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58章:魏缭的担忧

战国霸天下 第058章:魏缭的担忧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8:42:00 来源:笔趣阁

秦与三晋首次大决战的结局消息跟长了翅膀一样飞快地传开,天下间的大国小国莫不为之惊愕哗然。

函谷关竟是被魏缭给破了?

接到这个消息的人大抵都想起了百余年前,那时秦国还没有变法,天下卑秦,秦国更是被吴起和他的魏武卒打的抬不起头来,河西之地尽丧,秦谓之百年国耻。

也就是吴起时代函谷关不为秦所控制,百余年来山东诸国前前后后对函谷关屡屡发兵,最声势浩大的那一次无疑是犀首合纵五国攻秦,可结局惨败。

这一次三晋合兵再攻函谷,天下皆以为魏缭不足以破关,结果却不料一战而克之,让全天下人大跌眼球。

而此次三晋联军的统兵之帅魏缭因此一战而威震天下,成为了当世最炙手可热的名将之一,威名仅次于武安君白起。

诸国的君王突然发现卫王麾下有白起、魏缭这等盖世名将,列国诸将竟是难以寻得可与之比肩者。

威望果然是靠实实在在的战绩打出来的,而不是靠嘴说出来的,魏缭一破函谷关,不但就此威名远播,三军将士再也无人不服,再也无人拿他年轻的资历为借口予以质疑。

然则,此时此刻的魏缭虽然从函谷关外坐进了关内,破了函谷关固然可喜,但他此刻却是忧心忡忡。

函谷关一破,魏缭自然将帅帐搬迁到了关内,此时魏缭的住所正是华阳君在关内的将军府,而华阳君、蒙骜等秦国的主副将都成了俘虏。

目下的魏缭独自一人端着一盏灯站在硕大的地图跟前一言不发。

以此刻的形势来看,三晋联军之中没有人比他更清楚目下就是灭秦的天赐良机,秦国与三晋对耗多年,正直虚弱之际,加之函谷关失守,秦国上下必然动荡不安,士气磋跎,俗话说的好趁你病要你命,乘着秦国当此之际一举灭之绝非幻想。

若等秦国来年丰收,缓过这口气了,天知道以后还有没有如此良机?

不仅仅是魏缭看到了这个千载难逢的灭秦良机,联军帐下乐毅、廉颇等将也看出来了,但凡有见识韬略者不可能看不到。

“灭秦犹可已矣。然我大卫能得利好几何?”魏缭凝视着地图在心中呢喃的说道。

虽年轻但到底是尉缭子,白起是不世名将不假,可魏缭更全能,是难得的出将入相之才,上马可统帅三军克敌制胜,坐堂可总领百官治国理政。

更难的的是,年轻的魏缭竟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战事一结束便开始为卫国的利益深思熟虑了。

彼时,他心里喃喃道:“此番我王不惜损耗国力而力主合纵伐秦,允诺韩、赵两国,卫不得伐秦之寸利,灭秦……于我大卫百弊而无一利好可图啊,如若从此西无秦患,韩、赵两国,尤其赵国还会容忍看我卫国脸色行事?只是不知我王如何决策。”

天下的战国哪一个不是持强凌弱的好战之国?

就在他揣摩卫峥可能做何种决断之时,一个甲士突然进来禀报:“启禀上将军,大王密信。”

魏缭即刻收敛所有思绪,心中紧张又期待的打开了纸质的密信卷轴,总览密令之时他的面容顿时浮现喜色,“王上果然与我想到一块去了,我王英明也。”

盏灯烛火很快就点燃了密信,不消片刻便烧成了灰烬,魏缭拍了拍手中的火灰,有了君王传信心中大定,已有决断即可执行,旋即抬首朗声高宣:“来人,召集诸将升帐军议!”

不消多时,联军韩、赵、卫三国的将领纷纷来到了帅府正堂,诸将汇聚一堂,为三军统帅的魏缭高座中堂。

“拜见上将军!”但见联军诸将齐齐拱手,面向主帅礼道。

此时,廉颇、乐毅等联军将领望向主帅之际,魏缭从主座上站了起来,站在跟前的长案一侧,旋即面向诸将沉吟而道:“此番召来诸将军军议实为议一议我联军下一步该怎么走?”

“我等皆愿听从上将军号令!”众将领毫不犹豫的拱手道,如今魏缭因函谷关一战算是在诸位将军中建立了自己的威望,此时众人的举动足见一二。

魏缭理所应当的点点头,又道:“函谷关一战得以取胜之关键,在于秦国国力不支,故主动求战于野,终败亡失崤山关塞,当此之际正直灭秦良机,以诸位将军之见识不难看出,放过这次机会不知何年才能有今日之良机哪。”

“但凭上将军调度,我等无敢不从之。”韩将暴鸢拱手而道,韩、赵两国的将军们一听灭秦,无不在眼冒精光,秦国是两国的老冤家,大仇家,能灭仇敌怎能不振奋人心?

“秦虽失函谷关,国遭重挫,与我三晋消耗而伤了元气不假,然国本尚未动摇,秦自卫鞅变法以来,累积三世,底蕴深厚,不是靠一战之胜就可灭其国运,不可轻敌啊。”魏缭确是如此说道,众人也深感认同。

“上将军下一步方略当如何行之?”乐毅好奇的问道,心下也在琢磨大军下一步的动作如何才能稳妥。

过了片刻,在众人投来目光静候下文之际,魏缭顿了顿,便道:“如今崤塞已成锁秦铁链,西进秦国腹地一片坦途,函谷关一战虽灭华阳君所部秦之主力,可我军也损失惨重,不可不察也。目下联军能战兵士不足十五万,前方仍有河西要塞阻挡我大军西进,本帅决议集中兵力与秦再次决战,进一步消灭秦国有生力量,至于会战地点……就定在河西少梁!”

“乐毅何在?”魏缭顿时低吼一声。

“末将在!”乐毅应声出列,拱手道。

“你即刻启程赶至赵主父一路大军,告诉赵主父在下之意,务必在十日之内率赵军铁骑南渡阴山,直取龙门,与我军会师汾阴,与敌会战与河西少梁。”

“末将遵命!”

乐毅领命离开函谷关,带着五十轻骑连夜北上,五日之后穿过了阴山与赵武灵王汇合,此时此刻的赵武灵王和他的十万铁骑在白于山遭到了阻碍,赵雍意图攻陷方渠的图谋屡屡不能得手。

因为统领秦国八万骑兵镇守北疆之人是司马错,说起司马错将军,自打阳山大战兵败之后就退居幕后了,秦惠文王并没有治他的罪,而司马错主动请缨退居幕后,为秦国组建骑兵部队,这八万铁骑便是他一手带出来的。

司马错虽有阳山之败,但到底是三朝元老,一代名将帅才,有知耻后勇之志,赵武灵王北伐林胡、娄烦可谓所向披靡,却在司马错这里吃了闭门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