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32章:楚廷之变

战国霸天下 第032章:楚廷之变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00 来源:笔趣阁

秦遣使者已经来到了长沙,明言老楚王一览秦川山河流连忘返,意欲推迟返回日期,特遣使者通报。

如此言论若是置于外人之耳或许半信半疑,可楚廷之上芈原、昭雎等群臣确是知晓,老楚王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心思,这样的说辞只能说明王已被秦国挟持不得而归。

消息传来,楚国上下已经成了一团乱麻。

长沙王宫大殿,楚国的文臣武将皆汇聚在庙堂之上不停地交头接耳,议论不断,一双双眼睛时不时的望向空置无人的王座之上,时而叹息苦笑、时而拍手摇头、时而愤愤不满。

“秦国无道,竟行得如此下作之举,挟持我王意欲何为?”

“只怕是要胁迫我王割地与秦方能罢休。”

“这可如何是好啊!”

“还能如何?直接领兵出鄢郢之地,杀向武关!”

就在一些文臣愤愤不满的叫嚣言战之际,公子子兰忽然呵斥道:“简直一派胡言,如今我王在秦国手里,若是贸然出兵,君王有恐性命不保,王上若有闪失,你们何人担得起责任吗?”

此话一出,顿时让一群义愤填膺的臣子闭上了嘴。子兰不吭声还好,一吭声顿时惹来了屈原的厉目,“子兰公子还请闭嘴吧,我王赴武关之约全拜你所赐,若非你在王上面前诱言惑君,尽献谗言,岂能有今日之噩耗?”

“你……”公子子兰面色铁青,双目的余光看向诸位臣僚时发现皆漠视不语,这让他知道这些臣工们现在定是看自己如同瘟疫一般,恨不得敬而远之。

子兰的内心其实也甚为慌乱,不但对屈原先声夺人的呵斥无从反驳,更怕一旦老楚王回来会被问罪处罚,搞不好会有杀头之罪。毕竟,当初昭雎、屈原等臣子都反对赴会晤谈,独他子兰一人竭力赞成,如今老楚王被劫持,论罪,公子子兰首当其冲。

昭雎苦涩的说道:“事已至此,当下首要之举还是想想如何解决我王被秦挟持之事吧,左徒大夫就且暂放此事,待我王归来听从王上发落便是。”

气结的屈原冷哼一声便是拂袖不语,一旁的子兰不由得松了口气,昭雎令尹又道:“眼下时局,我王被挟持对我楚国极为不利,诸位有何良策都说说,议一议。”

这时,一位楚臣说道:“我王被秦国劫持,此时本该由太子监国,可眼下太子质于齐国,这可如何是好啊!”

如今的楚廷之上,君王、储君皆不在,便只能由令尹主持大局,可这并非长久之计。良久,又有一楚臣说道:“臣以为,我王被缚,怕是一时间难以返国。常言道,国不可一日无君,此时此刻,当立新君主持大局以稳固朝政乃是首要之举。”

此话一出,如惊雷之声,炸的一众楚臣目瞪口呆,骤然间庙堂之上落针可闻。屈原好不容易平复的怒气再次冲上了心头,刹那间便对那臣子怒目而视:“王被挟持,应当立即发兵迫境讨伐之,怎能弃君王于不顾,行此大逆不道之举?”

那楚臣被屈原厉声呵斥顿时缩回了脑袋,左徒大夫在楚廷的威武甚高,连老楚王都常常被他当着臣工面系数数落,更别说其他人了,虽有很多人憎恨他,巴不得置他于死地,可深得老楚王的信赖,也拿他芈原没有多大办法。

当下的楚国,唯一能对屈原说得上话的只有令尹昭雎,便闻其言:“左徒大夫勿躁,老夫以为此法倒也可行,不失为一条权宜之计,眼下之时当以大局为重,新君主持大局只是代行君王之职,待我王归楚,则一切恢复原状,各司其职。如此一来,无论秦国要挟我王意欲何为,其阴谋也必然不能得逞。”

“楚国无人了吗?”此时的屈原眼眶湿润,双瞳布满血丝,但见他要遥指一众武将痛心疾首的道:“你们的血性何在?是被卫国一战全打没了?兴师讨伐解救君王,竟无一人敢应战,七百载老楚国再无当年庄王问鼎天下之志,楚国……要亡啊——!”

