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82章:卫峥的局

战国霸天下 第82章:卫峥的局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08:31 来源:笔趣阁

“禀大王,千真万确!”苏代无比肯定的说道:“消息是我王连夜从朝歌送来,并命外臣把消息转告大王!”

赵雍看到苏代如此肯定的回答,一时间对卫峥更加震惊了,如此绝密的消息,卫国竟然能够从秦国那里探出来,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秦国内部必有卫国安插的耳目,也许还是处在秦国核心位置。

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赵武灵王很快淡定了下来:“卫王把这个消息告知寡人,意欲何为?”

苏代笑道:“大王,如今卫赵两国形同手足,于情于理,于两国利益我王自然都不会隐瞒大王,且我王还要再献上一份非大王莫属之礼啊!”

“哦?还非我莫属?是为何礼?”赵雍好奇了。

苏代接下来的说的再次让赵雍心中一惊:“据我王传来的密报,当今秦王非但已举鼎絶膑,其遗诏之命乃欲立当今在燕国为人质的公子嬴稷为秦国新王。”

看到再次失态的赵武灵王,苏代缓缓笑道:“我王还说,赵王不妨在今后多多关注秦国的动向,若秦国的新君真的是远在燕国的公子嬴稷,必然要入咸阳继位,如若有秦人入赵,必然是前来秘密迎接新王之人。”

赵雍一听不禁陷入深思,片刻之后忽然笑道:“果然是非我莫属,卫王如此盛情,这礼寡人就却之不恭了。不过,一个内乱的秦国不仅于我赵国有力,于贵国亦且有大利。”

“当时如此!”苏代拱手笑道。

以赵武灵王的雄略,片刻便悟透了卫峥送来这个消息的举动。显然,秦国新君远在燕国,而要归国继位,途中必经赵国地界。

“先生,卫王还说了别的?”赵武灵王心中一动,问道。

苏代似是在回忆,赵雍也很有耐心,过了一会儿,苏代拱手道:“回大王,我王在信上确实还有交代。”顿了顿,才道:“我王建议大王应当分明暗两路从中运作。”

“哦?先生能否细解一二?”赵武灵王问。

“如若秦国密迎新王的人得入赵国境内话,大王将其便扣下来,问其事由,使其如实招来。对方坦言之后那么大王则表示赵国拥立嬴稷公子为秦国新王,并且赵国允诺愿意暗中出力护送秦国新王回咸阳继位,以求两国结盟交好,如此一来,新王继位必感激赵王之恩情。”说道这里,苏代话锋一转,又补充道:“另一路则是暗地里阻击公子稷返秦,其目的是为拖延公子稷归国时间,但万万不可伤了这个新王。”

赵武灵王一听愣了许久:“卫王不愧是师从鬼谷一门的高足,妙计百出啊!”

赵雍如此表态显然是认同此策。国与国之间便是如此,什么情谊在利益面前都是不值一提,而在赵武灵王的眼里,赵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要不是碍于两国之间的关系和涵养,赵武灵王怕是忍不住当场直呼卫峥简直阴险腹黑到了极点,但并不能否认这条阴招之计是绝妙的上上之策。

一边保全嬴稷母子的安危,一边阻止其归国的时间,如此一来秦国只要一日无王,就无一日安宁,秦武王的死绝对瞒不了太久,嬴稷这个合法的继承人又迟迟不到咸阳,这就给了秦国其他的王室成员酝酿垂涎大位的机会。

待时机成熟的差不多了再把公子嬴稷这个合法的继承人送回咸阳,强大的秦国势必因此陷入王储之争的内耗当中,数年之内定然自顾不暇。

而历史上的赵武灵王就是这么干的(个人猜测,一家之言),秦武王遗诏所指定的新王迟迟未能归国,从而导致了秦国爆发“季君之乱”。而赵武灵王打的这一手牌也为赵国刚刚胡服骑射大改革和讨伐中山国之际迎来了难得的稳定的外部环境。

这种干预他国朝政的事情,赵武灵王也不是第一次干了,之前燕国爆发“子之之乱”的时候,赵武灵王为了防止齐国吞并燕国进而威胁赵国的事情发生,便把燕公子职,当今燕王,也是今后鼎鼎大名的燕昭王护送回蓟城继位,也阻止了齐国吞并燕国的阴谋,间接解除了赵国的潜在危机。

这一次对于赵武灵王而言无非是故伎重演、故技重施罢了,只不过从破燕之国换成了虎狼强秦。

能够让秦国爆发内乱的机会,赵武灵王绝不会放弃,方下再无疑虑,当即高宣:“来人,传乐毅将军入宫觐见!”

苏代一听不禁侧目,赵武灵王这是要让乐毅来运作此事,看来是非常重视了,苏代也不由得放心了。

乐毅此人,苏代也略知一二,这是魏国名将乐羊的后人,当年魏国处在称霸中原的鼎盛阶段,魏文侯命乐羊讨伐中山国,而乐羊也幸不辱命的把中山国给灭了。后来,随着魏国的衰弱,中山国也再度复国,而乐羊的后嗣也生活在了中山国,如今乐毅在赵国也不但已经颇具名气,也渐渐开始赵武灵王赏识,若假以时日,定会在赵国被重用而大放异彩。

有卫国和赵国在暗中插手秦国朝纲,此时的秦国爆发内乱只是时间问题了,嬴稷什么时候能够顺利返回秦国已经不在取决于秦国和魏冉,而是取决于卫峥和赵雍。

换句话说,秦国只要没有人篡国,嬴稷就绝对不会有机会踏入秦国地界,而嬴稷进入秦国的那一天便是秦国陷入王储争位的开始,而这必然陷入内乱。

一个陷入王储之争而内耗的秦国,非但自顾不暇,更别说对外用兵。这种削弱秦国的时机,对于三晋而言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赵雍虽然年轻,但也不是个善茬,更不缺乏魄力,至于卫峥就更不用说了。

总而言之,这一次秦武王留下来的这个烂摊子,卫国和赵国不把它弄得更烂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

话说秦武王在洛阳城重伤的消息传开之后,卫国的臣子们已经对卫峥佩服的五体投地,秦武王出事之前就预言了这一切,而结果竟是神迹一般的应验了,这不禁给卫峥添加了一个未卜先知的神秘光环。

至于拖延嬴稷返秦继位的事情,交给赵武灵王去处理,卫峥还是无比放心的,虽说卫国没有出面出手,不过而今三晋同气连枝,利益共存,让秦国陷入内乱符合卫国与赵国的共同利益,甚至赵国还要占更大的利益比重,现在的赵国刚刚开始力行胡服骑射大变革,本身内部就压力很大,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更是显得弥足珍贵。

卫峥相信,以赵雍的雄略,随着局势的演变,即便自己不提前送这么一个顺水人情的大礼,赵雍也一定会如历史轨迹那般,插手秦国内政,干预嬴稷返秦之事。

要知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赵国胡服骑射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要感谢秦武王,如果不是秦武王的死,就没有他赵雍暗中插手秦国内政的事情,秦国就不会爆发季君之乱。秦武王不死,以其生性好战的性格,秦国势必会在赵国胡服骑射的关键时刻拿赵国开刀。

历史上是如此,现在也基本如此,秦武王的死,给了赵雍插手秦国内政致使其内乱数年,为赵国变法图强赢得喘息之机,卫国也能得以避免同时和东西方两个强国交恶的局面。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