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46章:赢驷身心深受打击一蹶不振。

战国霸天下 第046章:赢驷身心深受打击一蹶不振。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00 来源:笔趣阁

这一昏迷就是三天三夜,再次悠悠醒来,赢驷面容萎靡憔悴,看到面带惊喜的老内侍,秦王却无力的说:“快,传……给寡人把相国传来……”

张仪来到咸阳宫,赢驷看到张子到来,竟是颤颤巍巍的从床榻上爬起来,一不留神摔下了床,此时此刻,赢驷全无秦国虎狼之君的威仪,不顾任何形象,一甩前来搀扶的老内侍的手,仓皇踉跄的朝张仪步行而来。

“王上,身子要紧,切莫如此。”张仪急忙的说道。

“秦国危矣!秦国危矣啊相国——”赢驷显得有些疯癫,双手死死地拽住张仪的手臂,后者感受到了些许痛感,赢驷却不是不顾一切,言道:“相国教我,寡人定对相国之言无以不听、无以不纳,相国教我,相国要就救我秦国啊……”

晚年赢驷本就是不是出现一些神情絮乱,此刻疯态尽显,张子看到一代虎狼雄主有此一幕,心中悲痛万分,连忙道:“王上勿躁,有张仪在,秦国无忧!”

“相国啊,我大秦遭此惨败,那些个山东列国哪个不是恨不得食我血肉的主,此时此刻,势必会趁机扑上来咬我一口,楚国会不会借机复仇?三晋会不会趁机发难?齐国会不会……还有卫国……还有……若是姬川趁机合纵,兵陈崤山函谷,大秦树敌众多,此败短促之际再无任何拒敌之兵,列国会放过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寡人万死难辞其咎啊,若是公孙衍再来个五国伐秦,就不是锁秦,而是要灭秦了,我大秦有亡国灭种之祸啊,相国……!”赢驷此刻,已然慌了神,乱了分寸。

“王上宽慰,秦国虽有此惨败,因连年大战而伤了元气但也并非国难降至,秦国毕竟是天下首强,虽有此挫败,却并非一蹶不振。”张仪安慰的说道,忽然说:“王上,臣相信,国若有难,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疯乱的赢驷听到这句话,疯乱的神情终于清醒了不少,没错,老秦人不会坐以待毙,昔日先父孝公嬴渠梁在位时,面临庞涓灭秦危机,那个时候的秦国多么羸弱,还不是挺过来了?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死不休还……”呢喃着的赢驷旋即再次看张仪:“相国,如何是好?”

这一刻,秦王再无一策,毫无应对之能力,他知道,唯有张仪能助他挽救此次秦国危机。

“秦遭此大败……!”张仪叹息的说道:“臣确有一策,只是还需王上定夺。”

“不必,只要能够解此次秦国危局,相国定夺便是。”赢驷面露坚定之色,狠戾的说道:“只要能度过此次危机,寡人不计代价,便是质子杀儿也在所不惜!”

此言一出,宛如虎狼之态在而彰显。

“割汉中一半之地,就是臣先前所言上庸、武陵,藉此主动与楚修好;此外在把河西千里魏地重新归还魏国,秦国不要了;再把阴城、淹池、武遂归还韩国,此时此刻一定要把秦国与三晋韩魏之盟稳住。唯有此举方能去诸国伐秦之危机。”张仪说了一通,看着秦王无言之色,张仪补充道:“王上,秦国虽然伤了元气,但未曾伤了根基,励精图治,我大秦坐拥汉中蜀地,整治汉中巴蜀,与民修养三五年便能挽回此败局之损伤,再起东山,指日可待。”

“是我过失,是我糊涂啊!”赢驷痛心疾首的说道,这是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一步错,步步错,一切皆因为助姬川复国之举而得今此报果。

“卫国呢?”赢驷连忙说道。

“恭其称王,把昔日那些马匹如数在送过去,此时秦国万不能毁约!”张仪如是说。

“马匹?”赢驷一听当即说道:“秦有此败,皆因卫国骑兵战阵,骑兵战法,此役尽显,来日我秦国必要建骑兵,送其马匹不是助其骑兵部队以壮大……相国!”

“王上切莫再犯同样的错误了,秦国北拥义渠,马匹送走了很快有。送其马匹,恭其称王,虽是对卫国示弱,但也是助之以张,使之以强,而卫国强,近邻齐国必忧其国啊,此战过后齐王怕是也会对卫国寝食难安了,如此一来秦国便可盟齐。”

张仪不愧是纵横列国邦交的天下奇才,秦王闻此言终于大定,“全凭相国定夺便是!”

齐国的确开始寝食难安了,张仪没有猜错,只是让张子仍旧心存疑惑的是,卫峥不可能看不出这一点,若是齐国因为忌惮卫国而从此疏远其国,卫峥会如何处理呢?