昭雎暗叹这芈原的心性刚烈,终归不适合宦海,如今的楚国局势瞬息万变,一旦老楚王有个三长两短,你芈原也就要大祸临头了啊,当此之际理应明哲保身,昭雎心想至此便冷不丁的说道:“左徒大夫要讨伐秦国,可楚国现如今还能打吗?楚秦一战,数十万楚人战死沙场,接着楚卫一战,更是有百万楚人因此战命丧黄泉,如今举国臣民放眼望去几乎无一成年男丁,拿什么去打?遣妇孺残弱上阵杀敌?而我王在又秦国手里,该如何打?轻言伐战若是战败,则亡国亡君啊。”

“左徒大夫,切莫多言了。”昭雎令尹连连摇头而罢手制止,又道:“如今只得行此权宜之计,目下迎太子返国是当务之急,万般无奈,老夫只能冒犯我王……便对齐王称,近日我王不幸仙逝,太子横公子急需返国当政,执掌楚国成王。”

……

令尹昭雎遣太子芈横的老师为特使仓促北进中原赶赴齐国,楚国使节入临淄传达楚廷之变让齐王倍感不解。

此时,朝会一散,齐湣王留下了已重归齐廷的苏秦与孟尝君田文。

说起苏秦,如今临淄城内的士子们也是议论不断,盖因为苏秦以一人之身而侍奉两国之君的事迹为人所称道,如此左右逢源,放眼天下也无出其右者,也引得无数人对苏秦的能力顶礼拜服。

座上的齐湣王狐疑的喃喃道:“旬日之际,我齐人密探来报,说老楚王在秦国巡游,竟能流连忘返。可如今楚使节仓促来访,却说老楚王病逝了,此事未免也太过蹊跷了吧,二位有何高见?”

语毕,齐湣王便看向了田文与苏秦,后者顿时拱手笑道:“我王英明,丘明先生的《左氏春秋》便云: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楚国无故生变,事出反常必有妖也。且不论老楚王或仙逝、或健在,可眼下楚太子芈横就在我王之手,断然不能轻易放之归国而错失与齐谋利之天赐良机啊。”

“哦?先生此话怎讲?”齐湣王顿感好奇,便问道。苏秦悠然一笑,拱手道:“臣以为,我王应当扣留太子横以换取淮泗之地。”

齐湣王微愣:“挟楚太子以献地,楚国会允许吗?”

苏秦笑道:“微臣将才观楚使节急于迎芈横返国,可见楚国正急于迎立新君,虽不至因何而起,但终归有原因,不过什么原因于我齐国而言不重要,只要知晓楚国急于迎接太子返国即可,有道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如此一来楚国急于稳固朝政必不得不允之以献地。”

能趁此机会从楚国那里敲诈三百里淮泗之地,齐湣王顿时动心了,就在这时田文冷不丁的说道:“且不说如今齐楚重修盟好不久,如此乘人之危而抢夺他人土地,非君子所为也。再说了如今淮泗之地为宋国所占,王上,田文以为此举不妥。况且老楚王子嗣众多,我王若强留芈横而迫使楚国废了太子而另立新君,我王非但淮泗之地不得寸土,还会使齐国遭致不义之骂名,到头来还要打发被废太子位的芈横,这又是何苦呢?”

齐湣王一听顿时连连点头:“薛公之言不无道理,看来此策确有不妥之处啊。”

这时,苏秦笑了笑,拱手又道:“我王容禀。薛公之言倒也的确深切要害,故此策乃为万全之策,胜券在握也。”

齐湣王顿时狐疑的看向了他:“苏秦,此话前言不搭后语,何解?”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