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霸天下 > 第87章:大战在即

战国霸天下 第87章:大战在即

作者:石慌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9:08:31 来源:笔趣阁

“国君布告!”

“国君布告!”

诏命从朝歌盘龙王宫快马加鞭送到卫国所有郡县。

朝歌城内的一角,数名甲士贴出了布告,引得无数国人纷纷顿足围观,一名甲士把告示贴好便对着百姓高宣:“国君诏命,广宣朝野,楚国犯境,聚兵点将,举国伐战,御敌蛮楚!”

“要打仗了,又要打仗了!”

“太好了,又有仗打了,”

“蛮楚犯境?虎狼强秦也在我卫军手中栽了跟头,却楚人惨败秦人,竟敢犯我大卫,找死!”

“建功立业,加官进爵,当是此刻!报军去,我要上阵杀敌!”

……

布告一出,整个朝歌城从原来的歌舞升平变成了一片充斥着主战的情绪,国人知晓卫国要再兴王师出征,无不兴奋的忘乎所以,几乎都不用官府强发征召令,国人无不争先恐后的报军,卫国的常备军并不多,抛开特殊的骑兵军团,只有一支三万人规模的常备部队和一万斗士营的精锐部队,这四万军队是实打实的“职业军队”,从不务农,不打仗就备战。

卫峥苦心经营近二十年,卫国国力疯狂飙升,库府钱粮尽管堆积如山,但也没有富裕到可以养一支十万乃至数十万规模的军队常备化,卫国现在的人口也就300万规模左右。

战国时代,耕战还是战争的主流形势,即:有战聚兵,无战务农。

曲辕犁的出现让百姓能够耕种以往四倍以上土地,卫国300万的人口等于是他国千万规模人口才能达到同等生产力,收入疯涨,也就意味着可以养更多的军队,但卫国的支出也是疯涨,兴修驰道、直道、枕木轨道、驿站等等军事设施,尤其是骑兵部队的建设,别看卫国现在库府充盈,一旦开战,国力消耗将会无比惊人。

卫峥执掌卫国近二十年,积累的君威在卫国可谓浩荡,帝国概念、国家观念在卫国人心中已经深入人心,可谓民心所向,众望所归,现在的卫国人也许多数大字不识,但无不知道一点:无国何以为家?国破,则赖以生存的土地将一无所有,国人无不清楚一户能得百亩田地,只有当今国主能给他们,别的君主—个没有。

家国有难,国君诏命一出,国人无不响应,这便是现在的卫国。

更重要的一点是,卫国的每一个老百姓都知道,上阵杀敌赚取功劳才是升爵最快的途径,升爵意味着富贵,卫国之法如一样把整个国家铸造城了一个战阵机器,所有人都为战争而生,在卫军眼里,如同秦军无异,看到的敌军不是敌人,而是土地、爵位、富贵。

一时之间,沉静多年的卫国到处充斥着主战潮流。

……

齐国,临淄。

“卫楚交恶,大战怕是不可避免,相国有何高见?”齐宣王得知楚国调兵遣将,重兵屯扎昭关、彭蠡,窥伺卫国江东之心,可谓昭然若揭。

“敢问我王,江东一郡,我王想要么?”孟尝君田文如是说道。

“江东……寡人听说江东一郡在武安君白起十数年治理下,非但瘴气尽除,更有城天下粮仓之势,这么好的地方,陶邑也不过如此啊,寡人当然想要。”齐宣王毫不掩饰的流露出贪婪之色。

“楚王不惜兴不义之战,与卫国交恶,看中的也是如今江东一郡的富庶。”田文说道。

“大争之世,何来义战?”齐宣王嗤笑道。

“只是楚王急了些。”田文笑了笑,拱手而道:“王上,本相以为,齐国宜静不宜动,暗中调兵于泗水之上,藏兵于羽山之中,待卫楚两国斗得个两败俱伤,我王则可坐收渔利,顺势鲸吞江东,何乐不为呢?”

