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大公主 > 第七百九十九章 铁轨实验

盛唐大公主 第七百九十九章 铁轨实验

作者:湛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7-08 21:31:11 来源:笔趣阁

以未来的眼光来看,我国领土在世界上其实算比较大的。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我国虽然领土面积大,但是这些面积并不全部都是有用的。

关键的地方在于,我国超过75%的领土都是山地,丘陵以及台地。

真正的平原只有25%左右,而且这平原之中,甚至还要包含沙漠之类的特殊地区。

往好了说,我国地大物博,世界上大部分地理特质几乎都能在我国看到。

有雨林,有山峰,有沼泽,有沙漠和盆地……但这带来的问题就是,能用来种植粮食的面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而美帝之所以被称之为“被上帝卷顾的国家”,就是因为他几乎就是一个大平原,明明跟我国领土面积差不多,但是却占据了相当好的资源。

不仅仅是农业资源,还包括非常出名的北美五大湖,有丰富的澹水资源。

相对而言,我国第一大澹水湖鄱阳湖就有些太小了。

毕竟,这个时候青海湖已经成为咸水湖了。

也就是因为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李月辰才想要将贝加尔湖纳入未来的领土之中。

如此一来,至少有两大澹水湖,能够增加国内的澹水资源。

不过如此一来,结合李月辰在地图上画出来的线条来看,以后这个国家的领土就要改变了。

甚至可能会造成外蒙的直接消失,说实话,李月辰不想要那块地方,实在太穷了。

外蒙这块地方,说起来面积不小,但问题是大部分都是草原,耕地几乎没有。

西北部多为山脉,南部又是沙漠戈壁,除了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之外,貌似也没什么其他优点了。

但不要又不行,既然想要贝加尔湖,那这块地方还是要纳入领土范围之内才行。

可现在的技术不够成熟,地下矿产开采比较麻烦,所以那边的经济结构,目前还是只能先以畜牧业为主了。

……

五月十五,大朝会,所有在东都的官员都要参加。

不过李月辰并没有去,而是在工程院里跟工匠们用制作出来的火车轨道模型做实验。

这条轨道仅仅不到十米的长度,宽度则是仅有一米,铺设在工程院的院子里面。

而临时做出来的车轮,重量有一百五十斤左右,看起来就像一个大号的杠铃。

此时此刻,王钢蛋之类的工程院大老们都围在面前,观看着实验结果。

李月辰仅仅用一只手就将这一百五十斤的车轮拎了起来,轻轻放在了轨道上。

裴匪舒在一旁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殿下,这车轮为何要做成内缘大外缘小?”

“具体的我也不好解释,但试试就知道了。”李月辰微微笑了笑。

当年,李月辰小时候是在农村度过的,而那个时候经常有铁路是穿过村落的。

所以她小时候就在铁路上到处跑着玩,近距离观察过车轮。

甚至有些很捣蛋的小孩子会拿着铁钉之类的玩意儿放在铁轨上,让火车压过去。

一边说着,她一边将车轮放的倾斜了一点。

“你们看,此刻这车轮整体是倾斜的。按理说继续往前走就会脱轨,但是……”

说着,她对着车轮轻轻一推。

车轮往前走的同时,原本倾斜的角度居然缓缓的自动回正了。

“哦?”裴匪舒和一帮工匠们都睁大了眼睛,“竟然如此神奇?”

