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大公主 > 第二十四章 无心插柳

盛唐大公主 第二十四章 无心插柳

作者:湛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09:07:48 来源:笔趣阁

李月辰不知道李治夫妻俩和大臣们怎么商量的,两天后,诏书下发:命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左卫将军郭待封为副,发兵十万直指吐蕃!

为了师出更加有名,这次打出了帮助吐谷浑复国的旗号,待吐蕃再次臣服之后,便送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回去。

李月辰一直以来看了不少国史,对这哥们的事迹也算比较熟悉。

显庆五年,也就是李月辰出生的前五年,吐蕃大举入侵吐谷浑。

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带着老婆弘化公主和数千帐百姓逃往凉州,并且向大唐求助。

当时李治命令郑仁泰和苏定方两人在凉州集结兵力,一边保护吐谷浑残余势力的同时,以备开战。

不过那时候李治并没有主动攻击吐蕃,而是派出使者向禄东赞此等入侵他国领土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当时李治想的是他如果敢杀使者或者入侵唐朝就直接揍他,也算师出有名。

不过禄东赞这老小子精的很,不但对特使客客气气的,反而自己这边也派出特使来到唐朝对吐谷浑这种两国打架反而去麻烦唐朝的行为表示强烈谴责!

双方没打起来,就这样,吐谷浑的土地被吐蕃吞并。

其实去年的时候很多大臣就上奏表示出兵吐蕃,帮吐谷浑收回故地。

然而阎立本上奏,以因大旱粮食歉收,无力承担军事行动为由,否决了这次出兵。

最终,李治和武则天想让吐谷浑百姓迁居祁连山的命令也没有得到执行。

李月辰不清楚在这个时代这样的命令如果执行下来究竟是好是坏,但她知道未来的祁连山是一块好地方。

如果能在这个时代开发好的话,能对大唐的经济造成很大的正面影响。

不过她现在是不可能跟李治夫妻俩去说这种建议的。

一来她根本不清楚这个时代的祁连山跟未来是不是一样,二来,还是那句话,她一个小孩子,还是不要参与这种事情比较好。

虽然说现在因为武则天还没上台,皇室对于女人或者其他人议论朝政之类的事情都不是抓的太严,但还是尽量别引起猜忌的好。

毕竟汉朝吕后的事情仍然历历在目啊……

李治的命令很快就下达了,并且快速得到了执行。

不过这个时候,这命令究竟是李治还是武则天定的,根本没人说得清。

这夫妻俩整天宅在延英殿里面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谁知道具体咋回事。

不过李月辰还是比较倾向于是自己老娘武则天定的,因为现在的李治身体真的不好,眼睛都看不清字的,每天基本都在殿里玩球。

值得一提的是李月辰做出来的折叠椅让夫妻俩很受欢迎,现在延英殿里面已经换上了这种椅子还有较高的书案,不知道能不能提升批奏折的效率。

其实这也是李月辰比较喜欢唐朝的一点,那就是开放包容的政策。

有好的,就拿来用。

现在长安城的街上,汉人就算穿着胡服走在街上都不会被人骂,反而算是一种风潮时尚。

而且用人不分民族,朝堂里面有不少大臣都不是汉人。

说起这个还有个事儿挺有意思。

如今突厥酋长的长子在大唐做质子,今年刚过完年的时候,李治下诏让此人去东宫给李弘当侍从。

当时群臣都没什么异议,只有西台舍人徐其聃站出来表示,“陛下您过分了啊!太子身边应该用文学端良之士,怎么能让戎狄边夷之人入侍呢?”

李治也懒得因为这一件小事跟他犟,不然免不了又要被御史喷,所以摆摆手就同意了。

随后徐其聃又说“长孙无忌是陛下您的外氏,不应该因为子孙们犯的错就毁掉人家祖坟不是?”

