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48章:张仪败了口舌

战国霸天下 第048章:张仪败了口舌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00 来源:笔趣阁

众人无话之际,张仪出列说道:“王上,韩国三川一郡调兵遣将频频,公孙衍虽辞去魏相一职,转入韩国却被韩拜为相国,据臣所知公孙衍旬日刚从楚国归韩,他这是想要要联合韩楚再攻秦国,臣以为巴蜀之乱,秦国静观其变即刻,方下当迎战韩国,力行东出,荡平三川临二周之境。”

“犀首啊犀首……”秦王长叹一声,又道:“这巴蜀之乱……我秦国目下冷眼旁观,下一次怕是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啊,相国。”

张仪旋即说道:“巴蜀,西僻之国也。王上,秦之大策乃东出逐中原天下,臣请王上迎战韩国。伐韩之前与魏、楚修盟亲善,再出兵三川、堵塞猿、缑氏隘口,阻其兵通向屯留之路;魏出兵断韩国南阳通路,楚出兵逼近南郑,我秦军则直扑新城、宜阳而通三川临二周之境,则可问周王之罪而据九鼎,挟天子之名以号令天下,则群雄莫敢不从之,王业可成矣——!”

末了。

“我秦国祖祖辈辈皆为东出崤山河水而殚精竭虑……”秦王自言自语的说了一句,对张仪的进言显然是犹豫不决。

就在秦王捉摸不定时,武将司马错出列道:“禀王上,末将有事要奏——!”

秦王:“准——!”

司马错说道:“臣闻世俗云:欲富国者,务广其地;欲强兵者,务富其民;欲为王者,务博其德;三兼备者,王业必成。”

“秦国虽自变法图强以来国力大增,然秦国地处陇西,偏居一隅,地小民贫,故臣以为当行先易而后难之道。今巴蜀之地生夏桀商纣之乱,实乃天赐良机于我大秦也,秦剑驾临巴蜀譬如豺狼驱逐群羊,料无难事。”

群臣包括樗里疾都因司马错当面与张仪相争而倍感讶异,秦廷自张仪被拜为相国以来,这是头一糟,还是个武将。

秦王一听默默点头,张仪见秦王此举连忙说道:“夫蜀,西僻之地,穷山恶水,山野愚民,刁蛮凶悍。巴蜀之地,山川阻隔,蜀道不通,劳师远征巴蜀而得其地却也难治理啊。”

“方下公孙衍欲再合纵伐我,是为近患,近患未解而远征巴蜀,无功是小,东境祸乱是大。韩军若趁机得逞,公孙衍必然趁势再合纵列国,秦之东境大乱,崤山函谷再成攻秦坦途,河水天险再成锁秦铁链,秦国危矣。戎狄蛮夷之辈,亲之疏之皆无利可图之,亦无名可用之,远征巴蜀实为不智啊。”

“张仪曾闻:争名者于朝,争利者于市。目下韩之三川,二周王室便是天下的市朝,大争之世王上不争之,反而与蛮夷野民争利,岂非因小失大?故臣以为,秦国王业之基必始于三川二周之境。”

“非也——!”司马错出列反驳道,秦廷朝臣的文武百官无不讶异,在场的嬴华觉得司马错是不是脑抽了,竟敢与鼎鼎大名的秦相国张仪争口舌之辩。

而秦王则是一语不发的坐在王座之上,目视着司马错侥有兴致的看着他,赢驷也想听听司马错如何应对张仪之论,这可是稀有之事啊。

大殿之上惟闻司马错言:“臣以为,秦国王业之基始于三川二周,秦国王业之名立于汉中蜀地。取其地足以广国,得其财足以富民。正因巴蜀之地为蛮夷,方下巴蜀自乱,苴来求援,则可以平乱之名得其地,秦国师出有名尔,拔其国而天下不以秦为暴,得其利而群雄不以秦为贪,秦剑南下汉中征巴蜀实乃名利双收也。”

“相国力主东出大策,攻三川、临二周、劫天子,秦必得其天下恶名之首,而末将未见有利可图之。周若自知失九鼎,韩若自知亡三川,韩相公孙衍必借此良机力主合纵群雄,依靠齐国、赵国,再向楚、魏求援。为解国难,周可献九鼎于楚国,韩可献地于魏国。”