“这应该是能够通过力学原理算出来的,只可惜具体公式我并不清楚。”李月辰一脸遗憾的摇了摇头。

她只知道这么做是对的,但却解释不清具体缘由。

正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确定了车轮应该内缘大,李月辰继续说道:“另外,考虑到安全问题,车轮内缘应该再加一圈那个……什么来着?好像叫法兰……”

她毕竟不是学工业的,有些东西她知道具体形状,但不知道名称。

“如此一来,这个凸起的法兰便能卡住铁轨,防止车轮脱轨……”李月辰一边解释,一边拿起旁边的泥巴开始做塑性讲解。

工匠们点点头,随后让身边识字的徒弟将其记录下来。

“还有就是这个变轨的问题。”李月辰来到桌前,拿起准备好的泥巴做了个变轨模型。

“这要比正常轨道略窄一些,随时向两侧移动,如此一来,便能够解决火车行驶在不同线路上的问题。”

当年李月辰还在上小学的时候,很多地方的铁路上依然有扳道工这个职业。

在扳动变轨时,会让周围的小孩子赶紧让开,然后将那根巨大的铁棒往后一拉,尖轨就会移动到另外一侧。

“你们接下来要做的实验,就是在这院内的铁轨上做出实物,然后做个车架出来,尝试实验。”李月辰说道。

现在动力的问题正在逐渐解决,那么车厢就可以安排上了。

等实验成功之后,就可以考虑铺设大唐帝国的第一条铁路了。

工匠们马上点头答应下来。

从这实验就不难看出,这又是个很大的工程,要是这东西做出来了,那绝对是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对于这帮工匠们来说,这种充满了挑战性的项目无疑能够激发斗志,所以各个斗志昂扬。

而李月辰让他们研究这个,其实还有另外的想法。

火车是长距离行驶,那么自然需要内燃机来作为驱动。

但城市里的公共交通,现在就只做公交车显然不太现实。

因为就算内燃机研制成功了,前期也肯定是供应军队的。

所以在城市交通这一块,李月辰想到的则是很多民国时期电视剧里经常出现的城市有轨电车。

李月辰对这玩意儿的了解是要超过公交车的,当年做极限运动员,世界各地到处跑,见过不少实物。

二十一世纪之后,虽然说国内很少能看到这东西,但是在欧洲那边,这东西却很常见。

而民国时期的电视剧里面,这东西同样也是标配。

再加上电能本身就比汽油要更加保护环境,所以说如果能开发出这东西来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手段的话,那自然再好不过。

而现在已经有发电机了,所以这东西或许还真不是异想天开。

如今的工程院,因为大老们的年龄逐渐增加,第二代匠师正在逐渐崭露头角。

跟王钢蛋这帮大老们不同的地方在于,第二代匠师基本上都是识字的。

他们能够将知识记录和传承下来,从而让未来的学徒们拥有更高的起点。

……

一转眼就到了六月份,酷热难耐的季节。

李月辰走进自己的办公室,一边喝着清凉的饮料,一边看着工作报告。

突然有敲门声响起,李月辰招呼一声之后,李重润走了进来。

“哦,润儿,兵部的工作还适应吗?”

“还好吧,只是觉得反而不如军中轻松。每日都要看大量文件,属实有些麻烦。”李重润苦笑着回答道。

对于他这种一线作战部队出身的军人来说,坐在那里看一天文件,真不如做体能训练来的舒服。

“哈哈哈……”李月辰大笑几声,“虽然充满抱怨,不过最近的工作都做的不错!”

李重润自顾自的倒了一杯茶:“姑母莫要夸我了,我时不时就想着要不干脆算了吧……”

会开玩笑就说明对工作还没太过厌恶,这也算是一件好事儿。

“好了,来找我有何事?”李月辰摆摆手问道。

“上回的那批俘虏,已经押送上路了,预计三个月后可以到达东都,姑母打算如何安排他们?”李重润问道。

李月辰单手撑着下巴想了想:“先关押在千牛卫大营好了。等科特那边炼油厂建好了,让他们去干活儿就行。”

“好,只是放他们去国外,是否会……”

