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15章:即君主位

战国霸天下 第015章:即君主位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00 来源:笔趣阁

——

帝丘城外,卫峥一路所过之处,两边的人莫不匍匐跪地而高呼,一句“拜见君侯”预示着卫国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直至卫峥进入都城内,孙谷、宁元等人才先后起身,石昊紧随而至,三人尽皆目看着前方已然策马而行的身影默不作声许久。

盛名之下果然无虚士,至少这位不是,这位年轻的新君,看起来颇有一些手腕,能被秦王赞誉,果然不是庸君子男劲之流所能比拟的。

这卫国,今后又会走向何方?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无数卫人心中想要寻求的。

帝丘古城,卫国现在的国都地址,在上古时代便是夏朝的古都。不过,与秦国咸阳、魏国大梁这些都城相比,帝丘实在太落后。

城内,卫峥策马而行,白起始终尾随在后,后边一众卫国朝臣小步快走紧随而至,帝丘城内的百姓分立两边旁观。

卫峥环视眼前的诸般景观,帝丘城的确是破败了些,连秦郿县都犹有过之,户七千有余,民不过四万,而百姓房屋都为杂草盖顶,瓦砾盖顶的基本都是世族贵胄才能拥有,远远不如朝歌古城繁华。

和当今天下第一城市,魏国的大梁城近40万人口规模相比,帝丘城更是显得寂寥不堪。

临至城中,一片瓦砾构成的房屋群在帝丘城内鹤立鸡群,居城中而自有一股威严。

那便是卫国宫廷了——!

卫峥下马,和一群尾随在后的群臣进入宫廷,望了一眼宫廷大门入口便默不作声的继续前行。

这里便是今后一段时间的容身之所了,帝丘城并不是卫峥想要的都城,朝歌古城才是他的理想之所,不过现在只能暂住这一隅之地了。

“禀君侯,国不可一日无主,臣恳请君侯速举继位大典,昭告国野——!”

“臣等恳请君上举继位大典,昭告国野——!”

身后的一众卫国朝臣纷纷匍匐在地,这样的话语倒是说的殷切的很,显然,这是国君最爱听的话。并且只有举行登基典礼之后便是卫国名正言顺的君主,卫峥对此并无异议,便道:“宗室公族宗子何在?”

卫国虽小,但俗话说麻雀虽小亦是五脏俱全,何况一国。

“老臣在——!”

卫峥见一上了年纪的六旬老朽前来回应,周王朝是一个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的家国同构社会,即家国天下的封建社会。宗族是维系家天下的核心,公族宗子主祭在尊周礼的宗法制社会时代,地位超然,虽无实权,可即便是一国之君也要礼待而至。

卫峥看着的老朽便是执掌卫国公族宗室的宗族首领了。

“祭祀、登基典礼等诸多繁琐事宜,姬川便交付于宗族长劳心劳力一番。”卫峥笑着说道,对于这老朽倒也没有太多敌意,换句话说,公族宗子代表是祖宗嫡系而存在,必然是毫无悬念的站在他这边的,虽有威望却并无太大实权,自然无敌意。

卫峥又看向列位同行的朝臣,道:“国不可一日无主,今即位卫国国君,择日便举行登基典礼,执掌卫国,临朝听政——!”

“君侯万年——!”一众朝臣匍匐在地,起身高呼。

身份合乎法礼在这个时代太重要了,卫峥能够登极卫国君位,身份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便是借势而为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秦国在干预卫国的内政,不过对于卫峥而言,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便可,方式不重要。

随着消息的广发扩散,帝丘城上至百官朝臣,下至黎明百姓都知道卫国新君不日登极,临朝听政。

登基典礼在即,焕然一新的宫廷内,几个廷内侍女围绕着卫峥着衣行冠。

天子称王,周室后嗣所以称为王子,卫国本是一大诸侯之长,爵位至公,诸侯公族后嗣所以称为公子,不论爵位几何都号为公子。

但卫峥那便宜祖父卫成侯见卫国国小势弱,便自贬为侯,等于在名义上于天下诸国要矮了一大截,无法平起平坐了。

按周礼“天下诸侯,上公冕服九章,侯冕服七章,诸子冕服五章”,现在卫峥的冠冕之服只能遵从“诸侯冕服七章”了。

“君侯,吉时已到!”行冠不久,一个侍从便进来通报。

彼时,卫峥随同形影不离的白起和一干侍从来到了殿外的祭祀典礼之地,卫国朝臣,世族宗贵尽皆汇聚于此。

新君登基典礼,帝丘城上下少有的出现一片喜庆气氛,在古代尤其受尊周礼(礼乐制度)的时代,卫峥也无奈,这些异常繁琐的流程都得严格的过一道程序,典礼之后便是名正言顺的唯一合法卫国君主,为了这个也得忍了。

繁琐礼节全部过一道之后,卫峥这才明白周朝亡,秦国扫八荒而灭**,四海之内一统之后便对周礼郁郁人文、中正平和、含蓄深沉、端庄雅正的冠冕之礼逐一废除,把周礼程式化并用千百年的冕服制度中六种礼祭砍掉了五种,只留下了典礼中礼仪规模最小、仪式最轻的玄礼。