“而我王不能阻止犀首奔走列国以合纵,便会如相国先前所言,崤山函谷再成攻秦坦途,河水天险再成锁秦铁链。此时我王若乘巴蜀内乱而执掌秦剑驾临汉中蜀地,其地唾手可得也!得巴蜀之地不仅可以为我大秦广国千里,更可居西垒而登高临川,秦剑遥指东方则可以俯瞰之势遥望荆蛮楚地,而灭楚……秦必得天下。”

末了,司马错抱拳一礼再入其列,一双双目光落在他身上,全场落针可闻,今天秦廷的君臣都大感诧异,没想到武将司马错竟然有如此口舌和见地。

秦王笑看着皱眉的张仪,“司马错用相国之论驳了相国之言,相国若是不服便是自相矛盾,相国欲如何答之……呵呵!”

张仪顿时舒张了眉目,知道秦王之意是伐巴蜀了,旋即坦然笑道:“张仪呈口舌之快是为了谋国之利,不是为己而舌辩之,司马错将军今此一言,出将可统军、入相可献策,大才也。”

司马错旋即面朝张仪抱拳道:“相国有容人之量,末将深感敬佩。”

秦王忽然起身而大张双手笑道:“哈哈……我大秦将相和睦,秦国之大幸!寡人何愁王业不成乎?啊——?哈哈哈……”

秦王再入王座面朝司马错道:“司马错——!”

“末将在——!”

“既然你力主远征巴蜀,那就由你统军以平乱之名定汉中蜀地,为秦广国千里,如何?”

“末将谨遵王命——!”

“王上,既以确定平乱巴蜀,仪有一计!”张仪又说道。

“相国但说无妨。”秦王笑道,众人尤其是司马错目视着张仪,后者深思片刻,便说道:“王上先前说,苴侯记性不好,忘记了晋假道虞以伐虢的故事,臣深以为然。不若让‘假道伐虢’于巴蜀之地故伎重演。苴国既然派使臣请求出兵,那就出兵假道苴国以为其平乱之名先灭蜀国,于是,反手再灭了巴国和苴国。”

“故伎重演……”秦王深思片刻,却犹豫道:“相国啊,次计虽好,然‘假道伐虢’之事毕竟有先例在前,万一这苴侯幡然醒悟,不允假道先伐蜀国呢?”

“那就让他不醒悟。”张仪自信的笑道。

“哦?”秦王顿时兴致来了,“相国能否细解?”

“王上容禀!”张仪在秦廷之上侃侃而道:“王上也说了,苴侯若想起了假道伐虢之事,醒悟唇亡齿寒之理必然不允借道,再者欲攻打蜀国,秦国也对蜀地道路不甚了解。”

“故臣以为,王上可送重宝珍玩,美姬舞女献于苴侯,以示王上诚其与苴国结秦晋之好,此外暗中派人于苴蜀边境大肆宣扬此事,使苴国百姓知其事,苴侯一高兴了,此事可成矣。”

张仪这一招不是什么新鲜花样,但也阴损的很,也符合秦国的一贯的用计风格,要说是崤山以东的六国,绝对不吃张仪这一招。

这一招对付山东诸国显然不行,山东诸国都是富裕之国,楚国、齐国这些大国比秦国都富裕,也不缺美人,中原的战国国君根本需要,所以不吃这一套是必然。

但对于四境蛮夷之主却是屡试不爽,比如上次公孙衍合纵攻秦时,义渠国信誓旦旦要趁机南下直扑咸阳,使秦国内乱,但在秦王恩威并施之下,送了大批重宝美姬,义渠国就这样在阳谋之下,威胁加美人计就此萎了。

对于蛮夷之主,蛮夷僻隅之地的女子,哪有中原美人那么能歌善舞,善解人意又富有情调。更别说秦王送出去的美人必然是那些精心调教之后,专门讨人欢心的,蛮夷之主即便挡得住一个两个,却也挡不住一群啊。

“善——!”秦王大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