“嗯,不必担忧,到时候会有驻军看管他们的,不会出问题。如今火枪的生产流程再度升级,到时候驻军内部人手一把也差不多。”李月辰笑了笑。

工业这东西,发展起来速度是很快的。

从一开始的每年二十四把的产量,现在几乎已经可以做到一天生产一把。

而在李月辰没有主动下命令的情况下,工程院里的人已经在研究如何提高射程了。

前段时间还送来了独头弹的论文,希望她批准支持。

要不是考虑到武器还够用,没必要快速升级的话,李月辰甚至要教他们线膛枪了。

只不过暂时是没那个必要。

如今火枪这种东西只有大唐的军队才有,外界没有这个技术。

再加上李月辰暂时也不允许向其他国家贩卖武器,所以这方面暂时还不用急着升级。

火枪这东西跟其他产品不同,已经开始有技术壁垒了。

不是光靠眼睛看就能学的会的,就算是拿到实物拆解观察,那也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复刻出来。

别的不说,直到现在,很多外国使者都搞不清楚为什么大唐的四轮马车可以轻松的转向。

当然这种技术也藏不了多久了,随着各国的交流越来越频繁,这种东西终究还是要卖出去的。

要说如今大唐的产品之中最让人惊讶的,应该就是打字机了。

虽然这些外国使者没有见过实物,但是每次看到给他们的文书上的字迹都一模一样的时候,也能猜出来这应该不是手写的。

只不过这东西目前给他们都没用,因为现在周围很多国家自己的文字是不成体系的。

比如说日本和新罗,现在的日本口语虽然已经成型,但文字依然使用的是汉字。

片假名这类玩意儿都还没有出现,所有的正式文件全部都是汉字。

也就是说,现在的大唐,日本和新罗之间,虽然语言不同,但在文字上基本可以实现无障碍交流。

大食国目前倒是出现了简单的文字,但是还不怎么成体系。

至于西域那边,基本上都是各种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字虽然有了,但很多没办法翻译的词,仍然必须写汉字。

这就造成了很多使者给他们自己国家的国王写信,经常是两种文字同时使用。

“行吧,既然姑母说没问题,我就不担心了。”

“我觉得你还是多关心一下。”李月辰笑了笑,“如今既然来了兵部,将来这方面的事情都是你的工作,提前学习一下总是好的。”

李重润愣了一下,随后说道:“姑母不要这么说,如今姑母……”

“行了行了,不提这些。”李月辰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说起来你也快十九岁了,可有心上人?”

作为长辈,李月辰也忍不住开始关心起了孩子们的国家大事。

然而李重润微微摇头:“自侄儿记事起,基本都在军中,哪有空闲想那些……”

“说起来,年龄不小了,该考虑了。”李月辰说道。

“姑母曾言,最好二十岁之前自己找。如今找不到,不如姑母给说一门亲事?”李重润回答道。

他觉得自己找对象实在太麻烦了,作为皇帝的儿子,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实在没时间自己谈。

李月辰听到这句话,想了想之后:“这……说不定还真能试试。”

皇帝的儿子婚姻也是很重要的,不能一直拖着,更何况是自己亲手培养的未来皇帝?

但这个问题也不好解决,李月辰跟权贵家的姑娘都不怎么来往,朋友少的可怜。

如今也不知道谁家有合适的姑娘。

虽然她本人并没有什么血统上的高傲,但问题是,门当户对也是要考虑的,皇帝的儿子娶老婆,必然也不可能真的娶个普通人。

因为压根就不是一路人,也不可能聊到一起去,对将来的婚姻生活一点好处都没有。

仔细想了想之后,自己知道的适龄女子,似乎只有一个了。

于是开口问道:“你觉得陆瑶如何?”

“帝国中央银行的行长?”李重润反问一句。

这个人他虽然没亲眼见过,但听说过。

十六岁就考上进士的天才,宣城公主的弟子,之前在户部当官,现在到帝国中央银行去做行长了。

“我听说,她好像比我大了三岁吧?”李重润问道。

“哎!”

李月辰一摆手:“这都不是问题,女大三,抱金砖。女大三十坐……咳咳。总之这都是小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