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16章:秦与义渠三百年宿怨(第二更)

战国霸天下 第016章:秦与义渠三百年宿怨(第二更)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08:31 来源:笔趣阁

周之平王末,戎逼诸夏,自陇西及乎伊洛,渭水有狄、獠之戎,泾水有义渠之戎,洛川有犬、大荔之戎,渭南有骊狄之容,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

义渠是一个拥有七百载的古老部族,始于殷商之末、周发之初,义渠在七百多年前便是陇西万千部落中的一个强大部族,也是少数几个可拥兵数万的部落之一。

七百多年前,义渠人生活在阴山漠北草原,与北疆林立的万千部落一样,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游牧部族,义渠人占据泾北肥沃的河谷草原迅速壮大,到了周室末年,幽王失政烽火戏诸侯而失国。

说起来,陇西的外族对中国(中原之国)本是充满敬畏,但万恶之源始于幽王要废了太子,其舅父申国之主申侯便秘密联络陇西的各大草原部族为太子护驾,于是狄、獠、义渠、犬、大荔、骊狄、杨拒、泉皋八大戎狄部落,打着“靖|国(国家安定)”的高旗合十万骑兵攻打周都镐京。

北疆狼族本是对中原充满向往,这一次合兵十万而攻打镐京的最初之意也是想要为周室建立一个护太子驾之功,希望能够从新的周天子那里讨一个爵位,毕竟周乃天下共主,只有得到天子的册封才能名正言顺,八戎只想要个爵位然后有一片“合法”的土地生活就足以了。

可是十万大军攻破周都镐京的时候发现周人军队竟是不堪一击,各路诸侯也无人出兵“勤王”,这直接让八戎的野心就此膨胀,于是杀了周幽王,也不拥戴什么新的周天子了,直接把镐京洗劫一空不说,还一把火全烧了,其中义渠人最为狠辣,几乎所到之处寸草不生。

周王子太子宜臼不料所谓义军后来成了乱军,几乎与当下燕国的遭遇齐国乱燕如出一辙。

乘乱逃过一劫的周室太子发现中原各路诸侯竟是无一国发兵“勤王”,愤恨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周室威仪就此一败涂地,带着愤恨与国耻便亲自来到了陇西秦川请秦国发兵“勤王”,这个时候的秦国不过是一个边陲小国,得到了一个上大夫爵位还是秦人给周天子养马的功劳。

这个时候秦国还不能称之为国,此刻的秦人家主正是鼎鼎大名的秦襄公,不得不说秦襄公的政治远见是当时各路诸侯君主无人能及的,周室太子宜臼亲自来求兵,秦襄公毫不犹豫的接受并“勤王”平乱,亲自率领秦部族倾尽一切发兵迫境,秦人一族竟是与八戎外族十万大军展开浴血奋战,最后把八戎之兵杀的个片甲不留,从此秦人便与戎狄结下了血仇,尤其是义渠军队死伤惨重,来时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回去时只有不到三五千,十之有九皆惨死在秦剑之下,可谓血海深仇,不共戴天。

秦襄公举族血战,与陇西各族结仇不说,到头来只是获得了一张周室太子宜臼的“空头支票”,但就是这张“空头支票”让秦国得以扶摇直上。

秦襄公护驾太子宜臼东迁洛邑即位,便是后来的周平王东迁洛,秦襄公也因为立下“勤王”之功而被封侯建国,从此名义上便与中原各路诸侯平起平坐,更承诺把周的龙兴之地渭水陇西一带的土地全部分封给了秦国,实际上渭水陇西已经根本就不再是周掌控之地,陇西一代全是以八大戎狄部落为主的外族占据。

师出有名是如此重要,周天子既然把这片地封给了秦国,秦人自然奋战夺地,从此,秦与八戎开始了三百多年的攻伐。

周平王东迁洛阳之后,天下也开启了群雄争霸的春秋时代,周室的衰弱使得中原各国忙于相互攻伐,秦人也在苦战夺回属于自己的合法封地,主要征伐便是渭水之地的千里沃土,被秦人打的元气大伤的义渠人在渭水以北的泾水支流一代,距离果园,因此并没有与秦有太多的纷争。

随着时间推移,陇西戎狄各族原本强大的部落被秦所灭,原本弱小的部族也有崛起的,两百多年之后,北疆狼族再次杀入了中原,这一次更加猛烈,西戎、北狄、东胡几乎同时南侵中原,最先惨遭蹂躏的赫然便是卫国。

当时的卫国之主正是哪位昏聩的给鹤封爵的君主卫懿公,更由此得来“好鹤失国”这个成语,外族入侵不得民心的卫懿公征兵迎敌,竟是无国人响应,还有国人言卫懿公何不派遣鹤去迎敌,结果对于卫国人来说,这个负气之举差点被灭族。

这一次卫国的劫难空前悲惨,卫人被杀的只剩下不到5000人,不得不举族逃离至强大的鲁国去避难,除了卫国被外族差点灭了国望了族,另一个差点被灭国的便是燕国了,戎狄入侵自北疆南下四面蚕食中原诸侯,宛如泰山压顶之势不可阻挡。

各路外族当中,尤其义渠步卒最为强悍,竟是一路烧杀虏虐至黄河南岸,从此“称王”,扬言要在这里建立“义渠国”。

北有戎狄南下,南有荆楚南蛮乘机灭了无数姬姓诸侯,正当华夏一族第一次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时,齐国桓公站了出来,采纳素有天下第一相之美誉的管仲的建议,此刻的齐国正好建立三军,于是桓公高举“尊王攘夷”的义旗。

齐桓公振臂一呼,群雄相应,前前后后九次合兵中原各路诸侯,对南侵中原的戎狄展开大战。尤其北击山戎助燕复国,山戎一族差点身死族灭,将燕国挽救于广厦将倾之际,卫国的那仅存的几千人也复国功成。

只不过卫国从此一蹶不振,从最开始的八大诸侯之长,沦为弱国,渐渐沦为小国。

桓公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代周室而执掌天下以令群雄,不是天子胜似天子。

戎狄不敌,尽皆退去,刚刚在中原称王,王座都没有坐热乎几天的义渠人见势不妙立刻退向泾水祖地,却不料在西撤之时,遇到了刚刚即位不久的秦穆公,这是一个让陇西诸狄谈之色变的“陇西霸主”。

新君即位总要干一仗以示君威,义渠人就这么撞到了秦穆公的枪口上,西撤之际穆公亲率的秦军堵死了退路。

穆公何许人也,陇西霸主,又得旷世大才百里奚辅佐,深知泾水义渠终有一日成秦之大患,怎能放过如此天赐良机。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