在徐奕没有点出炼钢工业这个技能点的时候。

建筑混凝土建筑简直是个天方夜谭,所以徐奕准备让俞兴换一种方法。

采用水泥与木头混合的建筑方法,比较适合明朝这个生产力。

松江府周围,还有大片森林。

配合着徐奕提供的现代水泥工艺,做一个四五层的学校,并不是特别困难。

说了半天,俞兴总算搞明白了徐奕的意思。

徐奕说的,是用木头做框架,再用水泥浇筑表层。

在现代,很多国家都在用这样的技术,已经经过足够的例子,证明了这样安全性和可行性。

所以,这样的建筑建造起来,用一年时间就可以建成。

一年时间,才能建成,那今年就需要另寻他处了。

今年的学校,就只能租用周围的民居了。

一万五千名学生,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确实需要更多的房子。

但第一年,还是将就过去吧。

..

接下来,还有一万两千名,在12到18岁的年纪的中学生。

这些学生,徐奕准备建成三个中学,每个学校四千人。

这四千人,每班四十个人,共分为一百个班级。

九十个正常班,十个加速班。

正常班自然是按部就班的学习,按正常学习进度学习六年毕业。

加速班自然要加速,能学多少就是多少,规定的课业毕业之后,就可以毕业。

如果是天才,一年中学毕业也是可以做到的。

通过这样的方法,找出最有天分的学生,这就是徐奕的目的。

这样的教育体系,在徐奕看来,实在是非常有必要。

徐奕现在什么都不缺,最缺少的就是人,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才,加入徐奕的队伍,那么在未来对抗FIB的力量,也会增加几分。

等到这些孩子中学课业结束之后,将会来到徐奕建立的徐园高级职业学校。

虽然名字不好听,但是这却是整个大明科技水平最高的一个学校。

在徐奕推送大明快速前进的时候,这些人才就是最好的帮手。徐奕需要建设好这套教育体系。

同时,这套教育体系,徐奕也要推广到整个大明。

但凭借徐奕的力量,这个教育体系的能在松江府搞起来就不错了。

所以,将教育体系推广到整个大明,还需要别人的帮助。

那个人,就是知府李景茂。

..

知府衙门,李景茂此时还在办公。

门房通报一声,徐奕来了,让李景茂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这小子,这时候来我这干什么?”

李景茂虽然这样好奇道,但身体还是挪动到了书房中。

李景茂:“徐奕啊,前几天你不是刚刚找到了我,刚说完你的计划吗?”

“今天怎么又回来了?是计划有什么问题吗?在华亭县地面上的问题,去找唐方明解决就行了。”

听到李景茂说了这么多,徐奕摇了摇头。

徐奕:“都不是。知府大人,我想跟您商量松江府之外的教育问题。”

“眼下,华亭县的学校,确实没有问题了。”

“但是我想向知府大人说,华亭县以外的学校的问题。”

“这个计划书,李知府已经看过了,我现在想向大人提议,咱们要把这个教育计划推向整个南直隶,甚至是整个大明,您看如何?”

徐奕这样想当然说道,听得李景茂皱起了眉头。

“这个.....”

李景茂不禁迟疑道....

“问题很大啊....”

听见李景茂的拒绝,徐奕不禁问道?

“哪里有问题,这教育计划,推广到整个大明朝,对于大人来说,不也是一件大功绩吗?”

“若是能成功运行下去,大人也是升迁有望,将来官至金陵,甚至官至京师,也是板上钉钉啊。”

徐奕这么一说,让李景茂的眉头皱的更狠了。

李景茂:“小徐奕,你有所不知啊。”

“咱们这松江府,和南直隶的苏州府并称苏松,乃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了。”

“这华亭县,也是整个松江府最为发达的地方。因而,百姓还有些钱财傍身,可以吃得起饭,上得起学。”

“但是.....这问题就出在,咱们华亭县的百姓能吃得起饭,上得起学上了。”

一听这话,徐奕不仅诧异。

吃得起饭,上得起学。

怎么还是大问题?

这知府李景茂为什么这么说,背后一定有隐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