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052章:着十二纹章夏衣,集会孟门。

战国霸天下 第052章:着十二纹章夏衣,集会孟门。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08:31 来源:笔趣阁

行腊祭祀大典是春秋战国时代举国同行的活动,卫国称王与行腊同时举行,可谓举国欢腾,国人皆参与其中,男女集齐,行腊大典之日国人皆不务农,惟欢庆。

自从卫峥决议称王,卫改王制之后,剧辛着手大办以来,为了这场行腊称王大典,卫国已经准备了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阳山大战还未爆发之际,剧辛便开始着手准备。

对于称王之事,便是剧辛也忙的不亦乐乎,卫国的臣子没有人不高兴的,卫国改换王制从此称王,绝不是仅仅一个虚名这么简单。

称王大典的地址在都城朝歌以西的太行之地,确切的来说是“孟门古地”,孟门是大禹治水时的天下黄河第一门,古籍叙述: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相传在大禹治水之前,孟门之地西南有一名曰“蛟龙壁”将黄河两岸的石山连成了一个天然的黄河大石坝,挡住了黄河的去路,由此形成了湖海,谓之“定湖”,若遇淫雨,则是洪水滔天。

大禹治水期间,便在孟门西南劈开了蛟龙石壁,河水顺流而下,疏通了黄河之上的第一个洪水出口,故而因此素有“天下黄河第一门”之称,得名“孟门”。

朝歌,盘龙宫。

此时此刻,宫中侍从正在给卫峥着章服玄冕,卫峥此刻身着夏服玄冕十二纹章,其寓意以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为王者冕服十二章。

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诸如此前卫峥着七章冕服,可以见得,章服冕制是一中权力等级制度的体现,章服制度始于虞夏、殷商,至周天下已经逐步完善。

冕服十二纹章,其日、月、星辰取其临照之意;山取其稳重之意;龙取其应变之意;华虫取其文丽之意;宗彝取其忠孝之意;藻(水草)取其洁净之意;火取其光明之意;粉米(白米)取其滋养之意;黼(斧形)取其决断之意;黻取其明辨之意。

十二纹章制源起于华夏部族部落时代的图腾崇拜,随着儒家一派的诞生,儒家的士子们对此倒是尤为热衷,对十二纹章制的内核不断进行阐释,把服装的审美意念和象征意念与儒家的政治伦理观念及神学观念融为一体。

十二纹章制是一种严格的等级制度,冕服十二章只有最高统治着,即为王者才能采用十二纹章着冕服,而以下各级别的官员都会按照级别的差异递减纹样,而普天之下,万民心中的“十二章纹”成为了权力的代名词,具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仪的含义,并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成为共同遵守的约定,这使得那些纹样在虚拟的情感依附之下又有了实在的意义——变得高高在上,成为人们畏惧和顶礼的礼器。

原本“十二章纹”只有天下的共主周天子一人所有,但自周室衰微,从魏国称王之后,身在洛阳的周天子不过是一个吉祥物了,没人敢动周天子,却也没有人鸟周天子。

之所以没人敢动,是因为周立天下之初便有占卜,周立天下有八百年,反正没人在乎周天子,也犯不着去动。

此刻,卫峥身着玄衣就是冕服中的玄色上衣;衮衣即画卷龙于衣的衮服;裳即冕服中下身穿着的裙子;赤是指衮冕中的蔽膝。由此可见,冕服在此时已经包括了冕冠、玄衣、裳、赤舄等从头到脚的全套衣服,除此之外还有大带、革带、佩绶、十二纹章等主要配饰。

玄衣、裳“玄衣裳”是冕服的形制为上衣下裳,通常情况下,上衣玄色,下裳色,即青黑色的上衣和赤黄色的裙子,分别象征天地的颜色。上衣下裳又配饰十二种纹饰,成为冕服一个非常醒目的特点。玄衣是交领右衽,这种设计后来逐渐成为汉服标准的领口式样,具体是指领子系向身体右边,方向不可以相反。

而一些异族的服装则向左掩,因此“左衽”泛指受异族统治的人。玄衣是大袖垂垂,袖口(古称袂)有装饰性缘边。上衣与下裳连接处以大带、革带相连。下裳色,前有黼(蔽膝,即为从腰带垂下的衣物,因为用于遮蔽膝盖而得名)。

裳下有裙裾。上衣与下裳无论从色彩、纹饰,意寓富丽、喜庆、大气的意境。

下还有冠,冠有卷有纽,纽中贯以玉笄,笄端垂以朱绂。在两耳的位置左右各垂一颗玉珠,名“纩”,又叫“充耳”,用以提醒戴冠冕者勿轻信谗言。

周礼云: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为贵也。天子每一旒通常又是由五彩丝绳串起的十二颗玉石做成,以藻穿玉,所以又叫玉藻。卫峥此刻却没有“十有二旒之冠”,因为这顶王者之冠将会从东周洛阳,从周天子那里讨来。

着夏衣、乘夏车、称夏王。

这个时候左宫监来到了殿中,躬身一拜便说道:“君上,驭驾以至,即时已到,群臣已在殿外候命。”

“各路诸侯有什么消息?”卫峥点点头便随口问了一句。

“据探马来报,各路诸侯皆至孟门地而往,不日将至,到是韩王来的挺快的,目下正在朝歌呢。据说韩王来时,还在揣摩如何为君上驾车,哪般姿态方能省劲,以免登场之际闹出笑话。”左宫监回禀道。

一旁刚刚给国君着夏衣的玖儿忍不住的“噗嗤”一笑,卫峥也不由的一乐,道:“韩王做王做到这个地步,也算一绝,看来昔日寡人兵踏韩境给韩王留下了不少的阴影啊,呵呵……就凭韩王这份‘诚意’,姑且好生接待,万不能怠慢了韩王。”

“诺——!”

卫峥朗声一笑便走出了盘龙宫,宫外,卫国的群臣已然等候多时,剧辛、苏代、璟仓、陈轸、公孙衍等皆俱至,包括卫国的宗室贵胄,狐殷赫然在列,绫妫也在,手里还牵着公子驭。

此外,一辆奢华的轺车静候而立,车前是五匹白马拉驾,天子驾六,诸侯驾五,但这不是夏车,称夏车要在孟门大典之际,更要韩魏之君主牵马劳驾以贺称王。

一支骑兵部队在前,身后是一支精锐步卒战阵,军队阵仗中的刻录着“衛”字的旗帜正在迎风飞舞。

国君一出盘龙宫,所有人皆长身一躬,齐声而道:“恭迎君上——!”

“诸卿免礼——!”

“谢君上——!”

卫峥朗声一笑,环视众人之际目光落在了公子驭身上,众人便见卫峥微笑的朝着卫太子而去,旋即将之抱起,小家伙顿时聪明说道:“公父——!”

“走——!”卫峥笑了笑,在众人眼中抱着公子驭便是登上了座驾,此举不言而喻,绫妫看到这一幕也是高兴不已。

狐殷、绫妫两位妃子登上了另一辆轺车,卫国的群臣也先后登上轺车,孟贲策马护卫在卫峥身旁,一声令下,数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的朝歌北门的天乾门驶出,直奔孟门而去。

与此同时,各路诸侯的队伍也朝着太行之地孟门集会。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