这一点的原因是因为唐朝官方毁墓的事情很多,长孙无忌毕竟是因为谋反被判的罪。

别管他是不是真的谋反,至少罪名上是这么写的。

在唐朝,面对这些罪孽,经常会官方下令毁掉其祖坟来作为一种惩罚手段。

所以当初长孙无忌谋反,家族祖坟也是被毁了的。

他的这条建议,最终也被李治采纳了,于是下令修复其祖坟。

不得不说,这一点还是让李月辰非常喜欢的。

作为来自文明社会的她,实在无法接受挖人祖坟这种缺德的事情。

本来她当初想的是等她长大了,找个机会跟李治说废除这种做法,现在既然有人说出来了,那再好不过。

无事一身轻的李月辰现在每天除了雷打不动的练功之外,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写西游记。

现在已经写到了盘丝洞,距离写完还有一段时间。

李治夫妻俩成了最忠实的读者,每次新的一章更新出来,就第一时间让张成鑫过来拿,彻底入坑了。

这让李月辰也觉得舒服,只要把他们俩哄开心了,自己就很舒服。

不过舒服了没两天,就又有事情发生了。

因为吐蕃的问题,安东都护府薛仁贵被调走了。高丽那边很多人原本不满唐朝的统治,趁着这个机会爆发了叛乱。

剑牟岑拥立原高丽王的外孙安瞬为王,举兵造反了。

这是李月辰从福公公那里听来的。

这个时代,只要不是什么机密的朝政,皇宫里面下人的消息往往是最灵通的。

李月辰一开始还有点担心,这样一来,唐军就要面临两边作战的局面了。

不过随后就摇了摇头,高丽很多人都已经被迁至内陆了,剩下的那些,不可能翻起什么风浪来,最多就是麻烦一点而已。

想到这里,李月辰摇了摇头,继续写自己的西游记。

看到她继续动笔,旁边将自己下巴撑在桌案上的上官婉儿忍不住问道:“难道殿下不担心?”

“有何担心可言?大唐开国之初,强敌环视,如今却无不臣服。若要担心,也该担心他们才是!”李月辰淡定的一笑,顺便甩了一下垂在身前的头发。

听到她的话,旁边的福公公眼神之中闪过一丝光彩。

桌案旁的上官婉儿眨了眨大眼睛,不知道心中在想什么。

……

一转眼过去了两天,李月辰也终于将盘丝洞这一回写完了。

早上起来带着上官婉儿和两个姐姐练完了瑜伽,随便吃了点东西,就让郑氏帮忙誊抄下来,自己跑到院子里面去练功了。

中午吃过饭之后,就拿着誊抄好的最新一章去找李治和武则天了。

结果来到延英殿却发现没人。

李月辰随手抓了一个路过的宫女:“我爷娘在何处?”

“回殿下,圣人和娘娘都在宣政殿。”宫女行礼回答。

“还未下朝?”

“正是。”

听到宫女的回答,李月辰有点奇怪,现在午时都已经过了,平时可没这么晚还没下朝的时候。

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感到奇怪的李月辰跑到宣政殿,从后门偷偷溜了进去,然后来到侧通道打算听听看。

虽然大臣们看不到,但是坐在龙椅上的李治和珠帘后面的武则天都能看到她。

不过这夫妻俩对李月辰溜进大殿这种事情也不说什么,她想听就让她听着。

甚至李月辰刚出生的第一年,李治还抱着她上过朝呢。

坐在龙椅上的李治微微撇了一眼,就看到李月辰正在向他吐舌头,脸上露出一丝微不可查的笑容。

手里的保健球似乎也稍微转的快了一点。

后面的武则天抬手对她做了个禁声的手势,李月辰点点头表示明白。

“咳……”

李治清了清嗓子:“我等已商议两日之久,现既然众爱卿都无异议,那便就此定下吧!命高侃为东洲道行军总管,李谨行为燕山道行军总管,讨伐安瞬!此番定要……”

“咚、咚、咚……”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丹凤门上面的大鼓有节奏的敲了起来。

不管是李治还是朝堂上的大臣都下意识的停下动作,往外面看去。

躲在屏风后的李月辰仔细听了听,发现这是军报鼓声。

这种鼓声代表着有军报传来,下面必须马上开门,负责送信的武侯可以一路骑着马到龙尾道下面。

如果是八百里加急这种紧急军情,甚至可以一路骑着马到大殿门口。

听到鼓声,李治没有继续往下说,而是等着送军报的武侯过来。

“报——”

一名背后插着两根长羽毛的武侯大喊着一路跑到大殿门口。

将身上的武器交给门口的千牛卫之后,又出示了自己的令牌,然后一路跑进了大殿。

到了李治龙椅台下方,行礼之后喘着气道:“陛下,安东都护府留守副将张鹏亲笔信!”

