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82章:张仪献策

战国霸天下 第082章:张仪献策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00 来源:笔趣阁

秦王如此忧心让张仪倍感吃惊,“王上之所虑在于担心卫国继续做大,恐成秦之大患?”

秦王叹息的说道:“寡人扶持姬川复国之举,意在于搅乱山东局势,却不料他竟有如此才能,而今如此,八年时间便成战国,寡人如何心安啊!”

赢驷现在才明白,到底还是小看了卫峥的能力,甚至他有那么一种感觉,自己不如他,这才是秦王很懊恼之地,因为他发现若是自己是卫国的君主,断然不可能在短短八年时间内把一个已经是魏梁国的附庸之国卫国,不但成为天下战国,而且还把曾经俯首称臣的魏梁打的龟缩在济水以南五百里地不敢北上。

秦王赢驷深感自己能够叱咤天下,成为人人畏惧的虎狼之君不过是祖上蒙恩。

倘若卫峥是秦王,秦国势必所向披靡,赢驷越想越觉得心里不是滋味。

“王上所言意兴颓靡,张仪听了遂有不振。”张仪看着秦王愁眉苦思之色,那是一种挫败感,这让张子心中大惊,这可不是他印象中的秦国之主,一国气象如何,成就几何在于其国之主志向如何,秦王现在的表现可是坏事。

“你这话何意?”秦王一转眼落在了张仪身上,沉默了片刻,又道:“寡人有颓靡之意?”

似是对张仪说,又似乎在对自己说。

“有。”张仪说道。

秦王正欲落下一子,忽然收了棋子便站了起来,张仪看着他的背影,旋即起身跟在了身后,但闻秦王自言:“相国曾言秦卫必有一战,秦卫必有一战,秦卫必有一战……寡人在想相国之言秦卫之战会于何时发生,寡人还在想秦卫之战,结果如何……”

秦王忽然转身,视线落在张仪身上,道:“旬日以来不知怎么回事,寡人噩梦连连,怕噩梦会演变现实,相国,寡人助姬川复国到底是明智之举?还是愚蠢之谋?是否为大秦酿一大祸?”

张仪见他还要说,连忙上前扶住他的手,“王上王上,别想了,不能再想了,此皆为张仪之过,张仪有罪,当初不该对王上说什么秦卫必有一战。”

“相国何罪之有?知而不言才是罪过。”秦王道。

“此皆因张仪而起,也该由张仪来了解。”

“相国有何高见?”赢驷抛开了这些思绪,顿时眼睛一亮,定以为张仪自有妙计,不禁期待的看向了对方。

“这才是张仪心目中的大秦国主!”张仪看着秦王忽然一改颓靡之色,喜而笑道,心中也知道秦王对自己的仰赖。

“无怀国忧,势必国危,王上忧国,国之大幸啊。”张仪又说道,想要给秦王打气。

“好!”秦王大笑一声,转忧而喜,顿时再而入座,“相国,坐下再说!”

张仪再次入座,在秦王期待的目光下,他沉默的思绪着,秦王也很有耐心的等待,过了一会儿,张仪面王而道:“王上,仪有一计,可解王上之忧。”

“快说!”秦王迫不及待的问道。

“王上所忧,亦为张仪所想,卫、楚、齐三国自盟兵伐越大成,大有抱团取暖之意,如此强强之盟,秦国亦不可敌,与之刀兵交恶万万不可。”张仪说着顿了顿,坚定不移的说道:“伐战不可,邦交可矣!”

“依相国之言,如何破此困局?”秦王问道。

想了想,张仪说道:“欲破此局,必先瓦解其三国之盟,欲拆散其盟,则从楚国着手!”

为何是楚国?赢驷好奇了,静等着张仪下文,后者继续说道:“四百多年前自楚武王称王以来,亦可见楚国素有吞吐天下之志,而今更有称霸天下之资,当今楚王不说为一代雄主去也不是昏聩之主,楚国是强国,楚地方圆五千里,自楚肃王以来养精蓄锐数十载,国力比之我秦国只强不弱。”

秦王连连点头,听得专心致志,张仪侃侃而道:“然楚国却有隐患,其国之患,注定楚国必不能霸!”

