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响马九斤 > 第76章少爷的马

响马九斤 第76章少爷的马

作者:谷天一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2 19:42:31 来源:笔趣阁

老狗咿咿呀呀痛哭不止,哭声正向戏腔转变,时而高亢时而委婉还带着尾音和颤音。

九斤担心他再把鼻涕抹到自己靴子上,靴子是三个师姑一针一线缝制的,九斤一直穿的很在意。

人的悲戚不能过度宣泄,很容易陷入生无可恋的境地,九斤拿起桌上的手帕塞到老狗手里。

拍拍他乱抖的肩头说:“给你买的衣服是下人穿的,却也是上好的棉布,花了二两多银子呐,不至于哭哭啼啼不依不饶的吧。”

这一打岔,老狗好歹收住悲戚,把褶子脸擦拭干净。

九斤对跪在老狗身后的壮汉说:“还不把你家主子搀起来,菜都凉了,赶紧吃饭,吃饱喝足踏实睡觉。”

那壮汉爬起来要去搀老狗,老狗重新把他拉着跪下说:“爷面前,奴婢怎能称主子,这是巴彦,是奴婢从净军奴隶营中选的。”

说着往旁边挪开,指着巴彦说:“拜见你的真主子,以后鞍前马后,誓死护卫,不得懈怠。”

巴彦膝行向前,‘咚咚咚’就是三个响头:“巴彦叩见主子爷,刀山火海,绝无二心。”

九斤虽然不知老狗唱的哪出戏,但对这粗短的蒙古汉子却很满意。

起身从褡裢里摸出根粗大的金链子,给巴彦系到脖子上,一个身世洗白后的土豪形象完美展现在眼前。

九斤吩咐道:“都坐吧,还等着小爷给你俩盛饭呐?”

老狗这才满意的起身,给九斤盛上粥,递过筷子。

九斤接过筷子,就着酱菜吃着粥,刚吃了几口,桌上响起了类似猪拱石槽争食的‘呼哧吧唧’声。

抬眼一看,老狗和巴彦都快把头浸到盆子里了,除了九斤动过的那盘酱菜,其它三个菜转眼被他俩一扫而空。

老狗擦擦嘴,好歹喘了口气,巴彦用馒头把盘子盆子擦干净,又吃了五个馒头,这才抓起酒壶,‘咕咚咕咚’仰起脖子喝了个底朝天。

吃饱喝足,九斤对老狗说:“为了路上方便,你二人称呼我少爷,我不问你的来历,你也不要猜测我是谁。

江湖盛传你是金狗,我才活你一命,不要有别的心思,再走两天咱们就到地方,你就在那里安度晚年吧。”

老狗站起来弓着腰说:“奴婢尊令,他们传老狗是金狗,是他们想窄了,奴婢有金牛,都是为六~,哦不,都是为少爷准备的。”

“噢,还真是人不可貌相,你说你弄那么多银子干嘛,自己又花不几个钱?”

“那些银子不是奴婢的,那是九边明年的饷银,足额三百八十万两。”

说着从怀里掏出个小包裹,翻出小木匣子打开,一团丝绒中,躺着半月状凤凰金牌。

五条冒似凤尾羽毛的钥匙,边齿凹凸密集,看来这是取银的唯一凭证。

老狗坦然的将装有凤凰金牌的匣子推到九斤面前,叙述着委屈:“有钱的没钱的,上至勋贵下至走卒,无人不恨矿税商赋。

可百姓身上的血已快抽干了,不能再压榨啦,勋贵氏族豪门,仅仅掏出九牛一毛,就喊打喊杀,百姓也跟着痛骂起哄,奴婢想不通啊。”

九斤合上盖子说:“饷银的情况我多少知道些,银子不走户部,由宫内直接运往九边,你这断了多少人财路。

想不通慢慢想,功是功过是过,天都看着呐,这金凤凰你收着,用的时候,再找你。”

两人正说着,后院传来踏雪嘶鸣,九斤擦擦手刚站起身,巴彦已经跑到窗户前,‘咔嚓’一声撞碎窗棂跳了出去。

九斤来到窗口,院子里,巴彦站在踏雪前面,正与一个比他高半个身子的大汉对峙。

灯笼下,这汉子虽然包着头巾,但身上穿的素衣和脚上的木屐,都说明这是个倭人。

老狗在九斤身后躬着腰说:“少爷,这是倭奴,东南沿海新成立的十八芝,琉球海面的刘香,漳州的许心素都圈养着大批倭奴。”

院子里的倭奴被从天而降的巴彦吓一跳,待看清只是个下人,还比自己矮一半,便不屑的问:“爷爷看中你的马,说吧,多少银子?”