李治伸出手:“呈上来!”

旁边的张成鑫赶紧下去接过,然后拿给李治。

现在的李治视力已经很差了,打开之后眯着眼睛贴近去看,脸上的表情一阵变换。

下面的满朝文武一脸好奇,站在最前面的李弘也是如此。

屏风后面打的李月辰则是在观察李治的表情,想要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

大概过了两分钟左右,李治突然往后一仰:“哈哈哈哈……”

这突然的大笑让下面的大臣吓了一条,李弘猛地抬起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李治笑的很开心,手里一个不稳,保健球没抓住,砸在了地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张成鑫赶紧过去帮忙捡起来放在他手里,李治接过之后将手里的信件递给他,然后摆了摆手,大笑不止道:“念!”

得到了命令的张成鑫拿着信,站在李治侧面,开始高声念诵来起来。

“启奏陛下,安瞬与剑牟岑于几日前率众谋反!然自薛公赴任以来,立我大唐社稷,抚养孤儿,赡养老人,治理盗贼匪患……提拔任用高丽之人才,表彰奖励品性优异之百姓。故此,安瞬谋反近乎无人响应!现已被末将率众困于安士城,不日便可……再传捷报!”

念完之后,张成鑫转身恭恭敬敬的将手中信件第回去。

李治摆摆手,让他递给后面的皇后看。

而下面的大臣们也是纷纷一愣,尤其是刚刚被认命的高侃和李谨行面面相觑。

“哈哈哈……”李治再度大笑起来。

下面的大臣们似乎被点燃了笑点,也纷纷跟着大笑起来:“哈哈哈哈……”

一时之间,整个宣政殿内部的笑声此起彼伏,几乎要将房顶掀翻。

上面的李治笑个不停,珠帘后面的武则天也捂嘴轻笑。

侧面通道屏风后面的李月辰也想笑,但她笑不出来。

想不到当初下意识提出的建议居然这么快的收到了成效,这个年代的老百姓也太容易被洗脑了吧?

可是这么一来,恐怕李治和武则天的注意力又要放在她身上了,不知道这究竟是好是坏。

一时之间,李月辰心中有点担忧起来。

笑了好一会儿,李治笑的脸都红了,才逐渐停下来。

下面的大臣们看到皇帝停了,也都强行让自己停了下来,不过还有几个仍然在无声的抖动着肩膀。

李治深呼吸了几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不过脸上依然带着笑容。

“众位爱卿,此等状况,应当如何处置啊?”

阎立本往外走了两步,将手中笏板微微举起:“陛下,依臣之见,虽此次未成,然不可掉以轻心,应当派出一人,任安东都护一职。”

李治点点头:“嗯,相公言之有理。可有人选?”

“臣依然举荐左监门大将军高侃!”阎立本回答道。

“嗯,众爱卿可有异议?”李治左右扫视着问道。

朝堂下面很安静,这次没人说话。

本来高侃就是预定要去平叛的,现在只不过换了个职位而已,工作内容又没换,也没啥可吵的。

后续的事情就简单多了,李治在朝堂上交代了几句之后,就宣布退朝了。

跟武则天手挽手来到通道里面,看着依然站在屏风后面的李月辰,脸上的笑容更甚。

“辰儿果然是朕的福星!”李治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李月辰勉强挤出一个笑脸:“孩儿可是有了功劳?”

“有!”李治做出一脸郑重的表情,“有大功劳!”

“若是能帮到爷娘,孩儿便开心了!”李月辰尴尬的笑着。

同时内心之中正在疯狂的告诫自己,妈的,以后绝对不乱说话了!

好好祈祷一下,希望今天这事儿大臣们不会知道跟我有关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