这些礼节之繁琐简直让人头疼之至。

卫国虽小,但同样尊周礼,国土日益沦丧,这些凡俗礼节琐事却是一个没落下,可见卫国已然病的不轻,卫峥恨不得立刻就废掉这些制度,不过也知道现在不是时候。

登基典礼,祭祀结束,终于到了最后一个流程,颁发新君继位告天诏书。

“宣!”卫峥屹立众人极巅,平淡的说道,年轻却是自由一股威严。

只见一宫侍低首双手捧着一锦帛送来,这是卫峥亲自写好的告天诏书,于是接过打开锦帛,惟闻其声:

“皇天上帝,后土载德,眷顾降命,川不敢当。姬劲篡位,祸国乱邦。得天佑之,群臣辅之,姬劲喋血,社稷匡复,举国蒙恩,国之大幸也。今得以拨乱反正,川定当奋起图强。文治武功,强国保民,中兴社稷,钦此”

宣词结束,哗的一下,卫国群臣世族贵胄和庶民百姓尽皆匍匐跪地。

“君侯万年——!”“卫国万年——!”

“君侯万年——!”“卫国万年——!”

从今天开始,即刻起卫峥便是卫国新任国君。

战国第八雄主从今天开始正式主开启了崛起之路,全新的时代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中原天下的四争之地,崛起于天下而霸天下,历史进程也将由此改变。

卫峥俯瞰匍匐脚下的众臣民,高展双臂,双目间闪烁着的精光而心生一股盖世的冲天豪气。

众星拱月去,群星闪耀来,一去不复返,九合始其一。

振长策而驭宇内,统四海而驭八荒,合九路诸侯,战国霸天下。

大争之世,凡有血气,必有争心,王图霸业,由此而始。

……

卫国宫廷,卫峥首度临朝听政。

“秦使到——!”

“宣!”

“宣秦使觐见——!”

已成卫国国君的卫峥座于朝堂大殿之上而目看着大殿门前,又环视一众朝臣要员,闻秦国使臣到来,朝堂之上不少的群臣便是交头接耳,只有孙、宁等几位资深权臣淡定异常。

秦国这是给自己壮胆来的,卫峥心中不由自主的一乐,还真是要好好的感谢秦王了,就是不知道秦王以后得知亲手培养了一个巨大的虎患再也无法制衡之后,又会产生是怎样的感想呢,卫峥心中有些玩味的浮现出秦王大怒的表情。

不消片刻,秦国使臣便到来,站于大殿之上一躬而礼,说道:“鄙臣见过卫侯——!”

“秦使不必多礼。”座上的卫峥罢手笑道。

秦国使臣拱手拘礼予以回应,而后才继续说道:“我王特派鄙臣前来恭贺卫侯复卫国社稷,特赠绵薄贺礼。我王派鄙臣转告卫侯,秦国愿与卫国永结秦晋之好,再续美谈!”

末了,只见一队人马抬着一筐筐沉重的厚箱进入大殿之内,秦使挥手,箱子逐一打开。

尽是奇珍珠宝等厚重之礼,至少价值十万金以上,秦王还真是阔绰啊,卫峥看到这批贺礼心中一喜,当下的首要任务便是训练一支新锐士卒,军需消耗都是巨大的吞金兽,钱财自然是多多益善,现在最缺的就是钱啊,秦王倒也真是直暖人心了。

朝堂众臣子彼此耳目对视,低声议论。不少人心中惊诧国家新君和秦王竟然关系如此密切,竟是赠送如此厚礼,其中也不乏一些人精,看得出来这是秦王在给新国君壮胆,震慑一些不轨之人。

紧接着,秦国使臣再次说出来的话致使满堂皆惊,秦使臣取出一块锦帛,赫然便是国书一份,说道:“回卫侯,此乃我王秦亲拟盟书一份,秦国愿于卫国互结铁盟,与卫侯不和便是与我王不和,与卫国交恶便是与秦国交恶,伐卫国者便是伐我秦国!”

满堂皆惊,即便孙、宁二人听到秦国使臣这番话亦是有些不淡定了,秦王竟然如此力挺?有秦国这般撑腰谁敢动?朝堂之上不少人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卫国历来权贵斗争不断,实际上一直是国内世卿贵族把持朝政,庄公之后历届君主尽皆无能之辈。

看来,这卫国或许要变天了啊。

“秦王如此美意,本侯感佩之至,秦使返秦后务必代本侯感谢秦王,来日卫国必然予以‘厚报’之。绝不让秦王失望——!”卫峥朗声笑道,这厚报是要打个引号啊,不过没人听出这个词的真意,卫峥又补充:“卫国愿与秦国互结铁盟,永结秦晋之好!”

盟约之书已经呈上来,卫峥语毕当即签下盟约。再次送回到秦使臣的手中,看了一眼便收好盟书,便拱手礼道:“鄙臣定当代卫侯转告我王,此番行程已达目的,鄙臣便请辞了。”

“秦使慢走。呵呵——!”卫峥伸手示意,目看着秦国使臣走出大殿,直至消失在视野中才把目光投向朝堂上的群臣,秦国使臣一走,卫廷满朝臣子齐齐拱手而面向座上高呼:“恭喜君侯——!”“卫国大幸——!”

卫峥环视俯瞰一众卫臣,脸上挂着的灿烂笑容不曾退减,但心中却是在冷笑,这满朝臣子里面又有几个是真心实意的贺喜?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