巴彦一点都没发怵,握紧拳头说:“这是我家少爷的马,不卖。”

“八嘎,还有银子买不到的牲口,既然不要银子,爷爷只好牵走了,滚开。”

说完抬脚向巴彦踢去,巴彦抬腿对着踢来的大脚踹上去,耳听到‘咔嚓’声脆响,这倭奴脚踝骨折,惨叫声直透夜空。

脚踝和膝盖月牙板的疼痛相似,碎裂后扯心连肝,非常人能忍受。

惨叫声惊动了一楼喝酒的一帮人,十多人冲进院子里观瞧。

有五个脾气大的直接冲上去,对着巴彦就是一顿猛捶。

巴彦左躲右闪,拼着脸上身上落拳脚,如同斗牛犬般狂斗不止。

巴彦的拳头如铁锤,腿脚如铁棒,被他砸中的无不是筋断骨碎,眨眼间五个人满地翻滚,惨嚎震天。

后边人急眼了,抽出腰刀就要和巴彦玩命,九斤抬手将碎裂的半截窗户拍了出去。

碎裂的木茬子如火药推动的火铳弹丸,糊了三个拔刀人满头满脸,巨大的力道将三人撞出去几十步,眼瞅着死透了。

剩下的人抽刀在手,将一个中等身材男子护在中间,满脸惊恐的看着二楼窗户。

掌柜的跑进后院说到:“二爷,误会,误会,二楼住宿的是进京赶考的举子,误会,真是误会啦。”

那被叫二爷的人倒是镇定,扒开护卫,对着九斤抱拳:“这位公子,可否一唔。”

老狗在九斤身后,看着眼前一切,身体更加躬成大虾了,听到楼下有人说话,便对九斤说:“六~,少爷,奴婢下去招呼。”

九斤点点头,饭已吃饱,人也洗漱干净,马也恢复体力,大不了杀光这些人连夜走。

里外这些和倭人在一起的,都是海上讨生活,死了白死。

老狗从袖子里掏出一尺长的假胡子粘到嘴上,又在左眼帘按上黑痣,轻咳一声走下楼。

来到院子里,老狗身板挺直,不怒自威,久居高位的气质即便是下人棉袍裹身,也不能掩饰半分。

老狗眼角微微扫视着几个人,竟让这些海上讨生活的心头一惊,那个被叫二爷的人想:“今天不是误会,怕是踢到铁板上了。”

老狗镇住场子,淡淡的说:“尔等抢马在先,围攻马夫在后,打不过又要提刀杀人。

吾家少爷出手教训尔等,是尔的福气,想与公子一唔,你~,不够格。”

那个被叫二爷的人脖子一梗说:“杨掌柜,告诉他二爷是谁,看看够不够格。”

杨掌柜来到他跟前小声说道:“二爷,算了吧,这两位都是公公。”

这人听了一阵咳嗦,来到老狗跟前深深一辑说:“山水永相逢,十八芝郑氏行二郑之虎有礼啦,刚才下人莽撞,乃咎由自取。

让贵客受到惊扰,郑某先行赔罪,杨掌柜。”

“在”

“堂内那口箱子,着人抬到贵客房中。”

“是”

“一点薄礼不成敬意,他日相逢再行请罪,敢问府上贵姓?”