“想要坐收渔利的可不止寡人,秦国怕是也有此等想法。”齐宣王如是说道。

“我王勿躁,齐国出兵大可先打着援助卫国的幌子,齐卫两国毕竟互有联姻的,再说齐国与卫国并未撕破面皮,如此一来,齐盟卫国,等同盟赵,齐国与三晋同气连枝,秦国势必惊恐。”田文笑意使然的说道。

齐宣王不解,疑惑道:“相国,寡人糊涂了,如此一来,岂不成全卫国了?”

“我王容禀。”田文笑道:“这些话当然是要说给秦国听。”说着,田文冷笑道:“卫国交恶,齐国不可能独享渔翁之利,那么只要把秦国也拉进来,事情就不一样了。”

“爱卿的意思是……”

田文悠悠然的说道:“王上可与秦王在暗中做一笔交易,由齐国秦国瓜分,我占江东、淮泗千里之疆,秦取黔中、巫郡千里之疆。”

“好,好啊!”齐宣王连连点头,只要秦国不反对,秦国也加入分赃当中,那么就无所顾忌了。

……

黎明破晓之时,一骑快马信报在南方十万大山中穿艰难穿行,马匹在南方地域奔驰的速度明显不如北方,斥候长途奔袭一日,转乘一叶扁舟自中江而入滔滔震泽湖,进入了灯火通明的吴城。

江东吴城,这是吴越之地最繁华的城池,曾经是吴国和越国的都城,三国合纵力灭越国之后,卫国分到了五百里江东一郡,这吴城也就成为了江东郡首府了。

武安君白起承启王命而坐镇江东,恍惚间已经过去了十数年。江东一郡在这些年里已经历经沧海桑田般的巨变,最大的变化就是被中原视为蛮夷的吴越之地去除了蛮夷之风,来自中原卫国数十万国人迁徙入江东功不可没,这些中原南迁的国人带来了中原文化,带来了先进的农具、农耕技术,在以江东郡守许行这位农家宗师和孙叔尤等农家弟子十数年如一日的疏通山川,兢兢业业,竟是把那荒野之蛮地渐渐变成了良田。

江东一郡年复一年的发生巨变,唯一不变的就是白起的忠心。

十数年过去了,月殷给白起生下了一个儿子,名为白仲,而今也有九岁了。

“君父……”吴城武安君府邸,刚刚着身戎装的白起便看到了九岁的白仲,一代杀神的武安君,看到月殷母子牵手而来,威严如山般的面孔也少充满柔情与父爱。

“仲儿,来,为父抱抱!”戎装着身的白起顿时伸出双臂笑看着小步快跑而来的白仲,将其抱起来便看向了月殷:“你们怎么来了?”

“娘亲说君父就要出征了,仲儿和娘亲特地前来为君父送行,预祝君父旗开得胜,大破敌军。”小白仲带着稚嫩的声音抢先说道。

“好!好!好!说的好!”白起一听高兴的说道。

就在这时,一员甲士手持卷宗进入府内,在白起跟前单膝跪地:“禀武安君,朝歌密报!”

月殷见状很快带着白仲离开,没有多言,千言万语化成“小心”二字,只有看向对方的视线里夹杂着无尽担忧,妻儿离去之后,白起再次恢复了威严之色,接过卷宗打开锦帛文书,白起认得出来,那是卫峥的笔记:【楚以倾国之兵携二十五万大军来势汹汹,意欲鲸吞江东,武安君切记依托江水天险死守江东,俱不出战迎敌】

白起看我密报当即高喊:“传令,火速召集各部诸将军议!”

一个时辰之后,七万步卒聚集在吴城脚下,绵绵不绝的战船出现在滔滔震泽湖泊之上,粗略一算,江东水师战船竟是达到了两千艘之多。

飘风弗弗,迅雷无声。千艘战船列阵震泽,七万卫军步卒涌出吴城,白起统帅江东水陆两部总计十万兵马倾巢而出。

……

(Ps删删写写:存了一周的稿子,今天都发出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