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41章:魏缭统军?

战国霸天下 第041章:魏缭统军?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00 来源:笔趣阁

肥义老相国点了点头,便道:“敢问卫国打算出多少兵马?”居辛旋即达道:“五万步卒,五万骑兵,合计十万。余下三十万大军便由贵国与韩国聚集完成。”

卫国才出十万大军?另外三十万由韩赵两国集结?此话一出,一下子让韩、赵两国为难了,尤其是赵国。

赵相肥义迟疑道:“贵国才出十万兵?是不是少了点?依老夫之见,以卫国如今之国力,出二十五万亦且了无难事。”

刚刚说出这句话,肥义老将军又觉得甚是不妥,卫国既然承诺不占寸土寸利,还要拔得出兵的头筹,也觉得有些强人所难,甚是理亏。

居辛叹息的说道:“我王实际上也想举兵二十万,可眼下我卫国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老相国有所不知,卫楚一战结束不久,卫国虽然大胜楚国,却也损耗巨大,江淮之地也许驻守军队,加之东面的齐国也要防备乘机扰我,实在是无法抽调更多兵马。”

闻此言,肥义也知道了一点,这天下果然没有白拿的好处,赵国想要从中获利,还是需要付出代价啊,想要拿多少利益就能复出与之相匹的代价。

这时,居辛又道:“在下以为,贵国与韩国集三十万大军绝非难事,赵国与我卫国结盟十年,变法也十年,如今赵国更是十倍昔年,赵主父不失为天下雄主,如今已去赵国心腹大患之中山国,赵主父更是腾出了不少精力北伐狼族拓土千里,收林胡、娄烦,武功赫赫。此番伐秦乃是重中之重,赵国应当收拢兵马合力战秦,以如今赵国国力,聚二十万兵,何足道哉。”

赵国出兵二十万?一旁的廉颇顿时思量低语道:“相国,二十万兵马非举国之兵不可啊,这卫相的意思是想要我找过倾举国之力啊。”

肥义惊诧的低声回应:“老夫更是吃惊于卫国对我赵国国力竟是如此知根知底,我等却是对卫国家底不甚了知。”

廉颇又道:“老相国忘了苏代可是在久伴赵主父多年,卫国知我家底也在情理之中。”

后知后觉的肥义恍然点头,想起苏代也是感慨不已,也钦佩赵主父的识人之才,灭中山国,北伐林胡、娄烦,苏代皆在幕后为赵国出了不少的良策。赵主父甚至屡屡意欲收揽其心,更知道赵雍一度以上卿之位许之,可苏代却不为所动。对此,肥义更对卫王佩服不已,“卫王延揽人才确有一套啊!”

此时,居辛又看了下张平:“至于韩国,出十万兵马虽然有些困难,但想必还是可以的,韩相以为呢?”

张平迟疑了片刻,道:“承蒙与楚一战,韩国确实恢复了不少元气,倾举国之力集十万兵勉强尚可。”

肥义停下了与赵将领的私议,面向居辛拱手道:“此事重大,二十万大军非同小事,老夫万不能决断之,此事老夫还需返回赵国秉承赵主父决断。”

“无妨,伐秦大业不是朝夕之举,不急不急,聚众合兵也是定在今年深秋,有的时间商议嘛。”居辛笑道。顿了,环视众人一眼,接道:“那么还有一议,此番伐秦,何人为统帅理应定下,诸位以为哪位将军可当此大任?”

众人无语,此问毫无意义,卫国既为合纵约长,这统帅的任命肯定是由卫王钦命,岂不多此一问?

“论三军统帅,出贵国武安君之上将军白起,无人不服也。”张平顿时开言说道,众人亦且不言,推举白起为三军统帅,赵国的一干将军们皆一言不发,显然服气。

肥义却道:“卫王乃是此次伐秦而共尊之合纵约长,三军统帅理应卫王钦命,敢问卫相,不知卫王可否已定下了武安君统帅三晋大军?”