“汝就是郑之虎啊,果然相貌堂堂,颇有大将之风,郑氏心向朝廷,忠诚可鉴日月。

“本就是个误会,话说开了也就抬抬手的事儿,少爷闲游野外,不喜多生是非。

府里姓红,至此算与二当家结下善缘,他日自有相逢之时,巴彦~。”

“在”

“回吧”

老狗说完,对郑之虎拱拱手,转身回到二楼,巴彦也回到二楼,杵在门口成了侍卫。

郑之虎站在院子里,看着掌柜喊来人救助伤员抬走死者,又看看那匹乌骓马,果然非是凡品。

见掌柜来到近前说:“想了半天也没想起姓红的人,不过能骑这马的人也是非富即贵啦。”

也难怪郑之虎识货,这种六七岁口的乌骓马都得万八银子,还不定能买到。

杨掌柜苦笑道:“二爷,听说大爷那边关系都走通了,明年上岸十之**,正是咱们广结善缘之时,楼上那位姓红,红为赤,赤为朱,国姓啊。”

“得,退一步就退一步,今晚我就不住了,加些人手装船,一会儿就走。”

“也成,今夏大爷狠揍了荷兰人,这又来了西班牙人,刘香那里紧着招兵买马,唉~,大爷那也是一天都不得清净。”

“大哥太仁义,依着我,就在海上飘,谁不服就干谁,早晚打出个太平,行了,你忙吧,我回船上去。”

看着郑之虎走远,杨掌柜叹口气,召来两个活计,抬上那口箱子上楼。

巴彦伸手拦住,转头看见老狗正给少爷洗脚,便说道:“等着。”

九斤在屋里说:“巴彦,让他们进来吧。”

巴彦听了闪在一旁,杨掌柜看到那老阉人在给那贵气逼人的公子洗脚,更是笃定心中想法。

进门一躬到底:“草民杨六一拜见公子,叨扰了。”

“无须多礼,那郑家二郎走了?”

“回公子话,回船上去了,本就是来补充淡水粮草的,住不下。”

老狗给九斤擦干净脚,招呼伙计放下箱子,打发去清理窗户上的碎木渣子。

窗门都有存货,清理完镶上新窗户,再糊上窗纸就完事儿。

九斤散开头发,坐到桌旁点上烟,招呼掌柜就座。

杨六一看着桌上的烟盒一个劲咽吐沫,那是八十两一盒的至尊纪念版香烟。

整个镇只有一家店有的卖,每次进货也只进两盒,做为镇店之宝。

看来这镇店之宝让这位小爷买来了,估计那店铺掌柜哭的心都有。

因为这偏僻乡村,出去进货来回得三个月,能不愁吗。

杨掌柜拘谨的坐在凳子上,屁股挨着凳子边,没敢坐实。

九斤在陶制灰缸里掸掸烟灰问:“这镇子平时靠来往船只补充粮草,自己再多少种点地,温饱不愁吧。”

“来的船都是扶桑朝鲜来往南洋的,其它府县地界条件好些,但抽头(份子钱)太多,很多船只就找上门,乡民也多了块进项。”

“乡里很多青壮也在船上吧?”

“是,从南到北靠海吃海,大家心照不宣,很多船明面上是海外的,其实都是官船。”

这掌柜也是伶俐,看九斤感兴趣,且并无鄙视反对之意,也就实话实说。

九斤看着重新更换的窗户说:“你这里位置独特,一面环海,一面背靠三不沾,真个是世外桃源。”

“哦,自从当年戚家军打出威名,这片乡集逐渐恢复元气,现有百姓近三千户一万多口子。”

九斤点头,指指那箱子问:“里面都有些什么?”

“那是二当家原本留着修栈桥的,草民还没清点。”

九斤招手,让巴彦打开箱子,里面多是些鹿茸参草,麝香胡椒等物件,箱内有个包袱,包着金银首饰,目测有三千多两。

草药和香料也值钱,多少也能换千把两。

九斤对这些东西并不在意,唯独看见箱子里的匕首说道:“把那短刀拿来看看。”

巴彦捧来放到桌上,生牛皮的刀鞘非常普通,刀把缠着皮绳,抽出匕首,刀刃光滑无瑕疵,是用上好的百炼钢打造。

九斤弹了下刀刃,发出清脆悦耳回音,把玩着手里匕首,九斤对杨掌柜说:“这些东西你入账,算是本公子修栈桥的股本。”

说着把匕首推到杨掌柜跟前,点着匕首说道:“郑家二郎有一劫,三年内,将此匕首绑缚左手腕处,不得取下,方可化解,记住,三年内,不能取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