这一点是张子目下唯一不解之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

就在这时,赢驷忽然喷出一口鲜血,让张仪大骇不已,秦王面色惨白的罢手,止住了张子意欲叫唤御医的,赢驷唤退了宫中内侍,只留相国一人,头生华发的张子挽着面色惨白的暮年秦王上了床榻,自己则是跪卧在榻侧。

张仪看得出来,此战对赢驷的打击过于沉重,这是在自责,难以原谅自己更无法原谅昔日助姬川复国之举。

床榻上的赢驷嘴角还残留着血迹未曾擦去,老秦王的胸口此起彼伏的喘息着,他静静的看着同样已经老了的张仪:“时也命也运也,天命如此,寡人自知时日无多,有些事情,须得说清楚了。”

“王上……”张仪心中一颤,闻此言赢驷要说的显然是与秦国储君继位有关的之事,这让他愁蹙不安了起来。却见秦王罢手,勉力的坐直了身子,道:“相国,你说说,稷儿、荡儿,孰优孰劣?”

此言让张仪不知如何作答,忽然发现自己也犯了一个与古人相同的错误,那就是如卫鞅、吴起等人一样灯下黑的错误,而这样的错误也导致了悲剧收场。张子发现自己常年为国事奔波,脑子里想到都是东出大策、国事横强、列国邦交角力周旋,竟是对秦国内部知之甚少,更缺乏深思。

张仪沉默不言之际,赢驷自顾自的说道:“荡儿此子,天赋极高,壮勇过人,生性好武,对兵家之事尤为嗜好,寡人欣慰嬴荡勇武,战国天下,一个尚武的国君能确保一国旺盛斗志。然匹夫之勇,人皆可得,荡儿时常流露出种种浮躁,令寡人深深不安,寡人本想如公父当年那般,将寡人从一个浮躁的之人磨砺成深沉持重的君王,寡人也想消磨荡儿暴戾浮躁之气,可如今寡人来日无多,偌大一国若交于劣子之手,寡人非但死不瞑目更无颜面对秦国的列祖列宗啊……”

喃喃自语的赢驷又接着说起了嬴稷:“再说寡人派去燕国为质的次子稷儿,稷儿比荡儿小太多,方才十五岁,年纪轻轻却气度沉稳,少了荡儿的暴戾和刚强,也多了一份沉稳。”

说到这里,赢驷看向了张仪:“正因如此,当年相国提出让稷儿去燕国为质,寡人应允便是为了培养此子的坚毅之心。寡人很想召回稷儿,荡儿已为秦国太子,此等关头寡人若突然把稷儿召回秦国,秦廷怕是陷入明争暗斗了,难保有人不遐想连连,若因此而陷入内乱,岂不弄巧成拙?”

“两子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寡人还真是难以决断。”说着,赢驷便直接问张仪:“相国,该当如何?莫要因忌讳而不言啊!”

张子听闻仍旧犹豫不决,听到赢驷说起了储君继位的大事,发现入秦至今,对于嬴稷、嬴荡这两个秦王最喜爱的王子皆所知不多。

确说甘茂,这是张仪入楚发现的一位大才,说动其入秦佐士,举荐给了赢驷,到头来甘茂成了嬴荡的老师,忽然细想让张子心惊出了一身冷汗,要不是秦王对自己深信不疑,屡屡压下了朝堂之上对自己参的奏本,怕是莫名其妙的出局了都还稀里糊涂。

张仪深得捭阖之术,纵横天下可谓无往不利,此刻却是沉默使然,但他知道并且可以肯定另外一个事实:深沉如赢驷本人,对于这两个儿子尚且难以取舍,遑论他人?

这一刻的张仪知道其中事关身死的隐喻,与其说赢驷是在对自己商量储君之事,不若是在间接问自己的忠心,不论是嬴稷还是嬴荡谁人继位都是次要,赢驷最看中的是你张仪的忠诚。

张仪万分坚信,赢驷便是在如何倚重自己,在这种权力交接的节骨眼上,往往都会变得冷酷无情。

细想下来,又回想车裂的卫鞅、万箭穿心的武器,张子心中胆寒不已。沉默了许久,终于还是开口了:“王上,储君之事,虽迫在眉睫,臣却不敢妄下定言,张仪与公子嬴稷、太子嬴荡皆无多少往来,并非臣不为我王分忧,实乃无高明谋划献于我王,若献庸计,张仪万死难辞其咎啊。”

“张仪……!”赢驷忽然凝视着他拖着长音而道。

“臣在!”张子拱手而道,这个节骨眼上,赢驷看这架势知道肯定从他口中问不出什么话来。

良久,赢驷不禁老泪纵横,摇头叹息不断,带着沙哑之音说道:“天意如此,天意如此啊……寡人即位之初车裂商君,相国是担心有此一劫?步吴起、卫鞅后尘?”

张子仿佛没有听到这句话,更别说回答了,而是坚定万分的说:“王上,臣以为,储君大事,不在众谋,而在于明主独断,如此方可万全啊。张仪身为秦国之相,深得王上知遇之恩,毕生难报,臣深信我王深谋远虑,我王定夺,臣,唯命是从,但有决断,张仪万死不辞,誓死力保大秦不内乱、无外患——!”

赢驷挣扎欲起,却又显得无力,喘息良久,目不转睛的凝视着张子,忽而拱手:“张子,请受寡人一拜——!”

“使不得,使不得……”张子哽咽着,誓言而道:“王上放心,但有诏命,张仪定当竭力尽忠职守,若负秦国,必遭天谴!”

“只希望我大秦未来的国君万万不要负了张仪。”赢驷怅然的说。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