居辛笑了笑,无比自信的说道:“白起乃我卫国战神也,武安君既出,自然无人不服,战必胜、攻必克。只是,上将军在与楚一战身负重伤,如今身体抱恙,一时间难以痊愈,怕是不能为此挂帅西征。”

“什么?武安君受伤了?我等怎不知晓?”张平惊讶的说道。

骤然间,赵国的一众将领心思活络了起来,武安君这尊大将抱恙不能挂帅,岂不意味着赵国也有机会?若是能在此次合纵伐秦立下功勋,必然声震天下,功垂千古啊。

“那卫王的意思是?”张平试探性的问道。

赵国将领和诸位的目光顿时聚焦在居辛身上,后者转身看向了身旁的年轻魏缭,“我王钦命伐秦三军之统帅便是魏缭将军!”

刷的一下,所有的目光顿时落在了青年魏缭身上。后者很平静,一言不发的向所有人拱手回敬。

魏缭在昭关大战时,白起命其阵前统兵阻击了项章所部的项氏一族所有的突围战,可谓一战成名。可即便如此,天下人还是认为武安君坐镇中军的原因才会有此战果。

显然,魏缭还需要一次独立统军的一次胜役方能使得天下人服气。

这时,廉颇面向青年魏缭:“敢问魏缭将军,三晋合纵伐秦,破秦之日几何?”

魏缭想了想便拱手道:“秦之锐士,敢死悍勇,天下强兵也。加之秦扼守崤函之险,此战绝非易事,更非一日之功,以魏缭之愚见,欲破秦川,非三年之功不可。略其秦地,首拔宜阳,便是这个宜阳城,没有个一年也难以拔除,攻秦之战乃是一场苦战。”

宜阳城本是韩国旧都,秦武王在位时大费周章方才从韩国手里夺来,可见拔此城之难,且不说韩国守城便让秦国吃尽苦头,而今秦国攻占此城之后更是派重兵把守,加固城防,破宜阳显然比当年秦略此城更难。

“敢问将军可有破秦之策?”肥义老相国问道。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个卫王钦命的青年统帅到底有何高论之时,魏缭却道:“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乃兵家之胜,恕魏缭不能在此先传于众。”

这一言回绝不由得让众人呆然,众人也看出来魏缭似乎信心十足,可越是这样越让人觉得他不够持稳,这样的青年统帅,把四十万大军交于他手,当真是明智之举?

尤其是赵国,卫国要求赵国出二十万兵马一旦折损在此次伐秦战争中,那赵国这十年积蓄的国力岂不一朝付诸东流?这样的风险未免太大了。

“不知白起将军的伤势何时痊愈?”老相国忽然问居辛。韩、赵两国又无一人统帅二十万大军以上进行作战的将领,钦命大军统帅又掌控在卫峥手里,韩赵两国的话语权自然就更弱了,赵国没有堪比武安君的大将,即便有一个可以堪比齐国的匡章,也底气硬朗些,可奈何没有。

显然,赵国还是更加放心把大军交给武安君,毕竟人的名树的影,武安君至今从无败绩,再没有比打出来的赫赫战功更令人信服。

“武安君之伤势怕是难以短时痊愈,若是等武安君伤势健全,势必贻误战机,如今讨伐恶秦的檄文已经昭示天下,久托之下势必给秦国准备时机,于我不利。”居辛叹息的说道,此言在明白过了,武安君无法挂帅出征,看来一旦定下大秦大计,魏缭是铁定统帅三军了。

就在赵国犹豫不决的时候,张平忽然开言了,旋即看向肥义说道:“依本相之见,老相国怕是多虑了。卫王何许人也?且说武安君本为秦人,想必老相国也知晓当年卫王十金买信,临郿问起之美谈。卫王慧眼识人犹伯乐再世,再说,武安君闪击宋国的成名之战时,与魏缭将军一样年轻,可见能力大小与资历毫无关系。”

说道这里,张平淡淡的补充道:“莫不是老相国在质疑卫王的识人之能?”

这番话,再没有比从张平口中说出来的实在,居辛此刻是对张平甚是喜爱。也看出来了,这张平断然不是突然献媚讨好卫国,他又怎看不出来对方是想要借卫国之势巩固在韩国的相位,如此张平,遂他之愿又何妨?有这么一个亲卫的韩相无疑能够更好的影响韩王,左右韩国意志,看来该要在张平身上多多用心才行啊。

片刻,张平向居辛拱手道:“本相代韩国承诺。魏缭将军若挂帅,韩国三军愿尊魏将军号令!无论何人统帅,只要是卫王钦命,韩军皆愿尊其号令!”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