“何以然?”秦王道。

张仪答:“楚国虽有吴起变法,然以昭、项、屈、景、黄,楚国五大世族的阻挠,吴起变法由此中道夭折,楚国朝政体制相较列国而言仍然新旧相交,亦可见楚国之患,并未引起楚王担忧,是故其国必不能霸!”

的确如此,楚国的朝政体制与中原各国风格怪异,比如楚国的宰相被称之为“令尹”,而中原诸国则是称之为“相邦”,实际上权力和职能都一样,又比如楚国出征的最高统帅是“大将军”,而不是中原诸国所称“上将军”,当初白起统三国之兵伐吴越,于楚国便被楚王拜为“大将军”。

天下战国自魏国文侯启用李悝变法以来,列国相继变法之后,将相分权已经有了明确的法令法规,朝政和权力体系也开始成熟,但楚国却因为吴起变法的失败而呈现新旧交融的局面,将相权力模凌两可,从八年前魏楚两国襄陵大战由昭阳令率军出征也可以看出来。

张仪又说道:“臣昔日入楚多年,精心专研楚国朝政,楚国内部方下局面,权力过大的世族分治是为其一;重臣专权是为其二,而重臣专权在于其世族根基为倚重,两者相互扶持,此为国之大弊,昔日臣在楚国亦有事楚之心,楚王若用我,张仪势必接过吴起大旗,力主变法于楚,即便张仪也落得如吴起万箭穿心而死,然楚王若重用我,张仪何惧之有?楚国一旦变**成,天下群雄,谁与争锋?”

听此一言的秦王不禁后背发凉,大感庆幸,“相国终究还是来秦国了!寡人倒是要感谢楚王送我秦国如此旷世大才,楚国青史不愿留张仪之名,秦国青史愿留张仪之名,哈哈哈!”

张仪慨然叹息道:“只可惜当今楚王并非楚威王,张仪在楚多年非但没落得个一官半职,还得了个窃玉之名,臣昔日离楚便发誓,有朝一日得遇雄主明君誓必窃其国以雪耻尔!”

“窃国雪耻?”秦王眼睛一亮。

只见张仪说道:“王上,臣之计策在于分其三国之盟而辅之弱其楚。当今楚王吝财惜物,贪图小利,此番我秦国吞并巴蜀而得罪楚王,藉此良机臣恳请王上准许张仪出使楚国重修盟好。”

“如何修好?”秦王连忙问道。楚国若是与秦结盟,那么卫、楚、齐三国联盟自破,但秦国占了巴蜀之地得罪了楚国,对方会同意与秦结盟?

张仪神秘的说道:“倘若张仪带着大礼去可就不一样了!”

“相国别卖关子了,直说吧!”秦王催促道。

“以商於六百里地献于楚王,换其与齐国撕毁盟约,转而盟秦。”张仪言简意赅的说。

“什么?”秦王大惊:“商於六百里地拱手送给楚国?从此我大秦南境门户大开,秦国危矣,相国莫不是疯了吧?”

“王上稍安勿躁,实乃张仪欺楚之计尔,王上……”

“此计果真可行?楚王未必会上当吧?”秦王狐疑一问,张仪刚刚的一番细说之言,大意在于出使楚国,借助秦吞巴蜀之地为契机出使楚国协商两国紧张的关系,假意答应归还楚被秦侵占的商於六百里地,以示其诚意,而条件是与齐断绝关系,与秦国重修盟好。

“臣不敢妄下论断,但张仪愿全力以赴,不试一试怎知结果?即便不成,秦国也无不利之实。”张仪说道。

“好!那边依相国之言!”秦王再无疑虑。

卫峥怕是想不到,张仪欺楚这个经典的历史事件竟然会因为秦王忌惮自己而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